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本刊特稿
  • 黄建春;孙占刚;陈辉;李玉;朱燕华;王倩;李正鹏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荷兰双孢蘑菇工厂化栽培的概况,以及栽培成本和最新的环保技术,特别是荷兰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发酵技术。
  • 专题综述
  • 杨国力;陈喜君;王辉;戴路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菌物药是真菌以自身组织(子实体、孢子等)或采用一定的工艺技术利用真菌组织制成的一类具有特殊生物活性的生物制剂。从菌物药的高新技术应用、药理学及保健功能方面进行综述,并对菌物药在应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 产业论坛
  • 叶雷;李小林;柳成益;王涛;郑林用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四川攀西地区食用菌资源的综合开发与利用现状,并对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总结,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建议及对策。
  • 深层发酵
  • 薛变丽;段超;李波;陈丽;程红艳;孟俊龙;常明昌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索适合工厂化栽培的北虫草液体菌种培养条件,保证工厂化栽培北虫草的质量和产量。以菌球大小、菌球均匀度、生物量、生长周期、北虫草产量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最终优选出的北虫草液体菌种最适宜培养条件为:培养温度22℃,起始pH6.0,装液量80L,培养时间3d,接种量20%。
  • 资源调查
  • 李红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考察辽阳长白山余脉千山太子河流域羊肚菌,发现有野生羊肚菌7个种类(其中,两个尚未定名),并对野生羊肚菌菌种进行培育试验。
  • 苏丽平;岳小云;赵红兵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育种驯化
  • 罗先群;许黎明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真核生物在rDNA的ITS区段具有特异性序列的特性,对ITS区进行PCR扩增、测序及序列分析后再设计特异性引物来检测真核生物的方法进行分析,对12个秀珍菇菌株进行分子测试。结果表明,两组内的菌株具有高度的同源性,同时对其进行农艺性状分析。试验结果为避免重复引进、指导生产提供重要的依据和保证。
  • 曾松荣;柯野;方白玉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是粤北地区栽培的主要食用菌之一。为了提高粤北地区平菇质量和产量,对粤北地区一株平菇进行了组织分离,并且对其进行了dsRNA病毒的检测、脱毒以及栽培试验等方面的一系列研究。结果表明,该平菇菌种带有dsRNA病毒颗粒,采用菌丝尖端脱毒法获得了一定脱毒程度的菌株。与组织分离获得的出发菌株相比,该脱毒菌株长满菌袋的时间平均缩短了2d,产量提高了约5%;并且脱毒菌株的菌丝体生长速度、长势、菇形、厚度和大小均优于组织分离的出发菌株。因此,获得的脱毒菌株在粤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魏立敏;王瑞景;于文海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榆耳5个栽培菌株、5个野生分离菌株为试验材料,进行拮抗试验和栽培试验;通过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质量性状和产量性状比较,筛选出优良榆耳菌株U07。该菌株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质量佳,产量高,秋季冷棚栽培在木屑培养基上生物学效率41.2%。
  • 李红;肖千明;孙冠中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辽宁省主栽的9个黑木耳菌株为材料,通过耐高温培养试验,比较了供试菌株的耐高温能力。结果表明:经45"12高温培养8h后,试验菌株菌丝均不能恢复生长,经42~C高温培养8h后,只有黑29和纯黑山可恢复正常生长,长势强,菌丝浓白、细密、健壮,但菌落有较明显高温抑制圈,其他菌株菌丝不生长或出现了不同的衰老变化。黑29和纯黑山在南方地区也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 陈小平;毛小伟;戴秀爱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比较了四个秀珍菇菌株菌丝生长、子产体性状、产量。结果农秀1号菌丝生长快,,产量高,子实体性状好。
  • 靳荣线;李峰;赵建选;胡晓强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菌丝生长情况、子实体性状及产量、生物学效率等为指标,对6个杏鲍菇品种进行试验比较,筛选出较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优良品种。结果表明,杏鲍菇新科11菌丝生长速度快,子实体呈棒状,生物学效率高,与其它供试品种相比,差异显著。
  • 培养材料
  • 刘长斯;谢刚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以青蒿渣和青蒿秆为主要栽培原料栽培灵芝,与桑枝为主原料相比,可获得高产优质的灵芝产品,其生物转化率达9.9%,灵芝孢子粉多糖含量达1.79%,灵芝子实体三萜类物质含量达3.53%。青蒿秆的有效利用,为农户增收提供新途径。
  • 解文强;周廷斌;彭学文;吴志会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灵菇菌糠与棉子壳不同配比栽培平菇试验表明:白灵菇菌糠与棉子壳之比为6:4时,平菇产量与纯棉子壳相当。
  • 李红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摇床培养方法,对北冬虫夏草液体菌种的配方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以配方①(马铃薯200g,葡萄糖20g,蛋白胨5g,磷酸二氢钾3g,硫酸镁1.5g,维生素B-4片,加水1000mL,pH8),培养天数为5d,菌球上下一致、均匀、透明,接种后出草齐、效果最佳。
