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邢增涛;郁琼花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012年以来,我国出口美国的双孢蘑菇罐头因检出多菌灵残留而严重受阻,出口企业遭受重创,其中仅2012年9月美国就因多菌灵残留问题退回了10批从中国进口的双孢蘑菇罐头。
  • 专题综述
  • 郭尚;李渊;赵照林;刘晶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块菌分类学地位、分布、生活史、寄主、生态学、生理学特性和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并对块菌的资源利用和商业化栽培进行展望。
  • 郑雪平;冀宏;尹永刚;肖自添;夏志兰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对国内外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研究和发展状况进行概述,重点介绍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的探索实践与发展历程,对我国杏鲍菇工厂化生产中面临与亟待解决的问题进行分析,以及对我国杏鲍菇产业发展展望。
  • 刘叶高;蔡绍金;杜军;杨彬;陈高汕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三明市是福建省重点食用菌主产区之一,2012年全市香菇鲜品产量达6.7万t,产值4.叭亿元。但近几年由于菇农大量进城务工和转移改做他业,香菇生产规模不断萎缩,生产基地越来越少,香菇价格持续升高,鲜香菇产品重新进入了超市食用菌的高价格产品行列。
  • 小集锦·信息
  • 连静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走进“中国食用菌之都”古田县,工厂化、专业化已成为当下其食用菌产业的一道亮丽风景。这里的农民已经不再靠天吃饭,“天天做菇,天天出菇,天天可以有收入”,古田县凤埔乡福全村菇农的生产、生活方武正在发生改变。传统菇房变成了厂房,食用菌栽培流水线作业,菇农们分工明确井然有序地在不同的岗位上辛勤劳动。他们既是工人也是老板,农业产业化、农业现代化给农村生活带来了巨变。
  • 李敏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食用菌病害甚多,至今尚无有效、专用的防治药物应用于生产。将植物的脱毒技术应用于食用菌生产,可有效抑制病害的发生。所谓植物脱毒,是将植物茎尖生长尖端组织进行分离,将分离组织置于特定培养基中进行培养,从而获得脱离原体病毒、病菌的新生种苗。具体到食用菌的脱毒繁种,一般的组织分离并不能达到使菌种脱毒的目的,这是由于子实体已生长至中后期,携带病毒、病菌的概率相当高,故脱毒效果不明显。
  • 宋良国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春季是香菇的盛产期,气温逐渐升高,温差大,降雨多,管理的重点是控好温湿度,做好通风防霉工作,及时补充水分,后期结合补水添加适量营养物,提高产量。
  • 连静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新疆库车县辉煌农民种植专业合作社的食用菌产品供不应求。合作社凭借当地得天独厚的自然自理条件,引进先进技术与设备,生产出高质量的平菇、鸡腿菇、双孢蘑菇等产品,吸引了很多超市及客商前来订购。合作社每年利润在55万元左右,不少社员凭借栽培食用菌过上了富足的生活。如今,合作社规模不断在扩充壮大,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食用菌栽培当中,食用菌栽培已经成为了当地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 连静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三明市为实现食用菌产业繁荣发展,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生态安全、环境良好的现代食用菌循环经济发展方式,助推食用菌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实践和引导食用菌生产向高科技、高效率方向发展转变。
  • 产业论坛
  • 王玲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特色产业和突出亮点。为准确把握商洛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方向,积极破解食用菌产业发展难题,为政府指导产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在全面调查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总结了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4大特点,分析商洛食用菌产业发展前景,提出了推广循环模式,促进商洛市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的6条建议。
  • 资源调查
