Most Read

  • Published in last 1 year
  • In last 2 years
  • In last 3 years
  • All

Please wait a minute...
  • Select all
    |
  • 2024, 46 (5): 1.
    Abstract (129) PDF (0)
    介绍天麻“两菌”(蜜环菌、萌发菌)分离纯化的历史、重要作用及意义;介绍蜜环菌菌种、萌发菌菌种制备与应用现状,并针对目前“两菌”在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
  • 2025, 46 (2): 71.
    Abstract (114) PDF (6)
    为解决山东省肥城市冬暖式大棚羊肚菌采收后大棚闲置期较长、羊肚菌栽培重茬等问题,将羊肚菌与厚皮甜瓜、西红柿合理搭配种植,实现菌果菜周年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厚皮甜瓜及西红柿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 2024, 46 (6): 54.
    Abstract (105) PDF (21)
    近年来,以羊肚菌为代表的珍稀食药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而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针对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归纳总结出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肚菌栽培的经济效益。
  • 2025, 46 (1): 61.
    Abstract (105) PDF (0)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 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形开口出菇比“Λ”形开口的产量及优质菇率更高,2种开口方式出菇对菇外观形态、采收影响不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农事操作难易选择开口方式。
  • 2024, 46 (6): 22.
    Abstract (104) PDF (16)
    为获得适宜东莞市栽培的优良大球盖菇菌株,试验观察比较 8个大球盖菇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抗逆能力、菌丝满袋用时、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及生物转化率等指标。结果表明:菌株 2-1 菌丝生长速度最快,满袋最早,且菌丝洁白浓密,产量、生物转化率最高 ,分 别 为 13.95 kg/m2、69.75%,菇 形 指 数 最 好 ,为0.71;其次是菌株 B3,产量、生物转化率较高,分别为13.39 kg/m2、66.95%。这两个菌株均具有较高栽培潜力,可在东莞市推广应用。
  • 2024, 46 (5): 71.
    Abstract (98) PDF (0)
    食用菌生产中的废菌棒具有丰富的有机质和其他营养成分。随意丢弃废菌棒不仅浪费资源,同时污染环境。概述食用菌废弃菌棒对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探讨其综合利用方式,分析存在问题及解决策略,为废弃菌棒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 2024, 46 (6): 69.
    Abstract (96) PDF (16)
    归纳分析羊肚菌栽培过程中常见病虫害的种类、发生规律,结合羊肚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绿色生态防控技术体系。
  • 2024, 46 (5): 34.
    Abstract (94) PDF (0)
    比较6个配方栽培料对龙爪菇菌丝生长、优质菇产量及栽培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配方 5、配方 4、配方3菌丝粗壮、末梢圆正、浓密,其中配方5菌丝平均长速最快,且与其他供试配方差异极显著;配方 5 的 4潮(出菇期为 5 个月)优质菇总产量(392.2 g/袋)最高,且极显著高于对照,配方 3前 3潮(出菇期为 4个月)优质菇产量(363.9 g/袋)最高,其次为配方4(358.0 g/袋),且两者均极显著高于对照。从栽培季节科学合理性、设施大棚效益最大化考虑,试验优选配方为配方 5、配方4,可周年栽培龙爪菇2批次(春栽、秋栽),其中春栽宜采用配方5,秋栽宜采用配方4。
  • 2024, 46 (6): 10.
    Abstract (89) PDF (20)
    目的:考察胞外酶活性与黑木耳菌丝生长速度的相关性,以构建黑木耳菌株高质量快速评价新方法。方法:检测 15 株黑木耳菌株的 3 个主要胞外酶活性,测定菌丝生长速度,探究其内在关系。结果:供试黑木耳菌株的菌丝胞外酶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活性高,其菌丝生长速度快,反之酶活性弱,其菌丝生长速度就慢,存在正相关性。结论:可通过测定漆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纤维素酶活性强弱来判断菌丝生长速度快慢。
  • 2024, 46 (6): 51.
    Abstract (86) PDF (21)
    总结介绍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林地选择及整理、季节选择、栽培基质及处理、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地区提供参考。
  • 2024, 46 (6): 1.
    Abstract (86) PDF (20)
    木耳干品、鲜品属于低附加值产品,研究木耳粉的加工、检测与应用可以有效提高木耳产品附加值。分析整理近些年来木耳粉相关研究,归纳木耳粉的加工检测技术及其在食药用领域的应用,为木耳粉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 2024, 46 (6): 5.
