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管道平;胡清秀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能源问题已是当今世界瞩目的重要课题,能源短缺促使人们节能意识提高。从节能的角度,针对食用菌工厂化生产中存在的问题,从食用菌生产冷负荷特点、建筑设计、环境调控设计、运行管理等四个方面,提出合理的设计思想和方法,以期达到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吴振忠;吴潇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药用菌产业是福建省农业发展的重点之一,随着农产品质量安全,生态环境保护,节能减排要求的不断提高,2009年福建省政府决定开展菌草产业发展试点工作,下发了闽政办[2009]82号文件,扶持菌草业积极稳妥发展,使菌草业发展能跨人一个新阶段。菌草菌糠的开发和利用是菌草业的一项内容,为此笔者对菌草菌糠的开发和利用途径作如下探索。
  • 产业论坛
  • 王长科;史文卫;江新华;马玉平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陕西安康宁陕县食用菌发展历史、食用菌野生资源优势、食用菌产业布局和发展规模、发展思路、发展模式以及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最后提出了促进该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建议措施,得出了用养结合,既保青山绿水,生态立县,又促产业发展,富民富县的中心论点。
  • 生理生化
  • 刘新颖;朱启忠;赵垒;赵春媛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威海市玛珈山采得野生双孢菇,经分离、纯化、再培养获得菌种,研究了碳源、氮源、装液量、温度等培养条件对其漆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以麸皮作碳源,蛋白胨作氮源,装液量250mL瓶装62.5mL、转速110r/min在30℃下培养双孢菇漆酶的分泌量最大。
  • 刘建军;金力;朱爱莲;张引芳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方法与目的:应用液体菌种工厂化生产白玉菇,测量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的pH、含水量、观察物理性状变化,确定变化规律,为栽培瓶培养质量检测提供快捷、简单的检测方法;通过培养周期试验、搔菌时不同pH试验、环境条件试验三个方面,研究原基形成与子实体生长的内在和外在条件,解决应用液体菌种块出菇难的问题。结果:白玉菇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pH、含水量、培养料颜色、松软程度以及栽培瓶外壁、培养料表面的菌丝体变化等状况,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出菇的条件为,培养60-70d,培养料pH值5.2-5.6,含水量72%~74%.颜色淡黄、质地松软,搔菌后6~8d给予12h的间隙式光照刺激,促进扭结和原基形成。结论:根据菌丝体生长阶段培养料理化性质变化规律,能够快速地判断白玉菇的培养质量;培养时间与环境条件,决定能否扭结、形成原基;培养料的腐熟程度,决定子实体能否正常生长。
  • 深层发酵
  • 竹文坤;贺新生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碳源、氮源、碳氮比、温度、pH值等对红平菇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红平菇菌丝生长所需的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氮源为蛋白胨,C:N为4:1,温度为25℃,pH值为6.0~7.0。均匀试验结果表明,葡萄糖0.5g,蛋白胨0.12g,磷酸二氢钠0.42g,pH7.0,菌丝体生长最好,慢-快-慢方式生长,周期31d,生长曲线为S型。
  • 汪洁;全卫丰;刘广建;季宏更;薛璟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试验对影响灵芝富硒能力的几个参数如摇床转速、培养温度、pH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灵芝能在含有低质量浓度亚硒酸钠100mg/kg的培养基中生长,并能在菌丝体内富集硒。当培养温度30℃、pH7.5、摇床转速160r/min,培养7d,在优化的发酵条件下,试验结果为富硒灵芝菌丝体生物量为40.6g/L,菌丝体硒含量为1572.89μg/g,总富硒量为63859.17μg/L。
  • 小集锦·信息
  • 冯大军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发菌是白灵菇栽培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菌丝生长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白灵菇的产量。如果菌兰长得不理想,出菇管理得再好.其产量也不会太高.