  • 孔怡;金莹;安秀荣;李秀梅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泰山地区为重点,采取重点普查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2007—2012年期间对泰山地区野生云芝的种类、分布、生态、环境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调查发现泰山地区常见云芝种类为杂色云芝。野生云芝广泛分布在海拔300~800m,多生于阔叶树,最适生长月份为7一10月,平均气温20~30℃,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80%以上,空气相对湿度达到85%~90%,光照适宜。
  • 深层发酵
  • 唐业刚;邵媛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香菇母种菌丝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基摇瓶培养,对培养基中碳源、无机盐配比、氮源进行了优化,并探讨了硫酸亚铁(FeSO4·7H2O)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适添加量,以及黄豆粉在富铁培养基中的最佳添加浓度。结果表明,香菇菌丝体液体发酵优化培养组分为:马铃薯20%,可溶性淀粉2%,酵母膏1.5%,蛋白胨0.2%,KH2PO41.0%,MgSO40.05%,最大菌丝球得率可0.932 g/100 mL。最佳硫酸亚铁标准溶液添加量为6 mL,即培养基中硫酸亚铁含量为0.336 mg/100 mL时,香菇菌丝球得率最大,可达1.274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008 mg/100 mL。最佳黄豆粉添加浓度为1.5%,菌丝球最大得率可达1.4260 g/100 mL,最大总富铁量可达0.1547 mg/100 mL。
  • 育种驯化
  • 肖自添;何焕清;曾振基;张建彬;刘明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24个灵芝(Ganodermalucidum)菌株进行了遗传多样性研究。从43个引物中选出10个ISSR引物,扩增得到110个扩增位点,大小分布在500~2000bp,并利用NTSYS.PC2.0分析软件对这些供试菌株的遗传差异性进行聚类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相似水平在71%左有时,24个菌株分为4个组群,第一组为菌盖薄长速快的美国灵芝和杂交赤芝;第二组是野生赤芝;第三组是菌盖近圆形的灵芝;第四组是菌柄稍长、菌盖肾圆形的灵芝。
  • 张怀荣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采集的一株表现优势的野生黑木耳,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的立森261黑木耳菌株(自编号),在中国秦巴山区的大面积的段木栽培中,其品质以色黑、单片、耳片边缘圆滑、无耳根,其产量每50kg段木产干耳2.0-2.5kg(7~9cm×1.2m段产干耳200-300g)。
  • 刘娜;张季军;肖千明;李红;张敏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日本引进的‘盖引香菇1号’进行对比试验、栽培试种及大面积推广表明,该菌株属于中温型,品质好,生物转化率均超过100%。
  • 书文;刘爱和;吴建雄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L18中小型,形态好,肉厚,质地致密,耐贮运;菌丝生长最适温度24—26℃,3℃温差刺激可以诱导原基发生,原基发生最适温度18-25℃,子实体生长最适温度18.26℃;培养基最适宜的初始pH5.0~6.0;培养基最适含水量58%~61%,子实体生长最适空气湿度80%-90%;子实体生长适宜光照强度100-800lx;子实体生长二氧化碳浓度600mg/kg以下最好;L18为高温品种,适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反季节覆土栽培;生物学效率60%-90%。
  • 王庆武;唐丽娜;李秀梅;安秀荣;薛会丽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油菜秸、玉米芯、豆秸为原料,与棉子壳组成不同的新型栽培培养基配方,进行11个菌株的平菇适应性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各菌株在新型培养基质上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高于纯棉子壳培养基质;油菜秸培养基质各菌株在发菌速度、生物转化率方面优于其他培养基质;配方①、②比较适合各菌株栽培;在供试基质上表现较好的菌株为豫平5号、泰平19、双抗黑平、中蔬10号。
  • 培养材料
  • 马庆芳;党阿丽;李国华;马银鹏;王玉文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以1%的轻质碳酸钙替代石灰加入黑木耳栽培料中。结果表明,用轻质碳酸钙替代石灰可行,而且培养期间黑木耳长速快、长势好,催芽期间形成耳芽早、耳芽生长速度快,与添加l%石灰相比可提前7~1.0d采收,平均增产83%,可以在生产中推广应用。
