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8年, 第20卷, 第4期
    刊出日期:1998-08-25
      

  • 全选
    |
  • 林运祺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是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由于其营养丰富、风味独特,近几年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1986年世界年总产为2182000t,到1993年达到4273000t,七年间,总产增加近一倍.我国1978年总产不足5000t至1993年达到2246000t,占世界年总产的52.6%,许多科学家预测,食用菌将成为21世纪的新型农业。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的重要目标在于:一是要保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二是要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要促进农村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 彭红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灰树花
  • 沈美菊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生产最终都要以销售形式实现经济效益。鲜菇调运都因颠簸挤压,使菇体破碎,肉质变黑,失去风味。而鲜品小包装对于城市的普通消费者,其成本似乎尚难以接受;干菇加工销售,虽有芳香而大失鲜味,且营养物质大减。据统计浙江省全年产鲜菇产量达几亿公斤,而香菇产地多集中于资源劳力充沛的山区地带。矛盾是当地供应过剩,而地处平原的人口集中地市场却又难于直接供应色香不减的鲜品,上述问题一直是困扰着生产发展与市场供应的长期矛盾。
  • 田娟;赵启美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原生质体技术的应用为食用菌育种开辟了新天地,国内外均进行了以原生质体为材料的食用菌育种的研究。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再生是开展以原生质体为材料育种工作的基础。笔者在进行原生质体融合育种研究的同时,也重点研究酶解时间、渗透稳定剂和再生培养基对香菇、金针菇的野生型和营养缺陷型单核体菌株原生质体释放、再生的影响,以及它们的再生过程,为食用菌原生质体的融合育种、诱变育种提供参考。
  • 何斌;熊子仙;李本常;尹光平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据报道黑木耳、银耳和银耳孢子多糖具有降血脂的作用。而从广泛分布于云南各地的皱木耳中提取的多糖是否具有相似或相同的作用尚未见报道。我们利用产自云南的皱木耳提取的多糖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观察了皱木耳多糖对高脂血症鹌鹑的血浆胆固醇(TC)、血浆甘油三脂(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
  • 刘天学;王红星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毛木耳是近年来发展较快的一个木耳品种,为了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毛木耳菌丝生长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不同培养基及不同光照对菌丝生长影响的研究。
  • 陈斌龙;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植物动力2003是目前国际上最新的高科技植物营养液肥,含有140多种活性有机物质和无机物质,以及处于螯合形态的微量元素Cu、Mn、Zn等,且对人畜无害,已应用于多种农作物和经济作物。据云南农业大学张振富试验,植物动力2003对香菇有增产效果,但未见报道。为此笔者进行了本试验。
  • 许祖国;陈晔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用菌菌种复壮过程中,多孢育种法可替代单孢育种法,可作为菌种复壮的常规方法使用。
  • 谭伟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药用菌收集种质资源过程中,常常需尽快获得纯培养菌株,并加以保藏或作为育种研究材料。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组织分离、菇(耳)木分离、单孢分离等。菇体组织分离具有能保持原菌株种性、操作简便、成功率高等优点,是食药用菌菌种分离中最常用和最有效的方法。笔者多年分离实践证明该技术简便易行、高效实用。