  • 杨生友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2月14日,福建省顺昌县大历镇大历村竹荪种植户罗建福,将种植竹荪用的竹屑挑到田闸,并洒上尿素,进行建堆发酵,准备来年开春种植(图)。
  •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蘑菇是食用菌的统称,我国多数地方将可食的大型真菌习惯上统称为蘑菇,最近出版的一本食用菌类的书,名称就叫《蘑菇)。人们往往把有盖的、形状似伞的口蘑、金针菇、平菇、香菇等等这一类菇都叫蘑菇。
  • 郑智敏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据平乐县食用菌协会负责人介绍,该县2009年冬利用冬闲农田发展蘑菇等菌类种植大棚400多万m^2,栽培白灵菇、香菇、杏鲍菇300万袋,预计鲜菇总产量5.7万t,种菇产值2.1亿元.菇产品深加工产值1.5亿元(图为冬闲蘑菇棚)。
  • 李正飞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为了多出菇,出好菇,达到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和效益的目的,往往需要添加各种营养液。但在添加营养液的过程中,只有采用正确的添加方法,才能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所以,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一定要做到以下“四个要”。
  • 薛华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冬季管理冬季气温较低,5℃以下就很少出菇,此时如果对菇房放任不管,经过一个冬季,土层过分干燥,菌丝萎缩干瘪,对菌丝的生长和出菇均有影响。因此需给以适当的水分和必要的通风,培养健壮的菌丝,为春季出菇创造有利条件。
  • 侯伟;孙艳霞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菇秋菇采收结束后,经过越冬管理可在春季再次出菇。但由于经过秋季出菇和冬季低温阶段,培养料中的大部分养分已被消耗,菌丝又受低温的影响,生命力相对较弱,出菇能力比秋菇明显降低。同时,春季气温变化由低到高,环境中的病虫害数量逐渐增多,所以,春菇的管理一定要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切实做好菇房的温度、湿度和空气的调节工作,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挖掘春菇生产的最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具体措施如下:
  • 薛玉华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菌种是食用菌生产的第一步,也是非常关键的一步。所以建议菇农最好到正规食用菌研究所或科研单位购买母种,切忌到无经营许可证、无科研实力的小商贩那里购买,以免上当受骗、遭受损失。在购买试管母种时,要注意鉴别菌种的优劣,需仔细检查试管中菌丝的生长情况,以免买到老化的菌种。一般来说,健壮的母种表现为菌丝洁白、粗壮、尖端整齐。如果菌丝干散或培养基收缩,瓶底有黄色积水,说明菌丝已老化,请勿购买使用。
  • 鲁明洲;刘全伟;周华山;孟兆林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食用菌生产接种污染率高的问题,经过多次反复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食用菌棚式接种技术。利用该技术接种,省工、省时、简便易学,接种效率是其它办法的2倍,成品率达到95%左右。
  • 侯伟;孙艳霞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夏季反季节栽培,与秋、冬、春季的出菇管理有所不同,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因夏季平菇市场价格高,经济效益好,并有利于淡季市场的供应。一直以来广泛被菇农所看好。可是在高温的情况下生产.其风险较大,稍有不测,便会发生毁灭性的失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谈谈几点重点管理措施。
  • 辛学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症状表现①菌种块萌发正常,吃料较正常偏慢,种块处呈放射线状生长,当菌丝长度在4-5cm时,从种块开始菌丝逐渐稀疏,尖端菌丝较为浓密、浓自并继续发展,后边的随之淡化、稀疏,最后整个菌袋表面呈略灰白甚至无菌丝状。②播种后40d,菌袋呈灰白色,看不到浓密的菌丝,50d后仍不出菇,勉强现蕾,很是稀少。
  • 资源调查
  • 申进文;徐柯;麻兵继;王震;庄庆利;关园园;张彪;张玉亭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4多孔菌科Polyporaceae 4.1分类特征担子果1年生至多年生,有柄或无柄,具菌盖或平伏,侧耳状、杯伞状或多孔菌状,颜色多样,光滑至密被硬毛。子实层体多为孔状,但也有褶状、迷路状至齿状或退化成脉纹状。菌管浅至深,分层或不分层。菌肉肉质至革质,颜色多种,不分层至分层。菌柄中生、偏生至侧生或缺。单型、双型至三型菌丝系统(具三型菌丝者多为多年生种)。生殖菌丝有隔膜,多具锁状联合;联络菌丝和骨骼菌丝无色至有色,且有色的种类其子实层也有色,至少部分有色。囊状体有或缺。
  • 育种驯化
