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点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彭传尧 严少妹 林思裕 王圣铕 吴光明 杨 彬 蔡 盛 王瑞娟 宋春艳
    2025, Vol.46 (1): 61.
    摘要 (151) PDF (0)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 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形开口出菇比“Λ”形开口的产量及优质菇率更高,2种开口方式出菇对菇外观形态、采收影响不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农事操作难易选择开口方式。
  • 兰玉菲 汪 乔 鲍甜甜 张 慧 汪桂玲 孔 怡
    2025, Vol.46 (2): 71.
    摘要 (148) PDF (6)
    为解决山东省肥城市冬暖式大棚羊肚菌采收后大棚闲置期较长、羊肚菌栽培重茬等问题,将羊肚菌与厚皮甜瓜、西红柿合理搭配种植,实现菌果菜周年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厚皮甜瓜及西红柿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 马传贵 隋 欣 王如良 张志秀
    2025, Vol.46 (1): 8.
    摘要 (107) PDF (0)
    灰树花作为一种名贵的药食同源大型真菌,极具营养价值,能够为人体提供能量,其生物活性成分参与生物合成反应及细胞的各项生命活动。总结灰树花多糖的提取技术、结构特性等,概述灰树花多糖生物活性的近期研究进展,为灰树花多糖在功能性食品及医疗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程 旭 王 锋 刘兴乐 杨 青 黄 锋 隋 哲 王文建 齐森林 刘 婧 王卓仁 赵会长 余海忠
    2025, Vol.46 (1): 97.
    摘要 (102) PDF (0)
    2023年襄阳市羊肚菌生产发展迅速,栽培面积为2022年的3倍,笔者调研襄阳市羊肚菌生产区域与产值、从业者、栽培模式和菌种来源的产业现状,科学分析羊肚菌产业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襄阳市羊肚菌产业现状提出发展建议。
  • 王 莉 张洪敏 张 静 潘 辉
    2025, Vol.46 (2): 99.
    摘要 (97) PDF (8)
    山东省临清市坚持以桑黄为代表的食药用菌产业作为带动乡村发展和群众致富的特色产业,全力推动黄河故道古桑群资源保护和桑黄资源开发利用。分析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发展的优势以及目前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为加快山东省临清市黄河故道桑黄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
  • 李旭东 罗燕娜 赵 亮 冯春浩 王静静
    2025, Vol.46 (2): 32.
    摘要 (95) PDF (8)
    以5种食用菌菌丝常用培养基为对象,研究高压蒸汽灭菌对培养基pH的影响,分析灭菌前后pH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5种培养基在高压蒸汽灭菌后pH均出现不同程度降低,初始pH越高灭菌后降低幅度越大;主成分分析显示影响培养基灭菌前后 pH变化的主要因素为葡萄糖;培养基的 pH会显著影响糙皮侧耳菌丝的生长。试验为食用菌菌株培养条件筛选和培养基配制提供一定的参考。
  • 韦春某 莫忠妹 何荣健 张志昌 冯立健 王 涛 顾 娇 杨田婷 顾昌华
    2025, Vol.46 (2): 10.
    摘要 (90) PDF (9)
    对商业化栽培的羊肚菌菌株进行分子鉴定和交配型鉴定,采用组织分离、多孢分离获得羊肚菌纯菌株,进行冬闲稻田搭建简易竹棚栽培试验。该菌株鉴定结果为七妹羊肚菌菌株(Morchella eximia),其交配型基因MAT1-1-1约为1 700 bp,MAT1-2-1 约为1 200 bp。七妹羊肚菌多孢分离菌株(DB19)比组织分离菌株(19)的栽培种菌丝生长速度快、总产量高,单菇鲜(干)质量更高,菌盖更长、菌柄更短、出菇更密;多孢分离菌株形成的菌霜多,出菇均匀、品质更好。两种方式分离的七妹羊肚菌菌株栽培表现差异很大,多孢分离菌株表现优于组织分离菌株。
  • 程汉亭 严廷良 徐 林 丁 野 步连燕 杨 阳 李勤奋
    2025, Vol.46 (1): 71.
