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食用菌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最新公告
费用标准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0年, 第32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0-02-25
专题综述
产业论坛
生理生化
资源调查
深层发酵
育种驯化
小集锦·信息
培养材料
指导生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贮藏加工
食用菌与健康
机具设施
国外蕈情
全选
|
专题综述
Select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节能分析
管道平;胡清秀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问题已是当今世界瞩目的重要课题,能源短缺促使人们节能意识提高。从节能的角度,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食用菌生产冷负荷特点、建筑设计、环境调控设计、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合理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期达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Select
食用菌菌种标准化生产控制规程
徐俊;罗孝坤;华蓉;杨化七;侯波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菌种严格按照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是有效提高菌种质量的关键管理措施。总结我所食用菌种植标准化示范中,菌种标准化示范生产经验,以供食用菌菌种生产企业参考。
产业论坛
Select
南阳市食用菌产业化体系建设思考
蒋德俊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南阳市资源丰富,栽培食用菌历史悠久。1972年用棉子壳袋栽平菇率先在全省试验成功,1998年首创香菇袋料栽培的“春栽、中袋、拱棚”西峡模式。食用菌产业现已成为南阳市十大支柱产业之一,连年栽培量、总产量、总产值均居全省之首,初步形成了产供销、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并在我国北方食用菌格局中占据着重要位置。
生理生化
Select
双孢蘑菇覆土出菇机理初步探讨
张大飞;戚元成;高玉千;申进文;邱立友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栽培双孢蘑菇不覆土很少或不出菇,其机理还不清楚。研究应用离子色谱法和稀释平板计数法(采用1-氨基环丙烷-1-羧酸即ACC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分别测定了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与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结果表明,离子色谱法测定双孢蘑菇培养料、覆土及鲜土中的ACC含量简便快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的ACC含量显著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培养料及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的数量及其占细菌总数的比例同样明显高于鲜土。双孢蘑菇可能具有乙烯合成的ACC途径。覆土中ACC脱氨酶产生菌利用ACC,消除了双孢蘑菇菌丝合成高浓度乙烯对子实体形成和发育的抑制作用可能是双孢蘑菇覆土出菇的原因。
Select
羊肚菌LWY-1生物学特性的研究
柴林山;李莉;冀宝赢;孙翠唤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从碳源、氮源、温度、培养基pH值、光照等方面观察记录羊肚菌LWY-1的菌丝体进行培养特性研究,其在不同培养基上菌丝形态及菌核形成情况进行初步试验,结果表明:LWY-1菌丝在不同培养基上生长存在一定差异性,菌丝生长后期气生菌丝开始退化并有近似圆形的菌核形成;羊肚菌LWY-1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源为葡萄糖,最佳氮源为硝酸钾,最佳温度为25℃,最佳pH值为7.5。微弱散射光照射对LWY-1菌丝体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强光照射会抑制菌丝体的生长。
资源调查
Select
云南普洱市野生食用菌资源及生态分布
