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龚举成;郭兴华;杨玉林;王明安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立足房县耳菇自然资源、人文历史、品质特征、品牌建设优势,分析房县耳菇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强化房县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对策。
  • 曹赞丽;王小新;杜景刚;李涛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花菇是在恶劣环境条件下形成的一种畸形菇,其肉质细嫩、营养丰富、味道鲜美,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其市场售价远远高于普通香菇。因此,在香菇生产中,提高花菇产量一直是广大菇农着力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但长期以来,由于菇农对花菇形成机理认识不清,难以准确把握花菇生产技术,致使花菇率低,产量不高,生产效益未能得到充分发挥。
  • 产业论坛
  • 郭爱兵;宋长江;李海峰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农户为单位的大棚袋栽生产模式已不适应市场发展的要求,冷房生产模式已成为发展方向。而目前发展冷房生产有两个突出的问题需要解决:一是接种工作,需要有手工接种向机械接种转变,提高接种的速度和标准化水平;再一个是资金。冷房生产投资比较大,采用"公司(培养中心)+农户"的组织形式可最大限度地降低农户的投资门槛,有利于该模式的推广及发展。另外,资金扶持、科技投入、协会建设、市场培育等也是该行业顺利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 生理生化
  • 何成武;郝利平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金针菇为原料,研究了温度、pH以及底物浓度对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活性的影响。建立了金针菇酶促褐变反应的动力学方程,结果表明:金针菇PPO最适温度为50℃,最适pH5.0。采用Michaelis—Menten机理描述得金针菇PPO相应的动力学参数KM=0.075mol/L,Vmax=5.744U/min。同时,考察金针菇不同部位PPO活性,结果表明:菌柄上PPO活性>菌盖>菌柄中>菌柄下。
  • 资源调查
  • 李忠;钟莹莹;陈逸湘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初步介绍了梅州灰肉红菇资源的分布区域及其子实体的形态;红菇出菇地的生态环境,包括出菇季节、气候、土壤、植被等方面情况;提出了保护红菇资源的建议。
  • 深层发酵
  • 邹湘月;罗巍;吴郑武;刘东波;谢红旗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发酵液中北虫草生物量、胞内胞外多糖含量为指标,筛选出最佳碳源为玉米粉,最佳氮源为麸皮,KH2PO4和ZnSO4为最适无机盐。通过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实验,优化出北虫草菌丝生物量及多糖得率的液体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玉米粉4.8%,麸皮0.6%,KH2PO40.05%,ZnSO4·7H2O0.1%。
  • 杨泽涛;李莉;李剑梅;朱万琴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卫星灵芝2号菌株的液体深层发酵培养基及培养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发酵培养基为:葡萄糖3%,豆饼粉1.5%,酵母膏1%,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VB11片/L,pH6.0。最佳摇瓶发酵条件为:发酵周期48h、接种量10%,装液量100mL,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9℃,初始pH6.0。发酵条件优化后,菌丝体干重可达1.63g/100mL。
  • 育种驯化
  • 邢振楠;臧海莲;李滇华;郭兴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真菌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以香菇(Lentinula edodes)为研究对象,酯酶同工酶作为遗传标记,应用正交试验对酶解反应的温度、时间、pH以及酶浓度进行筛选。通过酯酶同工酶电泳法与拮抗实验,确立新香菇菌株4株,结合小兴安岭地区气候条件,L1、L5为适宜小兴安岭新菌株。