    摘要 (89) PDF (0)
    为充分利用海南省天然橡胶林地资源,提升海南省橡胶林下虎乳灵芝的栽培技术水平,针对橡胶林宽行距的特点,开展虎乳灵芝栽培试验,并总结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 段庆虎 龚凤萍 张应香 竹 玮 王小军 张建伟 叶华威 位文清 朱永华 王 震
    2025, Vol.46 (1): 1.
    摘要 (89) PDF (0)
    食用菌产业与种养业相结合的高效循环农业,既利用农业废弃物生产出高蛋白食品,又减少环境污染,为当今循环农业研究的热点之一。综述食用菌循环高效生产模式、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为食用菌循环高效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 郭 蓓 黄海洋 王家才 孙伟伟
    2025, Vol.46 (3): 37.
    摘要 (83) PDF (0)
    以草菇菌糠、新鲜玉米芯、牛粪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蘑菇,筛选高产栽培配方,以期降低双孢蘑菇的生产成本,实现草菇菌糠的循环利用。结果:双孢蘑菇最适栽培配方(质量分数)为40%菌糠、30%玉米芯、30%牛粪,该配方栽培的双孢蘑菇单产为13.26 kg/m2,与对照相比增产8.16%,增效39.4%。试验为“一料两菇”技术的推广应用奠定了基础。
  • 谌金吾 邰智学 王 杰 李 星 李琳琪 孙厚静
    2025, Vol.46 (1): 75.
    摘要 (81) PDF (0)
    木腐型食用菌鹿茸菇的菌渣含丰富纤维素,可为草腐型、高温型草菇的生长提供营养。利用工厂化栽培鹿茸菇菌渣栽培草菇是木腐型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介绍鹿茸菇菌渣处理、培养料配置、预发酵、铺料后发酵、播种、发菌期管理等技术。
  • 鱼 智 张玉薇 张 雪 许亚丽 史建国 李鸣雷
    2025, Vol.46 (2): 6.
    摘要 (79) PDF (8)
    目的:发掘适合陕北风沙区可栽培的野生羊肚菌资源。方法:通过连续5年调查榆林市部分区县的野生羊肚菌分布区域、土壤性质、光照、温度、相对湿度、海拔和种类,分析沙地羊肚菌的发生与降水量关系。结果:风沙草滩区具有疏松弱碱性的沙壤土、较高的空气相对湿度以及充足的雨水,适宜羊肚菌生长。结论:调查掌握野生羊肚菌的适宜生长环境条件,为榆林市人工培育羊肚菌及大规模发展羊肚菌产业提供理论依据。
  • 韩 冰 冀宝营 王洪奇 李丰硕 关艳丽 王艳华 孙立梅
    2025, Vol.46 (1): 18.
    摘要 (79) PDF (0)
    分析比较3株香菇菌株(辽香6号、T2、七河9号)液体菌种发酵液中还原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羧甲基纤维素酶(CMC酶)活性、漆酶活性的变化,探索发酵终点理化数据。结果表明:3株香菇菌株液体菌种发酵液的生理生化指标变化差异较小,大体呈现相同的变化规律;还原糖含量峰值出现在发酵第6~7天,CMC酶活性在发酵第8天达最高,漆酶活性均在发酵第8天开始平稳,这3个指标变化均与液体菌种接种栽培料中菌丝萌发结果相吻合,可作为判定发酵终点的有效参数。
  • 李 鑫 郭玲玲 冀宝营 孟庆国
    2025, Vol.46 (2): 91.
    摘要 (76) PDF (9)
    红托竹荪栽培过程中主要病虫害对其生产危害巨大。病害主要由绿霉、链孢霉、烟灰菌等造成,害虫主要有螨虫、菇蝇、跳虫、蛞蝓等。结合红托竹荪栽培实际经验,针对主要病虫害提出预防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技术要点,为其高效栽培提供参考。
  • 杜 丹 樊玉萍 林静雅 张 姣 刘 浩 郑 蕾 邢彬楠
    2025, Vol.46 (1): 40.