童清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普洱市的野生食用菌156种,隶属7目23科43属。其中担子菌155种,子囊菌1种。菌物相的组合分析:热带成分占区域内菌物相的8.3%,亚热带成分约占21.8%,温带成分约占8.3%,其它成分约占61.6%。以暖性针叶林和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保存完好,林下枯枝落叶层丰富,孕育了普洱林区丰富的野生食用菌资源,是利用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和筛选优良菌种的良好基因库。
深层发酵
Select
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发酵条件的研究
白晨;王淑珍;陆文蔚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摇瓶正交试验,在确定了适宜液体发酵培养基的基础上,研究了用于健康食品生产的羊肚菌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2℃、pH7.0、120r/min,10%接种量,装量100mL/250mL,时间4d,获得干菌丝体17.0g/L、胞内与发酵液多糖积累量分别为14g/L、0.78g/L。在此基础上,采用10L-自控发酵罐进行分批发酵试验,结果与摇瓶相符。
Select
大杯蕈深层液体培养研究初探
王谦;姚钗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土豆20%,蔗糖3%,豆饼粉0.1%,KH2PO4 0.20%,MgSO4 0.10%。在确定大杯蕈最佳发酵培养基条件下,分析发酵过程中菌丝鲜重、发酵液pH值及溶氧量的变化,最终确定:48h前为菌丝生长调整期,48~120h处于菌丝生长增殖生长期;发酵培养120h,菌丝鲜重即可达最大值32.2g/100mL。
育种驯化
Select
野生香蘑属菌株的ITS序列分析
贾定洪;郭勇;郑林用;王波;甘炳成;彭卫红;黄忠乾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6个野生香蘑属菌株为研究材料,进行ITS测序,并以10个GenBank香蘑属菌株ITS序列为参照,应用DNA-MAN、MEGA4软件构建系统发育树状图。研究结果表明,No.1、2、4、5、6与GenBank花脸香蘑菌株聚为一类,应视为花脸香蘑菌株,而No.3菌株与肉色香蘑及GenBank中3个水粉杯伞AY521248、DQ149727、DQ149728都具有0.308的遗传距离,其分类地位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Select
野生裸盖菇L-00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丁珊珊;毛宁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探究了野生裸盖菇L-001菌株在固体培养基中不同碳源、氮源、生长因子、pH及温度对其菌丝体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L-001菌丝体能很好地利用多种有机碳源,最适碳源为葡萄糖、蔗糖;菌丝体生长不需要特别添加有机氮源,无机氮源对其生长有抑制或毒害作用;VB6对菌丝体生长有明显促进作用;菌丝体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范围为5.0~6.0。将L-001菌株的18S rDNA序列提交NCBI数据库进行BLAST同源性比对,结果显示:该菌株18S rDNA序列与Psilocybe cyanescens(暗蓝光盖伞)具有99%的同源性。NJ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该菌株与从NCBI数据库中比对得到的裸盖菇属三种真菌聚在一起,且与Psilocybe cyanescens亲缘关系最近,从分子水平上证实其为裸盖菇属真菌。
Select
白灵菇Pw-1菌株的生物学特性
吴亚召;李峻志;李安利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白灵菇Pw-1生长温度、pH值、含水量及碳源利用等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Pw-1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是葡萄糖加玉米淀粉;最适氮源是蛋白胨;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7.0;最适料水比为1∶1.7(含水量63.0%)。
Select
杏鲍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魏善元;董景奎;何成文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比较了8个杏鲍菇菌株菌丝生长情况、抗杂性及出菇产量等一系列性状。结果表明,从山东寿光市食用菌研究所引入的杏鲍511和杏鲍42综合性状好,是在贵阳地区值得推广的优良菌株。
