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冯新;刘权海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实施农业标准化是建设现代农业的抓手,是增强中国农业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础条件。只有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全过程纳入标准化轨道,才能加快农业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才能提高农业科技含量和经营水平,才能完善适应现代农业要求的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这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时的讲话内容。
  • 产业论坛
  • 王锋尖;江爱明;赵富国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丹江口市食用菌产业当前生产、销售、管理现状进行了认真的调查,指出了当前食用菌产业存在的几个问题,切合丹江口市的实际情况,并从7个方面提出了发展对策,以保证食用菌产业健康发展,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 生理生化
  • 耿军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温度、湿度、光照、二氧化碳含量等方面探讨了阿魏蘑子实体生长特性。研究结果表明,阿魏蘑出菇期最适的空气相对湿度为85%~95%,温度为8~18℃,适宜的光照强度为300~500lx,适宜的二氧化碳浓度范围为300~90 mg/kg。
  • 深层发酵
  • 曾泽彬;刘学锋;王一;李冬兵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茶树菇菌丝生物量、菌球数量等为指标,通过对发酵罐接种量、装液量、通气量、罐压和发酵起始pH的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条件下最佳接种量为10瓶,装液量为35 L,通气量为1.0 m^3/h,罐压0.03 MPa,起始pH为6.5。
  • 小集锦·信息
  • 连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月24日,宜宾市农业局相关负责人到珙县底洞镇调研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调研组一行到该镇楠桥村、芭蕉村实地察看了桑枝食用菌生产情况,详细询问了目前生产状况、资源情况。
  • 李小轩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陇西食用菌产业发展迅速,造成对棉子壳需求量较大,因棉子壳价格持续走高,菇农栽培成本明显上升,效益有所下滑。陇西县大量的玉米秸秆及中药材下脚料可利用。为降低菇农生产成本,促进食用菌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陇西组织部分菇农利用玉米秸秆、当地主产中药材黄芪茎叶栽培姬菇并取得成功,经济、生态效益明显,目前已具相当规模。现将相关技术及经验总结如下。
  • 杨儒钦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榆黄蘑颜色鲜艳型似花朵,香气扑鼻,味道鲜美,不但营养丰富,据资料介绍经常食用还有防治胃癌之功效。但如此典型的珍品——榆黄蘑市场上很难买到。其原因是:①榆黄蘑不易保鲜。采下后不足一天的时间就颜色变淡,没有新鲜感,失去原有的面容。②鲜榆黄蘑质脆,不耐压挤,经运输到销售,很难保持原来的状态。③不能及时采收,过早采收担心产量;成熟时采收再运到市场,时间长了降低了品质。这就给新鲜榆黄蘑的销售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 连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月22日,中国北方食用菌交易市场正式开始招商运营,其启动仪式在接待中心隆重举行。各级政府及部门对此项目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和支持,中国食用菌协会副会长李尚元、县长蔡福浩、县人大主任高玉怀、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姜树君、副县长胡维民、县政协副主席林子武及省市县相关部门负责同志出席庆典仪式。
  • 连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月1日,在柞水县下梁镇解放村刘海波的食用菌基地里,一排排食用菌大棚整齐划一,一颗颗小香菇已经探出了头。该食用菌基地占地23.35×10^3m^2,地栽香菇30万袋,可实现纯收入60万元。
  • 育种驯化
  • 张平;赖腾强;谢娜;吴伯文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为我国传统名贵中药,也是我国目前研究和开发较多的药用菌。近年来,灵芝开发与应用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随着人们对灵芝认识的加深及生活水平的提高,灵芝在国内及国际市场的需求已逐渐增大,产品供不应求,是农民脱贫致富的理想项目。
  • 张文隽;吴亚召;雷萍;杜艳;石文权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白灵菇Sw-1的生物学特性做了初步的研究。比较了不同温度、pH值、碳源、氮源条件下菌丝生长情况。试验结果表明:白灵菇sw-1菌丝生长最适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最适培养基含水量为65%。