  • 任玉凤;武宪勇;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双孢蘑菇麦粒菌种受到广大菇农的欢迎,并已大面积推广。其原因是麦粒营养丰富,菌丝浓密健壮,用种量少,播种方便,播种后发菌快,单位面积产量高。但由于菇农用种量集中,菌种供不应求,又处于7、8月高温季节,极易出现徒长、踏肩、脱壁、吐黄水等老化现象。我们进行防老化技术探索,现总结如下:
  • 孟宪芳;李文蕾;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最近几年来,常有菇农来我院询问食用菌栽培技术,并反映他们所种的平菇产量低质量差。为此,我们于1996年从江苏江都天达食用菌研究所等引进了一批菌株,与当地菇农栽培的菌株进行了对比试验,现总结报告如下:
  • 牛宝臣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冀容6号,是我厂1995年采用单孢杂交方法选育的一个优良品种,经本厂和基点反复用多种原料进行生料、发酵料、熟料各种方式栽培试验表明,抗杂强,高产质优,商品性好,转潮快,木屑、玉米芯生料袋栽转化率达300%,棉子皮高产模式栽培最高,转化率达430%。目前已成为本地当家品种。现将该菌株特性及栽培要点介绍如下:
  • 毛日洪;杨明华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江山白菇(白色金针菇F_21)鲜销市场的开拓,盐渍菇出口增加,白色金针菇行情稳中有升,激发了广大菇农的种植积极性,在我市江山白菇已取代了黄菇,1997年白菇种植15000000袋,预计鲜菇产量6000t,产值24000000元。本文主要介绍江山白菇的高产优质农艺措施。
  • 宋远志;舒志远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菌种 姬菇8405,引自山西晋佳食用菌有限公司;平菇曲师9111,引自山东曲阜师范大学生物所;猴头菇,引自山西省生物研究所。 1.2 原料与配方 ①原料:棉子壳125000kg,木屑90000kg,麸皮35000kg,以及磷肥、石灰粉等。②母种培养基:马铃薯200g,多维葡萄糖20g,琼脂20g,硫酸镁1.5g,磷酸二氢钾2g,水1000mL。③原种培养基:棉子壳41.5kg,麸皮5kg,磷肥1.5kg,石膏粉1kg,石灰粉1kg,水75kg(猴头栽培种按此配方)。④栽培种培养基:棉子壳22kg,木屑18kg,麸皮5kg,磷肥、食盐各1kg,石膏粉、石灰粉各1.5kg,水75kg。
  • 郭翠英;陈方顺;黄维南;林丽仙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食用茵的迅速发展,对林木的需求量日益增多,而一些地区的林木资源却日益贫乏,为食用菌的长期发展,寻找速生、丰产的树种作为食用菌的专用林很有必要,为此,我所从1992年起承担“综合利用共生固氮树木栽培食用菌”的研究,结果表明,大叶相思不但是一种重要的经济林木,也是一种速生、丰产的食用菌用材,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胡道旭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蘑菇栽培中,培养料的后发酵技术越来越为人们注重。后发酵即是培养料经过堆制,在最后一次(一般前发酵的第3次)翻堆后,当料温升至50~60℃时趁热运进发酵室,使其在10~12小时内料升温至60~62℃保持4~6小时,通风降温至48~52℃维持4~5天。因此,后发酵也称二次发酵。试验表明,后发酵的产量比一次发酵的产量高出48.1%。本文介绍两种常用的后发酵方法
  • 陈碧辉;陈成枝;陈住平;王玉华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蘑菇疣孢霉病在各菇区普遍发生,轻者减产1~2成,重者甚至绝收,这给蘑菇生产发展和经济效益提高带来不利影响。由于蘑菇疣孢霉病的病原菌主要来自土壤携带造成初侵染,因此有的菇农为了防止土壤带菌传入菇房,改用山坡未污染的红、黄壤作覆土材料,以防该病发生。这种做法对防止疣孢霉病发生取得了积极作用,但部分菇农对红、黄壤土的特性认识不足,处理不当,也会给蘑菇高产和罐头加工厂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根据红、黄壤土的特性,谈谈蘑菇覆土使用红、黄壤土时应注意的几个问题,供栽培者参考: 1 红、黄壤土粘性大 山坡红、黄壤土层深厚,质地粘重,透水通气差,这样的土壤覆盖菇床易造成水多气少,温度低,不适合于蘑菇高产栽培的要求。更主要的是红、黄壤土物理性粘粒(0.01mm以下)和胶粒(0.001mm以下)多,在采菇过程中容易粘着菇体表面,且粘性大,不易漂洗,常使罐头加工企业带来很多麻烦,影响罐头加工质量。
  • 陈德宝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球盖菇又名酒色球盖菇、皱环盖菇,皱球盖菇,是一种腐生菌。它是国际菌类交易市场的十大菇类之一,也是联合国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品种之一。其色美,味鲜,嫩滑爽脆,口感好,是国内栽培尚属空白的珍稀品种。从近些年来鲜菇上市的情况来看,易为群众所接受。
