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罗洁;刘玉环;高龙兰;罗爱香;李臣;万益琴;阮榕生;刘成梅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生产是生物质资源高效利用的有效途径之一,也是我国传统优势产业之一。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人民对食品安全问题关注力度提升,生物质原料的生物转化效率问题以及食用菌产品的食品安全性问题浮出水面。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生物质组分与食用菌生长发育之间关系的研究成果,提出了食用菌栽培料供应的标准化是进一步提高生物质利用的生物学效率和降低食用菌产品食品安全风险的正确方向,其中还有大量的基础性研究工作亟须开展。
  • 产业论坛
  • 黄良水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常山县食用菌科技示范园区借用工业的理念抓农业,以食用菌栽培、加工、市场为核心,以大力引进农业高新技术和推广先进适用技术为重点,走食用菌产业化集聚之路,建立了"产业化集聚、专业化分工"的运作机制,改造了传统食用菌运作方式,探索了食用菌的产前、产中、产后产业链的配套发展和组织方式,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产学研一体化的产业龙头,带动一大批专业户发展食用菌生产,并迅速形成具有区域特色的农业块状经济,为我国食用菌产业化和食用菌精深加工提供了一种新模式。
  • 郑社会;余建妹;鲁浙安;何次平;袁卫东;王伟科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基本情况 淳安县地处浙西山区,属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1月平均温4℃,年平均温17℃。年降雨量1400mm,雨量充沛。境内千岛湖拥有53360hm^2水面,蓄水量丰富,水质澄清明净,达到国家一级饮用水标准。山地林相复杂多样,群山叠翠,溪流纵横、空气清新、环境洁净,为种植业、养殖业创造了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条件。
  •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杂志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主办,是一份以应用技术为主的专业技术期刊,主要报道食用菌科研成果,交流生产经验,反映食用菌行业动态、宣传普及食用菌知识。
  • 深层发酵
  • 王谦;张浩军;吴东;易利峰;黄荣华;李满意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玉蕈深层培养适宜条件分析发酵过程中pH、溶氧量、菌丝鲜重及还原糖含量的变化确定,48h前为其调整期,48~144h处于增殖生长期;发酵培养144h,生物量达25.0mg/100mL,还原糖含量为9.0mg/mL。
  • 李德舜;苏静;王臻;李瑾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因子设计及正交试验的方法,以测定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指示菌抑菌圈直径为指标,对杨树菇液体发酵培养基和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配方为:土豆汁20%,麸皮汁6%,蔗糖1.5%,MgSO4·7H2O0.05%,KH2PO40.3%;最适发酵条件:发酵周期9d,发酵温度26℃,发酵起始pH6.0~7.0,发酵液装量500mL三角瓶装为140mL,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10%~15%(V/V)。
  • 小集锦·信息
  • 李庆利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形美味鲜,栽培容易使城乡种植户越来越多,常规适温种植菇多价低。为了避开早秋投料高峰期,许多菇农分料生产,秋末冬初投料生产,可此时天气渐冷,对接种后菌丝生长不利,为了提高温度使菌袋尽早发满菌,就采取堆垛、加温方式。堆垛能增温,可堆内氧气不足,温度高时会遇到缺氧和高温烧袋,而且会有鼠害咬食菌袋,使菌袋成品率降低;煤、电成本高,对人体有些危害;笔者近年在不增加成本情况下使棚温增高,有利菌丝尽早发满袋,做法如下。
  • 王金前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煤炉加温时,须铺设好烟道并封死漏烟处,炉口上一定要坐好加水的铝壶,千方百计降低二氧化碳浓度。每天中午气温回升后,坚持通风20min左右,把为气排出室外,保持空气新鲜。
  • 李正飞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要讲究添加方法营养液的添加,通常有三种方法:喷施、浸泡和灌穴。①喷施营养液的时间以子实体大量出现时为宜。喷施时间应注意喷头不要对着子实体,同时要注意“四不喷”。即是幼小菇营不喷,以防其“肿死”。刚采过菇或有菇残体处不喷,以防引起细菌性病害。空气湿度大时不喷,菇床内病虫害严重时不喷。②浸泡法是主要用于袋栽的食用菌。在采收1-2潮菇后,如果栽培袋呈严重缺水状态,可将其放在配好的营养液中浸泡,直到恢复到接近原基时为止。采用浸泡的方法添加营养液,只需在营养液中放入菌袋后压上重物即可,但浸泡时间不宜过长,如果菌袋失水过多,可以分几次浸泡。③灌穴法主要在菌袋上使用。当菌床上出菇较多,水分及养分消耗过大时可采用此方法。具体的做法是将菌床按10cm的穴距打眼,向菌床上灌配好的营养液,添加完营养液后要覆好土。