  • 吴才祥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天麻的病虫害严重影响它的产量,尤其是疣孢霉和尖孢镰刀菌在南方地区高温高湿条件下对天麻危害更大。通过选育高产亲本再多次与本地抗病力强的野生乌杆姆指天麻进行连续回交,培育出了抗病能力强的天麻新品种Y_4和Y_5。经栽培试验表明,它们有明显的抗病能力,能高产稳产;在折干率、药效及商品价值上均具有杂交优势。
  • 柴美清;张勇;李毅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麦粒营养丰富、全面,用麦粒制作菌种取材方便,粒度大小均匀适中,菌丝易长入粒内,传代接种时,菌种受损伤少,且易分散均匀、转接率高、萌发快。麦粒是制作原种、栽培种极好的原材料。
  • 培养材料
  • 杨立宾;郑安波;杨艳华;郭盈;高方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马铃薯渣和农作物秸秆为原料,辅以麸皮、玉米面等栽培剌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优化其配方并对栽培出的剌芹侧耳进行粗纤维、脂肪、总糖、蛋白质测定。结果表明:由马铃薯渣15%,秸秆70%,麸皮10%,玉米粉3%组成的培养基配方,其菌丝生长快速、洁白、茁壮;最大单菇重、产量均较高,生物转化率和体内营养物质与对照组持平或有少量提高。
  • 张光友;顾明;徐彦军;夏先林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覆土材料,研究其对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子实体性状及产量影响。结果表明,处理4、处理5菌丝长势浓密、粗壮,覆土难板结,出菇快,处理1、处理2、处理3菌丝长势弱,出菇较慢。处理2、处理3子实体性状好、单菇重,处理3与处理1差异性极显著。处理5产量最高,为5.39 kg/m^2。产量依次处理5>处理3>处理4>处理2>处理1,其中,处理5与处理4、处理3差异显著,与处理1、处理2差异性极显著;处理3、处理4与处理1差异性极显著。处理5的净效益最高,为15.32元/m^2。
  • 刘瑞璧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养猪场沼渣,在杏鲍菇栽培配方中使用,可取代50%以上的木屑,经试验对比,产量可提高6.8%,生产周期缩短2 d,栽培料成本下降5%,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 陈文杰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棉子壳价格的大幅攀升,食用菌栽培原料面临着新一轮的再选择,多原料配伍生产食用菌和原料来源的更广泛应用成为近两年的研究热点。在我国,各类食用菌的栽培基地主要分布在各地的山区,一方面因为山林资源丰富,另一方面也是这些地区选择其他致富项目的机会较少造成的。这些特点和原因也正好成就了当今食用菌栽培原料的选择,
  • 代雁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食用菌产业的不断扩大,栽培食用菌废料的种类越来越多,如栽培双孢蘑菇的粪草废料、栽培其他菇的废料等。由于菇农对食用菌废料的营养价值不太了解,食用菌的废料往往被随地丢弃或作燃料,既污染环境又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因此,利用食用菌栽培废料,变废为宝,对促进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 指导生产
  • 周丽洁;王鑫;亢学平;胡志强;于海茹;桂明杰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吉林省黑木耳栽培中常用二级菌制作方法及优缺点进行简要介绍,并以生产10 000袋来计算各种配方二级种所需成本。
  • 栽培技术
  • 祁鹏;李峻志;李安利;戴璐;吴小杰;张黎光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化建设不断推进,渭北旱塬上产生了数以万计闲置的迁出窑洞,这些窑洞使用寿命远未到期,回填成本较高,闲置废弃既造成资源浪费且易发生危险。
  • 徐彦军;邹琴;刘洋;张凌峰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不同脱袋覆土方式栽培姬菇,分析各处理对姬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的影响,并对姬菇子实体营养成分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处理1姬菇菌丝生长和子实体性状表现较好、产量最高(2.70 kg/m^2)并与对照(袋栽出菇)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覆土栽培姬菇的子实体脂肪、多糖、粗纤维、蛋白质含量比对照高,鲜味更浓郁。
  • 魏银初;李九英;王震;赵新民;赵志华;魏晓春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以玉米芯为主要原料,采用发酵料栽培种生产平菇的轻简化栽培模式,结合装袋机装袋,混合接种技术的应用,大大降低了劳动力成本,提高工作效率5倍以上。
  • 孙育红;刘雪琼;邱华峰;章超;奚惠民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金福菇(Tricholomal giganteum)是一种高温型珍稀食用菌,商品名又称大白口蘑,近年来上海引进了该品种。金福菇出菇温度较高,子实体形成温度为15~34℃,并较适合于粗放式栽培,是林下周年夏季搭配栽培的好品种。众所周知,在上海寸土寸金,但其拥有1-3万hm^2以上的林地资源,如何开发和利崩,多年来笔者在林下栽培食用菌进行了尝试和探索,并获得了成功。