    摘要 (76) PDF (0)
    目的:实现中药废弃物资源化循环利用,降低大球盖菇栽培成本。方法:以中药渣、木屑、玉米芯、棉籽壳等为主要原料,设置配方配制培养料栽培大球盖菇,考察试验配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产量、重金属含量、营养成分及生物转化率,筛选最佳栽培料配方。结果:最佳栽培料配方(质量分数)为中药渣80%、木屑8.9%、玉米芯8.9%、棉籽壳0.7%、谷壳1.1%、油渣0.4%;该配方栽培大球盖菇的生物转化率为62.45%,较对照提高24.03%,子实体重金属含量均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多糖含量较对照提高 41.94%,粗纤维含量较对照降低 14.94%,其他营养成分无明显差异。结论:中药渣栽培大球盖菇切实可行。
  • 蒋冬梅 慕丽琴 段福文 朱晓梅 刘琼波 马 娟 周庆宏
    2025, Vol.46 (2): 1.
    摘要 (75) PDF (15)
    块菌是珍贵的地下食用真菌,口感和香味独特,具有重要的经济、营养、药用、生态价值。综述块菌的分类学地位、形态特征、自然分布、人工栽培、开发利用、应用价值等研究现状,展望未来研究方向,为块菌的开发利用及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 邓春海 陈 飞 朱万琴 周 艳 桓明辉
    2025, Vol.46 (1): 53.
    摘要 (74) PDF (0)
    羊肚菌因其价格高、味道鲜美、栽培操作简单、栽培周期短等特点,吸引大量栽培户。总结介绍羊肚菌栽培菌株、栽培地块选择,播种时间、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节点,以期为北方暖棚羊肚菌的栽培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 吴亮亮 冯良峰 化占勇 李楠楠 姚正颖 林群英
    2025, Vol.46 (4): 94.
    摘要 (74) PDF (0)
    平菇栽培主要采用大棚多茬栽培模式,生产中常因高温烧菌产生大量废菌棒。为探索有效利用含硒废菌棒的模式及配方,试验比较菌渣发酵和未发酵两种方法及不同添加量对平菇栽培效果的影响。结果:当菌渣添加量为15%和30%时,未发酵和发酵处理栽培的平菇产量无显著差异,但菌袋污染率差异较大。直接使用废菌棒生产的菌袋污染率较高,而发酵处理可以有效控制污染。研究为生产中平菇废菌棒的再利用提供一定参考。
  • 王传凯 黄卉妍 赵 明 刘 煜 叶 涓 孔祥辉 叶晓菊
    2025, Vol.46 (1): 89.
    摘要 (73) PDF (0)
    目的:研制一款富含木耳多糖、多肽、花青素、维生素 C等活性成分的健康食品,确定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的主原料配方及小试、中试工艺流程。方法:以黑木耳粉、红树莓粉总添加量和糖醇类物质的添加作为影响因子,优化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配方;测定比较黑木耳粉、红树莓粉、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主要营养成分。结果:以黑木耳粉和红树莓粉为主要原料,经原料配比调整后制作出的压片糖果营养丰富,富含多糖、 铁、钙、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其脆碎度、硬度、单片质量差异限度以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压片糖果的国家标准。复合压片糖果综合黑木耳、红树莓的营养优势,且口感风味较佳。研究为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 徐莉娜 孙艺宏 郭霄飞 郭伟伟 李艳婷 郭 尚
    2025, Vol.46 (1): 36.
    摘要 (70) PDF (0)
    目的:为充分利用山西省的枣木资源,改善环境,解决灵芝栽培原料紧缺问题,筛选出适宜栽培灵芝的枣木屑培养料配方。方法:以灵芝菌株GLM为试验菌株,以枣木屑为栽培主料设置4个培养料配方,考察其对试验灵芝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产量和生物转化率的影响。结果:灵芝GLM在4个配方培养料中均能生长,但菌丝满袋用时、原基萌发期均存在差异,配方①(培养料质量分数为枣木屑 60%、棉籽壳 15%、玉米芯 15%、麸皮 8%、石膏1%、石灰 1%)接种 5 d后菌丝体开始萌发,发菌期菌丝平均长速为 4.1 mm/d,43 d菌丝长满袋,无污染;灵芝子实体菌盖平均大小为 10.0 cm×5.0 cm(横径×纵径),菌盖厚 0.70 cm、菌柄长 1.8 cm、菌柄直径为 1.6 cm,生物转化率为7.5%;子实体半圆形或近肾形,色泽鲜亮有光泽。结论:枣木屑栽培灵芝菌株GLM可行,且配方①效果最好。
  • 李洁英
    2025, Vol.46 (1): 49.