  •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油棕木屑是棕桐油树的树干部分制成,经过反复测试证实它可用来培植香菇、杏鲍菇、巴西蘑菇、金针菇…等。其性质与用法均与本来种菇相同。 油棕木屑的特点在不需堆放发酵,加入适当水分即可使用。油棕木屑产品只有单一树种的木屑,其性质自然比原本种菇所用的一般木屑单纯而稳定。因其含水量低,而且其物理性质吸水后会膨胀。棕榈油树在南太平洋岛国是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每25年需更新,所以供货量是源源不绝。
  • 冯国明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重金属盐类所有重金属盐类对微生物、人和动物都具有毒害作用,如汞、银、铝、锌、铜等使用时要特别注意。常有0.1%-0.2%升汞溶液对玻璃器皿、非金属器械及用于菌种分离的种菇、菇木表面消毒。
  • 吕本国;王伯华;陈云斌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特点蘑菇在生长期间。用蚯蚓粪作细土覆盖蘑菇床,具有出菇早、时间长、生长快、数量多、产量高的特点。 2效能蘑菇床用20%~30%蚯蚓粪覆盖,有五大作用:一是出菇早2~3d;二是延长收菇5-6d;三是蘑菇长得大,比对照大15%:四是出菇数量多,比对照多15%-20%;五是产量高。提高产量10%-15%。
  • 黄卫华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日,由浙江省农业厅宣传站和浙江公共·新农村频道《致富山海经》栏目摄制组在我县专访制作的《一颗小胶囊菇农大解放》播出后,受到了全省各地菇农的极大关注。胶囊菌种与传统菌种的PK大赛,让电视观众们亲眼目睹了一颗小小胶囊菌种的威力,这一具有高效性、经济性、标准性、安全性的新型菌种更是让菇农们加深了记忆。自该新闻片播放以来,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已接到咨询电话100余个,很多菇农都表示要到该中心参观学习后,采用省工、高效的香菇胶囊菌种,以提高科技种菇能力与经济效益。
  • 高志峰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7年10月28日,甘肃省食用菌生产经营大市陇南市在康县成立了“陇南食用菌协会”,并召开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选举产生了会长.向85位会员提出了“坚持一个宗旨,肩负六项使命,唱响一个口号”的要求,为全市2008年食用菌产品达到600万妇做出积极贡献。(2007年该市食用菌总产量为450万kg)。
  • 生理生化
  • 张晓云;李朝谦;杨春清;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不同生长期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超声波协同回流提取子实体,蒽酮-硫酸法测定灵芝多糖的含量。结果:现蕾后开伞前子实体中多糖含量最低,为11.2mg/g,30d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3.0mg/g,孢子粉弹射期间,子实体多糖含量随着子实体生长而增加,从18.2mg/g上升到24.7mg/g,此时,子实体停止生长,不再弹射孢子粉。
  • 刘蕾;宁丽;郭立忠;李翠翠;董伟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真姬菇的12个不同菌株间的拮抗性及部分同工酶,结果表明:12个菌株Rf值为0.8时可分为5大类;菌株编号为3、4、5号菌株亲缘关系最近。聚类分析结果与拮抗试验结果基本一致。
  • 周丽洁;陈艳秋;霍玉财;朱丽红;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桦褐孔菌菌株JL01及经JL01诱变后的3个菌株(JLZ1、JLZ2、JLC1)的菌丝体过氧化物同工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JLZ1、JLZ2、JLC1比JL01多4条酶带且酶带颜色深浅不同,4个菌株间的相似系数在0.60~1.00,说明诱变菌株较出发菌株遗传基因有所改变,3个诱变菌株之间的遗传差异较小。
  • 资源调查
  • 曾先富;熊维全;廖志勇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地蘑菇(Agaricus pratensis Schaeff.:Fr.)也称野蘑菇,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蘑菇目,蘑菇科、蘑菇属。草地蘑菇在我省主要分布于海拔3500-3600m的高原草地上,该菌味道鲜美,是高原草地上的著名野生食用菌。为加强该菌的驯化育种研究,2006-2007年,我所科研人员两次深入草地蘑菇生长区的阿坝州红原县、若尔盖县进行草地蘑菇的资源调查。现将调查结果简报如下。