  • 陶军;袁斌;雷小刚;张文武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温度操控技术十分关键,对金针菇的生长发育有直接关系,在完全掌握了育菇期间各个阶段的温度调控技术之后,再加以综合应用,才能保障工厂化金针菇生产育菇阶段的缩短生长周期,提高质量,单位产量实现新突破。试验结果表明:生长期环境温度保持在5℃时,生产出的产品产量高,品质好。
  • 闫宝松;关广财;马凤;张跃新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黑龙江地区代用料栽培黑木耳生产,逐渐向优质单片黑木耳的栽培方式发展,而且生产规模逐渐扩大。针对这一发展趋势,笔者通过栽培试验及生产实践,总结出适合优质单片黑木耳栽培的优良品种,栽培季节,培养基配方,菌袋制作技术,催耳期、生长期管理措施。现介绍如下。
  • 陈爱靖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银耳-滑菇高产高效周年栽培技术,是根据银耳属中温结实型菌类,而滑菇属低温结实型菌类的特点,在同一个菇棚进行两菇周年的高产高效栽培,夏季栽培银耳,冬春季栽培滑菇,并利用银耳废菌糠栽培滑菇,废料得到循环综合再利用,变废为宝,促进食用菌生产良性循环和可持续发展。
  • 刘利群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属于中低温型食用菌,高温反季节栽培食用菌在北疆有多种模式,双孢蘑菇的生产也常借用这些生产模式,不同的反季节栽培模式都有其优缺点。通过调查与实践发现,高海拔、高纬度及机械制冷都存在高投入、高风险的问题,而利用遮阳网加喷雾的简易降温措施,在北疆反季节栽培双孢蘑菇是完全可行的,而且做到了投入低、效益高,利于推广。
  • 高春燕;郝素芳;王朝江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菌盖直径3~4cm,菌柄长度1~2cm时采收的普通平菇,俗称为小平菇。它与普通正常采收的平菇相比,具有口感更脆嫩、味道更鲜美、运输更不易破碎、更容易存放等特点。近年来小平菇在河北、北京、天津及东北市场上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欢迎。小平菇的主要产地在河北省宁晋、冀州、晋县;小平菇的主要原料为棉子壳、玉米芯等。近年来随着对食用菌栽培基质的研究不断深入,
  • 杨建伟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葛市食用菌起步早,发展快,农民栽培积极性高。但多年来,菇农对食用菌栽培技术的掌握不重视,相互模仿,迷信经验,以致栽培屡屡受挫。出现了“头年少种发,二年大种瞎,三年改行把棚扒”的局面。2011年许昌技术经济学校人文素养培训中心,
  • 顾忠春;沈惠琴;沈川;黄祖德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市场需求,草菇生产逐步推行设施化栽培,除能达到提前延后栽培外,基本可达到周年化生产水平。草菇生产周期很短约20d(从堆料至采收结束)各个技术环节均要求精细,笔者通过多年实践,增湿、换气技术尤为重要。现将具体操作细节分述如下。
  • 病虫害防治
  • 蔡翠芳;吴少风;颜舜杨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菇蚊、菇蝇是茶树菇栽培中的主要害虫。介绍了闽北茶树菇栽培过程中菇蚊、菇蝇的发生、危害规律及其物理防控措施,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 贺宗毅;陈仕江;张德利;刘飞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真菌,其药效与冬虫夏草相似,具有滋肺益气、增精益肾、止血化痰、抑制肿瘤、提高机体免疫力等功效。
  • 黄良水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描述金针菇生产过程中胡桃肉状菌的病害特征、发病条件,并对该病害提出了四个方面的预防措施。
  • 小集锦
  • 连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8月20日,娄底新化西河镇村民周先生致电娄底新闻网,称在自家竹林前发现了一个“巨型蘑菇”,个头之大令其八十岁的老母都啧啧称奇。
  • 朱广凯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选用优质菌种优质菌种纯度高、生长势强、菌龄适中,无病毒、细菌、杂菌侵染。选用菌种时,要了解菌种的生长特性,是否适应本地栽培,菌种生产厂家是否按国家规定的菌种生产程序制作,最关键的是看菌种生长势、是否被污染、是否遭受害虫侵害及存放时间等。菌种适宜的菌龄应在40d左右。
  • 机具设施
  • 冯纯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鉴于臭氧消毒的独特性能和广阔的应用领域,越来越多地被广大食药用菌业的科技、生产人员所认识,在生产中臭氧消毒设备逐步取代传统的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剂消毒。随之在市场上出现了多种类型的臭氧发生器件和臭氧消毒设备生产厂。为了保护使用者的自身利益,使买来的臭氧消毒设备在生产中发挥应有的作用,获得预期的消毒效果,在选购时应关注以下几点:
  • 贮藏加工