Select
一种获得大型真菌纯培养的有效方法——改良孢子弹射法
占琦;霍光华;王飞;陈明辉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传统的钩悬法孢子弹射分离进行了改良,以滤纸支撑代替铁丝钩悬、以平板代替三角瓶、缩短弹射时间、子实体不消毒并及时转接孢子萌发物。此法获得了7种野生大型真菌纯培养物。
小集锦·信息
Select
代料香菇注水技巧
陈涛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代料香菇生产,注水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题,以生产1万袋春栽香菇为例:一个人注水需要10d,每天10h,那么注一茬水需要在水里“泡”100h,一茬菇一茬水共要注4次水,总共需要400h,尤其是冬前三茬水,谁都害怕。笔者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一种新的注水方法,并很快在周边生产户得以推广,解决了生产者注水一身湿的难题,效果很好,得到了生产者的好评。
Select
冬春养菇获高产 喷水管理是重点
薛华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冬春季节是平菇生产的旺季。各地许多菇农在平菇栽培中存在着“养菇就是喷水,喷水才是养菇”的认识。从上料开始就隔三差五地喷水,结果造成场地湿度过高,致使杂菌滋生,影响发菌。即便到了出菇期,用水也要根据情况而定。由于冬季雨水偏少,场所内较干燥,场面用水要用足用好,以保证出菇需要。
Select
杏鲍菇栽培管理三注意
钱程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装袋杏鲍菇在装袋时,培养料不宜装得紧,以能通气为好。 2保温通风用炉火增温不注意通风,使菇棚二氧化碳浓度过高,造成菌丝稀疏发黄,生长受阻。
Select
强强联手带来食用菌产业长足发展
郑智敏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恭城瑶族自治县为进一步拓展农民致富增收渠道,近年来引进了瑶家菌业有限责任公司等食用菌生产企业,并注重引导这些企业与广西科学院、广西农业科学院及高校采取“产科学研”强强联手的模式,在食用菌制种、驯化、栽培、深加工、销售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目前,该县盛产秀珍菇、姬菇、鸡腿菇、茶树菇、金福菇、长根菇、草菇、杏鲍菇、木耳、金针菇、灵芝等10多个菌类品种,年产量达150万kg,产值超过1000万元,产品远销北京、上海、重庆、广州、深圳、南宁等国内大中城市。
Select
东北栽培香菇经验点滴
徐占波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采用两场制、减少重茬带来的损失 笔者所说的两场制,就是通常所说的室内发菌、室外出菇,可以根据需要搭建一个或多个发菌棚,棚内用木方、竹杆搭成栅栏式,分5-7层,中间用木方或竹杆隔开。香菇菌棒放在上面,间距3cm,上层与下层间距5cm,这种养菌棚既通风,又散热。养菌棚上方用弓型或三角型拱架均可,罩上塑料膜再用草帘遮光,草帘上方再罩高密度遮阳网,遮阳网与草帘间距50cm,防止阳光直射。这样的发菌棚基本上满足了发菌、转色的条件。棚内要定期消毒。
Select
菇农租地种菇致富
孙兆军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投入3万多kg料,可采收3万多kg蘑菇,加上销售菌种的1万多元,今年能创收5万多元不成问题”。山东平邑县农民王瑞强钻研种植食用菌10多年,苦于自己住在北部山区,距县城较远,每年种植的食用菌常常卖不上好价格,影响了收入。2008年,他租赁该县平邑镇城郊村西张一村一处闲置大棚,不但省了自己投入搭大棚等的前期投资,
培养材料
Select
黄淮海地区利用麦秸代替稻草栽培双孢蘑菇的可行性研究
李晶;林先贵;王一明;胡君利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以当地常规栽培模式为对照,以双孢菇菌株2796、274和浙江20为供试菌株,研究以麦秸为主料,并用快腐牛粪代替部分一般牛粪栽培双孢菇的可行性。试验结果:菌株浙江20较适合以麦秸为主料,且以快腐牛粪代替部分牛粪配方,秋菇平均产量达到9.4kg/m2,同时在双孢菇品质上也有提升。
Select
发酵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研究
石文权;贾琦;刘民强;杜艳;李铜;卢巧英;魏景臣;卢于绒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发酵剂在双孢蘑菇栽培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发酵剂对北方地区双孢蘑菇培养料发酵有一定增温和催促效果,但不是必须的;在培养料中添加适量发酵剂有增产效果,但不十分明显;发酵剂可以应用于各种双孢蘑菇培养料,在添加发酵剂的条件下,在培养料中添加10%棉子壳增产效果明显;添加10%棉子壳和5%饼肥可以替代培养料中的畜粪,并有明显增产效果。