  • 育种驯化
  • 袁卫东;王伟科;周祖法;闫静;陆娜;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对10个不同来源的秀珍菇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及生物学效率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不同的菌株具有各自的优势。在PDA培养基中以日本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2.22cm/d,菌丝洁白浓密;在棉子壳培养基中,以夏秀玲菌丝生长速度最快,达0.65cm/d;从生物学效率来看,秀珍菇5号最高达88%,而以秀丽1号最低仅35%。
  • 曾令奎;吴云;冯小俊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韩国灵芝、灵芝G9、紫芝、甜芝在菌丝长势、抗杂菌污染力、子实体形态特征、产量四个方面的试验,并根据盆景用灵芝的观赏特性,综合分析表明,灵芝G9为最佳的盆景用灵芝品种。
  • 王庆武;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出菇管理简单,产量高,价格适中,消费量大,栽培户逐年增多。为选出适宜本地栽培的平菇菌株,我们做了15个平菇菌株栽培试验,为菇农选择栽培菌株提供依据。现将试验报告如下。
  • 李林;罗凯旋;张传锐;王正磊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利用同一自然野生银耳耳木上各真菌菌丝之间不同生长条件,生长速度和生长周期来逐步淘汰有害菌,获得有益纯净野生香灰菌丝的方法。并与不同银耳菌丝作亲合试验,而获得好的混合银耳菌种,为野生香灰菌丝的驯化及利用提供了一条新的思路。
  • 培养材料
  • 陈若霞;王扬军;柴伟钢;姚红燕;谌江华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瓶栽、袋栽和生料地床栽培等三方面试验,分析比较了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在小白菇、姬菇、平菇、秀珍菇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与配方要求。试验显示,加拿大一枝黄花植株经粉碎后可以替代杂木屑栽培4种食用菌,但受基质特性影响,采用全一枝黄花配方栽培时,菌丝生长速度快、出菇早、出菇期短,产量、生物效率和子实体体积均略低于对照。采用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平菇等发菌、生长、出菇性状和子实体质量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栽培效果更接近棉子壳对照,其中平菇、姬菇的产量分别比全一枝黄花配方增加19.05%、44.68%,与对照无显著差异;小白菇、秀珍菇增产20.00%和30.00%,比对照减产14.29%和31.58%。此外,一枝黄花+棉子壳配方还可进行生料地床栽培,小白菇、姬菇的生物效率达67.33%~73.07%,平菇高达117.04%,秀珍菇较低。
  • 赵洪斌;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金针菇培养料中加入氨基酸多元微肥,可明显促进菌丝生长,缩短发菌时间,出菇相对集中,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试验结果表明,50kg培养料添加氨基酸多元微肥量为15mL,菌丝日均长速提高16.3%,提前3.3d满袋;一、二潮分别比CK提前2d、13d采收;生物学效率142.28%,比CK增产26.24%;蛋白质质量分数33.75%,比CK提高12.5%。
  • 卢学琴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蜜环菌与天麻共生,为天麻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物质。试验选用适宜于天麻生长的蜜环菌A9菌株,采用完全随机设计,对试验中采用3种培养基和5种琼脂凝固剂量进行筛选试验。结果表明:蜜环菌A9在含有5g牛肉膏浸提液的培养基上生长最快,菌索最健壮,满管时间最短。
  • 方显出;方平夷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人工栽培双孢菇主要利用粪草堆料。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原产巴西,在湖南也普遍生长。笔者利用它与稻草堆制后作双孢蘑栽培料试验,并与常用的粪草料作的比较。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戴水莲;林警;高丽;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PDA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链霉素的抗菌试验表明,PDA培养基中添加质量浓度为50μg/mL或100μg/mL的青霉素钠或硫酸链霉素或青霉素钠+硫酸链霉素后,培养基的抗杂菌能力增强,特别是抗细菌能力增强,并对菌丝的生长无明显抑制作用。