  • 刘月廉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雷州半岛每逢收获稻谷时节,都有大量稻壳要当做垃圾来处理。本人结合教学,通过发酵稻壳来栽培平菇,取得成效,同时进行了配方的筛选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以供参考。
  • 王桂芹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豆秸、玉米芯在我区资源极为丰富,为更好地利用开发这些自然资源,笔者从1993年起进行了豆秸栽平菇配方筛选试验,获得了较好的效果。1995年对豆秸栽平菇配方又做了调整试验,结果表明用玉米芯取代配方中的木屑,增产效果显著,可使产量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15%~20%,总转化率达110%~120%。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平菇的产量与培养料中的含水量成正相关,在不影响发菌成功率的前提下,培养料的含水量越高,平菇产量越高。但培养料中的含水量过高,培养料则粘重,透气性能差,不利培养料的发酵,也不利于发菌。培养料中加入适当比例的玉米芯颗粒,则能顺利调节这一矛盾。玉米芯内部结构呈海绵状,具有极强的吸水、贮水性能,每一个玉米芯颗粒似一座微形水库,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缓慢释放其贮存的水分,调节菌袋内的水分供给。现将试验结果介绍如下:
  • 吴振忠;宋文华;王建宝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香菇等木生食用菌生产的迅速发展,“林菌”矛盾日益突出,寻找和开发生产食用菌的新原料是当前国内外普遍关注的问题。为了既保护森林资源,又搞好食用菌的生产开发,以取得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从当地可供开发利用的资源为着眼点,笔者于1996年开始,设计了开发利用梨枝屑栽培木生食用菌的研究课题。首先从梨枝屑栽培毛木耳与茶树菇入手进行小试,并取得了成功。现将试验情况初报如下:
  • 赵秀芳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是驰名中外的药用真菌。近几年来由于我区棉子壳资源匮乏,价格较贵,严重影响灵芝的生产,而我市鲁南制药厂和惟一斋酱园每天要排出大量的中药渣和醋渣,这些废料渣中含有大量的纤维素等养分,处理这些废渣既费人力物力,又占用空间污染环境。为此我们从1995年开始进行了用醋渣、中药渣栽培灵芝的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高喜梅;郭恒;李加林;贾身茂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西部伏牛山区的鲁山县、西峡县及豫南大别山区的信阳县等山区,海拔较高,夏季气温低。这几个县从80年代起就进行段木栽培香菇,90年代又发展了塑料袋栽培香菇,结合当地山区的气候特点,在引进浙江庆元袋栽香菇技术的基础上进行了一些改进,形成了双棚小袋春栽法。笔者对上述几个山区县的春栽香菇技术,进行了多次考察,现总结报告如下。
  • 赵建荣;张东平;赵佳莉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花菇是香菇中最优产品,商品价值高,国际市场前景广阔。我国黄河以北的山西、河北、北京等地区,气候干燥,昼夜温差大,具备了花菇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尤以长城沿线的燕山山脉前盆地区最佳。我们从1995年开始,在河北省遵化市利用北方日光温室设施进行代料花菇栽培试验,经两年研究,1997年5月通过专家论证,“利用日光温室立体培育优质花菇属国内首创”,“花菇率和一级品率达国内领先水平”。
  • 何佳;赵启美;田娟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国食用菌的生产形式总体上还是处于分散的个体菇农生产为主,因此每个生产者都要进行菌种扩大、蒸汽灭菌,菌体培养和出菇管理等一系列工作,这就要求生产者要具有较全面的生产经验,否则在生产中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甚至失败造成财力和资源的浪费。菌包的出现使得食用菌生产变得更简单、更安全。“菌包”指的是直接用于出售的,已发好菌的食用菌栽培袋,菇农购买后只要进行出菇管理就可以了,技术单一,易学,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目前菌包的生产是采用常规的逐级扩大固体培养的方式,周期长,占地多,规模小,菌龄不一,所以,很难形成产业化,而利用中、小型深层发酵设备生产“菌包”可以克服上述缺点,对促进食用菌的产业化发展,有一定的研究和推广价值。