Select
抗生素培养基对高羊肚菌菌丝生长的影响
侯军;张春梦;林晓民;张华;黄江东;李荣荣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160万IU青霉素和80万IU链霉素配制抗生素母液,制备终浓度分别为160IU/mL、480IU/mL、800IU/mL、1140IU/mL、1440IU/mL抗生素平板培养基接种高羊肚菌菌株MH1,观察菌落和菌丝生长势,结果显示:终浓度为1140IU/mL的抗生素平板培养基对高羊肚菌菌丝生长影响较小,能较好的抑制细菌生长,对分离野生高羊肚菌菌种提供了参考依据。
Select
宾王菇母种培养基的优化研究初报
李红;张敏;刘俊杰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单因素试验,筛选出宾王5菌株培养基配方的最佳碳源、最佳氮源、最佳无机盐、最佳pH进行正交试验,优化了该菌株的母种培养基配方。研究结果表明,宾王5菌株母种培养基最佳配方为:葡萄糖1.0%,蛋白胨0.3%,硫酸镁0.15%,pH7。
Select
桑枝屑栽培木耳配方对比试验
谢毅栋;吴登;李克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培养料中桑枝屑不同添加比例对木耳产量及经济性状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培养料中添加桑枝屑栽培木耳在生产上是可行的,在传统木屑培养料的基础上,适量增加桑枝屑有益于发菌、出耳及产量、质量提高,其中添加35%桑枝屑的配方的产量性状和经济效益优势突出,生物转化率高。
Select
林下栽培香菇培养料配方筛选
王宏宇;侯桂森;王长娜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对比不同香菇栽培料配方袋装生产香菇,综合分析不同配方基料上的香菇成品袋数、出菇时间、鲜菇品质、鲜菇产量和经济效益,筛选出林下栽培香菇较好的配方供生产者借鉴。
Select
麦粒添加不同辅料制高温平菇菌种对比试验
王灿琴;黄卓忠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选择适合南方地区的高温平菇麦粒菌种,试验以纯麦粒种为对照,在以麦粒为主的培养基分别加入棉子壳、桑枝屑、木薯秆、木薯酒精废渣4种不同的辅料。其结果表明麦粒加桑枝屑配方各综合性状表现比对照好,其次表现较好的麦粒加木薯杆配方。
指导生产
Select
香菇“假菇”的发生与防治
班新河;魏银初;赵永顺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假菇”是香菇袋料栽培中因管理不当或天气异常而发生的一种生理现象。一年四季均有可能出现“假菇”。“假菇”有柄无盖,长度约1cm,形似“爆玉米花”、“蜡烛头”,有的地方又称“蜡烛菇”,它是介于双核菌丝与健全子实体两者之间的一种组织,与原基类似,但不能分化出菌盖。“假菇”发生后,只要管理得当,不会对产量造成显著影响。
Select
提高反季节香菇质量的几条技术措施
廖洪初;潘湖生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铜鼓县地处江西西北部,是一个典型的山区县。近几年,当地政府瞄准反季节香菇存在很大的市场空间,把反季节香菇生产当作富民强县的一项主要产业,从2000年的100多万袋,近年已发展到1500万袋。笔者在生产调查了解中发现,有相当一部分菇农因为不了解反季节香菇的生育特点,片面追求产量,导致高产不优质,质次效益差的情况普遍存在,影响了经济及社会效益的整体提高。针对以上问题,笔者仅从栽培管理技术的角度提出几点自己的看法,以期能对香菇产量质量的提高有所帮助。
栽培技术
Select
双孢蘑菇规范化生产技术关键
李宇伟;连瑞丽;王新民;易炳勇;王志强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Agaricus bisporus)是世界上栽培最广泛、产量最高的食用菌,也是我国栽培面积最大和出口创汇最多的菇类。笔者结合多年的生产实践经验,总结出一套双孢蘑菇规范化生产技术关键,供参考。
Select
天水地区双孢菇周年栽培技术
王俊羿;汪东强;姚旭升;马晶;杨永红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菇栽培原料广泛,栽培技术简单易掌握,通过菇房和栽培季节的合理选择,抓好堆料、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环节,在天水地区便可实现周年栽培。
Select
平菇栽培非常规技术的运用及其注意事项
许万昌;许德斌;刘玉真;罗雪莹;许秀娟;许丽娟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事近30年的平菇栽培生产管理,以及多年对菇农进行规模化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的指导,笔者积累了一些平菇非正常栽培管理的方法,使平菇生产达到降低成本、省工、省时、高产、高效的目的。现将平菇栽培中一些非常规方法以及注意事项,结合实际事例作以简单阐述,与大家探讨。
Select
