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期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蒋冬梅 慕丽琴 段福文 朱晓梅 刘琼波 马 娟 周庆宏
    2025, 46(2): 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块菌是珍贵的地下食用真菌,口感和香味独特,具有重要的经济、营养、药用、生态价值。综述块菌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栽培、开发利用、应用价值等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块菌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资源调查
  • 鱼 智 张玉薇 张 雪 许亚丽 史建国 李鸣雷
    2025, 46(2): 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可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连续5年调查榆林市部分区县的野生羊肚菌分布区域、土壤性质、光照、温度、相对湿度、海拔和种类,分析沙地羊肚菌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结果:风沙草滩区具有疏松弱碱性的沙壤土、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充足的雨水,适宜羊肚菌生长。结论:调查掌握野生羊肚菌的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为榆林市人工培育羊肚菌及大规模发展羊肚菌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 育种驯化
  • 韦春某 莫忠妹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 涛 顾 娇 杨田婷 顾昌华
    2025, 46(2): 1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 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 何小春 赵 岑 杜成志 陈英健 李敏敏 王晓军 李 慧 武恩斯 赵翠敏 张兰迎
    2025, 46(2): 1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了解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特性。方法:对引进14个灵芝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考察对比供试菌株的菌丝体特征、子实体性状、孢子粉产量等生物学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沪农灵芝1号、新大片菌株子实体菌盖大而厚、圆正,适宜采收灵芝子实体;沪农灵芝1号、LCN-8、LCN-14菌株孢子粉产量高,适宜用于收获灵芝孢子粉;灵芝23菌株子实体菌柄长、菌盖小、造型独特,适宜制作灵芝盆景;新大片、沪农灵芝1号、灵芝23、沪农CT菌株子实体或孢子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适宜用于灵芝功能成分的提取。结论:经对比分析,供试灵芝菌株各有特点,生产者可视用途选用适宜灵芝菌株。
  • 曹建刚 毛仪楠 陈再民 李文强
    2025, 46(2): 2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新科(编号X,双核菌丝)×黑威15(编号H,66株单核菌丝)单双杂交,获得荧光显微镜镜检有锁状联合的8株杂交菌株,将杂交菌株与亲本进行拮抗试验,结果表明:编号为XH30、XH60、XH71、XH140、XH150的杂交菌株与亲本有拮抗反应,确认为杂交菌株;以黑威15为对照进行出耳试验,结果表明:杂交菌株XH140出耳芽快(7 d)、早熟、出耳整齐、耳大,耳片黄褐色、半筋,抗逆性强、适应性好、产量高,比对照(黑威15)增产44%,增产幅度较大,综合表现优良。对杂交菌株XH140进行基因组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杂交菌株XH140子代跟任一亲本的相似度在60%以下,遗传差异较大,结合出耳试验性状分析XH140菌株杂交成功,可进行栽培试验及DUS测试评价。
  • 培养材料
  • 陆兰芳 孙厚静 王 杰 李琳琪 郭显会
    2025, 46(2): 2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筛选出茶树菇母种培养基的最适碳氮比(C∶N)及菌丝性状表现最好的茶树菇菌株。方法:对供试6株茶树菇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考察其是否存在同种异名;培养温度试验,筛选出试验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条件;不同C∶N培养基培养茶树菇母种试验,比较茶树菇菌丝生长状况。结果:茶树菇-1、茶树菇-2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4~26 ℃,茶树菇-5-1、茶树菇-5-2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4~28 ℃,茶树菇-6、茶树菇-8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8 ℃。茶树菇-1、茶树菇-2、茶树菇-5-1、茶树菇-5-2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氮比为25∶1,茶树菇-6、茶树菇-8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氮比为25∶1~40∶1。6株供试茶树菇菌株间均出现拮抗反应,初步确定不存在同种异名;茶树菇-5-1、茶树菇-5-2菌株对温度、碳氮比的适应能力更强,菌丝长速快,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为表现最佳菌株。
  • 李旭东 罗燕娜 赵 亮 冯春浩 王静静
    2025, 46(2): 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5种食用菌菌丝常用培养基为对象,研究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基pH的影响,分析灭菌前后pH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种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后pH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初始pH越高灭菌后降低幅度越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培养基灭菌前后 pH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培养基的 pH会显著影响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试验为食用菌菌株培养条件筛选和培养基配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张建伟 段庆虎 徐扬凯 王 震 龚凤萍 张应香 竹玮 吴瑞可
    2025, 46(2): 3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拓展花生壳资源化利用途径,以花生壳替代部分木屑栽培香菇。结果表明:配方4(木屑43.45%、花生壳35.55%、麸皮20%、石膏1%)栽培的香菇子实体鲜菇质量、干菇质量、生物学效率、氨基酸含量和蛋白质含量较配方1(CK,木屑 79%、麸皮 20%、石膏 1%)分别提高了 13.16%、15.11%、9.13%、5.29% 和 4.14%,子实体品质也得到显著改善。资源化利用花生壳栽培香菇具有可行性。
  • 栽培技术
  • 俞爱英 蒋 芯 吴玉勇 顾天飞 王林洋 朱丽娟 董荷玲
    2025, 46(2): 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有效解决羊肚菌的连作障碍,实现羊肚菌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栽培,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 郁 巍 刘小英 沈新芬
    2025, 46(2): 4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蟠桃林下栽培双孢蘑菇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果-菌”立体栽培,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季节安排、地块选择与整理、三次发酵培养料制作、覆土及覆土后管理、秋菇管理、越冬及春菇管理、采收及间歇期管理等环节,总结蟠桃林下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 贾秉鑫 田志佳 曾江宇 马悦悦 马旭杰 陈 博 李 倩 钱雯婕 马静茹 郭新勇