  • 闫静;周祖法;朱徐燕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三个金福菇菌株在含40%的菌糠料上的菌丝生长情况和生物转化率,结果表明:1号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为0.280cm/d,菌丝洁白、浓密。2号菌株菌丝生长缓慢,生长势弱,而且污染率高达12.3%。3号菌株菌丝生长情况介于1、2号菌株之间。但是从生物学转化率看,三个菌株生物学转化率均在90%以上,而且三个菌株之间差异不显著。综合分析,1号菌株是比较适宜利用菌糠料栽培的金福菇菌株。
  • 刘海英;李秋艳;张运峰;张淑红;范永山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唐平26由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和唐山师范学院利用原生质体融合技术,从众多融合菌株中筛选到的一个优良菌株。通过2007—2011年的多点比较试验,该菌株菌肉肥厚、粗多糖含量高,菇形美观,口感嫩滑。唐平26出菇温度范围广,适合春季和秋冬季两季出菇,高产、高抗细菌性褐斑病,耐运输,适官于多种原料栽培。现将其特性及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对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中通气棉塞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橡皮盖体代替棉塞能够有效地避免菌种杂菌污染;工效高;成本低。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母种、原种、栽培种制作中通气棉塞改进试验,结果表明,利用橡皮盖体代替棉塞能够有效地避免菌种杂菌污染,工效高,成本低。
  • 培养材料
  • 刘冰;王后平;李海东;张汉波;曹安江;杨明挚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壳斗科及桦木科常见树种的细小枝条和叶片及农作物茎干培养蜜环菌,分析测定菌丝体的长势和性状并对材料进行评价。筛选出玉米秸秆可作为蜜环菌菌包生产的最佳原料,而麻栎枝段可作为天麻种植中替代菌材的最适材料。玉米秸秆添加2%蔗糖可显著增加菌丝产量和缩短培养周期。与麻栎枝段相比,质量比为7:3的麻栎和旱冬瓜混合枝段培养蜜环菌,菌索产量和性状无显著差异,但菌丝生长更好。
  • 赵红萍;王建宝;付振艳;闫红霞;雷勇刚;陈庆宽;刘安全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玛纳斯县丰富的作物秸秆和牲畜粪便,设计七个不同配方,栽培姬松茸。结果表明:最佳原料配方有两个:①棉秆42%,棉子壳20%,牛粪32%,过磷酸钙2%,石灰2%,尿素1%,石膏1%;②棉秆32%,玉米芯30%,牛粪32%,过磷酸钙2%,石灰2%,尿素1%,石膏1%。
  • 王爱仙;刘福阳;巫仁高;邓文明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闽北地区逐步尝试应用菌草栽培各种食用菌。笔者以菌草为主要栽培料,进行栽培大球盖菇试验,希望为寻找栽培大球盖菇新原料提供依据。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陈小央;罗春惠;金慧丽;陈根明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充分利用浙江省农业资源,将蚕豆种子下脚料用于工厂化栽培金针菇。试验表明20%蚕豆粉配方出菇快而整齐,生产周期较短,产量较高,品质优。
  • 小集锦·信息
  • 陈志平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5月23日,顺昌县竹荪协会邀请客商与会员代表在家门口面对面的洽谈竹荪产销事宜。顺昌县是“中国竹荪之乡”之一。为了减少流通环节,增加收入,协会在大历镇举办竹荪产销对接会,邀请客商与周边岚下、高阳、建西等乡镇会员代表在家门口面对面的对接,就竹荪无公害、色泽、干湿度、捆绳、价格、交货方式等事宜进行洽谈,并签订4.1万kg的订单议向,价值600万多元。
  • 杨儒钦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花盆栽培榆黄蘑方法简单,成本低廉,移动随意,出菇时可摆放在庭院、阳台、客厅等处观赏,后期可食用。种一次可采四潮菇,每潮菇观赏期为7d左右。是既有观赏作用又有食用价值,有待开发的新项目。现将其方法介绍如下。
  • 杨玉石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脱水烘干工艺多种多样,以香菇为例,为使菇型圆正、菌盖卷边厚实、菇褶色泽鲜黄、香味浓郁、含水量达到12%的出口标准,必须把握好以下五个环节:
  • 指导生产
  • 陈涛;何福文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香菇栽培中常常出现制棒成品率不稳,头潮菇过密,头潮菇迟迟不出、死菇蕾、长菇腿、转潮迟缓等异常现象。如果处理不当,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香菇产量,降低生产效率。笔者通过多年试验探索,得出了一些实践经验,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现总结如下,供同行参考。