  • 郝光明;王普亭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栽培近几年在北方有了一定的发展。因北方气温较低,空气干燥,秋季气温下降较快,就决定了在栽培技术上必须与气候条件相适应才能获得高效益,从而促进发展。本文就几年来的栽培实践浅谈几点认识,希望为北方蘑菇栽培提供参考。
  • 周崎;孙瑞芳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地自引进蘑菇种植以来,面积不断扩大。在推广过程中,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冬暖大棚内进行黄瓜与蘑菇的立体种植,并于1996年探索黄瓜与蘑菇的二次套作,实行粗放式管理,蘑菇冬季仍不断出菇。试验获得成功,经济效益可观,现报道如下: 1 试验品种 蘑菇AS2796,引自福建轻工所,黄瓜新泰密刺,引自新泰蔬菜所。 2 试验设计 试验设于蔬菜种植村,四户科技示范户,每户种植2棚,一棚为对照,另一棚为试验棚,采用黄瓜与蘑菇二次套作。统一要求、管理、记录。
  • 凌亚飞;夏正方;董国孝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代料栽培平菇技术具有原料来源广,由于都是在秋末冬季出菇上市,鲜菇又不易加工贮藏,故造成市面上鲜菇货源多,价格低,栽培者效益不高。而夏秋季正值蔬菜淡季,市场上鲜菇罕见,货紧价高。为此,我们对平菇在高温季节的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现将研究结果简报如下:
  • 邓衍领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适应范围广,分解基质能力强,耐粗放生物转化率高,经济效益好。所以在我国各地发展较快,已成为我国贫困地区脱贫致富的一条好路子。但若栽培方法不当,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人们为提早上市,卖出高价,秋栽过早温度较高(35℃左右持续不下),极易遭受霉菌污染。现将笔者数年栽培经验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菇农参考。
  • 黄志龙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省白背毛木耳通过几年的栽培实践,已摸出一套高产优质的栽培新技术,它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应用发酵技术处理培养料,可以露天开放式接种,不仅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且菌袋成品率高;二是采用“一区制”立体栽培,把室内菌丝培养阶段移到室外荫棚里,节约了用地。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1 季节安排与菌种选择 1.1 生产季节 白背毛木耳属于中偏高温结实型的菌类,子实体生长温度7~28℃,最适18~22℃,福建地区大规模生产一般安排在8月下旬~9月下旬制袋,u月至次年4月采收,5~8月清场再生产准备。
  • 王伟平;兰晓茹;余伟丽;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县红托竹荪于1986年栽培推广应用,产品是国内所有竹荪产品中的佼佼者,在1995年国际新技术新产品研讨会上获金奖。根据19年试验推广来看:产量高、低不稳,也有失败的;种植面积小的,管理精细,大都获得成功;大面积栽培也有获得成功的,如县商业局在梅源栽培533m2,当年收干荪2.5kg。现根据我们的实践和调查,谈谈竹荪高产栽培的几个主要因子。 1 场地选择 选场包括场地的环境条件、土壤条件等,栽培场地的选择不当,往往造成整个场地的失败。梅源张乃培1997年种植5000多瓶竹荪种。栽培初期翻耕松土,播种时土壤含水量适度,这样土壤通气条件良好,菌丝发育好。然而由于选用稻田,梅雨季节排水不良造成积水,土质属细沙土,松耕后时间长土层发生板结,通气不良,即使初期生长健壮的菌丝碰上积水、缺氧长势减弱,甚至腐烂死亡。
  • 王波;钟习兵;周海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链孢霉又叫红色面孢霉,常见的种有好食脉孢霉(Neurospora sitohila)和粗糙脉孢霉(N.crassa),是夏季食用菌生产中常见的的危害严重的病原菌,该病原菌繁殖快,形成分生孢子多,易传播,几乎会感染所有熟料栽培的食用菌,一旦感染很难彻底消灭,给生产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开展了药物防治试验。
  • 杨春华;朱金兆;刘勤旺;冯淑琴;谭智忠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7年在山西吉县指导地栽黑木耳生产,纠正了生产不规范的操作,找出影响黑木耳栽培袋霉菌污染的主要原因,并将污染袋回锅灭菌,改接种平菇,减少了损失。菌种为朝阳黑木耳888,适应性好,品质好。
