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黄建春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中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即将有一个大的发展。现从其发展的历程分析,阐述了有利条件、生产的几种模式以及优势和存在问题。从国家政策、发展方法方面以及针对当前一些不理性和不规范现象提出了中国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发展的建议。
  • 产业论坛
  • 贾改秀;张金文;王托和;徐娅梅;华军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河西走廊双孢蘑菇生产主要集中在永昌县、凉州区、天祝县及山丹县等地,在步入"十二五"后呈现出快速、规模化发展的态势。双孢蘑菇生产在河西走廊主要以日光温室秋季畦栽和半地下式简易菇棚夏季反季节栽培模式为主。就河西走廊双孢蘑菇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地区双孢蘑菇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发展双孢蘑菇产业的建议。
  • 何建芬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龙泉市地处浙、闽、赣三省边际,是个“九山半水半分田”的山区市,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传统产业、特色产业和支柱产业。“十一五”期间,按照“提升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总体思路,加大资金投入力度,食用菌产业有了平稳较快发展,产量和产值逐年上升。2006—2010年,全市共发展袋料香菇45000万袋,袋料黑木耳36500万袋,段木灵芝7280m3,黑木耳菌种5600万包,以工厂化生产金针菇为主的珍稀菌类4800万瓶。2010年,食用菌产业从业人数达9万人,产值5.06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4.61%
  • 生理生化
  • 占伍;张引芳;金力;朱爱莲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灰树花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研究的新品种。对袋栽灰树花后熟期、环境条件等对原基形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菌丝发满袋后熟10~15d,袋壁割口搔菌诱导出菇,菌丝恢复期和现蕾期温度控制为:20~22℃;16~18℃,光照控制为:0h/24h,空气相对湿度控制为:97%-99%;89%~91%,通风量控制为:4min/10min;10min/10min,有利于原基的形成。
  • 资源调查
  • 林汝楷;郑群力;江宝兴;杨青;陈晓;林津添;章长生;杜庆红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次在福建省南部海岛开展大型真菌资源野外考察活动。在厦门海岛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49份,分属6目9科18种;在东山海岛共采集到大型真菌标本34份,分属6目11科19种。
  • 育种驯化
  • 原慧;王勇;周继阳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疆阿魏菇为材料,研究了阿魏菇原生质体分离、再生体系建立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稳定的新疆阿魏菇原生质体分离、再生体系,并通过出菇验证了该体系的可利用性。结果显示,在35℃、0.6mol/LKCl稳渗剂条件下,菌龄为8d阿魏菇菌丝体(0.1g)在0.8mL酶解液中(1.5%离析酶+0.5%纤维素酶+2%溶菌酶)制备原生质体,酶解3h获得原生质体达5×106个/mL;在0.8mol/L蔗糖稳渗剂下,原生质体再生时间为16d,其再生率可达0.6%。出菇试验表明,获得的原生质体具有较强的恢复能力,能够与对照组在同样条件下正常出菇。从细胞水平上探索一条食用菌育种新途径,为发展和完善食用菌新菌株选育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借鉴。
  • 罗莹;张志军;李淑芳;刘连强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南韩灵芝、京大灵芝、美芝、G4、G18、日本紫芝6株灵芝菌株的生长速度、子实体产量和商品性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G4灵芝菌株生长速度较快,产量高,子实体商品性状好,是适宜天津地区推广的灵芝菌株。
  • 李崇;李森柱;谢意珍;罗彪;吴清平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麸皮粉、黄豆粉、高梁粉、稻草、马铃薯等价廉易得原料配制的5种液体培养基进行草菇菌种液体培养条件研究。试验结果以高梁粉、稻草、马铃薯为主要原材料的配方Ⅱ,菌丝球多,大小均匀,直径1—2mm,较有利于工厂化生产要求。选择配方Ⅱ培养48h左右的菌种,处于生长对数期,菌量大,活力强,从一级种、二级种液体培养到固体过渡种,制种周期6-8d,只需常规制种时间的1/3~1/2;栽培出菇试验表明,生物效率超过20%,已达到常规种的栽培效果,为草菇的工厂化和规模化生产探索出一条新途径。
  • 周修赵;陈爱靖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滑菇32个不同菌株的菌丝长势、出菇特性进行品比试验,结果表明:在同等条件下Ph0016菌株菌盖厚、产量最高,生物学效率达84.3%,抗性强,属于晚熟型菌株,适合于南方地区大规模熟料栽培。
  • 王灿琴;熊建文;陈丽新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对比供试云耳菌株的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以及子实体的形态特征、转化率等各项指标,最后得出云耳T091、JN07两个菌株综合性状表现良好,与对照接近,可作为广西云耳的主栽菌株。