  • 张妤;金晖;陈萍;张拥军;朱丽云;李佳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讨不同粒径对香菇柄不溶性膳食纤维(IDFs)理化性质的影响。方法:制备不同粒径香菇柄IDFs,通过水合能力(膨胀力)、吸附性能(持油性及胆酸钠结合能力)的测定,分析粒径对香菇柄IDFs的影响。结果:原料粒径对香菇柄IDFs的理化性质可产生较大影响,其膨胀力随IDFs粒径减小逐渐增大,细粉极时膨胀力最大,为粗粉的2.01倍,粒径达到极细粉时,膨胀力出现下降趋势。持油性在中粉时最大,是粗粉的1.41倍。结合胆酸钠能力在细粉时最大,是粗粉的1.56倍。结论:试验为黑木耳膳食纤维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基础研究数据。
  • 营养成分
  • 颜振兰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多元统计成分分析法,对添加不同量猪粪渣竹荪中蛋白质营养价值的6个主要营养指标进行相关及主成分分析。结果表明:竹荪子实体的化学评分与生物价、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正相关;生物价与营养指数和氨基酸比值系数分呈极显著正负相关。主成分分析显示,可将原6个营养指标综合为2个主成分,其累积贡献率可达99.63%。根据主成分对原性状的综合能力进行营养价值分析,2个主成分可分别解释为可称为化学评分、生物价和营养指数效应因子及氨基酸评分和必需氨基酸指数效应因子,建立了主成分方程。并计算出各处理的主成分得分和综合得分,排序第一的为B_3处理,所以B_3处理为较佳的处理。
  • 食用菌与健康
  • 张孔金;黎志银;谢宝贵;黄志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在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重金属铅、镉、汞和砷,研究秀珍菇对这4种重金属的吸收富集规律。结果表明,秀珍菇对这4种重金属都有一定的吸收富集作用,回归方程分别为:铅y=9.4489/(1+EXP(0.276054-0.023566x)),镉y=8.7337/(1+EXP(2.4744-0.799358x)),汞y=19.9212/(1+EXP(2.8405-2.2885 x)),砷y=1.9672/(1+EXP(2.6924-0.488358x))。根据《无公害食品食用菌》和《绿色食品食用菌》对秀珍菇子实体重金属含量的限量标准,提出秀珍菇培养基中的重金属含量:符合无公害食品要求时,培养基中砷≤5.582 mg/kg,铅、镉和汞不得检出;符合绿色食品要求时,培养基中砷≤3.309 mg/kg,镉≤0.536 mg/kg,铅和汞不得检出。
  • 蘑菇文化
  • 贾身茂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真菌一词的历史渊源、内涵与外延的发展与演变,"Fungi"与"Mycology"的汉语对应词。建议按照国务院的批示,使用科学名词(术语);提出与使用新名词(术语)要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
  • 菇林关系研究
  • 张寿橙;张子川;张石清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人类在适应严酷的山林环境生存与发展中,独自形成与农耕文化具有显著差异的物质文明与生存方式。他们阐长于从浩瀚的山与林之中,创造自身生存的物质财富,从而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浙江龙泉及其周边的庆元、景宁等县、市,具有南方山林文化发展千年历史的典型特征,如何弘扬这种优良的文化遗存,增添现代林业之活力,为山区经济服务,乃一新的课题。以菇、耳、灵芝、茯苓类木腐菌生产,如何纳入从森林营造、抚育、砍伐、到木材加工、木屑生产整个体系,提出观念更新和机制创新;从规划和政策扶持上着手,使木腐菌生产成为森林经营的重要部分,以极大地增加林农收入。
  • 季新良;张寿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龙泉食用菌从20世纪的80年代初开始,便作为龙泉市林业局的一项重要任务,在全局推广。徐秀水局长为此抽调人马,在金沙林场成立了浙江省林业系统唯一的食用菌实验场。时丽水地区林学会也专门设立以张寿橙、吴鸣翔等同志为主的食用菌学组,浙江省林业厅国营林场开发公司号召全省国营林场以香菇生产为主开展多种经营。并以龙泉林场为中心设立香菇技术协调组。龙泉市林场更是以林、菇、畜、
  • 龚兆培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龙泉市是食用菌生产的传统主产区,是世界香菇人工栽培发源地,发展食用菌历史悠久。位于龙泉市东部的安仁镇,被誉为中国南方黑木耳菌种第一乡,有着20多年黑木耳菌种牛产历史,特别是进入2000年以来,镇党委、政府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注重培育发展地方特色产业,使食用菌产业尤其是黑木耳菌种生产取得快速发展,已成为农民增加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
  • 张寿橙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这些年笔者就人均GDP自2000美元开始,恩格尔系数在40%以下开始,菇耳主产区出现菇林和谐-菇耳与森林生态同步和谐发展,食用菌市场消费增量加速的良好趋势,发表了不少文章和会议讲活,对此不少产地反响强烈,现结合有关媒体所提问题,作以下书面回答。
  • 来信照登
  • 芦笛;贾身茂
    2012, 34(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杂志主编先生,贾老师: “‘菌’的多音多义现象及发展和变化”(食用菌,2012年第2期)。 学者陈寅恪曾说:“凡解释一字即是做一部文化史。”近读《“菌”的多音多义现象及发展和变化》此文,也感受到贾老师的魄力和学识,由衷佩服。不过本着学术自由和进步的理念,我忍不住写一点读后感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