  • 陶金国;卢伟东;徐丽丽;贾小宁;郭立忠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利用小麦秸秆粉、玉米芯粉、玉米秸秆粉代替PDA培养基中的蔗糖,培养平菇、香菇、金针菇、杏鲍菇、木耳、猴头菇、草菇、真姬菇、白灵菇等78个菌株,综合每个菌株在3种秸秆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筛选出基因2005、金818、木屑12等生长优势明显的6个菌株。并对这6个优势菌株在3种材料培养基上的平均生长速度进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该菌株的秸秆培养基。其中金2102、杂交19在小麦秸秆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基因2005、金818在玉米芯培养基上有较大生长优势,木屑12,特白360在玉米秸秆培养基和玉米芯培养基上均有较大生长优势。
  • 张美玲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8个白金针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品比试验,以筛选出适合当地生产较理想的菌株。试验结果表明:白雪、白金2321、8801三个菌株农艺性状较好,适用于本地生产栽培。
  • 朱惠照;李明焱;楚桐丽;魏美芝;郑化先;刘楠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选育出的赤芝仙芝1号进行稳定性试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仙芝1号赤芝稳定性好,其有效成分灵芝多糖及灵芝三萜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常用赤芝品种。
  • 黄保敬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前羊肚菌菌种分离主要采用子实体组织分离法和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由于子实体中空和组织结构较薄,操作过程要求极其精细,一般技术条件下分离的结果往往污染率较高,因此必须进行反复分离提纯工作,
  • 高晓华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菌种制作过程中,经常遇到一级种污染问题,这些污染主要有细菌污染和霉菌污染。对于霉菌污染很容易看出而排除。而对于有螳菌种污染了细菌后如果不及时检查挑出,当食用菌菌丝盖过细菌菌落后,
  • 刘春良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无菌法和瓶栽技术基本一样,区别是封瓶口的材料不一样,无菌法采用棉塞或硅胶塞封口。无菌法在整个北虫草培养周期内,生长在一个密封且透气的无菌环境中,不受外界空气湿度的影响,培养出的北虫草子实体也是无菌的,可直接进行组织或孢子分离。
  • 培养材料
  • 马生发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通过利用麦草、玉米芯配合牛羊粪配制双孢菇栽培料,结果表明:玉米芯配制牛羊粪,效益显著,投产比达到1∶3.23~3.47,在农作区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 王尚堃;付国占;于醒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棉子壳、玉米芯、平菇废料为主料,设置3个配方,夏季日光温室栽培鸡腿菇。结果表明:棉子壳40%,玉米芯40%为主料的配方最好,其菌丝长势较强,发菌期较短,菌丝在覆土中生长较好,现蕾期较短,感杂率最低,产量较高,畸形菇率最低,适宜鸡腿菇夏季日光温室栽培使用。
  • 霍保安;薛玉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棉柴秸秆是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的可再生资源,进行技术创新,开展棉柴屑栽培姬菇、鸡腿菇试验,开发研讨其利用的有效途径,将成为促进食用菌产业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
  • 赵超;彭帅;高兆银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鲜水葫芦的叶、叶柄、根部分代替培养基中的马铃薯培养平菇菌种,结果表明:固体培养基中添加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均促进了菌丝的生长。在液体培养状态下,添加2/3水葫芦根的效果最好。在液体培养基与固体培养基中,在对照(CK)配方的基础上添加了水葫芦不同部位的材料,均能促进平菇菌丝生长。
  • 王守现;刘宇;耿小丽;孟莉莉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蜜环菌母种不同配方菌丝(索)生长速度及生长势,结果表明蜜环菌母种配方以配方⑦(马铃薯100g,木屑50g,麸皮50g,玉米粉50g,琼脂10g,磷酸二氢钾2g,硫酸镁1g,维生素B110mg,水1000mL)最佳,生长势最强,日平均生长速度达5.18mm/d,与其它配方差异显著,可以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 亢学平;王鑫;胡志强;桂明杰;张阳;周丽洁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12个毒菇菌株进行了培养基筛选试验,初步确立了12个毒菇菌株最适培养基配方,试验表明Ca不利于毒菇菌丝的生长;有机氮利于多数毒菇菌丝的生长。
  • 指导生产
  • 山发育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适应性强,栽培技术粗放,栽培料来源广,而且生长快,周期短,成本低,适应城乡大面积栽培。但在高寒地区设施栽培中经常会出现接种后菌丝不吃料、培养料变酸变臭、菌丝萎缩等问题,致使产量下降,给菇农造成重大损失。
  • 栽培技术