  • 黄书文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阿魏蘑又名阿魏侧耳(Pleurotus freulae),在我国的自然分布仅见于新疆的部分地区,生于药用植物阿魏上,味道鲜美,营养丰富,还可药用,有消积杀虫作用。近年来,阿魏蘑人工栽培规模逐渐扩大。子实体病害是影响阿魏蘑优质、高产栽培的重要因素。本文简要介绍阿魏蘑几种常见子实体病害的发生和防治。 1 细菌性腐烂病 引起阿魏蘑子实体变色腐烂发臭的细菌性病害。病原为荧光假单孢杆菌(Pseudomonas sp.)病害通常只发生于菌盖,特别严重时才在菌柄出现。①症状:开始时为黄色水渍状斑点,其后腐烂,有异味。腐烂处一般无凹陷,病菌也往往不深入菌肉,这与平菇的细菌性腐烂病不一样,大概由于阿魏蘑的抗性强。发病严重时整个菌盖表面布满病斑,子实体停止生长,若不及时清除,
  • 林建松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灵芝的药理作用和价值 灵芝是药用真菌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品种,在分类学上,灵芝属于真菌的担子菌纲,多孔菌科,其主要成分为高分子多糖体、有机锗、三萜类以及甘露醇、麦角固醇、甾醇类等。这些年来,对灵芝的药理实验研究表明,灵芝具有镇静、止咳、祛痰、强心的作用,能调整机体的免疫功能,提高机体对缺氧的耐受能力,促进正常组织和损伤组织的蛋白质与核酸合成,增强肝脏对有害物的解毒功能,并具有抗肿瘤的能力。灵芝制剂在临床上具有明显的强壮作用,多数病人用药后体质增强,主要表现为睡眠改善,食欲增加,抗寒冷能力增强,精力充沛等。 由于灵芝具有很“灵”的祛病强身,扶元固本的保健作用,同时由于其在历史文化中带有神奇高贵的色彩,于是在世纪末的保健强身的浪潮中,在人们的传统观念和现代消费心理的双重支配下,各种灵芝和灵芝制成品就在人们的不经意中悄悄地生产出来了。
  • 李文香;张华云;李经道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的现代营养食品,每100g干菇中约含蛋白质13g,脂肪1.8g、糖类54g、粗纤维7.8g,还有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及微量元素。香菇蛋白中含有18种组成人体氨基酸,人体必需的8种氨基酸中,香菇含有7种。香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含有多种具有医疗保健作用的药效成分,如香菇嘌呤能显著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防止高血压和动脉硬化,香菇素有提高人体免疫能力和抗病毒作用,VD_2前体麦角甾醇能促进儿童智力和骨骼的发育,预防儿童佝偻病的发生;香菇多糖对肿瘤有很强的抑制作用;
  • 董贝森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酒以福建特产冬菇与上等糯米发酵酿制而成,具有浓郁的香味,其不但含有黄酒的有益成分,而且还含有香菇的大量有益成分,是一种健康保健酒。
  • 于泽波;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质嫩味鲜,营养丰富,特别是氨基酸的组成比例较为合理,是高蛋白、低脂肪产品,深受消费者的喜爱。但鲜菇较易变老(特别是环境条件不适宜时),有8%~12%的菇柄、菇托造成浪费,然而将其加工成平菇松,产品呈疏松絮状,菇纤维细嫩,口感、色泽和外观可与肉松相媲美,价格却只有肉松的一半,是理想的配餐食品,同时使菇柄、菇托身价倍增。
  • 杨国良;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菇农用土蒸锅灭菌,虽成本较低,但生产者在使用过程中也饱尝了土法之苦,如烧火8~9个小时仍不满气,出锅、装锅费工费力,冬季出锅虽暖和,但出完锅后,很多人患感,冒,夏天在80~90℃的锅中取袋,实在难熬,灭菌时锅内水位难控制,水加多了底层菌袋易浸水,水少了又怕烧炸锅。为解脱菇农土法灭菌之苦,瑞迪生物公司试制成功了多功能蒸汽炉(见照片)。
  • 栗均平;党芳志;王玲
    1998, 20(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段木栽培香菇、木耳都在春季点种,所有菌种大都在冬季生产、培养。代料香菇的春菇养菌阶段也在早春,由于当时气温低,培养条件必须通过加温才能达到。加温又要耗去大量能源,从而增加成本和工作量。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的自然能源,用其代替燃煤、耗电或烧柴加温,不论是从保护森林资源还是从节能方面来讲,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经济意义。它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省了劳力和能源,又减少了培养过程中高浓度CO_2的抑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