    摘要 (68) PDF (0)
    结合蒙山县特有气候条件及产业优势,总结段木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时间安排、林地选择、菌丝培育、出芝管理、灵芝孢子粉及子实体采收等,旨在为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贾秉鑫 田志佳 曾江宇 马悦悦 马旭杰 陈 博 李 倩 钱雯婕 马静茹 郭新勇
    2025, Vol.46 (2): 49.
    摘要 (67) PDF (9)
    北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根据北疆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多年栽培经验,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及播种、栽培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北疆地区特定自然条件的栽培方案,以期为北疆地区羊肚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刘筱雪 王 一 李冬兵 王洪江 兰凤杰 唐 雪 王何欣 曾泽彬
    2025, Vol.46 (1): 101.
    摘要 (67) PDF (0)
    宜宾市地处川南中心位置,是川南地区羊肚菌人工大田栽培的代表区域,气候具有冬暖春早的特点,羊肚菌的采收期一般早于成都平原区,具有早市优势。羊肚菌产业是助农增收的一大特色农业产业。为保障宜宾市羊肚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通过调查分析宜宾市羊肚菌产业现状,对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和建议。
  • 朱 红 冯德品 周 刚 夏 辉 申露露 李克彬 范世荷 高新章 刘世玲
    2025, Vol.46 (2): 58.
    摘要 (66) PDF (8)
    根据湖北省的气候特点、羊肚菌菇棚的搭建方式以及羊肚菌的生长特性,研究总结羊肚菌在湖北省设施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栽培技术。提出湖北省“两网三膜”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模式;规范羊肚菌栽培从场地选择、土壤处理、菇棚搭建、菌种生产、播种时间和方法、营养袋的生产放置和撤离、菌丝生长管理、催菇时机、出菇管理和采收每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指出羊肚菌整个栽培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 贺伟强 张旭峰 骆卢佳 施昕磊 高书悦 陈思敏
    2025, Vol.46 (2): 78.
    摘要 (65) PDF (10)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 ℃,液(mL)料(g)比为38∶1,微波功率为520 W,提取时间为6 min。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 8.364%,实测值为 8.272%。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 陆兰芳 孙厚静 王 杰 李琳琪 郭显会
    2025, Vol.46 (2): 27.
    摘要 (62) PDF (8)
    目的:筛选出茶树菇母种培养基的最适碳氮比(C∶N)及菌丝性状表现最好的茶树菇菌株。方法:对供试6株茶树菇菌株进行拮抗试验,考察其是否存在同种异名;培养温度试验,筛选出试验菌株菌丝生长最适温度条件;不同C∶N培养基培养茶树菇母种试验,比较茶树菇菌丝生长状况。结果:茶树菇-1、茶树菇-2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4~26 ℃,茶树菇-5-1、茶树菇-5-2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4~28 ℃,茶树菇-6、茶树菇-8菌株菌丝最适培养温度为28 ℃。茶树菇-1、茶树菇-2、茶树菇-5-1、茶树菇-5-2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氮比为25∶1,茶树菇-6、茶树菇-8母种培养基最佳碳氮比为25∶1~40∶1。6株供试茶树菇菌株间均出现拮抗反应,初步确定不存在同种异名;茶树菇-5-1、茶树菇-5-2菌株对温度、碳氮比的适应能力更强,菌丝长速快,菌落边缘整齐,菌丝洁白浓密,为表现最佳菌株。
  • 韦锦福 卢玉文 李永明 廖芳贤 秦延春 陈德荣 高为民 邱伟杰
    2025, Vol.46 (2): 66.
    摘要 (62) PDF (7)
    概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东南地区杏鲍菇菇棚搭建、培养料配制、制袋接种、发菌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生产环节,总结桂东南地区杏鲍菇绿色栽培实用技术。
  • 李希政 夏宏志 李子勇 才 源 祝世慧 秦 玲 朱 琳
    2025, Vol.46 (4): 68.