  • 王敏强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利用木耳废料栽培鸡腿菇过程中容易出现:发菌期菌丝不吃料或菌丝稀疏;菌丝生长较慢或停止生长;子实体瘦小、产量低、品质差;病虫危害等问题。通过分析木耳废料的营养特点、鸡腿菇生长的营养条件、环境条件,提出了如何通过调整培养料配方、加强管理等来提高鸡腿菇的产量和品质。
  • 栽培技术
  • 李喜范;王培进;薛峰;王福祥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紫芝(GanodermasinenseZhao,XuetZhang.)别名:木芝。紫芝是亚热带区具有代表性的灵芝之一,主产于长江中下游地区,如河北、山东、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西以及海南和台湾等地。在温带区的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区主要有松杉灵芝分布,则不产紫芝。在自然界,紫芝生于常绿阔叶树或针叶树的干基、伐桩及其周围。
  • 张少泽;李九英;班新河;魏银初;王震;赵永顺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品种L808是浙江省丽水市大山菇业研究开发有限公司科技人员选育,2008年经全国食用菌品种认定委员会认定通过,认定编号为国品认菌2008009。其突出特点是,栽培周期长,出菇期长,菇形圆正、菌盖厚、菇质致密,菌盖吸水后变化不明显,货架期长,适宜鲜销,干物质含量高,干菇重:湿菇重=1:(7—8);市场售价高,鲜菇售价比L087、856、939及9608等品种平均高1元/kg,深受各级经销商及消费者青睐;
  • 陆娜;闫静;周祖法;袁卫东;王伟科;宋吉玲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同栽培香菇相似的菌棒代替栽培瓶和栽培袋,再结合新的菌棒排位方式,与传统的两种栽培模式进行对比试验,对猴头菇菌丝生长时间、子实体产量和农艺性状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菌棒栽培法较传统栽培方法更节约成本,并且产量、农艺性状、商品性等都具有优势。通过菌棒排位方式对比试验得出层架式立体栽培更适用于大规模的猴头菇生产。
  • 孙洁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代料栽培是黑木耳生产史上一次重大技术革新,它缩短了黑木耳生产周期,大幅度提高了生物学转化率,也使黑木耳种植区域进一步扩大。然而,长期以来,代料香菇生产多以桦栎、青冈栎等硬杂木木屑为主料,林木消耗量大,菌林矛盾突出。为解决这一问题,笔者探索利用当地资源丰富的苹果枝木屑栽培黑木耳代料,取得了成功。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供同行和广大菇农参考交流。
  • 王朝江;高春燕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笔者前期研究证明,以30%~50%棉秆添加到棉子壳中栽培姬菇,可收到节支增效18%-30%、增产5%效果。这项技术经过近两年的推广,目前在河北省姬菇(柄形微型平菇)产区已被一些种菇大户认可,从而使棉秆有望成为支持当地姬菇生产持续发展的新原料。但在应用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现将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供用棉秆种菇者参考。
  • 江惠华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竹荪产业发展和市场消费新要求,深入研究安全高产规范化的栽培关键技术。内容包括:无害化产地条件,当家品种选择,培养料科学处理,播种养菌技术,出菇管理园艺,病虫害防控措施6个方面的技术集成。
  • 孙永琴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总结出秋季栽培黑木耳栽培菌袋生产时间4月中旬至5月中旬最好,耳基发生快、产量高、病害发生减少;夏季生产的栽培菌袋室外遮阳棚(遮阳度70%)自然培养及室内通风松散摆放培养的栽培菌袋耳基发生快,秋木耳产量高;最佳的下地摆放时间是7月20日-8月9日。
  • 邬金飞;王建兵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发酵处理过的松、杉木屑制备金针菇原种,菌丝吃料比阔叶树杂木屑培养料快;通过加入20%的阔叶树杂木屑规模化栽培金针菇,结果每批菇的生长期比传统的阔叶树木屑料缩短3d,产量相当,菇体洁白、柄圆、肉质厚,生物转化率达到了100%。通过金针菇栽培,为松、杉木屑找到了合理的应用途径。