  • 高君辉;杨焱;唐利华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林下经济是一种循环经济模式,是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自然条件,进行合理种植、养殖.既可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增加林地生物多样性,又为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新路子,是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综合体现。
  • 何建清;王伟平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农业生产存在的传统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土地利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围绕农作制度创新,开展菇稻禽农作模式构建及配套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以稻鸭共育为基础、冬闲田栽培黑木耳为重点。采用良种、优化基质配方、稻草覆地和微喷调湿等代料黑木耳冬闲田露地栽培关键技术的研究与示范,以及废菌棒还田、稻鸭共育技术集成与应用,形成了菇稻鸭复合型生态种养技术,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
  • 韩庆国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是低温型真菌,我省栽培季节一般是秋、冬季节,每年的5-10月我省市场上很少见到鲜香菇,难以满足人们对鲜香菇的需求。为此笔者从2005年开始通过培育、筛选高温型品种.改变培养料的配比,改进栽培方式等方面的试验,探索总结出一套北方春夏季栽培香菇的技术,现介绍如下:
  • 杨建伟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黑木耳属中温型菌类,子实体产生温度在15-32℃,以20-28℃最适。春季袋料栽培黑木耳季节一般都是以最适出耳温度为依据,结合当地气象条件推算出当地子实体发生的适宜时间来安排生产。
  • 魏银初;班新河;李久英;周海龙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短段木熟料栽培方法生产的灵芝柄长,菌盖大、厚、坚实,色泽艳丽,其质量明显优于培养料栽培的灵芝,驻马店确由县为短段木灵芝栽培大县,
  • 贺同聚;朱九军;孙晓君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山东省潍坊市经过多年的植树造林,林木资源丰富,有5.7万hm^2的速生林林下土地资源,如何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资源,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食用菌,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为林农增收致富开辟一条新路子,作为林业科技工作者,笔者一直在认真地研究与探索。林下栽培黑木耳充分利用林下闲置的土地资源,不仅节约了宝贵耕地资源,而且能够实现土地资源的重复利用,促进林业发展,实现林业综合效益。笔者在多年指导林农栽培食用菌的基础上,摸索出了一套成熟的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现将林下黑木耳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 张广荣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木耳有很高的医疗价值与营养保健价值。具有清肺润肺、益气强身之功效。黑木耳销售市场一直看好。袋料栽培黑木耳因其生产工艺简单、周期短、材料来源广泛、投资回报快成为菇农致富的一条好门路。现将袋料栽培黑木耳的简易技术归纳如下:
  • 高明金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秀珍菇因其口感鲜嫩、营养丰富、体形秀美等特色,近年来已悄然成为市场的新宠,特别是反季节秀珍菇,更是市场的最大亮点。各地批发价格均在10-12元/kg,大多市场都供不应求。由于进行秀珍菇反季节栽培需在6—8℃的条件下进行8-10h的低温处理,基础设施投资比较大
  • 王银平;王有荣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平菇袋料高效栽培法”(秋季)刊出后读者反映强烈,其中有许多咨询平菇冬季袋料高效栽培方法。为此笔者对此进行了探索。根据笔者十几年的栽培技术实践和试验,结合同行的一些成功做法,设计出多套方案,经对比试验,以玉米芯加鸡粪发酵,袋栽效果最好。经数年的完善和试验,确认其确实可行,效益显著,有较高的推广价值。现将其做法介绍如下,供菇友参考。
  • 病虫害防治
  • 刘海英;侯伯生;范永山;王志芳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离和纯化唐山地区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基础上,在试验室内对生产上常见的16个平菇品种进行了抗性分析。结果表明,16个平菇品种对唐山平菇细菌性褐斑病菌的抗性水平差异显著,F803的抗水平最高,达到85%,其次为1500、雪美和2026,抗性水平分别为73%、64%和59%,其它12个品种的抗性水平均较低。
  • 苏君伟;李超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目前我国鸡腿菇栽培过程中危害比较大的主要病害的细致研究,剖析了鸡腿菇受病害侵染后的发病症状、病原及发生规律,并具体解决了有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对鸡腿菇的病害防治研究提供了参考。