    Abstract (85) PDF (16)
    为阐明山西省香蘑属(Lepista)物种的种类及分布,采用形态学和DNA分子序列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确认在山西省香蘑属至少存在6个物种,分别为紫丁香蘑(Lepista nuda)、黄 白 香 蘑(L. flaccida)、肉 色 香 蘑(L.irina)、白香蘑(L.panaeolus)、花脸香蘑(L.sordida)和山西香蘑(Lepista shanxiensis)。DNA 分子分析显示山西香蘑可能是1个新物种,而白香蘑和黄白香蘑为山西省首次记录物种。肉色香蘑、白香蘑、花脸香蘑和山西香蘑主要分布在山西省中北部地区云杉、落叶松为优势树种的针叶林内,是构成当地商业蘑菇(银盘和台蘑)的常见物种;紫丁香蘑主要分布在山西省北部地区云杉林内,南部地区则生长在阔叶林或油松-栎树混交林内。
  • 2024, 46 (6): 82.
    Abstract (81) PDF (18)
    概述汉中市羊肚菌栽培品种、栽培面积、产量及产值、成本及收益、发展模式等产业现状,分析汉中市发展羊肚菌产业具有的自然条件、茬口安排、制种企业的优势,指出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从应对菌种质量风险、自然气候风险、栽培技术风险等方面提出羊肚菌产业发展建议。
  • 2024, 46 (6): 86.
    Abstract (80) PDF (16)
    总结云南省怒江州政府立足怒江州多样性资源的独特优势,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发挥当地野生食用菌资源优势,发展高原特色食用菌,促进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并分析怒江州近年来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
  • 2024, 46 (5): 40.
    Abstract (78) PDF (0)
    目的:筛选工厂化袋栽鹿茸菇培养料配方。方法:设2个栽培料配方,考察其对鹿茸菇生产周期、菌丝生长、子实体农艺性状、污染率、产量和成本的影响。结果:配方 2栽培鹿茸菇生长周期为 106 d,比配方 1缩短了 2 d,其中发菌期缩短了 3 d,采收期延长了 2 d;采收的子实体菌柄更粗壮,袋均产量高于配方 1;配方 2投产比比配方1少4.77%。结论:配方2生产周期缩短,产量高,适宜工厂化袋栽鹿茸菇。
  • 2024, 46 (6): 40.
    Abstract (77) PDF (17)
    为研究长根菇竹林下栽培技术,探究竹屑基质、覆膜处理、覆土厚度对长根菇生长的影响,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竹屑培养基配方不会降低长根菇的经济性状,长根菇出菇前需较大昼夜温差;长根菇林下栽培的适宜覆土厚度为 1 cm,以不覆膜栽培为宜;长根菇林下栽培使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增加,提升土壤肥力,其出菇期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硝态氮下降。
  • 2024, 46 (5): 13.
    Abstract (77) PDF (0)
    以巨大口蘑菌球干质量、密度、直径及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优化其液体菌种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巨大口蘑液体菌种培养基适宜配方为酵母膏 15 g、玉米芯粉 15 g、大豆粉 3 g、MgSO4 0.5 g,KH2PO21 g,水1 L。该配方培养的巨大口蘑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为0.78 g/(100 mL),菌球数量为1 050 个/mL,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062 cm/d。
  • 2024, 46 (5): 47.
    Abstract (74) PDF (0)
    总结黄河故道的桑黄特征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要点,详细介绍菌种分离驯化、液体菌种制备、栽培基质配方、出黄管理及采收等各个技术环节。
  • 2025, 46 (1): 1.
    Abstract (72) PDF (0)
    食用菌产业与种养业相结合的高效循环农业,既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出高蛋白食品,又减少环境污染,为当今循环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食用菌循环高效生产模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食用菌循环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2025, 46 (1): 8.
    Abstract (71) PDF (0)
    灰树花作为一种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极具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生物活性成分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总结灰树花多糖的提取技术、结构特性等,概述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的近期研究进展,为灰树花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及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2024, 46 (6): 56.
    Abstract (70) PDF (17)
    目前泰山赤灵芝栽培后大棚闲置期较长,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总结泰山灵芝-羊肚菌周年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菌种选择、栽培设施及泰山灵芝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灵芝菌棒制作及摆放、出芝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羊肚菌播种前土壤处理及整畦、播种、覆地膜、摆放外源营养袋、菌丝保育、出菇期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该轮作技术可提高栽培场地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2024, 46 (5): 31.