  • 畅凌冰;梁臣;王治军;魏素玲;王小耐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香菇培养料中丹参茎叶颗粒占48%或58%时,其产量与对照全木屑料相近,超过或低于上述占比均产量不如对照。
  • 韩冰;孟庆国;于淼;郭玲玲;方新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指导生产
  • 史红鸽;魏银初;班新河;王震;李九英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河南省栽培平菇的不同栽培模式及主要的集成技术。重点介绍了近年来推广应用的不同的栽培模式、培养料配方及接种技术,秋冬季开放式接种及适宜接种量技术,合理的发菌、出菇管理技术及水槽形节能灭菌灶的应用,“两网、一板、一灯、一缓冲”栽培设施模式的增产、防病虫害技术。
  • 栽培技术
  • 郑华荣;郑雪平;张良;尹永刚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工厂化瓶栽杏鲍菇从拌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搔菌、出菇、挖瓶等关联环节均采用机械化、自动化控制,因此投入成本较高。但由于采用了机械化、自动化技术,用工数量会减少,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液体菌种技术的有效应用,会大大降低污染率,并且菇体的品质相对袋栽杏鲍菇有所提升,是杏鲍菇产业的发展趋势。
  • 李宏伟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黑木耳棚式立体挂袋栽培是提高土地利用率和黑木耳质量的一项新技术。通过试验,归纳、分析总结出在黑龙江省东部地区立体栽培黑木耳的时间应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为宜,棚内气温稳定在15℃就可以栽培;栽培袋串顶端悬挂的高度不应超过210cm,栽培袋串距地面高度应在40cm以上;黑木耳悬挂的密度120袋/m2最好;栽培期间菌袋如果有绿色木霉的污染,应该停止浇水、撤膜,也可以进行化学药物的防治。
  • 班新河;魏银初;王震;史红鸽;李九英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夏菇覆沙栽培模式为基础,比较香菇发菌期间,菌袋不同刺孔次数及菌丝满袋后一次刺孔、不同刺:TL:TL数对菌丝生长及后期子实体性状、产量的影响,以确定最佳刺孔次数及刺孔数量。结果表明,刺孔次数越多,菌丝满袋及转色时间越短,在菌丝长至菌袋接种穴背面的时候第一次刺孔(孔直径3.4mm、深5cm、数量3O个)、菌丝满袋后第二次刺孔(孔直径5mm、深4~6cm、数量63个),即采用二次刺孔法生物学效率最高。菌丝满袋后,采用一次性刺孑L法时,不同刺孑L孑L数对转色无明显影响,一次刺孔5O~6O个(孔直径5mm、深4~6cm),生物学效率较高。
  • 钟祝烂;张雪瑶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胡才科;顾惠娟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郑文彪;吕军美;潘永柱;张伟龙;泮樟胜;郑巧平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大球盖菇层架式栽培、畦式栽培、地坑式栽培3种栽培模式对比试验。结果表明,地坑式栽培明显优于层架式栽培和畦式栽培。地坑式生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达59.2%、出菇产量14,8kg/m、净收入111.5元/m、投入产出比1:4.0,其生物学效率分别比层架式生料栽培和畦式生料栽培高出12.2%和26.1%,净收入分别比层架式栽培生料和畦式生料栽培提高了12.4%和26.4%;地坑式熟料栽培的生物学效率达185.5%、产量17.8kg/m、净收入119.3元,m、投入产出比1:3.0,其生物学效率分别比层架式熟料栽培和畦式熟料栽培高出11.3%和18.7%,净收入分别比层架式熟料栽培和畦式熟料栽培提高了8,1%和15.2%。
  • 赵建选;李峰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叶岚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张开鑫;周修赵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代燕子;苏丽平;柳瑞余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金华春;曾国荣;赖文双;宋泰良;赖文全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孙成洋;马燕芹;陈志田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病虫害防治
  • 陈家翔;杨忠伟;包雪冰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用防虫网遮阳网黄板组合来防控食用菌菇棚害虫,结果表明:防虫网遮阳网黄板组合,其防控食用菌害虫进入菇棚为害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菇棚。
  • 张东山;马鸾艳;陶昆钊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双孢蘑菇出现硬开伞会严重影响栽培者的收益。笔者通过多年的调查发现菌丝跑出土面扭结出菇,导致水分、营养失调是硬开伞的主要原因。通过巧打结菇水和通风管理,把双孢蘑菇扭结出菇的位置控制在离土表1CITI的地方,可有效地预防硬开伞。
  • 贮藏加工
  • 杨伊磊;陈慕毅;陈力力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杏鲍菇为主料,辣椒、花椒、糖等为配料,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对加工麻辣杏鲍菇即食产品工艺进行研究,通过感官评价确定最佳搭配。结果表明:最佳杀青条件是柠檬酸添加量0.15%,抗坏血酸钠添加量0.15%,氯化钠添加量2.0%,杀青时间4rain;最佳麻辣油配比是辣椒5%,花椒5%,辣椒粉6%;最佳调味料比是食盐1.5%,味精0.5%,白糖2.5%。