  • 指导生产
  • 许万昌;刘玉真;许秀娟;许德斌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们周店村从1981年开始栽培平菇,20多年来的不断实践与总结,摸索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规程。特别是近几年来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从2002年起全村每年投料都在4500t左右收入保持在500万元上下,其中投料100-200t的栽培大户16户,收入在10—20万元。现将平菇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过程中的几个要点总结如下,仅供大家参考
  • 无公害栽培
  • 李日长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商品名也称雪茸。其菌盖肥厚,质地脆嫩,口感好,稍具杏仁味,有益气和美容作用,是一种口感好,又具有药用功能的珍稀食用菌品种。现将其无公害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栽培技术
  • 秦俊哲;王雪莲;姚艳芳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7组单因素试验和一组综合验证试验确定了桑黄子实体分化形成的最适培养条件:棉子壳作主要碳源、麸皮作主要氮源,温度28~29℃,90%~95%的相对湿度,良好的通气,提供散射光(强度约1000lx),日本桑黄采用侧切破袋出菇,韩国桑黄直接开盖出菇。在此优化培养条件下,韩国桑黄和日本桑黄均能正常分化发育子实体,且长势良好。
  • 宋光辉;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制作菌袋设备①常压灭菌锅要求1000袋以上容量:②钢筋筐每万袋用100个,规格53cm×43cm×23cm(适合16.5cm×33cm的菌袋);③立式装袋机;④培养室35m^2,内设7层架子,每层间距35cm,用木板或其他材料铺设;⑤喷水设备;⑥接种箱、电离子风接种机、热风接种机;⑦其他用具:酒精灯、鼓风机、温度计、接种用具等。
  • 刘晓红;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露地香菇粮套种,不与粮食生产争地,空气充足,长出香菇质量好、个大、肉厚、厚菇率高,技术易掌握,有很大的实用性,是发展高科技农业的一个好项目,现将辽东地区香菇玉米地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李发勇;施立聪;刘又高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浙南栽培鳞菇有30多年的历史,且以蘑菇秋季集中栽培为主要生产模式。目前栽培面积420hm^2,年产值2.3亿元。蘑菇是浙南农村支柱产业,亦是当地农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笔者根据近几年来浙南各地在蘑菇栽培中的实际情况,以及利用参与有关蘑菇病虫害防治、丰产栽培等课题,总结出一套浙南双孢蘑菇丰产栽培关键技术,供广大食用菌工作者和菇农朋友参考。
  • 曹建东;贾明;郭倩;姚愚;黄启黎;凌霞芬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覆土是双孢蘑菇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的关键技术之一。当双孢蘑菇的菌丝长满培养料后,就可以及时覆土。现将覆土的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覆土材料的准备①覆土材料的要求:疏松,有持水能力,有利于菌丝的生长,一般用中壤土,也可用人工合成的营养土,但同样要疏松,有持水能力。目前,最好的覆土材料是泥炭土(也称草炭土)。
  • 马立安;陈莎;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荷兰技术,在国内开展山洞内种植双孢蘑菇试验,在5417.6m2菇床上,采收蘑菇131105.9kg,单位面积产量24.2kg/m2。
  • 肖德清;史向阳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所于2004年秋季引入大球盖菇,并在科技示范园内试种成功。经过近几年的探索,在大棚内反季节气候条件下,栽培的大球盖菇品质优,产量高达5kg/m^2以上。而且栽培后的废料可以直接还田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能获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现将主要技术介绍如下,供参考。
  • 洪玉清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金针菇是一种低温型菇类。其菇体鲜嫩脆爽,外观晶莹剔透,是金针菇中之上品,市场上倍受消费者的青睐,特别是春节前后将近1个月,其销售量极大,价格极好。笔者通过8年的生产实践,对袋栽白金针菇的生产工艺进行了六点改进,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现总结归纳如下.