黑木耳大田全光栽培技术
周进;刘祖泉;李怡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黑木耳是我区的特产之一。为充分利用资源,20世纪90年代由段木栽培转向代料栽培。近几年人们摸索出了不脱袋、不搭棚、不遮阳的更经济省工的大田直接排放。采用间歇喷雾全光栽培的方式,取得了更好的经济效益。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Select
春季黑木耳袋料畦栽高产技术要点
董丙艳;王其庄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东宁县位于黑龙江省的最南端,被誉为黑龙江省的小江南。由于距离日本海有60km的距离,所以这里冬季不太寒冷,夏季不太炎热,昼夜温差大,雨热同行,特别适合食用菌生长。2007年我县被授予全国黑木耳第一县。全县70%的农民以种植黑木耳创收。2008年全县总计种植黑木耳已达到5.6亿袋,产量达到2.24万t以上。东宁县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的《温暖工程》黑木耳栽培技术培训,让农民就业不离村,创收不离土,收到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Select
大棚金针菇栽培中的几个关键点
贾身茂;李元丹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金针菇的生产及栽培已经走向成熟,栽培方式可分为三种,即工厂化栽培、冷库栽培及大棚栽培。由于工厂化栽培和冷库栽培耗资较大,广大菇农仍采用大棚栽培,笔者通过生产实践,现将大棚金针菇栽培管理中的几个关键技术简述如下:
Select
北方免割袋栽培花菇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戴浩;杜顺刚;贾友桥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层双袋栽培花菇,采用内套花菇免割保水膜袋,出菇时幼菇能自然顶破免割袋,无须割膜放菇,解决了长期以来袋栽花菇中困扰菇农的繁琐的割袋工序。香菇生长中,保水膜裂而不碎,相比于涂蜡和其它涂刷保水材料,无毒、无害、无附着物,菇品安全无污染。解决了因漏割、迟割而造成的菇体顶袋,幼菇死亡及大量畸形菇的问题。近年来在北方香菇产区得到了快速推广。菇形好,出口保鲜菇比率提高,经济效益好。但由于受常规栽培及南北气候差异的影响,在北方地区应用中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现总结该技术在北方应用中应注意的技术问题:
Select
竹荪“三增加、建堆发酵”栽培技术
高允旺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竹荪种植已成为福建省顺昌县农民致富的重要支柱产业。该县竹荪研究所,探索了一套“三增加、建堆发酵”新技术。采用“三增加,建堆发酵”的栽培技术。一是增加培养料和用菌量,667m^2使用量14m^3的竹屑,菌种600袋;二是增加氮肥的配比,施尿素应占培养料的1%;三是添加石膏或碳酸氢钙,在培养料中添加占培养料的0.5%-1%的石膏粉或碳酸钙,提供钙质,缓冲培养料的酸碱度。几年来,平均产干品100kg/667m^2,高的140kg/667m^2,比传统栽培产量翻了一番。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以供广大菇友参考。
Select
巴西菇无粪无棚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陆金相;苏仕龙;陆飞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我市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养牛的农户越来越少,栽培巴西菇的主要原料牛粪的回收量也越来越少,同时农户搭棚栽培巴西菇需要很高的投入,严重制约了巴西菇生产的发展。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根据巴西菇的营养需求特性和栽培特点,总结出一套巴西菇无粪无棚优质高效栽培技术。该栽培方法不必备粪,不须盖棚,接种后10~20d即可出菇,比常规接种快10~20d,产菇13~15kg/m^2,比常规栽培增10%。与本地常规种植对比,具有产量高、质量好、省工、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的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项实用新技术。现将其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Select
雪白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高留现;周建宾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雪白木耳是我部从毛木耳的变异品种中选育出的一株新菌株,它具有片大耳基小、抗杂等优点。现将其生物特性及栽培技术简介如下。
