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1998年, 第20卷, 第5期
    刊出日期:1998-10-25
      

  • 全选
    |
  • 郭蔚华;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林芝地区位于藏东南,属山地林区,最低海拔2900m,常年气候温和多雨,森林植被及真菌资源丰富,故被誉为西藏的江南。笔者1982~1994年曾在当地工作,并于1987年5月开始对该地区野生食用菌资源进行了多年的调查,经初步整理共有74种,分属于19科41属。为了合理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对其中当地群众喜食的11种野生食用菌,进行了部分营养成分分析,结果如下:
  • 王宜磊;邓振旭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文测定了侧耳在PDY培养液中生长时,培养液pH值的变化,蛋白质含量和菌丝体重量;研究了淀粉酶、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邻笨二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期内六种酶均有酶活性,但不同酶的活性有较大差异,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 王少先;林晓民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实体的解剖学性状,是现代伞菌分类中的重要鉴别特征,但目前有关这方面的资料还比较缺乏、其研究方法也很少报道。为了解食用伞菌子食体的解剖结构,并探索伞菌子食体解剖学研究中的技术方法,我们以平菇和金针菇为材料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
  • 孙英华;杨凤珍;梁静思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PICO-TAG氨基酸自动分析仪,测定了5种培养基培育出猴头菌子实体的氨基酸组份及含量,发现培养猴头菌的基质与氨基酸含量密切相关,几种培养基配方中,以D基质配方最优,100g干品含量中17种氨基酸总量为32.33g,谷氨酸含量高达2.92g,赖氨酸含量为1.30g。
  • 郭美英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Pleurotus eryngii隶属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因主要发生于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Eryngium campestre枯株上,所以又名刺芹侧耳。是欧洲南部、非洲北部及中亚地区高山、草原、沙漠地带的一种品质优良大型肉质伞菌。杏鲍菇菌肉厚,开伞慢,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长,孢子少,保鲜期长,不同于一般的干菇。子实体质地脆嫩,风味独特,有“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之称。目前在国际市场上价格较高。
  • 李明焱;朱惠照;郭美英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我国小平原、低海拔、半山区的夏秋季高温高湿地区发展香菇栽培,我们于1990年11月开始进行高温香菇菌株的选育。经过几年的研究,已选出武香1号香菇新菌株,并于1993年开始从武义县发展到磐安、缙云、永康和福建、广东、广西、上海、北京等省市。现将该菌株的品种特性报告如下:
  • 陶坤城;林伟群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袋培花菇技术在我县已大规模推广,为了寻找适宜本县栽培的花菇品种,掌握其综合性能,提高经济效益,本所于1996年引进908等花菇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贺建超;贺榆霞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麻属兰科植物,无根无叶,是一种较特殊的异养型植物。种子的萌发是从紫箕小菇或其它萌发真菌中获得营养,而其成株球茎则靠从蜜环菌获得营养。天麻蜜环菌和萌发菌在人工培养条件下会出现退化,需要更新,必须从自然界进行新菌种的分离培养工作。本文主要介绍这两种真菌的一些分离培养技术。
  • 池惠荣;王朝江;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在分类上属侧耳属中的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和紫孢侧耳(P. sapidus)两个种,其中有许多菌株为生产所采用。这两个种的菌盖颜色、大小和菌褶、菌柄等特征上非常接近,非专业工作者不易区分,菌种又处于菌丝体阶段,有的菌株常一株多名,特性描述多偏执一词或模棱两可,这就产生了新分离或引进菌株与原有菌株的异同鉴定问题。为此,我们进行了菌丝拮抗试验,认识其特点并从生产实用角度得到有关平菇菌株种群分类识别和株型鉴定的有关启示。
  • 吴杏芳;毛小伟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由于推广优质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江山F21白金针菇生产发展很快,由1995年种植6500000袋,发展到1996年8500000袋,1997年15000000袋。江山F21白金针菇生产量大,产季集中,菇质好,深受国内外客商青睐,鲜菇远销深圳、香港,加工成盐渍菇出口日本,为经营者获取丰厚的利润,成为江山市广大农户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一条重要途径。现将其优质高产高效关键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陆纪忠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蘑菇优质棉子壳菌种是蘑菇栽培获取稳产高产的基础。1996~1997年,我区优质棉子壳菌种的推广面积为19870m^2,单产由原先6.5kg/m^2提高到7.6kg/m^2增长幅度为16.92%,累计增收鲜菇196700kg,新增收益983500元,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将我区优质棉子壳菌种的生产技术及推广总结汇报如下:
  • 陈若霞;刘南祥;郑志康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宁波每年植棉面积近27000hm^2,可年产200000t左右棉花杆,全国各大棉区的数量更加可观。为了研究棉花杆的合理利用途径,提高植棉的经济效益,减少食用菌栽培对森林和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我们进行了棉杆屑袋栽香菇的配方试验,现将结果简述如下:
  • 郁建强;王志强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微生物分解农业生产中各种副产品和废物的生产是农业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的最后一次利用,被称为腐生食物链。具有腐生食物链的农业生态系统较为完善,是比较稳定的系统。
  • 唐定娟;唐智明;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江永县过去栽培平菇的原料,主要是以外地调进的棉子壳,但由于近年来棉子壳价格上涨,而平菇价格下跌,严重影响了平菇生产的发展。为此,利用本地的农作物秸秆生产食用菌,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报道了笔者进行了平菇培养料配方筛选试验结果。
  • 蔡爱群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是喜高温高湿菌类,适于热带和亚热带高温、潮湿地区广泛栽培。粤北属亚热带、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地区,每年4月中旬~10月中旬都可在自然条件下栽培。传统的稻草栽培,无论是室外还是室内堆式栽培和床式栽培产量均较低(25%左右)。经粤北菇农和笔者多年的栽培实践,摸索出适合粤北各地栽培的废棉室内床栽草菇技术,生物效率可达40%以上。
  • 包水明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我们抚州地区,普遍采用棉子壳栽培金针菇。由于栽培金针菇后的棉子壳营养成分并未耗尽,况且用稻草栽培草菇产量低,主料处理麻烦,故而我中心近两年开展了用金针菇废料栽培草菇的研究,获得了高产,从而填补了我区夏季、初秋无鲜草菇应市的空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有关技术报道如下:
  • 熊鹰;姜邻;唐瑞生;李成;王勇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施栽培就是在隔热保温好的房间(一般用双层泡沫板正交作为墙体中间的隔热层),运用冷冻机降温的人工气候室进行的栽培。近年来,广东的设施栽培金针菇工厂如雨后春笋般蓬发起来,尽管设施栽培在日本60年代就已相当普遍,但在中国的发展还是新近几年的事,所以在栽培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笔者现就广东南海平洲菌类分公司、佛山绿星菇场由袋栽改瓶栽后存在的一些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措施分述于后。
  • 孟祥元;周廷斌;罗玉玲;刘海英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 组合栽培模式的特点 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是将食用苗栽培引入农田与粮、菜、果进行合理配置,形成优化组合,实现农田的高产出,农产品的优质、经济和高效。国内近年已经研究报道了多种食用菌与粮、菜、果组合栽培模式,有些已示范推广并取得了明显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该类组合栽培模式与传统的农作物间作、套种等组合栽培模式不同,其主要特点:①经济效益高——食用菌是该类模式产生高效益的主体。
  • 韩奎兰;宋颖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无公害栽培是以生物防治为基础,以物理防治和人工防治相结合,科学合理地选择高效、低残留的化学农药,使各种平菇生产中的农药残留量低于国家规定标准的栽培方法。
  • 张冬梅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竹荪生料栽培已在普及,但有些栽培者由于没有很好地掌握出菇阶段的管理技术,以至出现菌蕾萎烂、托膜增厚、破口抽柄困难、子实体变异等现象,直接影响了产质量及经济效益。根据实践和观察,笔者对上述疑难症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防治的措施。
  • 叶向东;黄水生;汪山鹰;林和根;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石膏霉是近年来新发生的危害香菇较严重的病害,其特点是传播能力强,传播速度快,危害程度甚至超过链孢霉,如1994~1995年我省磐安、缙云等县就有发生,并引起大面积危害,我县1994~1997年也有零星发生,由于及时采取措施,没有发生蔓延,现将我县采取的防治措施作一介绍。
  • 叶礼奎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国香菇生产区分布在浙闽边境山区,80年代主要采用古田秋菇栽培模式,春、夏季不生产菌棒。自80年代末福建屏南县推广夏菇生产,90年代初浙江庆元推广241栽培,近年浙闽两省推广花菇生产以来,浙闽边境各县互相模仿,春、夏季生产的菌棒已远远超过了秋季生产的菌棒。在菌棒越夏过程中,各地相继发生了菌棒腐烂现象。据景宁县刘世祥1997年夏季的调查,菌棒腐烂有的是制作引起,有的是发菌期刺孔通气引起,严重的菇场污染达50%以上,一般在10%左右。笔者1997夏调查了本市四个乡镇和庆元县五大堡乡的五个村,发现越夏菌棒不同程度发生腐烂,烂棒率在10%~30%,严重的达50%以上,甚至绝收。
  • 陆晓民;徐宏雄;李正鹏;何华奇;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高效氯氰菊酯,是由氯氰菊酯的高效异构体组成的,杀虫活性约为氯氰菊酯的1~3倍,具有单位面积用量更少、效果更好的优点,是近年来广为推广的新一代高效、低毒、低残留的拟除虫菊酯类农用杀虫剂。为探索它在食用菌生产上的应用效果,笔者于1996年在平菇生产上进行了应用研究,现将结果简报如下:
  • 刘文洁
    1998, 20(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是一类药食兼备的大型真菌,菌体营养价值高,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多糖、维生素、抗生素、核苷酸及矿质元素等多种物质,具有高蛋白、低脂肪、多种氨基酸并存的特点。同时菌体中含有数种多糖体,具有抗癌作用。但食用菌鲜品不易保存,针对其成分及加工特性,研制并生产了系列蜜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