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冀宏;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介绍了固体旋转发酵、成型(胶囊)菌种生产、液固耦联发酵及塑料膜(袋)激光微孔加工等技术的特点与原理,并通过具体事例阐述了这些新技术在我国食用菌菌种生产中的应用。
  • 杨国良;秦筱枫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三坪农场为发展蘑菇产业,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蘑菇培养料制造场及菇棚等基础设施,试生产也取得了成功。但是,由于国内没有与发酵隧道配套的机器设备,如隧道落料机和培养料打包机,影响制料场的运转效率及蘑菇单产水平。为解决这些问题,三坪农场派遣考察组赴荷兰考察蘑菇生产及设备。在数天时间内,考察组驱车跨越荷兰全境,考察了4家蘑菇设备生产厂,1家大型蘑菇培养料生产厂,2个家庭菇场,收获颇多。现就考察中了解到的荷兰蘑菇产业情况简报如下。
  • 产业论坛
  • 魏善元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较快,已成为惠及“三农”的仅次于粮、棉、油、菜、果农业优势产业。贵州栽培食用菌的历史较长,起步比云南等地还要早,发展却相对落后,现在与年产值上100亿的云南、福建、浙江等地的食用菌产业相比,出现了较大的差距。至2006年底,贵州食用菌企业有185户,从业人员15万人左右,总产值约20亿元。现针对目前贵州省的食用菌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如下:
  • 生理生化
  • 李楠;李玉;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定了黑木耳子实体色素吸光度、耳片厚度、含水量、蛋白质含量和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全日光条件下,子实体色素吸光度较对照高0.265A,耳片厚度较对照厚1.45mm,含水量较对照高12.6%,蛋白质含量较对照高13.5mg,产量较对照高22.2g。
  • 赵洪;邓功成;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红汁乳菇其菌丝的营养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红汁乳菇菌丝生长所需的碳源以玉米粉、葡萄糖、马铃薯淀粉为好;氮源可选择蛋白胨、酵母膏;适宜的C/N比为20∶1~25∶1;最适生长温度为25℃;培养基最适生长的pH为6.0~7.0;培养基中加入生长因子对菌丝生长速度及生长势无明显的影响。
  • 徐鲁;王淑芳;卜庆梅;刘林德;秦娟娟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5种碳源,5种氮源,5种无机盐,5种pH值对昆嵛山野生平菇菌株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昆嵛山野生平菇菌丝生长的碳源优势顺序为玉米粉、甘露醇、蔗糖、葡萄糖、乳糖;氮源优势次序为酵母膏、蛋白胨、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钠;硫酸镁促进菌丝生长,硫酸锰、硫酸铁、硫酸锌、硫酸铜抑制菌丝生长;菌丝生长最适pH值为6.0。
  • 深层发酵
  • 荆瑞勇;王丽艳;毛玉梅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黑木耳液体菌种培养基最佳生产配方和最适条件。结果表明:黑木耳深层发酵培养基碳源以蔗糖为最好,氮源以豆粉为最好,最佳培养基配方为:5%蔗糖,0.15%豆粉,0.2%KH2PO4,0.25%MGS04,土豆汁20%,VB1 0.001%。初始pH值6.0;装液量100mL/250mL三角瓶;接种量1,3斜面;菌龄7~11d.
  • 育种驯化
  • 包水明;李荣同;彭冬铂;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东华虎奶1号为出发菌株,对菌核侧耳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进行初步的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液体发酵培养第5天的菌丝体,用浓度为1.5g/L纤维素酶在28℃下酶解1.5h,原生质体产率最高,达5.5×107个/mL。
  • 高玉千;周素静;申进文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平菇春栽常用的4个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试验,从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生长情况、形态特征、经济性状以及生物学效率等方面进行了比较。结果新831菌丝洁白细密,满袋日期和现蕾日期均较早,子实体丛生扇形,菌盖最大,单袋平均产量最高;农平6号菌丝日平均生长速度快,现蕾早,菇体发育迅速,菌柄最短,单袋平均产量次之。新831为最适于在郑州地区春季栽培的平菇菌株。
  • 甘炯城;邱桂根;赖思纯;席嘉宾;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对从广东、福建、江西、山东等地收集的8个茶薪菇菌株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来自江西农科院的A.C4菌株和福建农科院的A.C6菌株是两个具有较高产量和外观品质的菌株,可以考虑做为珠海地区栽培的优质菌株进行推广应用。
  • 赵建荣;赵加蔷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荣白1号白灵菇种源引自台湾,暂定名。笔者在其独资企业工厂化栽培3年后,引入河北围场、遵化和天津市蓟县试验栽培两年来,突出表现出该菌株早出菇、不用冷库强刺激处理即可在棚温20℃条件下现蕾,菇形圆正度好,一级品率占97%,菇柄初为圆柱形,菇体随生长形成马蹄形,