  • 黄文豪;董儒贞;常德龙;文瑞均;张云岭;马志刚;刘楠;张铭望;黄琳;夏莘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银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珍稀树种之一,又是多目标名贵经济树种。上世纪60年代,德国医药科学家发现银杏叶片中含有治疗心脑血管动脉硬化、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多种药效成分,再一次激发了人们种植和发展银杏这一古老树种的热情。我国银杏树拥有量占世界总量的70%以上,居世界第一位,遍布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每年以2000~2500万株的速度递增。银杏属落叶树,我国每年自然产银杏叶约30万t,除3万t定向栽培的银杏叶用于药物提取外,大部分随自然落叶流失。利用银杏叶栽培食用菌,既可减少我国用于食用菌栽培的林木消耗量,又可达到这一宝贵资源的充分合理地应用目的。现将利用银杏叶栽培香菇技术介绍如下。
  • 杨燕;李富得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些年猪苓价格不断上涨,极大的刺激林区群众种植的积极性,种用菌核价格不断攀升,目前鲜重达到160元/kg左右,许多想种猪苓者望种兴叹;纯猪苓菌种伴蜜环菌栽培法也称“猪苓伴活树栽培法”,继猪苓菌核仿野生栽培技术后,这两年试验成功并推广的猪苓栽培新技术。在猪苓菌核不足的条件下,人工分离提纯,生产猪苓纯菌种作为猪苓种源,生产成本低,能迅速扩大种植规模,同时所产猪苓优质高产,能提高种植效益。现将其介绍如下。
  • 高云虹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杂菌污染栽培袋进行不同方式处理后制作黑木耳栽培种出耳试验,结果与常规料栽培种相比,产量、原基形成时间等均无差异。直接插棍灭菌法栽培种呈现的颜色比杂菌原有的颜色深,形状相同。正常栽培种效益最高,依次是直接插棍灭菌、倒袋重装灭菌。直接插棍灭菌的平均效益比倒袋重装灭菌的提高6.39%,比对照降低16.16%。倒袋重装灭菌的效益比对照降低21.2%。
  • 病虫害防治
  • 宋金俤;马林;曲绍轩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我国14个省的食用菌产区发生的双翅目危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危害食用菌主栽品种的双翅目害虫以多菌蚊、眼蕈蚊、瘿蚊和蚤蝇为主,在不同的品种、栽培季节和栽培方式所表现出的危害各有不同。根据南北方菇房的种类,提出了"小环境控制+成虫诱杀"、"黄板监测+成虫诱杀+生物制剂"和"黄板监测+生物制剂+安全性药剂"三种途径来综合控制双翅目害虫对食用菌的危害。
  • 何建芬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产业是龙泉市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近年来,袋料黑木耳产业快速发展,2010年达到了1.5亿袋,产值达到了4亿多元,黑木耳产业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但随着栽培规模的扩大和栽培期的延长,加上异常气候的影响,黑木耳病虫危害越来越重,轻者减产,重者绝收,农民生产效益参差不齐,平均袋产值为3—4元,差的亏本,最好的袋产值达到9元。笔者对龙泉市黑木耳生产情况进行长期观察和思考,认为造成黑木耳栽培效益参差不齐的主要原因是病虫危害。现将袋料黑木耳生产过程发生的主要病虫危害和防治对策总结如下。
  • 向崇高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麻生产中发生烂麻,损失惨重。其实只要查清烂麻的根源,针对性的采取措施,烂麻是可以预防的。现将引起烂麻的原因和预防措施介绍如下。
  • 刘文华;孙艳霞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用菌制种过程中,经常因为杂菌污染而成品率低,有的甚至会全部报废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另外,在一批菌种出现一定比例的污染状况时即使剩余菌种能够用于生产中,也存在一定的风险,所以人们常把杂菌称为食用菌的“克星”。下面介绍菌种制培中的几类常见的杂菌及预防措施。
  • 营养成分
  • 张丙青;陈健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野生的金黄喇叭菌营养成分和营养品质价值进行系统分析与评价。结果显示金黄喇叭菌中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分别为:18.24%,4.70%,3.61%,8.40%,9.15%。其Mg、Mn、Fe、Zn等矿质元素含量(mg/kg)为1050.32、38.32、717.55、24.30。干制品中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氨基酸总量(mg/100g)分别为4007.03、8559.33、12566.36。氨基酸评分(AAS)、化学评分(CS)、氨基酸指数(EAAI)分别为9.88、4.92、45.69。EAA/TAA为31.89%,EAA/NEAA比值为46.81%,鲜味氨基酸总量占氨基酸总含量百分比为34.90%。GPC测定金黄喇叭菌多糖重均分子质量(Mw)为11194。因此,金黄喇叭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味道鲜美,营养价值极高的,具有良好经济价值和开发前景的食用菌。