  • 阎锡海;王海帅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用花生壳、芥菜皮代替部分木屑栽培香菇,以传统培养料配方为对照组(CK),通过对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生长和产量等指标的考察,结果表明:配方②(木屑30%,花生壳20%,芥菜皮28%)优于其它配方,菌丝生长速度较快,菌丝生长势较好,子实体容重较大,生物学效率最高为20.86%。通过综合分析,配方②接近对照(CK)。
  • 刘明广;杨素红;张新红;龚雪梅;王平;汝燕峰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秸秆为主要原料,玉米芯和麸皮等为辅料栽培高温平菇,以菌丝生长势、菌丝发满菌袋的时间、污染率、生物转化率以及投入与产出比为评估指标,结果表明配方中玉米秸秆50%,玉米芯40%,麸皮8%,石灰2%时生物转化率最高、效益最好。
  • 吴章荣;卢玉文;梁云;陈雪凤;廖芳贤;高为民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秆屑为主原料,部分或全部替代传统原料木屑、棉子壳栽培杏鲍菇可行性试验,结果表明70%~80%水薯秆屑与棉子壳复合配方栽培杏鲍菇,效果较理想。
  • 陶祥生;黄卫华;叶长文;黄建锋;陈俊良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灰树花又名贝叶多孔菌,俗称栗子蘑、莲花菇,有食用菌王子之美誉,是食药兼用型菌类,具有防癌、抗癌及提高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灰树花属低耗木的木腐菌,在庆元县优化食用菌产业结构、创建中国生态环境第一县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栽培灰树花主料中木屑成分占了近30%,庆元县是灰树花主产地,为并拓新的栽培原料,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灰树花的可持续发展,达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的一种经济发展形态。
  • 蘑菇菜谱
  • 周玲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凤尾菇异称白柴菇、印度鲍鱼菇、喜马拉雅山平菇、环柄斗菇等,现有野生和人工栽培两种,亦可腌制、干制。被誉为“健康食品”、“安全食品”,是食用菌新秀。
  • 指导生产
  • 邓春海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菌棒是人工栽培食用菌出菇的载体,菌棒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人工栽培食用菌的产量与质量。制作食用菌菌棒的方法目前有三种为熟料、生料、发酵料,发酵料制作食用菌菌棒具有方法简单,制作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病虫害少的优点,适宜在广大农村地区及个体栽培户中推广使用。
  • 焦健;王灵;吴立峰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食用菌菌种生产特点的分析,指出了限制食用菌菌种生产效益提高的因素、菌种生产所承担的风险、菌种生产的季节特点,以及对人员素质的要求等,为有志进入这一领域的同仁提供借鉴与参考。
  • 栽培技术
  • 李超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赤灵芝段木棚式栽培,既解决了北方地区保温控湿的技术问题,又为优质灵芝的生产提供了保障,生产的子实体品质好,效益高,孢子粉纯度高,质量优。通过对场地选择、菌株制作、栽培技术工艺流程、采收、干制和贮藏的论述,介绍了赤灵芝短段木捆绑式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其高产标准化栽培技术。
  • 程雁;郭恒;胡宜亮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无棒代料栽培天麻新技术,这是一种低成本、高收益的栽培模式,在天麻栽培中具有很重要的现实意义。
  • 唐才明;刘玉霜;赵惠丽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双季葡萄采收后空闲地套种鸡腿菇,解决鸡腿菇与其他菇争地问题。通过三种覆土模式栽培鸡腿菇,对菌丝长势、产量、效益进行比较,优选出葡萄园套种鸡腿菇最佳覆土模式。
  • 汪建党;侯艳霞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的菌棒生产存在着常规固体接种方式的繁琐、效率低下、不适宜工厂化操作的弊端,山东威海鑫宝食用菌食品有限公司采用成熟的液体制种工艺,较好地解决了上述问题,并采用窗式制冷空调,成功地实现了香菇的反季节菌棒生产,保证了菌棒越夏成品率,实现了一年四季香菇菌棒的生产及出菇目标。现将菌棒生产及出菇技术总结如下,以供参考。
  • 刘雪琼;陆引娟;张军;奚惠民;汪焕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长根菇又名长根小奥德蘑、长根金钱菌、露水鸡纵、茶树菌,是一种中高温型、土生的木腐菌。长根菇菇盖肉质嫩滑,柄脆爽口,味道鲜美,有较高的食用价值,此外,其菇体中含有一种长根菇素,也叫小奥德黄酮,不仅有很好的降血压及抗肿瘤的效果,还可起到抗生素的作用,可抑制霉菌类的生长,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因此,长根菇作为一种药食兼用的珍稀食用菌,栽培于夏秋,更显珍贵,同时它具有出菇期长特点,能缓解销售压力,有较好的市场前景。