  • 毛小伟;陈小平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010年底分离金针菇F21-2的各试管菌株,以上一年度保存的菌株为对照,进行出菇试验。以菌丝长势、生长量、菌袋污染率、出菇整齐度、子实体性状、产量等为指标,筛选出优质菌株,供下一年度的菌种生产及栽培使用,并提出了出菇试验一些改进方法。
  • 培养材料
  • 陈丹霞;居晨玉;郑永标;黄颢;黄建忠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通过正交试验考察细脚拟青霉液体发酵培养基3种主要组分马铃薯、葡萄糖和蛋白胨对其生物量与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400g/L的土豆,11g/L的蛋白胨和40g/L的葡萄糖时,细脚拟青霉菌丝体生长较佳,其菌体生物量可达30g/L;培养基成分为200g/L的土豆,8g/L的蛋白胨及40g/L的葡萄糖时,其发酵液有机粗提物量较高,可达36mg/L。
  • 曾凡清;宋小亚;吴春玲;刘昆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丽水地区原材料进行不同配方栽培农秀1号的比较,找出最佳栽培"农秀1号"的配方。结果表明:供试四个配方中,配方②的产量最高,但从综合效益来看,配方①最优。
  • 祁迹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不同比例的花生壳替代棉子壳栽培平菇。结果表明,以花生壳屑30%,棉子壳66%,石灰3%,复合肥为1%配方③为最佳。
  • 汪德宪;陈贵攀;陈正余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培养料添加不同比例桑枝屑栽培香菇试验,得出结果:桑枝屑比例超过50%以上时,随着桑枝屑比例的上升香菇产量降低;添加桑枝屑比例在50%以内时对香菇产量没有影响。
  • 小集锦
  • 朱广凯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用菌生产中应用二次套袋技术可以有效防止杂菌感染,使菌株成活率保持在97%以上。外袋宜选用比内袋周长长2cm、长度长5cm的塑料薄膜袋,一头打结封口。高温灭菌结束后,取出料筒套上外袋,拧紧袋口后搬入培养室,使料筒温度降至25℃以下。
  • 黄卫华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日,农业部公布了全国100个“2011消费者最喜爱的中国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庆元县的“庆元香菇”名列第38位,喜获殊荣,这也是丽水市唯一入选的公用品牌。
  • 薛华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
  • 苗立军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栽培也涉及到一个环境问题,长期的在某一固定区域栽培食用菌会使这一地区有害于食用菌的多种病菌的指数成百倍千倍的上升。这就是种菜越种越有经验,种食用菌越种越难种的症结所在。有很多失败的教训告诉我们事实的确如此,例如无极县南流乡江仁村自2001年栽培鸡腿菇,连续栽培,导致竞争性病害“鸡爪菌”爆发,已无法再栽培。
  • 指导生产
  • 刘雪琼;孙育红;张军;奚惠民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是一种适宜高温季节栽培的高温型食用菌,具有耐贮存的特点,适合上海地区6—8月栽培,可填补市场上高温季节菌类稀少的空白,市场价格极高,有很好的市场前景,近年在上海的栽培数量有逐年增长趋势。正常情况下,金福菇菌包在接种后35d可发满菌丝,再经过15d的后熟期便可进行脱袋覆土栽培,但在实际生产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造成菌丝发菌速度慢,最终导致栽培延后,错过最佳出菇时间,影响产量,影响收益。笔者经过三年来金福菇菌包制作培养实践,取得了一些经验教训,现总结如下。
  • 杨泽涛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绿霉又称木霉,是食用菌栽培中极为常见、致病力强、为害最严重的竞争性杂菌,主要是与食用菌争夺养分和生长空间并分泌出毒素毒害菌丝及子实体。几乎所有的食用菌在不同生产阶段都会受到绿霉侵染,每年都有大量的培养料和食用菌子实体因受到侵害而损失。下面介绍它的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 栽培技术
  • 周建方;吴立峰;李涛;李秋宝;潘海英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场地选择、菇棚建造、优良菌株选用、菌袋制作、出菇管理、虫害防治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苹果木屑反季节栽培香菇技术,为北方地区夏菇生产提供了技术依据。
  • 曾先富;熊维全;陈阳婷;罗小波;李全兴;干雪梅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粮食安全是我们的国家战略。成都位于内陆平原,是传统的粮食主产区。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效益迅速下降,水稻亩产值不足1500元,轮作的蔬菜等经济作物产值虽然达到数千元至上万元,但除去生产成本,亩效益仅2000元左右,农户种植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普遍较低。
  • 沈新芬;沈渊;陆保林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学名tricholomalobayenscheim,是一种高温型珍稀食用菌。金福菇在国内商品名称有洛巴伊口蘑、洛巴口蘑、大口蘑等。金福菇子实体丛生或簇生,白色或乳白色,菌盖小,柄粗大,菌盖平展光滑,呈半球形,菌柄上小下大,呈长棒状(见图)。金福菇营养丰富,100g干品中含有蛋白质27.56%,粗脂肪9.58%,总糖38.44%,粗纤维8.20%。
