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吴智艳;闫训友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灰树花(Grifola frondosa)又名粟蘑、莲花菌、贝叶多孔菌、千佛菌等,日本称“舞茸”,是一种珍稀的食、药兼用真菌。灰树花不仅味道鲜美,有“食用菌王子”之美称,富含维生素,并含有锌、钙、磷、铁、硒等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矿物质,而且具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日本民间用来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等疾病。1709年,日本贝原益轩的《大和本草》中收载了灰树花。其药用作用最早记载于日本坂然的《菌谱》中,说它“性甘、平,无毒,可益寿延年”。这些功效来源于其含有的多种生理活性物质。
  • 产业论坛
  • 董其勇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闽东是福建省食用菌主产区,其蘑菇、香菇、银耳等大宗品种总量在全省乃至全国均占有很重要的位置。近几年,由于市场因素,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其产业、产品结构亟待调整。从闽东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入手,指出该地区食用菌产业结构面临的问题,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与对策。
  • 曹德宾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资源调查
  • 张宗舟;陈志梅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对甘肃省甘南州大型真菌调查过程中发现,丝膜菌属在甘南分布十分广泛。其中有三种丝膜菌是当地居民主要采食的野生食用菌。这三种丝膜菌是蓝丝膜菌、粘腿丝膜菌和青丝膜菌。
  • 生理生化
  • 秦俊哲;姚艳芳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4个不同桑黄菌株进行了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酯酶同工酶分析、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表明:酯酶同工酶电泳共检出迁移率不同的谱带16条,其中日本桑黄菌株、华中桑黄菌株与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之间的酶谱差异明显;山东桑黄菌株和韩国桑黄菌株的酯酶同工酶谱相似。酯酶同工酶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和菌丝培养观察结果一致。
  • 郭晓帆;陈艳秋;杜萍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Tris-HCl(pH6.9)、TBE、Tris-甘氨酸(pH8.3)、磷酸缓冲液(pH6.4)、Tris-HCl(pH8.0)、Tris-HCl(pH8.8)为提取剂,在同一条件下提取桦褐孔菌过氧化物酶。通过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对桦褐孔菌菌丝体的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采用Tris-HCl(pH6.9)做为提取剂制备的样品液经电泳后,在图谱中条带丰富,带形清晰,提取效果最好。Tris-甘氨酸(pH8.3)提取效果最差。
  • 冯改静;李明;田景花;李守勉;贾素巧;姚太梅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垂直板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对6个白灵菇菌株进行了酯酶(ES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之间既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又各自具有本菌株的特有特征。②白灵菇菌株的酯酶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谱比较稳定,是一项稳定的分子水平的重要指标,可以作为鉴定白灵菇种类的重要依据。
  • 小集锦·信息
  • 王德明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庆利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乔炳海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高志峰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正飞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金前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稻草做主料栽培平菇,菌简易发软、产量不高。取干净的菜园土,按8%混入大料中。采用此法、菌料保水性好、长出的菇肥硕、出菇期明显延长。
  • 关良洲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刘汉德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苗立军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庆利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育种驯化
  • 吴松权;全雪丽;傅民杰;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松口蘑菌丝体分离困难,分离成活率低问题,采用4种培养基配方,对长白山区3个子实体的不同部位(菌盖内菌肉、菌褶、菌柄上中下5个部位)进行组织分离。结果表明,菌褶为最佳分离部位,都获得慢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从菌柄基部仅获得2支快生型菌丝体分离菌株。山楂-黑木耳菌丝麦麸浸汁培养基为最佳分离培养基。此培养基组成比较简单,容易操作,培养基上分离成活率和菌丝生长速度比其他培养基好。对所获得的菌丝体形态特征进行显微观察发现,慢生型菌丝是由有隔膜的丝状菌丝组成,而快生型菌丝有很多孢子囊。
  • 王波;甘炳成;彭卫红;贾定洪;刘本洪;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曹玉谦;迟峰;张印;李长莉;张巍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耿小丽;刘宇;王守现;孟莉莉;王昭华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在深色菌株中,黑平2号和平菇9818表现较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分别达102.0%和100.1%,并且菇形较好。在浅色菌株中,平杂3号表现较好,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137.0%,菇形较好,菌盖韧性强。
  • 姜新良;赵占春;李蓁;杨兴国;蒋逵良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曾红;胡建伟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本试验用悬滴法、漂浮法、玻片法这3种方法观察裂盖马鞍菌孢子的萌发,结果表明,玻片法由于可在自然状态下观察土壤中物理、化学因素对裂盖马鞍菌孢子的影响,为研究不同因素对裂盖马鞍菌孢子萌发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有效、科学的观察裂盖马鞍菌孢子萌发的方法。
  • 闫新发;闫晓笛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深层发酵