  • 徐丹先;林佶;段志敏;万玉萍;白斌;孙灿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测定了野生奶浆菌(Lactarius volemus)蛋白质、铜、铁、钙、锰、锌、硒等营养成分,以及重金属含量。野生奶浆菌氨基酸总量为1.275%,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比值(EAA/TAA)为39.3%,人体必需氨基酸与非必需氨基酸的比值为0.647,硒75μg/100g。野生奶浆菌是一种含质优蛋白质和各种矿物元素营养丰富的野生菌。
  • 贮藏加工
  • 徐晓飞;向莹;陈健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干香菇在25℃、常温真空以及-4℃贮藏条件下一年之内香菇总糖、水分、色差、干物质、高分子多糖和多糖分子量的变化规律,以及在贮藏中对干香菇的感官评定,为长期贮藏香菇提供一定的指导作用。结果是在-4℃和真空这两个条件下贮藏香菇,其水分、干物质、总糖和高分子多糖的变化不大,色差的变化都较大,而且在-4℃条件下感官评价较高,多糖降解较慢,所以选择-4℃这个温度条件下贮藏香菇是比较合适。
  • 解春艳;杜鹃;褚卓栋;李慧;吴智艳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茶薪菇子实体多糖的提取条件进行优化研究,采用单因素与复因素试验方法确定了最佳的提取温度、提取时间、pH值和料液比。结果表明:提取温度、时间、pH值和液料比对茶薪菇多糖提取量影响显著,在提取条件为温度90℃、提取时间2h、料液比1∶20、pH8.0,茶薪菇多糖提取量最高为28.04mg/g,显著高于其他条件。
  • 菇林关系研究
  • 张寿橙;周善森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三十年来,我国菇耳业逢勃发展,对菇耳是破坏森林或合理利用,一直争论不休。不少林区唯恐发展菇耳对森林保育不利而不肯放手:有采取许可证办法、也有明令禁止种香菇。与此相反,一些贫林地区,虽资源不足,如浙江磐安、福建寿宁则大胆放手发展菇耳生产,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浙江龙泉市科技局为此立项对龙泉菇耳情况进行系统调查研究。
  • 周善森;何金根;雷小平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菇耳业的迅速发展导致阔叶树资源需求量的日益增加,制约了菇耳产业的稳步发展。采取高度集约经营的方式:以短轮伐期与截杆萌条培育技术营造菇耳林,可加快菇耳林资源发展,缩短生产周期,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增加经济效益。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从而为菇耳产业可持续性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提供充足的优质资源开辟新的途径。
  • 李朝谦;刘荣松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与林业关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培育灵芝要损耗木材,但灵芝产业的发展,提高了林业的价值和作用,林农得到实惠,从而更加重视、保护、发展林业,又促进了林业生态的发展。
  • 毛日华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许多人耽心,菇耳灵芝以阔叶树或将其粉碎成木屑为原料,像龙泉作为林区,认为每年只能生产几千或上亿袋,种多了必定损害森林,不少领导对此也心存疑虑,乃至发生以计划控制,干涉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其实,只要效益好,市场会向你提供足够的材料,因为就菇耳而言,全国年栽培总量不过30万t,闽、浙、赣、皖这一南方林区,栽培量也不过3万t左右,只要依靠市场调节,木屑原料根本不成问题。笔者就龙泉市八都区块调查证明:栽培量再放大,也不会造成森林与生态的损毁。
  • 蘑菇文化
  • 贾身茂
    2012, 34(4):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一些真菌及食用菌文献资料与辞书为依据,梳理了"菌类"概念的由来和三种释义的发展演变过程。提出按汉语语言文字特点与构词规律,现代的"菌类"概念包含"细菌、粘菌和真菌"符合生物科学发展的现状。并指出新词"菌物"易与"菌类"一词混淆,如果将"菌物"称为"真核菌物"会更准确,以与"菌类"区别。又指出进入21世纪的今天"菌类"对应于英语"mushroom"不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