  • 颜延宁;周璐;朱杰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中含有丰富的麦角甾醇,麦角甾醇在食品、药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采用HPIC法测定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探究贮藏温度、紫外线照射时间和贮存时间对双孢蘑菇、平菇、牛肝菌、香菇、猴头菌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贮藏温度对供试食用菌样品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较大,随着贮藏温度的升高食用菌中麦角甾醇的含量降低较明显;紫外线照射时间对平菇、香菇、猴头菌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较大,而对双孢蘑菇、牛肝菌中麦角甾醇含量影响相对较小;贮藏时间对供试食用菌样品中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不大。
  • 实验技术
  • 常津毓;王晓梅;侯志广;赵晓峰;逯忠斌;王岩;王鑫宏;张浩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子实体喷药、培养料拌药的方法对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残留量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醚菌酯在平菇和榆黄蘑及培养料中的降解过程均符合一级动力学方程,醚菌酯在平菇、榆黄蘑和培养料的半衰期分别为2.6~2.7d和14.6d。平菇、榆黄蘑及其培养料在收获时期的醚菌酯残留量均小于0.01mg/kg。试验建立的方法准确可靠,为在平菇和榆黄蘑上制定的MRL(农药最高残留限量)值提供了科学依据。
  • 废料利用
  • 刘明广;张新红;龚雪梅;王平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平菇菌渣和泥土的体积百分含量设计栽培基质,以蒜苗的萌发率、叶数、鲜重、干物质含量、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为指标来考察平菇菌渣对蒜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发现当平菇菌渣含量为15%fl~,能促进蒜苗生长,增加叶片数量,提高叶绿素含量,提高蒜苗产量。
  • 蘑菇文化
  • 芦笛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明万历后期《西事珥》一书中含有一则关于当时福建松溪一带香菇栽培的史料,涉及栽培技术、贸易、商业不法行为等方面,是目前已发现的叙述明代香菇栽培技术和活动的史料中最为详细的一种。其中除了栽培之外,更述及松溪一带生产的香菇销售给浙江商人的商业现象,以及偷盗者利用惊蕈技术提前盗取香菇的活动。本文对这则史料加以适译,并围绕其内容和在香菇栽培史上的价值进行考述。
  • 小集锦
  • 周建方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几年来,河南灵宝市阳平镇反季节栽培夏香菇技术日趋成熟,种菇农户越来越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2014年,全镇栽培夏香菇2450万袋,产值超过2亿元,人均收入3000元,成为西北地区最大的夏香菇生产大镇。
  • 周建方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毕兴世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河南省滑县四间房乡大芬村青年农民李志胜、王自萍栽培的四棚两万袋优质平菇喜获丰收,被一大型生活超市作为“春节市民菜篮子商品”包销。近年来,滑县四间房乡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利用废弃的玉米芯、棉子壳等原料大力发展投资小、见效快的食用菌生产,目前已形成规模栽培,并在国道106沿线的大芬、东呼、高寨等村建立了交易市场,形成了“栽培-加工-运销”现代农业新模式,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
  • 连静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日前,在新疆玛纳斯县凉州户镇丰益宫村华宽菌业专业合作社,40多万个茶树菇菌包顺利完成高温灭菌、冷却、接种、发菌等环节,进入出菇房等待出菇。这标志着茶树菇栽培在玛纳斯县首获成功,填补了又一食用菌栽培技术的空白。茶树菇在玛纳斯县试栽成功,
  • 黄卫华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2月3日,中央电视台七频道《农广天地》栏目摄制组到浙江庆元县拍摄大型农业系列专题节目《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庆元县入选的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浙江庆元香菇文化系统》也是该系列节目之一。一到庆元,摄制组便马不停蹄走访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香菇博物馆、香菇始祖吴三公诞生地龙岩村及“当代吴三公”—吴克甸、“香菇山歌”能手吴水茂。接下来,摄制组还将到科研实验室、香菇基地、菇农家中开拍。
  • 王有荣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常见药剂种类常用农药中的杀虫剂大都能杀灭菇蚊。如:有机磷类有马拉硫磷、乐果、一甲胺磷、锌硫磷等;拟菊酯类有高效氯氰菊酯、增效型红色高效氯氰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等;沙蚕毒类有杀虫双等;生物类有辣椒水、桃树叶水煮液等。2掌握药剂适当剂量使用药剂时不宜剂量过高,尤其是一些新药剂或很少在当地使用的农药,更应从低剂量用起,以延长它的有效使用年限。农药门市部一般推荐300~500倍,容易出现药害,
  • 杨儒钦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栽培黑木耳量少万袋,多则几万袋甚至更多。栽培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杂菌污染,多数是发现污染后集中扔掉。这不但造成经济损失,还严重污染环境。近几年笔者利用污染料栽培榆黄蘑,不但获得了经济效益,也保护了环境。现小结如下,
  • 2015, 37(2):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