  • 钟祝烂;余水良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省永安市地处我国东南沿海丘陵地带,属于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冬短,雨量充沛,气候温暖,极端最低气温零下7.6℃,最高气温40.5℃,年平均气温14.3~19.2℃,年平均降水量1494~2059mm,无霜期301d,年日照1766h,春、夏两季多雨,冬春两季多雾,境内地貌多样,海拔高度150~1120m,气候差异明显。
  • 朱鸿;张彦兵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竹荪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其体态优雅,婷婷玉立,菌盖之下生有轻巧细致的洁白菌幕,飘垂如裙,故有“真菌之花”、“菌中皇后”之美誉。竹荪香味浓郁,酥脆适口,营养丰富,别具风味,民间认为有似人参的补益功用,它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和凉补的保健作用。
  • 刘文华;孙艳霞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洁白细腻,内质鲜嫩,含有丰富的营养,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而且具有一定的保健作用。深受消费者所喜爱。笔者经过多次试验,利用玉米秸秆作为主要原料,总结出一套适合北方地区的简易双孢蘑菇栽培技术,现介绍如下。
  • 陈美妮;张建刚;刘军;梁洁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玉米秸秆代料栽培平菇,不但可以有效利用农业废弃物,减少农作物秸秆焚烧现象,而且可以生产出高附加值的平菇,创造较高的经济效益,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的压力,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孙艳霞;刘文华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北方边远山区栽培滑菇,关键是要适时掌握栽培季节的特点,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就地取材,简化工艺,减少污染,提高产量。现将相关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 黄应忠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08—2010年,连续三年笔者在那坡县进行了桑枝屑栽培黑木耳试验。夏伐和冬伐600kg/667m2桑枝可栽培黑木耳300袋(每袋2kg干料),平均每袋产干黑木耳0.13kg,总产于黑木耳量约为39kg/667m2,产值约1404元/667m2。
  • 刘建凤;吉春明;张春梅;朱锦磊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适栽季节的安排、芝房准备、选种、培养料配方的选择、配料与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出芝管理、采收及采后管理等方面介绍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 王尚堃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半地下式塑料大棚栽培平菇,杂菌感染率较庭院栽培低10%以上;一般生物学转化率在150%左右,甚至达200%,较庭院栽培可提高产量15%-25%,且易管理、省工、省时,好操作;同时,菌菜间作,优势互补,便于进行大规模专业化生产。
  • 史轶范;任冰;杜顺刚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西峡是全国香菇主产区,作为香菇产业链之一的制种产业,近年来正方兴未艾、如雨后春笋般碰蓬勃发展。2011年西峡菌种产量逾千万kg。笔者十年前总结的那种穴心式制袋、免套环塞口袋栽香菇制种技术(发表于2001年《食用菌》第1期),已在多种食用菌的制种中被广泛应用。该技术经广大制种技术人员十多年的不断改进与完善,已有了较大的提高,现总结如下。
  • 牛贞福;刘敏;国淑梅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随着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南菇北移”的发展,香菇栽培在山东省得到迅猛发展,尤其在惠民县、栖霞市、日照市等地秋季袋栽香菇已初具规模,在农村经济中已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笔者就香菇栽培中如何提高菌袋的成品率做一介绍,以供参考。
  •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病虫害防治
  • 周根红;杜适普;王安祎;关丽云;王炯;王亚光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生理性病害没有病原物,个体间不能互相传染,但发生普遍、危害严重。总结了平菇出菇期常见的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方法及防治技术,就能有效地预防这类病害的发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 贮藏加工
  • 魏书信;王安建;田广瑞;李确静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新鲜双孢蘑菇为试材,以甘草等八种植物原料为护色剂原料,采用护色液浸泡联合护色液烫漂进行护色试验,通过提取方法优选、单因素试验和比较优选试验进行植物源护色剂筛选,结果表明芦根和花生壳提取液处理的双孢蘑菇的褐变度最低且烫漂液的澄清度良好。
  • 曹效海;马梅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L9(34)正交设计,确定双孢蘑菇低糖饮料的最佳配方为:双孢蘑菇液99.1%,蛋白糖0.9%,柠檬酸0.3%,影响双孢蘑菇低糖饮料口味因素的主次关系依次为:柠檬酸>双孢蘑菇液>蛋白糖。