  • 黄建春;李国贤;金卫群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褐腐病又名疣孢霉病,荷兰、美国、澳大利亚等称湿泡病(Wet Bubble)病愿菌为有害疣孢霉或菌盖疣孢霉(Mycogone pernwiosa Magn)。属真菌门、半知菌亚门、丝孢纲、丝孢目、丛梗孢科、疣孢霉属。双孢蘑菇褐腐病是世界性病害,美国、英国、荷兰等均有发生。我国的福建、
  • 贮藏加工
  • 翟万京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柠檬酸为护色剂,进行蘑菇保鲜研究。结果表明:经正交试验:氯化钠(NaCl)0.6%、柠檬酸(CA)1.0%、二氧化氯(ClO2)20mg/L、植酸(PA)0.04%最佳配比的复合保鲜剂常温下可明显延缓硬度下降,抑制呼吸强度,延缓可溶性固形物的降低,从而达到保鲜目的。
  • 张京良;李蓉;孙炳竹;江晓路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正交试验对液体深层发酵生产花脸香蘑功能饮料的工艺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佳配比为:花脸香蘑提取液浓度为50%,甜味剂(白砂糖)2%,酸味剂(柠檬酸)0.06%,稳定剂(海藻酸钠)0.05%,制成的饮料酸甜适口,有花脸香蘑特有的风味和营养成分,稳定性好。
  • 张先;张莹祺;赵金伟;李范洙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香菇柄的利用率,用香菇柄粉与番茄研制了香菇番茄复合果丹皮,其最佳配方为:以番茄浆为原料,香菇柄粉、蔗糖、柠檬酸、果胶的添加量分别为1.0%、20.0%、0.6%、0.6%。其制品的特点为颜色鲜红,有香菇鲜味,酸甜适口,胡萝卜素含量为3.52mg/100g。
  • 食用菌与健康
  • 李波;徐贵华;芦菲;南海娟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七种云南产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显示,竹荪、草菇和美味牛肝菌的甲醇提取物得率较高,依次为32.76%、30.21%和28.81%;鸡油菌和块菌较低,分别为15.92%和10.95%。黄牛肝菌总酚含量最高(24.56mg/g),鸡油菌最低(4.41mg/g)。七种食用菌甲醇提取物的还原能力为:黄牛肝菌>竹荪>美味牛肝菌>黑虎掌>块菌>草菇>鸡油菌;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美味牛肝菌>黑虎掌>竹荪>块菌>草菇>鸡油菌;羟基自由基清除能力为:黄牛肝菌>鸡油菌>块菌>竹荪>黑虎掌>美味牛肝菌>草菇。黄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最强,可能与其总酚含量高有关。综合考虑甲醇提取物的得率和活性,以黄牛肝菌、竹荪和美味牛肝菌的抗氧化活性较为突出。
  • 营养成分
  • 王世平;毛慧玲;欧阳涟;王筱凡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成分、不同硒含量的培养基培养茶树菇菌丝,研究富硒菌丝的主要营养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硒元素能促进茶树菇菌丝多糖及维生素C含量的提高、脂肪含量下降,但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菌丝的产蛋白能力。5μg/mL硒浓度的影响尤其显著,是As-1菌株的最适硒浓度。茶树菇菌丝营养的变化因培养方式不同而不同。振荡培养方式强于静止方式,加富培养更有利于菌丝营养成分的富集。
  • 赵丽;陈艳秋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不同培养料栽培黑木耳的营养成分。结果:灰分、粗蛋白、可溶性糖的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⑦,粗脂肪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④,粗纤维的含量的最佳为配方⑨,配方訛輯輥栽培的黑木耳含铁量达到0.27mg/kg,配方⑦栽培的黑木耳其含钙量为0.98mg/kg。综合评价,其常规营养成分的最佳为配方⑦。
  • 机具设施
  • 宋秀红;侯桂森;殷贝贝;贾淑云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近几年在北京的平谷南独乐河村进行香菇接种帐接种技术试验,成活率达到97%以上。现将接种帐接种技术介绍如下:
  • 王朝江;袁永昌;高春燕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针菇、杏鲍菇等食用菌的制种阶段,输液瓶作为盛装容器替代塑料袋用于菌种生产,不但具有抗高压、耐高温、不易机械扎伤的优点,还可重复利用,且瓶口较小,容易刖棉寒密封,无论在接种还是在培养阶段,受外界杂蔺感染的儿率很低,制种成功率大大提高。
  • 国外蕈情
  • 杨国良
    2010, 32(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第8问:何谓块式出菇? 块式出菇是双区制生产的一种方式,早期用于山洞、人防工程等非专建的出菇场所。这项技术解决了鲜菇不能远途运输的难题,例如荷兰能够向远在10000km之外的日本、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大量出口发好菌丝的料块,在消费市场附近出菇(图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