    Abstract (67) PDF (0)
    目的:研究大豆秸秆、高粱秸秆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方法:以传统木屑和谷壳料为对照,采用大豆秸秆、高粱秸秆及两者混合料栽培大球盖菇,比较不同配方大球盖菇生长情况、产量,筛选菌丝生长旺盛、产量较高的配方,并在幼龄柑橘园林下穴播栽培大球盖菇,探索幼龄柑橘园林下大球盖菇栽培模式。结果:试验配方均能栽培大球盖菇,其中大豆秸秆、高粱秸秆各占 50% 时,大球盖菇出菇快、产量高;幼龄柑橘园林下穴播栽培大球盖菇切实可行,平均出菇时间为(102.31±0.94)d,每穴平均(8.4±1.64)朵子实体,每穴平均产量为(0.32±0.09)kg,子实体菌盖大部分颜色偏白,少部分酒红色。
  • 2024, 46 (6): 48.
    Abstract (65) PDF (15)
    香菇产业是陕南地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介绍香菇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包括栽培设施、栽培品种、基质配方选用,菌种、菌棒培养技术,立体层架出菇,病虫害绿色防控。
  • 2025, 46 (2): 10.
    Abstract (65) PDF (9)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 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 2025, 46 (2): 32.
    Abstract (65) PDF (8)
    以5种食用菌菌丝常用培养基为对象,研究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基pH的影响,分析灭菌前后pH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种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后pH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初始pH越高灭菌后降低幅度越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培养基灭菌前后 pH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培养基的 pH会显著影响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试验为食用菌菌株培养条件筛选和培养基配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2024, 46 (5): 56.
    Abstract (64) PDF (0)
    研究液体菌种在灵芝段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固体菌种为对照(CK),比较制备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的成本、灵芝子实体性状、产量等。结果:与对照(CK)相比,灵芝液体菌种栽培产量无显著差异,成本更低,且出芝整齐、灵芝子实体性状一致,试验为液体菌种在灵芝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
  • 2024, 46 (6): 59.
    Abstract (63) PDF (17)
    介绍目前大型真菌水晶标本的优缺点,并重点介绍利用水晶滴胶制作真菌标本的方法、产生气泡的问题原因及除泡方法。该方法制作的标本透明度高,并可保持大型真菌原本的色泽和结构,使其能长期保存,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2024, 46 (6): 74.
    Abstract (61) PDF (16)
    考察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滑子菇、海鲜菇 8种食用菌真空油炸后的含水量、含油量、外观形态及感官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经真空油炸,8种食用菌的含水量均为5.3%以下、含油量均为 12.4% 以下;真空油炸后食用菌脆片较好地保持鲜品的形态及色泽,其中香菇、双孢蘑菇、杏鲍菇、滑子菇、海鲜菇的品相较好,毛木耳、平菇品相较差;食用菌脆片感官评分均较好,其中香菇脆片评分最高,平菇、金针菇、滑子菇、海鲜菇次之,毛木耳评分最低。综合考虑,除毛木耳、金针菇外,其他6种食用菌均适宜采用真空油炸技术加工。结果为真空油炸技术在食用菌深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2025, 46 (1): 97.
    Abstract (61) PDF (0)
    2023年襄阳市羊肚菌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为2022年的3倍,笔者调研襄阳市羊肚菌生产区域与产值、从业者、栽培模式和菌种来源的产业现状,科学分析羊肚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襄阳市羊肚菌产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 2024, 46 (6): 29.
    Abstract (60) PDF (16)
    以玉米秸秆、玉米芯与木屑为主要栽培原料,考察不同配比下树舌灵芝子实体直径大小、产量、生物转化率,以期为树舌灵芝筛选出适宜的栽培基质。结果 表 明 :配 方 2 的 树 舌 灵 芝 子 实 体 平 均 直 径 为5.84 cm,平均每袋产量为 15.9 g,相比对照平均直径增加了 1.67 cm,产量提高 8.38%,配方6平均生物转化率最高,为 5.06%。
  • 2024, 46 (6): 61.
    Abstract (60) PDF (18)
    目的:研究以山桐子饼粕(脱脂/未脱脂)替代部分棉籽壳或杂木屑栽培秀珍菇、平菇和香菇,考察其对供试食用菌生长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测定供试食用菌子实体性状和营养成分,确定山桐子饼粕(脱脂/未脱脂)在栽培基质中的适宜添加量。结果:与对照相比,山桐子饼粕(脱脂/未脱脂)添加量为 10% 时,子实体性状较好,产量较高,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下降,粗蛋白、总糖含量升高;添加10%脱脂山桐子饼粕,子实体氨基酸总量、必需氨基酸总量最高,必需氨基酸比值、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必需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都接近模式谱,蛋白质营养丰富,接近标准模式。结论:通过隶属函数法对供试配方进行综合评价得出秀珍菇、平菇和香菇栽培基质中山桐子饼粕最适添加量分别为脱脂山桐子饼粕 10%、脱脂山桐子饼粕10%、未脱脂山桐子饼粕10%。
  • 2024, 46 (6): 77.