  • 钟旭生;黄清荣;宋娜娜;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滑菇深层培养实验发现,在二级摇瓶培养基中分别添加NAA,2,4-D,IBA及L-Glu四种生长因子后对滑菇(Pholiotanameko)菌丝体得率及胞外多糖产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并初步确定出各种生长因子的最佳作用浓度。
  • 张长青;蔡玲玲;何碧;周勇;望飞勇;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白灵菇液体培养基配方、培养条件、菌丝体生物量等进行了研究。试验表明,白灵菇1号、天山2号供试菌株可以在多种液体培养基中生长,其中A9、A14和A16配方比较适合于两个供试菌株的生长。27℃下液体培养的菌球数量、菌球直径及菌丝生物量干重比较理想。液体培养中菌丝体生物量的大小,不仅与液体培养基配方、培养温度有关,而且与盛液量、转速和培养液黏滞度也有一定关系。250mL的三角瓶装液量为140~170mL,转速150r/min较为适宜。用琼脂提高培养液的黏滞度可以提高菌球的数量,琼脂添加量在1.25~2.0g/L。用液体菌种栽培试验表明,B1、B2、B7和B8栽培料配方的生物学产量高,白灵菇品质好。
  • 培养材料
  • 王小艳;韩丽荣;夏志兰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造纸厂废弃的芦苇作为双孢蘑菇生产的原料。开展不同原料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1/4~4/4的芦苇末代替稻草栽培双孢蘑菇是可行的。其中全部芦苇末的配方E基质,产量远远超过了用纯稻草栽培的产量;1/4芦苇末配方的B基质、2/4芦苇末配方的C基质和1/4芦苇末配方的D基质。虽然与全部芦苇配方E相比产量较低些,但与纯稻草配方相比不仅原料成本下降,而且产量提高显著。
  • 高珠清;刘叶高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佘红;岳文辉;方建龙;任瑞秀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正才;陈华;王华;朱亚萍;张悦;杨宝平;张文瑛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陶祥生;吴应淼;周顺妫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上彬;曾绩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洪臣;杨秀艳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秀成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爱仙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指导生产
  • 王振河;武忠伟;赵现方;宋永芳;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芯和麦秸、稻草、玉米秸为主要原料栽培双孢菇,结果表明,利用玉米芯为主料栽培双孢菇投入产出比可达1∶4.52,用工时仅为其它配方的1/2,该技术适于在玉米芯资源丰富的北方地区大力推广。
  • 钟小玲;叶长文;周知群;练长勋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无公害生产
  • 陈麟璋;周建光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栽培技术
  • 胡先运;李香莉;何应华;张勇民;罗心毅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优选出适用于花脸香蘑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木屑78%,白砂糖3%,玉米粉10%,豆饼粉5%,轻质CaCO32%,石灰1%,KH2PO40.5%,石膏0.5%,在袋料栽培过程中,施基肥钙镁磷肥250g/m2,尿素50g/m2,KH2PO420g/m2,能明显增加花脸香蘑产量。
  • 申进文;郭恒;程雁;范迪宽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侯军;王少先;杜爱玲;吴祖峰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降低污染率为主要评价指数,采用正交试验法对影响黑木耳出耳的温度、湿度、光照进行优选,提出了低温季节控制最高出耳温度的低温高控出耳技术,即十字划口,10~20℃室内集中催耳,低于20℃调光控温出耳。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耳芽催生整齐,无杂菌污染,耳片厚、朵形好、转化率高,2潮耳能较好形成,并且在出耳期无虫害,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 王志强;蔺建斌;凌霞芬;祁登明;米占国;郭倩;李强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郑巧平;刘德云;吴春玲;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郭惠东;万鲁长;黄春燕;于迎春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正前;张守明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时风元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高玉芳;李修岭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姚晨红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杜适普;赵离飞;闫红;王海波;李长宏;王红艳;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马立芝;吴薇;侯桂森;高振江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贾智麟;张正文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牛艳萍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实验技术
  • 刘天学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半平板培养法检测平菇菌种质量,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特点。
  • 食用菌与健康
  • 陈少英;王卫东;章龙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讨茶树菇菌丝体孢内多糖的体内抗氧化活性,分别用水提、酸提、碱提菌丝体粗多糖对小鼠灌胃给药(2000mg/kg),检测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活性以及肝组织中丙二醛(MDA)的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菌丝体多糖灌胃各组小鼠血清SOD活力显著增高(P<0.05),同时肝组织中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
  • 贮藏加工
  • 唐小俊;张名位;池建伟;何焕清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微波辅助提取灰树花多糖的条件,研究了多糖冲剂制备工艺,并用苯酚-硫酸法对灰树花多糖冲剂中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以水为溶剂,灰树花多糖最佳提取条件为:提取时间10min,微波功率为80%(全功率为800W),液料比为25∶1。灰树花多糖冲剂配方为∶灰树花粗多糖∶可溶性淀粉∶甜蜜素为1∶4∶0.04,冲剂中多糖含量为6.988%。
  • 陈德育;田广文;李学俊;舒志明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正交试验结果表明,超声波能显著提高猪苓菌丝粗多糖的提取率,最佳工艺为破壁时间8min。功率为600W,85~90℃热水浸提1h,猪苓菌丝粗多糖的得率可达11%。
  • 机具设备
  • 吴志贤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科技讲座
  • 李志生
    2006, 28(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