病虫害防治
Select
古田山多菌蚊物理防治方法筛选试验
曲绍轩;马林;华秀红;宋金俤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根据多菌蚊成虫对光线、颜色、性激素的不同趋性,采用黄板、蓝板、杀虫灯和性诱剂四种不同的物理方法,来筛选出经济有效的诱杀方式。两个栽培大棚的物理诱杀结果表明,佳多频振式诱杀灯的诱杀效果最显著,黄板、蓝板效果其次,性诱剂效果最差。
Select
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拌料试验
刘宇;陈文良;高继海;王守现;杜三林;王兰青;耿小丽;张国浩;刘丽华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分析表明,用必洁仕牌二氧化氯消毒剂4000倍液拌料+常压消毒6h,对金针菇菌丝体生长有很好的促进作用,金针菇子实体生长正常,对食用菌杂菌有很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起到节能减排、减少常压灭菌时间的作用。
Select
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螨害的防治
饶火火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在龙岩市星火微生物研究所金针菇示范场的金针菇工厂化(设施化)生产螨害发生情况多年观察,分析阐述了工厂化金针菇发生螨害的一般性规律,总结摸索简便而有效的无公害防治方法。
贮藏加工
Select
菌核侧耳银杏叶新型固体发酵保健茶研制初探
李荣同;陈传红;包水明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菌核侧耳东华虎奶-1号为发酵菌株以银杏叶粉作为主要基质进行双向性固体发酵,结果表明发酵适宜培养基为:银杏叶(粉片)87%,黄豆粉9%,玉米粉3%,食用石膏粉1%;培养基湿度为55%;发酵终点为菌丝布满培养基后48h;发酵茶中含虎奶多糖10.96%,水溶性多糖14mg/g。
食用菌与健康
Select
红菇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甘耀坤;陈晓白;曾诗媛;韦小娟;熊鑫来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红菇抗运动性疲劳的功效。方法:以容县红菇子实体为材料,昆明小鼠为试验对象,采用不同剂量的红菇子实体提取液对试验组小鼠连续灌胃21d后,对试验组与对照组的小鼠游泳力竭时间、乳酸脱氢酶、肝糖原含量等指标进行检测,研究容县野生红菇子实体提取液抗运动性疲劳作用。结果:经21d连续灌胃红菇子实体提取液的小鼠负重游泳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延长;肝糖原含量比对照组显著提高,乳酸脱氢酶活力比对照组显著降低。结论:红菇提取液均能增强机体对运动负荷的适应能力、抵抗疲劳的产生和加速疲劳的消除,具有一定的抗疲劳作用。
机具设施
Select
高温季节双孢菇栽培设施比较试验
马生发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5种双孢菇栽培设施的垄栽比较表明:半地下式地槽产量最高,达到10.18kg/m2,其次为日光温室达到9.37kg/m2。半地下式地槽夏季出菇产量不受外界高温的影响,北方窑洞虽然保温效果较好,但不适宜种植双孢菇。
Select
蜜环菌装瓶机的简易制作
覃守银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蜜环菌的制作过程中装料是很关键一个环节,蜜环菌锯末三级种所装培养料都是干料,装好后再注水。在五峰县大型菌种厂生产蜜环菌都采用500mL葡萄糖瓶,因其价格低、容量最大,但存在着装瓶困难(瓶口只有12mm),松紧不易掌握。以前装料都是手工单瓶装,后来改用木筐摆放,用耙子来回推,利用杠杆脚踏震动掌握松紧。笔者经多次改造试验,制作一种利用建筑用的振荡器为动力,装瓶速度快、松紧度适宜的装瓶机械。经大量生产,效果好。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供同行参考。
国外蕈情
Select
国外蘑菇工厂化技术问答(待续)
杨国良
2010, 32(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第4问:单区制菇厂周年生产几轮? 单区制菇厂的堆肥二次发酵、发菌、出菇三个阶段都在同一菇房中完成,生产周期约70d,周年生产约5轮。在发酵隧道应用之前,蘑菇工厂都是单区制生产。一个有10间菇房的单区制蘑菇工厂,每7d安排1间菇房铺料接种,可以周年出菇均衡上市。单区制10菇房70d生产周期如图10。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审稿人登录
编辑登录
最新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上海农科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