    摘要 (62) PDF (0)
    吉林省灵芝栽培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地区及附近区域,灵芝产业对该区域内栽培结构调整、乡村振兴及农民增收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总结介绍选育的吉芝1号灵芝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包括栽培时间安排、菌种来源、培养基配制、栽培场所要求、灭菌处理、接种培养、后熟管理、子实体阶段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
  • 何小春 赵 岑 杜成志 陈英健 李敏敏 王晓军 李 慧 武恩斯 赵翠敏 张兰迎
    2025, Vol.46 (2): 15.
    摘要 (61) PDF (8)
    目的:了解代料栽培灵芝菌株特性。方法:对引进14个灵芝菌株进行代料栽培比较试验,考察对比供试菌株的菌丝体特征、子实体性状、孢子粉产量等生物学指标及生物活性成分含量。结果:沪农灵芝1号、新大片菌株子实体菌盖大而厚、圆正,适宜采收灵芝子实体;沪农灵芝1号、LCN-8、LCN-14菌株孢子粉产量高,适宜用于收获灵芝孢子粉;灵芝23菌株子实体菌柄长、菌盖小、造型独特,适宜制作灵芝盆景;新大片、沪农灵芝1号、灵芝23、沪农CT菌株子实体或孢子粉生物活性成分含量高,适宜用于灵芝功能成分的提取。结论:经对比分析,供试灵芝菌株各有特点,生产者可视用途选用适宜灵芝菌株。
  • 郑诗礼
    2025, Vol.46 (2): 55.
    摘要 (61) PDF (6)
    安龙县香菇产业围绕一稳一主导六特色“116”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安龙县香菇适栽品种、层架大棚结构、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与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为提高香菇产量与品质,增加菇农收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兰玉菲 李秀梅 唐丽娜 鲍甜甜 刘 嘉
    2025, Vol.46 (1): 94.
    摘要 (61) PDF (0)
    研究发现羊肚菌霉菌性枯萎病病原菌Pseudodiploöspora longispora菌丝生长最适培养温度为20 ℃,适宜碳源为蔗糖和果糖,最适氮源为酵母膏。根据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结合生产实践集成综合防控技术,包括农业、物理、化学防治等。
  • 刘远伦 曾庆庆 吴 康 周 丹
    2025, Vol.46 (1): 13.
    摘要 (61) PDF (0)
    采用随机踏查法,对贵州省凤冈县 6个乡镇林下大型真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共采集标本 694份,初步统计出174种,隶属于2门7纲15目49科(另有1个未定科)102属,其中食用菌有29种,药用菌有16种,食药兼用菌有8 种,毒菌有 13 种,未予评估的种类最多,有 112 种;凤冈县大型真菌属有 50 个为世界分布属,19个为北温带分布属,13个为热带-亚热带分布属。研究为凤冈县大型真菌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 谢 唯 张小红 韦思萍 钟春城 欧 娜 李志鹏
    2025, Vol.46 (1): 79.
    摘要 (59) PDF (0)
    为研究产自金秀大瑶山香菇的营养价值,测定香菇蛋白质含量、氨基酸含量,分析评价相关指标。结果:①金秀大瑶山香菇蛋白质每 100 g 含量为 30.13 g,为常见食用菌较高水平;②含 18 种氨基酸,其中 TAA 值、EAA/TAA 值、E/N 值分别为每 100 g 21.96 g、45.15%、82.24%;③呈味氨基酸、药用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每 100 g总量分别为 20.74 g、14.17 g、3.84 g,占 TAA 比例分别为94.45%、64.53%、17.49%;④AAS、CS、RC 评分分别为 0.71、0.50、0.75。AAS、RC评分的第一限制氨基酸均为Leu,CS评分则为Ile;⑤以FAO/WHO模式评价EAA组成比例、EAAI值、BV 值、NI 值,结果显示金秀大瑶山香菇所含蛋白质优良,营养价值较高,可作为优质保健型、功能型食品开发和利用。
  • 沈新芬 郁 巍 李增红 王 婷 刘小英
    2025, Vol.46 (1): 22.