  • 迟明峰;李少辉;谭红岩;于清军;李清军;鲍德友;王艳青;宁玉生;张淑敏;王秀娟;王广来;杨熙湖;袁长波;边文范;杨鹏;曹德宾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多年来,林业部门一直倡导并鼓励发展林下经济,各级政府相继出台诸多倾斜政策发展林下经济,但是,截至目前,国内的林下经济也多限于在速生树林、果树等林地进行林草、林药、林畜、林菌等生产。笔者自2008年9月份开始,相继在山东的历城区、河北的平泉县等地的高海拔林场内进行了林下栽培仿野生侧耳试验,结果证明:较之传统大棚或菇房设施化栽培,林下栽培无需占用耕地,可免除出菇棚等固定资产投资60%左右,提高生物学效率40%左右,降低人工管理费用80%;产出的食用菌子实体明显具有野生菇的口感和品味,菌糠废料提高了林地土壤肥力,改善了林地土壤结构,提高了林地生产力,同时也降低了人工处理菌糠废料的费用,一举多得。现将试验结果总结介绍如下。
  • 李存义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浙江省缙云县舒洪镇(海拔153m)从2000年开始有菇农尝试反季节覆土栽培香菇(即地栽香菇),以后栽培量逐渐增加。2012年缙云县舒洪镇菇农中60%在冬菇栽培季节之余,利用反季节覆土栽培技术地栽香菇,菌棒总数达188万段,该年全镇冬菇菌棒总数383万段,地菇和冬菇数目比约1:2。一年中冬、夏(地)菇套种,既提高了菇棚的利用率,又增加菇农经济效益。
  • 张慧;邓春阁;刘敏;姜东伟;王志学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蚊河市地处吉林省东部山区,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非常适合黑木耳生长,当地生产的黑木耳无污染、品质极佳。多年来,当地袋料栽培黑木耳多采用春、秋两茬栽培法,生产环节比较繁琐,投入比较大,资源消耗也大。
  • 夏建平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球盖菇-单季稻生产模式是水旱轮作、粮经搭配的高产、高效栽培模式。它不但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而且可以稳定发展粮食生产,解决种菇与种粮争田的矛盾,促进食用菌和粮食生产协调发展。
  • 钟世雄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以具有独特的杏仁香味和菌肉肥厚似鲍鱼而得名。子实体单生或丛生,菌肉肥厚,菌柄组织细密结实,雪白粗大,营养丰富,口感绝佳,风味独特,是国内外市场较畅销的一种食用菌。
  • 亢学平;王鑫;周丽洁;胡志强;于海茹;张阳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吉林省黑木耳主栽品种"延特5号"菌袋不同打孔个数试验比较,得出打孔245个的黑木耳产量明显高于打孔120个,在黑木耳子实体形状及烂耳等性状上无明显差别。
  • 孙育红;章超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VolvadeUavolvacea)是著名的食用菌,起源于我国南方,人工栽培已有300多年的历史。草菇栽培原料由稻草、棉籽壳、甘蔗渣、药渣和废棉等。人工栽培在20世纪60年代之前,几乎停留在草堆式栽培状态,产量很低,生物转化率仅在7%左右,70年代后改进了栽培方式,如采取袋栽和床栽的方式相应提高了一些产量,但产量还是较低且很难稳产,故当前草菇主要栽培原料为废棉,大生产很少用稻草栽培草菇。如何使稻草栽培草菇产量达到稳产?笔者从2010年起,进行稻草栽培高产技术的试验,并获得了成功。现将稻草栽培草菇新技术介绍如下。
  • 黄建春;沈新芬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是市民菜篮子中一个不可缺少的花色品种,消费量逐年递增。农作物秸秆和畜禽粪便作为培养基质转化生产双孢蘑菇,其利用后的培养基还可作为有机肥进行再次开发,是食用菌生产在农业生态经济循环中的充分体现,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有效、合理、高效创造农作物秸秆经济价值的重要途径。同时,双孢蘑菇生产的发展,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有效转移,对农民增收和发展农村经济具有积极意义。
  • 宋泰良;赖文全;杨果丰;黄贤正;赖权杰;赖文双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桑枝和稻草栽培茶树菇是解决茶树菇栽培原料缺乏的一个新途径,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由于栽培者经验缺乏,技术掌握粗放,导致袋料栽培茶树菇产量低,经济效益不高,影响了菇农的积极性。
  • 曹建刚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杏鲍菇又名刺芹侧耳,是一种近年来在国内外市场上很受消费者欢迎的珍稀食用菌。杏鲍菇营养丰富加之它保鲜期长,适合加工和烹调,倍受青睐,近年来人工栽培和工厂化栽培量逐年递增。但是从这几年生产情况看,出现了制袋污染率高,一般都在15%~25%,高的要达30%-40%,产量低袋产量仅在0.15—0.2kg,生物学转化率仅为35%~50%,产生了大量菌糠,而且菌糠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营养。