  • 营养成分
  • 徐晓飞;张丙青;罗珍;陈健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来自不同产地(湖北随州、福建古田、浙江江山、河南、东北和广东韶关)香菇的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和比较。营养成分包括水分、灰分、脂肪、粗蛋白、总糖、氨基酸组成、粗纤维、干物质和高分子多糖(HMWP)等。结果表明:福建产地的香菇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的含量比较多,广东产地的香菇水分含量很高,浙江产地的香菇氨基酸含量最高,河南产地的香菇总糖含量最高,湖北产地香菇干物质含量最高,吉林产地的香菇高分子多糖的含量最高、必需氨基酸百分含量最高。
  • 食用菌与健康
  • 赵成萍;冯翠萍;常晓敏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灵芝多糖,采用分光光度法研究灵芝多糖对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沙门氏菌(Salmonella)的抑制作用。并探讨作用时间和pH值对其抗菌活性的影响,确定最佳抑菌时间和pH值。结果表明,灵芝粗多糖对四种菌的抑制作用由强到弱依次为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在酸性环境下抑菌效果有所加强,灵芝多糖的抑菌活性在与细菌作用12h或24h时达到高峰,以后抑菌作用逐渐减弱。
  • 实验技术
  • 徐军伟;赵蔚;钟建江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细胞在液体静置和振荡培养方式下,抗癌物质灵芝酸的产量有显著的差别。采用抑制消减杂交法分离了灵芝细胞在两种不同培养方式下差异表达的基因,对构建的差减文库进行筛选后获得了一个灵芝的EST序列。根据这个EST序列,采用RACE-PCR的方法成功克隆到了灵芝G蛋白β亚基(Gb)基因(GenBank登录号GQ293361)。序列分析显示这个基因cDNA全长1217bp,编码了313个氨基酸。同源性分析表明其编码的氨基酸与其他蘑菇类真菌Gβ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较高,与Coprinopsis cinerea(XP_001830441.1)、Lentinula edodes(AAP13580.2)和Schizophyllum commune(XP_003029882.1)的一致性分别达到91%、91%和90%。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表明这个基因在液体静置培养方式下的表达量显著高于振荡培养。
  • 菇林关系研究
  • 吴智敏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木耳)是一种木腐菌,生产的主要原料是阔叶树。而阔叶树的生物多样性等森林生态功能又大于针叶树,阔叶林的数量多少与质量好坏,又是衡量森林生态的主要指标。因此长期以来,在龙泉乃至整个南方林区菇耳栽培是否损害森林生态,影响程度如何备受争议。以龙泉市为例,用科学发展观的态度阐述菇耳产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系,客观公正地评价菇耳生产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和妥善处理菇耳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提出了菇耳栽培与森林生态和谐发展的对策。
  • 徐肇友;张步光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已经成为龙泉农业的主导产业,是农民最主要的经济收入来源。食用菌生产的主要原材料是木屑,木屑的主要来源是森林采伐和木材加工的剩余物。森林采伐势必影响森林生态,而脆弱的生态环境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森林资源具有生态、经济和社会三大效益,食用菌生产是森林经济效益的利用过程,如何在保障民生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正确处理保护发展和利用的关系,将食用菌产业的优势发挥到极致,使森林资源的效益最大化,实现资源消长平衡,保护和利用和谐发展,是我们需要认真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 叶春球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山林文化"一词探索龙泉的社会经济和人文积淀,认为在龙泉凡是能装入山与林这个盘子里的东西,无论工业、农业、手工业、商业和旅游观光业,乃至衍生之文化事业,这里的人都干得特别漂亮,正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高速开通后,将茂林修竹,山高水冷,空气清新,生态良好通过一个载体推向市场,将不可使用之财富变成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之优势,建成一个庐山式的集避暑、休闲、疗养、渡假、会务、娱乐乃至森林别墅群开发、香菇文化神庙于一体的特殊经济区,进一步甚至建成一个如同吉隆坡郊区海拔1800m的云顶旅游娱乐胜地,会产生一种出奇不意效果。
  • 张寿橙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菇耳栽培耗用阔叶树资源,是一个十分模糊的概念,因为有的地方完全用锯木屑;有的地方用小薪材、废材、枝桠、果桑枝条;二十年前,烧饭等生活用柴量大,木屑量不够时必然去砍杂柴,所以在计算阔叶树消耗量时,要有所区分。
  • 蘑菇文化
  • 贾身茂
    2012, 34(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依据一些辞书词典中引用古籍的书证为依据,对"菌"的注音和释义进行诠释。提出《吕氏春秋·本味》中的"越骆之菌"的"菌",在辞书词典中引用古籍书证中的释义,不是"蕈"的意思,而是"箘"的意思,此处"菌"是"箘"的假借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