    摘要 (58) PDF (0)
    目的:筛选出适宜林下栽培的高产优良羊肚菌菌株。方法:比较5个羊肚菌菌株的平板菌丝生长速度、长势,在林地小拱棚栽培播种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经济性状,产量等表现。结果:羊肚菌菌株LG1、YB3产量高,菌丝生长表现较好,子实体形态优良,综合表现较好,适合林下栽培。
  • 贺新生 张锐杰 杨 锡 林志强 陈 波
    2025, Vol.46 (1): 31.
    摘要 (58) PDF (0)
    简单的多孢分离法无法得到遗传性状一致的纯菌种,而多孢培养物经多次菌丝纯化(边缘、尖端)后可得遗传性状单一的纯菌种。总结介绍同宗结合、异宗结合物种的遗传学基础及孢子收集方法,从多孢混杂培养物中获得单一遗传性状菌种的操作方法、检测方法。讨论多孢菌种、混合播种、多孢杂交、多孢融合等方法和术语的谬误。
  • 谌金吾 麻智芳 孙厚静 王 杰 李 星 李琳琪 周剑南
    2025, Vol.46 (2): 62.
    摘要 (58) PDF (9)
    棘托竹荪为喜热、爱湿、好气、现蕾出菇需光的木腐型高温食用菌。结合黔东南州马尾松林下小气候特征,总结介绍林下栽培棘托竹荪培养料制备、林地整理、铺料建畦、播种、发菌期管理、菌丝分化现蕾(竹蛋)期管理、出荪期管理、采收、烘干、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地区提供参考。
  • 周留洋 王 震 龚凤萍 张应香 竹 玮 吴瑞可 胡鑫钰 段庆虎
    2025, Vol.46 (1): 85.
    摘要 (56) PDF (0)
    目的:为探究香菇多糖对酒精诱导小鼠肝脏和睾丸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连续42 d对昆明小鼠酒精灌胃处理,观测对照组和香菇多糖组小鼠眼球血血液指标及肝细胞变化,测定肝脏和睾丸中炎症因子基因IL-6和TNF-α的表达量。结果:香菇多糖能极显著提高小鼠的淋巴细胞百分比,显著提高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增加血小板细胞数量及压积,抑制肝脏和睾丸中炎症因子的基因表达量,从而对酒精诱导小鼠肝脏和睾丸损伤起保护作用。
  • 王永斌 郭兴贵 陈 强 卓平清 王得宁
    2025, Vol.46 (2): 75.
    摘要 (56) PDF (8)
    徽县露地高效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通过优化栽培品种选择、季节安排、菌棒制作、菌丝接种、发菌管理、场地选择、出耳管理以及采收后处理流程,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黑木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
  • 孙国强 董 颖 康 蕊 丁建君
    2025, Vol.46 (4): 88.
    摘要 (55) PDF (0)
    目的:对比分析固体和液体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营养成分及含量。方法:按照国家药典及有关标准的检测方法,检测灵芝菌丝的蛋白质、脂肪、灵芝多糖、浸出物、三萜及甾醇、氨基酸、维生素及微量元素含量并进行分析。结果:固体和液体培养的灵芝菌丝中蛋白质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 12.00%、15.70%,脂肪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80%、0.20%,灵芝多糖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15.66%、16.53%,浸出物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57.94%、86.45%,三萜及甾醇含量(质量分数)分别为0.54%、2.83%,总氨基酸(含18种氨基酸)含量分别为78.60 mg/g、98.60 mg/g,均含Ga、Se、Zn等多种微量元素。结论:液体发酵培养的灵芝菌丝蛋白质、灵芝多糖、三萜及甾醇、氨基酸等含量均优于固体发酵培养。研究为灵芝菌丝作为食品新原料的开发提供参考。
  • 俞爱英 蒋 芯 吴玉勇 顾天飞 王林洋 朱丽娟 董荷玲
    2025, Vol.46 (2): 43.
    摘要 (55) PDF (8)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有效解决羊肚菌的连作障碍,实现羊肚菌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栽培,具有实际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