  • 李发盛;李海鹰;何达崇;李槐;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野生云耳的分离和以桑枝秆为原料进行栽培驯化,获得一株性能稳定的优良菌株,定名为百云6号。经过小试、中试栽培,表明该菌株完全适应以桑枝秆为原料的代料栽培,正常气候条件下,桂中、桂南两地域中试的生物学转化率没有明显差别,分别达到119.34%和120.36%。
  • 王芳;张玉萍;孟丽君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平菇高邮918菌株进行培养基筛选,筛选出最佳培养基为玉米粉6%,KH2PO40.05%,MgSO40.05%,蔗糖1%,VB110mg/L,pH自然。并对发酵条件进行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组合装量150mL,温度30℃,转速150r/min,接种量15%。
  • 王洪军;吕真麟;张锐;李春燕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一种培养北虫草菌种的简单方法。方法:利用细胞悬浮培养瓶直接放大发酵法。结果:在18—22℃,搅拌速度110r/min,湿度45%~60%的暗室中培养96h可获得清澈透明,菌球小均匀,约占70%的液体菌种。结论:工艺方法具有简单方便、成本低、不易污染、环境可以控制,能达到栽培农户生产高质量菌种的目的。
  • 培养材料
  • 石文权;贾琦;魏景臣;刘民强;雷萍;杜艳;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石灰在双孢蘑菇出菇过程中的作用及危害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适量石灰对双孢蘑菇生长有明显增产效果,而且可以促进原基形成,缩短出菇周期;过量将对双孢蘑菇生长产生明显危害作用;双孢蘑菇的不同出菇阶段对石灰的需求量不同。
  • 陈旭健;甘耀坤;何易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培养料中添加黄粉虫粪后栽培平菇、鸡腿菇、秀珍菇,结果表明:黄粉虫粪对这3种菇菌丝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对子实体产量有显著的增产作用。
  • 冯景刚;刘影;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培养基配方对北虫草生长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纯小麦培养基培养的北虫草子实体产量高、质量好;随着培养基中玉米糁含量的增加,北虫草子实体产量随之降低,质量渐差。
  • 李强;胡霞萍;卢淑芳;陈有兴;包金亮;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杏鲍菇菌糠(指经栽培出菇后的培养基)以10%、30%、50%不同添加比例栽培香菇武香一号试验,结果表明,最适配方为:菌糠30%,杂木屑48%,麸皮20%,石膏2%。可降低成本10%,增收20%。
  • 魏银初;李九英;王春雷;王瑞杰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不同母种培养基对茶树菇菌丝生长速度和生长势的影响。结果表明,茶树菇在改良PDA培养基上长速最快,可达8.6mm/d,其次是MGYA培养基和PDYA培养基,生长最慢的是玉米粉蔗糖培养基。
  • 戴肖东;张丕奇;马庆芳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PDA和CPDA培养基在pH4.0~11.0范围内,配制成15组不同的pH梯度,高压灭菌后测定pH值,进行黑木耳菌丝培养试验。结果表明:2种培养各组pH值均发生变化,灭菌后的pH值均在4.0~8.0,其变化趋势基本一致。黑木耳菌丝在不同pH梯度的2种培养基上均能生长,生长状态有一定的差异。
  • 指导生产
  • 徐洪星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双孢蘑菇生产发展十分迅速,产菇量猛增,但市场对鲜菇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要求直径在2-5cm,无畸形、开伞和死菇),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产效益和菇农的生产积极性,现就如何提高蘑菇商品品级,谈谈笔者的经验体会。
  • 栽培技术
  • 罗惟希;万伍华;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试验初步确定了供试桑黄菌株袋栽高产配方的碳氮比为101~104,其春季袋栽最优试验处理的生物学效率达7.47%;配方原料以木屑搭配部分棉子壳较好。在宜春地区气候条件下春季制袋以3月下旬至4月上中旬,秋季制袋以6月底以前为宜。
  • 刘志友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我区位于鄂、豫、皖交界的大别山南麓,境内群山起伏,云雾缠绵,雨水充沛,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年平均气温10-15℃,这里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大部乡村处在海拔300-700m,属典型的半丘陵、半高山区县。同时野生食用菌分布极广,更适宜各种菇类生长,
  • 韩庆国;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我省栽培双孢菇主要以小麦秸为原料,但随着小麦收割机械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小麦秸的回收量越来越少,严重制约了我省双孢菇的生产与发展。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根据玉米秸的营养成分和物理性质结合双孢菇的栽培特点,总结出了一套玉米秸栽培双孢菇的技术,现已在我市及我省晋中市的部分地区推广,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简述如下:
  • 廖洪初;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台湾)、别名雪茸(日本)、鸡腿菇(香港)等等,中文名为刺芹侧耳。因其味道媲美鲍鱼,且有杏仁香味而得名。杏鲍菇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高,人体必需氨基酸全面,具有降血压、降血脂、抗肿瘤、改善肠胃功能、增进食欲、美容等功效。多数食用菌柄都多纤维,
  • 侯祥保;魏峰;李凤玉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以菌棒横卧阳畦覆土出菇的后期管理方式做对照,设计另外3种常见出菇方式。从子实体的生长状况、单袋出菇产量等因素分析了不同的出菇方式对杏鲍菇生物学效率的影响,得出墙式双垛覆土有利于提高单产及节约土地,提高空间利用率,是温室大棚高产栽培杏鲍菇的最佳选择。阳畦覆土栽培技术简单,菇质优,适宜初学者选择,阳畦栽培中,菌棒截断立栽出菇式,质量、产量更佳。
  • 徐波;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又称巨大口蘑,是一种高温型珍稀食用菌。菌肉肥厚嫩白,味微甜而鲜美,有突出菇香,且耐贮性好,在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1个月,不变色,不变味。
  • 丁智权;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是一种新兴的优质食用菌,又称荆西口蘑。鲜菇耐贮性好,适于鲜销和干制加工,在10℃条件下保鲜期可达1个月不变色。是夏季高温抢市场的首推栽培品种。
  • 党芳志;李含毅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黑木耳作为我市的传统产品,其色黑、肉厚、品质优,在市场上很受欢迎。1997年引进辽宁省朝阳市地栽黑木耳栽培技术后,使我市黑木耳生产走上一个新台阶,促进了山区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的转变,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椴木栽培黑木耳,降低了木材消耗,保护了生态环境,提高了经济效益,实现了生产发展一次飞跃。笔者在引进该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市气候特点,资源优势,大胆探索,初步掌握了适合我市特点的仿野生栽培新技术,从而节省了投资,节省了用工及耕地。现将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王金凯;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玉米芯在冬闲季节栽培平菇,投资少见效快,是一项很好的增收项目。现将栽培方法介绍如下:
  • 靳伟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是:海拔高,日照时间长,太阳辐射强,昼夜温差大,春季干旱,夏季凉爽,冬季寒冷。猴头菇在20℃以上不易形成子实体,且病虫危害严重。在西北地区选择夏秋季日平均气温在16℃以下的地区栽培猴头菇,可降低成本,提高效益,满足市场需求。栽培一般以8-11月初生产为宜。栽培方法简单,很适合菇农在简陋条件下栽培。
  • 蔡志英;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龙海市草菇栽培面积仅次于蘑菇,近年来稳定在年300万m^2左右,鲜菇产量1.2万t以上,产值6000多万元。1984年试验成功“室内床架式草菇栽培技术”后,就使用蘑菇房栽培草菇,营造一个适宜草菇生长发育的小气候环境,获得高产高效益。改变了传统的低产低效益的室外草堆式栽培模式,
  • 李华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榆黄菇,学名金顶侧耳,又名金顶蘑、玉皇蘑、粗斗黄等。其子实体(菌盖)色彩鲜黄、十分艳丽,形如花朵簇聚,形态高贵典雅(照片)。其营养丰富,细腻脆嫩,昧道鲜美,有清香气味,实为野生食用菌中的上品,鲜食尤佳。
  •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贮藏加工
  • 邹礼根;刘超;张乐;赵芸;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秀珍菇原料,对比研究保鲜液处理与未保鲜液处理秀珍菇在0-4℃、20℃、30℃3种储藏条件下的粗蛋白含量、粗纤维含量、菇体完整率、菇体失重率、色泽变化。结果表明,与未保鲜秀珍菇相比,3种储藏条件下的保鲜秀珍菇储藏期均延长。保鲜剂对秀珍菇采收后的子实体代谢等生理生化活动起到一定抑制作用,可以延缓粗蛋白的降解速度,有效抑制粗纤维含量升高,延长菇体老化时间,提高储藏后的菇体完整率,降低菇体失重率,抑制菇体酶促褐变和非酶促褐变,延缓色泽品质的下降速度。
  • 邵伟;乐超银;唐明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孢菇菇柄和残次菇为原料,在50-55℃、pH6.0~6.5和助溶剂NaCl存在的条件下,经过8h的保温自溶作用,将双孢菇细胞内的可溶性成分渗析出来,与蘑菇杀青水调配后,通过浓缩及干燥可得双孢蘑菇细胞抽提物。该产品为黄褐色粉末,具有双孢蘑菇所特有的气味,口味鲜美,总氮含量每百克达到6.4g、氨基酸态氮可达2.1g。
  • 徐鑫;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味道鲜美,因富含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无机盐以及具有抗病毒和抗肿瘤的多种核苷酸等,而被人们视为食品中的珍品,素有山珍佳肴、上帝食品之美称。但是,食用菌含水量高,组织脆嫩,采收后如果不及时加工,其风味及质地会很快下降,甚至腐烂而丧失食用价值。所以食用菌各种加工也应运而生。