    Abstract (59) PDF (17)
    目的:明确产自广东省长根菇的多糖体外抗氧化效果及降血糖活性。方法:测定长根菇多糖的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ABTS自由基清除能力、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以及对 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抑制率,考察长根菇多糖体外抗氧化和降血糖活性的效果。结果0.125~4.000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长根菇多糖ORP 和 ORP-A1 对 DPPH、ABTS 和羟基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对α-葡萄糖苷酶、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与多糖的质量浓度呈正相关,4.000 mg/mL 的 ORP 对 DPPH、ABTS 自 由 基 清 除 率 高 于 ORP-A1(P<0.05);而4.000 mg/mL 的 ORP-A1 对 α - 葡 萄 糖 苷 酶 抑 制 率(92.16±3.59)%及 α-淀粉酶抑制率(74.71±1.87)%显著高于 ORP(P<0.05)。结论:结果为长根菇精深加工和保健食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 2025, 46 (2): 1.
    Abstract (59) PDF (15)
    块菌是珍贵的地下食用真菌,口感和香味独特,具有重要的经济、营养、药用、生态价值。综述块菌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栽培、开发利用、应用价值等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块菌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2025, 46 (2): 99.
    Abstract (58) PDF (8)
    山东省临清市坚持以桑黄为代表的食药用菌产业作为带动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全力推动黄河故道古桑群资源保护和桑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山东省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2024, 46 (6): 13.
    Abstract (57) PDF (19)
    目的:研究15个黑木耳菌株的遗传差异,创建DNA 指 纹 图 谱 。 方 法 :采 用 ISSR 分 子 标 记 技 术 、UPGMA 聚类分析法。结果:在 28 条 ISSR 引物中选择19条核心ISSR引物对15个黑木耳菌株资源进行扩增,结果产生91个条带,其中包括87个表现出多态性的条带,多态条带比达 95.60%。UPGMA 聚类分析显示,这15个黑木耳菌株的遗传相似度为0.51~0.98,平均相似度为 0.65。基于遗传距离,这 15 个菌株被分为 4 个分组:第 1组 8个,第 2组 5个,916黑木耳菌株独立成第 3组,野生 2 黑木耳菌株独立成第 4 组。结论:研究成果成功为黑木耳种质资源的归类和辨识提供了重要参考,建立了一套有效的DNA指纹图谱。
  • 2025, 46 (1): 71.
    Abstract (57) PDF (0)
    为充分利用海南省天然橡胶林地资源,提升海南省橡胶林下虎乳灵芝的栽培技术水平,针对橡胶林宽行距的特点,开展虎乳灵芝栽培试验,并总结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 2025, 46 (2): 6.
    Abstract (56) PDF (8)
    目的: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可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连续5年调查榆林市部分区县的野生羊肚菌分布区域、土壤性质、光照、温度、相对湿度、海拔和种类,分析沙地羊肚菌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结果:风沙草滩区具有疏松弱碱性的沙壤土、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充足的雨水,适宜羊肚菌生长。结论:调查掌握野生羊肚菌的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为榆林市人工培育羊肚菌及大规模发展羊肚菌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 2025, 46 (1): 18.
    Abstract (55) PDF (0)
    分析比较3株香菇菌株(辽香6号、T2、七河9号)液体菌种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性、漆酶活性的变化,探索发酵终点理化数据。结果表明:3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发酵液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较小,大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在发酵第6~7天,CMC酶活性在发酵第8天达最高,漆酶活性均在发酵第8天开始平稳,这3个指标变化均与液体菌种接种栽培料中菌丝萌发结果相吻合,可作为判定发酵终点的有效参数。
  • 2025, 46 (1): 89.
    Abstract (55) PDF (0)
    目的:研制一款富含木耳多糖、多肽、花青素、维生素 C等活性成分的健康食品,确定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的主原料配方及小试、中试工艺流程。方法:以黑木耳粉、红树莓粉总添加量和糖醇类物质的添加作为影响因子,优化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配方;测定比较黑木耳粉、红树莓粉、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主要营养成分。结果:以黑木耳粉和红树莓粉为主要原料,经原料配比调整后制作出的压片糖果营养丰富,富含多糖、 铁、钙、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其脆碎度、硬度、单片质量差异限度以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压片糖果的国家标准。复合压片糖果综合黑木耳、红树莓的营养优势,且口感风味较佳。研究为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 2024, 46 (5): 68.
    Abstract (53) PDF (0)
    为明确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病原菌种类,从感病羊肚菌子实体上分离获得 2个病原菌分离物纯培养,提取其基因组总 DNA,通过 PCR 扩增获得其rDNA ITS 区域序列。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表明:引起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的病原菌为长孢假单隔孢(Pseu⁃dodiploöspora longispo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