    2025, 46(2): 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北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根据北疆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多年栽培经验,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及播种、栽培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北疆地区特定自然条件的栽培方案,以期为北疆地区羊肚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郑诗礼
    2025, 46(2): 5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安龙县香菇产业围绕一稳一主导六特色“116”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安龙县香菇适栽品种、层架大棚结构、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与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为提高香菇产量与品质,增加菇农收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朱 红 冯德品 周 刚 夏 辉 申露露 李克彬 范世荷 高新章 刘世玲
    2025, 46(2): 5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湖北省的气候特点、羊肚菌菇棚的搭建方式以及羊肚菌的生长特性,研究总结羊肚菌在湖北省设施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栽培技术。提出湖北省“两网三膜”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模式;规范羊肚菌栽培从场地选择、土壤处理、菇棚搭建、菌种生产、播种时间和方法、营养袋的生产放置和撤离、菌丝生长管理、催菇时机、出菇管理和采收每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指出羊肚菌整个栽培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 谌金吾 麻智芳 孙厚静 王 杰 李 星 李琳琪 周剑南
    2025, 46(2): 6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棘托竹荪为喜热、爱湿、好气、现蕾出菇需光的木腐型高温食用菌。结合黔东南州马尾松林下小气候特征,总结介绍林下栽培棘托竹荪培养料制备、林地整理、铺料建畦、播种、发菌期管理、菌丝分化现蕾(竹蛋)期管理、出荪期管理、采收、烘干、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地区提供参考。
  • 韦锦福 卢玉文 李永明 廖芳贤 秦延春 陈德荣 高为民 邱伟杰
    2025, 46(2): 6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概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东南地区杏鲍菇菇棚搭建、培养料配制、制袋接种、发菌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生产环节,总结桂东南地区杏鲍菇绿色栽培实用技术。
  • 兰玉菲 汪 乔 鲍甜甜 张 慧 汪桂玲 孔 怡
    2025, 46(2): 7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山东省肥城市冬暖式大棚羊肚菌采收后大棚闲置期较长、羊肚菌栽培重茬等问题,将羊肚菌与厚皮甜瓜、西红柿合理搭配种植,实现菌果菜周年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厚皮甜瓜及西红柿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 王永斌 郭兴贵 陈 强 卓平清 王得宁
    2025, 46(2): 7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徽县露地高效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通过优化栽培品种选择、季节安排、菌棒制作、菌丝接种、发菌管理、场地选择、出耳管理以及采收后处理流程,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黑木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
  • 贮藏加工
  • 贺伟强 张旭峰 骆卢佳 施昕磊 高书悦 陈思敏
    2025, 46(2): 7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 ℃,液(mL)料(g)比为38∶1,微波功率为520 W,提取时间为6 min。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 8.364%,实测值为 8.272%。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 菌渣利用
  • 李梦歌 那昕蓓 谢文婕 解春艳 侯晓强 韩 卉
    2025, 46(2): 8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香菇菌渣对草莓生长和养分吸收的影响,设置 4个试验处理:空白对照(CK)、常规施肥(CON)、菌渣常量(T1)、菌渣加量(T2),测定草莓植株和果实的生长指标、根系活力和植株矿质元素含量。结果:(1)T1与CON对草莓植株和果实生长的影响无显著差异,T2对草莓植株和果实生长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草莓生长后期。(2)T1处理下的草莓根系活力显著高于其他处理。(3)与其他处理相比,T2显著提高了草莓根系中的全氮(N)和钙(Ca)含量、茎中的全N和全钾(K)含量、叶片中的全N和镁(Mg)含量;与T2相比,T1显著提高了草莓茎中的Ca、铁(Fe)、锰(Mn)含量。试验表明香菇菌渣对草莓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为香菇菌渣的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
  • 病虫害防治
  • 李 鑫 郭玲玲 冀宝营 孟庆国
    2025, 46(2): 9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红托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对其生产危害巨大。病害主要由绿霉、链孢霉、烟灰菌等造成,害虫主要有螨虫、菇蝇、跳虫、蛞蝓等。结合红托竹荪栽培实际经验,针对主要病虫害提出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为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 产业论坛
  • 魏德军
    2025, 46(2): 9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以滨州市食用菌产业发展为例,深入分析大食物观背景下食用菌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食用菌产业发展路径进行探讨,在构建粮食安全大格局下,对食用菌产业如何发展提出建议。
  • 王 莉 张洪敏 张 静 潘 辉
    2025, 46(2): 9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省临清市坚持以桑黄为代表的食药用菌产业作为带动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全力推动黄河故道古桑群资源保护和桑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山东省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麻福芳 蔡 平 吴昌华 彭柳林 戴天放
    2025, 46(2): 10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农业品牌对建设农业强国、实现农业现代化非常重要,研究江西省食用菌品牌发展现状,有利于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农业强省建设。探究江西省食用菌品牌发展存在问题,包括主体食用菌品牌意识不强、品牌建设不完善、市场竞争力较弱、特色不鲜明、品牌效应不显著等;提出产业集群发展、龙头企业引领、规范品质标准、畅通品牌营销渠道、做好帮扶管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