  • 田龙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单因素试验以及正交试验,研究了冻干室压力、加热板温度、预冻降温速率和物料厚度等因素对干燥前后物料体积收缩率及复水比2个指标的影响;在保证大球盖菇干燥品质的情况下,得到了大球盖菇冷冻干燥的最优工艺参数。
  • 营养成分
  • 叶丽秀;周明;程薇;熊光权;杜欣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为原料进行灵芝栽培试验,并对其子实体质量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①原料的结构越坚硬,子实体生长的时间较长,但灵芝产量高,芝盖大而厚实;②灵芝子实体的多糖含量则与栽培的培养基原料有关,棉子壳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低,碎棉秆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多糖含量最高。③除孢子粉的As和氯氰菊酯超标外,枸树、梧桐、全棉秆、碎棉秆、光棉秆、棉子壳的子实体重金属及农药残留低于绿色食用菌国标。
  • 病虫害防治
  • 刘海英;范永山;许建国;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不同pH值壳聚糖对平菇褐斑病菌的抑制试验,结果发现,pH值对壳聚糖的抑制作用有显著影响,pH3.8时抑制效果最明显,pH值高于4.6时,抑菌作用较弱;壳聚糖的浓度和抑菌效果间有一定的相关性,即壳聚糖的浓度较大时,抑菌作用较强;3.0×103、5.0×104、1.5×105、5.0×105分子量的壳聚糖对褐斑病菌均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抑制率均在92%以上,其中5.0×105分子量的壳聚糖抑菌效果最强。
  • 边银丙;徐璟煜;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双孢菇、巴西菇等草腐食用菌栽培不断发展,食用菌病害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日益严重。对食用菌病害类型及发生条件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食用菌病害综合防治的具体措施。
  • 朱富春;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平菇细菌性黄菇病呈逐年上升趋势,不同程度影响菇体质量及产量,轻者减产欠收,重者只菇无收。笔者根据多年指导菇农的实践经验,对其发病原因及规律进行初探,初步摸索出了防治该病发生的有效方法。现总结如下,供菇友参考。
  • 牛贞福;刘敏;国淑梅;王磊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食用菌"重茬"的实质和发生原因,通过对老菇棚的处理、土壤处理、培养料的处理、菇棚管理、病虫害处理等方面的介绍,给出防治食用菌"重茬"的措施和方法,旨在提高菇农栽培食用菌的经济效益。
  • 机具设备
  • 张晓芳;陈文杰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白色金针菇消费量的增加,栽培量也在逐年增加,一些新的地区和栽培户也纷纷加入了栽培白色金针菇的行列。但因为各地区栽培使用的菇棚结构各式各样,使得新的栽培者难以选择。笔者于2005年以来,在太行地区进行金针菇栽培菇棚的选择试验。现将太行地区几种菇房介绍如下,希望对栽培者能有所借鉴。
  • 小集锦·信息
  • 黄汉昆;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我们注意抓好草菇防病除虫这方面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现仅将其介绍如下。
  • 温玉奎;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配方 粉碎玉米芯64%,稻壳20%,麸皮10%,玉米面2%,过磷酸钙1%,石膏1%,石灰2%,催熟营养剂0.1%(鑫草科技公司)。
  • 张嘉闻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微粒草籽采集采集季节是夏末、初秋。一般俗称毛菇菇,学名狗尾巴草。采集的草籽要经风选、泥水选、去除瘪粒、杂质。再用3%生石灰澄清液浸泡48h。
  • 高志峰;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干旱缺水的戈壁滩上建温室,生产食用菌,这在过去是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然而,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却敢为人先,在石头遍地的戈壁滩上,建起了千亩食用菌示范园区,为酒泉市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起到了促进作用。
  • 许景闻;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素有闻名全国黑木耳、香菇大区之称的曾都区的农民又在草腐菌上大做文章,种植巴西菇。通过四年栽培试验和高产技术探索,取得了良好的效益。今年全区共种植了近百万平方米,产干菇预计在900t左右,产值可达6300万元左右。预计可创税收470万元以上。
  • 江同军
    2008, 30(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适当延长发酵时间 料温升到500c以上计时8—10d。每天翻料打透气眼1次,水分适宜,绝不可干“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