  • 刘炳仁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麻高产栽培,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效益高,省工、省力、省耕地,不用施肥、不用打药、不用锄草,是一项发展前景远大,经济效益显著、切实可靠的城市休闲人员、农村、农民致富的好项目。
  • 王敏强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前,鸡腿菇栽培的方法主要有两种:第1种是铺料畦式发菌,覆土出菇。这种方法的不足是:菌丝不容易完全吃透料,感染率高,头潮菇死菇率高,结果造成营养的大量消耗,产量低。第2种是将发酵后的栽培料装入12cm×28cm的聚丙烯袋中发菌,菌丝吃料完全后,脱袋直接入畦,或将菌棒从中间折断入畦,覆土出菇。该种方法的优点是:感染率低,头潮菇死菇率低,产量相对较高。不足是:栽培袋口径小,装料少,费工费时。针对这种情况,笔者从鸡腿菇栽培方法对产量的影响入手,作了大量的对比研究。大胆地提出利用大口径短袋(经筛选以25cm×35cm规格的料袋效果最好,发好的菌棒高度正好与畦床深度一致)栽培鸡腿菇,取得了很大成功。既控制了栽培料的感染率,同时又提高了栽培料的利用率,使鸡腿菇的产量有了较大幅度地提高。
  • 陈俏彪;吴银华;潘明冬;毛可红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上世纪末,日本发明了胶囊菌种,并在段木香菇上大面积应用,1999年该项技术引进到我国。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经多年研究,攻克了胶囊菌种在代料香菇上应用的技术难题,并实现了国产化生产。由于胶囊菌种具有省工、省力和成活率高的优势,十分适合规模生产。近两年,应用量成倍增涨,目前已推广应用数千万袋,估计若干年后,这项技术将在我国普遍使用。为了使业内人士更好的了解该项技术,笔者将胶囊菌种的主要特点、生产技术和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 高玉堂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年平均气温2.6℃,昼夜温差10℃左右,夏季最高气温250C以下,年降水量400mm,7-9月平均气温200C左右,冬季严寒,11月-翌年2月平均气温-20℃左右,是坝上高寒地区的气候特点。这样的气候条件,很适应夏栽平菇,多年来也一直以夏栽平菇为主。但冬、春两季寒地平菇的售价高,其它地区的平菇,由于气候和运价等多方面的因素,不易到达该地区,市场空缺大,经济效益显著。因此利用大棚在寒地秋栽平菇既可以满足当地市场的需求,同时.秋栽平菇越冬后,正好填补坝上高寒地区春栽平菇的空缺,具有很大的市场潜力。根据多年的栽培经验,在坝上高寒地区,即使在大棚里秋栽平菇,在不供暖的情况下,出菇也只能维持到12月中旬。由于供暖成本较高,一般情况下,12月中旬后,将进入越冬期,如何正常越冬对来年春季平菇的产量及种菇效益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以上情况,笔者进行过多种越冬方式试验。现把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杨荣科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生产是宝鸡重点发展的食用菌,是以当地农作物下脚料——麦草,玉米秆,奶牛厂的牛粪等为主要原料。通过筛选高产配方、优良菌株,制定标准化生产管理模式,建立无公害双孢蘑菇生产示范基地,实现了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来生产。近年来,在研究玉米秆和牛粪为主料的高产高效配方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技术方面,我们因地制宜,根据本地实际情况进行了以下的创新和改进。
  • 营养成分
  • 王茂胜;连宾;陈烨;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离野生鸡油菌(Cantharellus cibarius)的过程中获得一株伴生真菌LBJ016,对比研究了鸡油菌子实体及其伴生真菌菌丝体的营养成分。对鸡油菌子实体及LBJ016菌丝体中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多糖含量及其单糖组成分析表明:LBJ016菌丝体中微量元素含量与鸡油菌子实体基本一致,氨基酸含量大约是鸡油菌子实体的2倍;LBJ016菌丝体多糖含量为8.28%,鸡油菌子实体多糖含量为12.59%,LBJ016菌丝体和鸡油菌子实体粗多糖各由3种单糖组成,其中LBJ016菌丝体多糖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甘露糖,鸡油菌子实体的单糖组分是葡萄糖、半乳糖和核糖。
  • 实验技术