  • 朱栋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料栽培平菇,原料不经过高温灭菌处理,无需蒸料和接种的专门设备及操作程序,投资少,成本低,省工省事;投放量可多可少,每次试种几十袋或批量生产上千公斤均可;装袋播种开放式一次完成,方法简便;发菌时间短,见效快,便于大面积推广和进行规模生产。缺点是用种量大,发菌时易出现高温;由于不用麸皮等营养丰富的原料,产量较之熟料栽培低一些。这种方法适宜于初次栽培户使用。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 病虫害防治
  • 闫新发;白明峰;刘秀菊;谢忠琴;宋峰;李文志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塑料吊棚代替接种箱接种,是食用菌规模栽培的常用"无菌化"防护方法,它有封闭严密、移动方便、多人配合的优点。由于接种过程存在消毒环节疏漏、袋料表面携带杂菌和人体携带杂菌等染杂因素,接种成菌率呈现不稳定现象。以排除染杂因素为目标,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接种安全系数稳定在95%以上,适用于合作社、工厂化和机械化接种。
  • 机具设施
  • 冯纯乙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食用菌的生产过程中往往要使用毒性比传统高锰酸钾、甲醛更大的化学消毒灭菌剂。化学剂消毒在燃烧或反应过程中除要消耗消毒空间内的大量氧气,致使菌种块处于极度缺氧和有害气体浓度极高的恶劣环境之中,降低其萌发速度、萌发率和生长活力,而且还会同时使菇类子实体赖以生存、成长的营养料受到污染,这些污染物被菌体在成长过程中吸收而成为无法去除的毒素。
  • 贮藏加工
  • 李佳;徐志祥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灰树花发酵匀浆滤液为主要原料,研究灰树花保健饮料的生产工艺、配方和稳定性等。结果表明:灰树花发酵培养基最佳配方为PDA培养基,附加葡萄糖3%,玉米粉3%,黄豆粉3%,KH2PO40.1%和MgSO40.05%;正交试验结果显示,灰树花保健饮料的最佳配方为60%灰树花发酵匀浆滤液,附加复合甜味剂6%、酸味剂0.3%,稳定剂的最适添加量为果胶0.03%、海藻酸钠0.06%和CMC-Na 0.04%,此时饮料风味最佳、稳定性最好。
  • 食用菌与健康
  • 谢兆莉;孙孝玉;赵向国;郜舒惢;王淑敏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研究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人参药渣的菌质多糖对高血脂小鼠的预防作用。方法:将健康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平菇菌质多糖组和平菇人参菌质多糖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均喂高脂饲料。各组小鼠每天灌胃给药一次,连续灌胃45d后,小鼠断头取血分离血清,测血清中的总胆固醇(CHO)、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结果: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和平菇菌质多糖能显著降低高脂饮食小鼠血清甘油三酯(TG)含量、总胆固醇(CHO)含量、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含量,有一定的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的作用。结论:平菇菌质多糖以及培养基中加入人参药渣的平菇人参菌质多糖均能有效调节体内血脂,对预防高血脂症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 蘑菇文化
  • 芦笛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4 养生和医药 中国人自古注重养生,而茯苓则是一味著名的养生药材。根据《神农本草经》的记载,茯苓有“安魂魄,养神,不饥,延年”等功效”“。北宋苏轼(1037—1101)就对茯苓十分推重,其《仇池笔记》卷下“服松脂”条载:“松脂以镇定者为良。细布袋盛渍水中,沸汤煮之,浮水面者,罩篱掠取投新水中,久煮不出者弃不用。入白茯苓末,杵罗为末,每日取三钱匕着口中,用少熟水漱,仍如常法揩齿,更啜少熟水咽之,仍漱齿。
  • 黄卫华;蔡红梅;吴守全
    2014, 36(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八百多年前,浙江省庆元县一位农民科学家吴三公发明创造了人工栽培香菇的“砍花法”(也叫“剁花法”),由此,香菇产业一度成为全国大部分地区的农业主导产业。为了纪念和缅怀这位农民科学家,香菇之源的庆元举办了香菇始祖吴三公祭祀活动。本文通过对香菇始祖祭祀活动的历史演变和社会意义的阐述,探析香菇文化与产业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