  • 蔡碧双;林纪昀;邵幼岩;徐金森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测定食、药用菌微量元素的方法,并对闽南地区常见的6种食、药用菌的6种微量元素锌(Zn),铜(Cu),铅(Pb),砷(As),汞(Hg)和镉(Cd)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在所测得的6种食、药用菌中,不同的微量元素含量差别较大,其中Zn含量以巴西蘑菇最高(72.35μg/g),银耳最低(26.40μg/g),Cu含量以巴西蘑菇最高(47.77μg/g),黑木耳最低(8.67μg/g),Pb、As含量则分别在0~6.43μg/g和0.13~0.85μg/g之间变动,而Hg的最高含量为4.69μg/g,Cd的最高含量为0.50μg/g,这些结果可为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膳食及药用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 陈莉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毛木耳是异宗结合的四极性菌类,每个担子上通常有4个担孢子,担孢子经培养可制成菌种。但由于担孢子的生长发育状况不同,其后代的生活力强弱也不同。因此,在孢子的大群体中,既存在着生活力较强的、繁殖效果较好的孢子,又存在着生活力较弱的、繁殖效果较差的孢子。
  • 贮藏加工
  • 刘凤莲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鲜牛奶、银耳浆为主要原料,添加适量蔗糖和明胶,用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进行发酵,制作银耳酸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银耳酸奶产品的最佳配方和发酵条件。结果表明,银耳浆与鲜牛奶以1∶4(V/V)混合,添加5%蔗糖,0.2%明胶,接入5%的嗜热链球菌和保加利亚乳酸杆菌(1∶1)混合菌种,在42℃发酵3.5h,然后放入冰箱于2~5℃中冷藏12h,可以制得营养丰富,气味纯正,酸甜爽口,具有保健功能的银耳酸奶。
  • 康源春;袁瑞奇;孔维丽;王志军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采用托盘包覆保鲜膜、聚乙烯塑料袋全封、聚乙烯塑料袋全封单侧打一个小孔、聚乙烯塑料袋全封两侧各打一个小孔、聚乙烯塑料袋全封两侧各打两个小孔等5种不同包装方式对白灵菇鲜菇在不同温度条件下进行保鲜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温度条件下,同一包装方式的保鲜效果差别较大;自然室温条件下(12℃左右),托盘包覆保鲜膜包装效果最好,保鲜时间可达保鲜15d以上;低温冷藏条件下(温度5℃左右),聚乙烯塑料袋全封包装效果最好,保鲜时间可达25d左右。
  • 病虫害防治
  • 耿小丽;刘宇;王守现;王英男;潘浈德;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天然除虫菊素、菇净(高氟氯氰、甲阿维)和溴氰菊酯5种农药对食用菌害虫的控制效果。结果表明天然除虫菊素、菇净、溴氰菊酯都是防治菇蝇的有效药剂,菇净的效果最好,第1、3、7、10d的防效分别为88.80%、87.82%、70.32%和60.35%;其次为天然杀虫剂除虫菊素,对菇蝇的防治效果也不错。溴氰菊酯速杀效果较好,但药剂的持效性稍差一些。阿维菌素、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防治菇蝇的作用不明显。
  • 林汝楷;刘叶高;高珠清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6年10月18日笔者把采集自福建省泰宁县的灵芝木霉病标本送给三明市真菌研究所黄年来研究员鉴定,鉴定结果为哈茨木霉Trichoder harzitanum Rifai。检索国内两大期刊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与重庆维普数据库1989年以来的文献,在食用菌行业有关绿色木霉Trichoderma viride杀菌剂防治试验的报道较多,但有关哈茨木霉杀菌剂防治试验的相关报道很少。试验采用多菌灵等5种市场上常见的杀菌剂配制成各种浓度的水溶液,试图筛选出对防治哈茨木霉病有效的药剂。
  • 刘华安
    2008, 3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市场销量大且栽培容易、周期短、产量高、效益好,是我国栽培量最大的食用菌之二。可近年来平菇的栽培变得不那么容易了,发菌期间比前几年污染率高得多不说,即使发好菌后产量也不高.大量死菇,甚至绝产等现象时有发生。给广大菇农造成了很大的损失,严重挫伤了菇农的种菇积极。很多单位和菇农采用各种药物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同时也污染了平菇子实体。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危害。为此,我所的科研人员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平菇病害的发生与以下几个主要因素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