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食用菌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最新公告
费用标准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7年, 第39卷, 第6期
刊出日期:2017-12-25
专题综述
产业论坛
深层发酵
资源调查
生理生化
育种驯化
培养材料
指导生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贮藏加工
蘑菇文化
信息_小集锦
全选
|
专题综述
Select
块菌菌根培育技术研究进展
张笑萍;叶雷;李小林;张小平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块菌是一类食药两用真菌,且产量稀少,具有巨大的商业价值。作为一类外生菌根菌,块菌需要侵染宿主植物并与其共生完成自身的生命周期。在人工菌根化合成时,需要选择适宜树种进行无菌苗培育,并处理菌种制成菌剂进行接种。在此培育过程中,基质的处理、接种的方式及密度、菌剂的浓度均会对培育质量造成影响。此外,其他微生物菌落也会促进或抑制菌根的生长。菌根形成后,需要用传统形态学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菌根进行检测与鉴定,以确定培育出的菌根是否为接种所用块菌。阐述了块菌的侵染机制、接种技术及在菌根培育过程中影响菌根合成的因素,介绍了块菌菌根培育技术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培育时应注意的问题。
Select
平菇年创收100万元经验浅析——以荣忠农业有限公司实践为例
邓海平;袁源;刘荣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众化平菇市场已趋饱和,荣忠公司采用多元经营创收:设施化省本栽培,保鲜囤菇均衡应市,冷链装备拓市场半径,菇菜薄利多元增收。其做法规避市场风险强,破解卖难瓶颈问题,收益稳步增长,实现年赚118万元。
Select
双孢蘑菇培养料“1+N”生产供应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陈青;陈再鸣;龚佩珍;徐丹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当前传统生产方式双孢蘑菇培养料堆制中的废水污染环境和培养料质量问题等弊端,总结了双孢蘑菇培养料“1+N”生产供应新模式及实践效果,并提出了发展建议。
产业论坛
Select
贵州食用菌产业现状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对策研究
杨杰仲;陈旭;朱森林;杜慕云;魏善元;杨仁德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贵州食用菌产业生产规模快速扩大、产业布局逐渐形成、品牌培育初见成效;同时,也存在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和组织化程度低,产业链条不健全,野生菌潜力挖掘不够,科技支撑不足等问题。提出贵州食用菌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对策与建议:坚持协调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创新生产模式,因地制宜选择生产方式;完善产业链条,加快产业化发展步伐;加快人才培养,为食用菌产业提供人才支持;加强科研支持,强化技术支撑等措施,促进贵州食用菌产业可持续发展。
Select
利用花木(果)林空间,大力发展食用菌生产
曾先富;李昕竺;熊维全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林下食用菌的发展优势和成都市林下食用菌发展前景,通过技术创新应用和发展模式探讨,提出成都市林下食用菌产业化发展建议。
深层发酵
Select
香菇液体菌种发酵条件的优化
张贺迎;耿立朵;武金霞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香菇ZHX-1液体培养得到的菌丝球和胞外多糖含量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设计,结果表明,最佳液体发酵条件为玉米粉21g/L,酵母膏5g/L,KH2PO41g/L,MgSO40.5g/L,pH4.5,培养温度25℃,摇床转速150r/min,接种量8.5%,装液量100mL/250mL,培养7d,增菇激活酶的添加量0.2%。在此优化条件下,香菇菌丝球的生物量为2.54g/L,胞外多糖的含量为2.34g/L。
资源调查
Select
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生大型真菌资源
祁亮亮;蓝桃菊;龙继风;黄朝勇;赵智勇;郎宁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报道了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木生大型真菌92种,隶属于57属30科,其中担子菌50属26科82种;子囊菌7属4科10种。广西新记录种14种。保护区木生大型真菌中,多数为食用菌或药用菌,开发利用潜力大。
生理生化
Select
4种重金属元素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迁移特性初探
陈建芳;阎淑滑;郑云峰;王志颖;陈小丽;郝晓昭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以河南省栽培规模较大的平菇作为研究对象,在培养料中人为添加一定量的铅、镉、汞、砷四种有害重金属,研究这4种重金属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培养料中重金属含量直接影响平菇子实体中重金属含量,并随着培养料中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在未人为添加重金属的情况下生产的平菇子实体符合绿色食品标准。平菇对铅、镉、汞、砷4种有害重金属元素的富集能力各有差异,其中砷在平菇栽培过程中的富集和迁移能力最强,当栽培料中砷添加量为0.10mg/kg时,平菇对砷的富集系数最高,达到630%。
Select
杏鲍菇不同生长期培养料pH与含氮量变化规律的研究
李正鹏;周峰;李巧珍;陈明杰;汪虹;李玉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瓶栽杏鲍菇不同生长时期不同区域培养料pH与含氮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整个周期杏鲍菇培养料pH始终处于下降趋势,灭菌前pH8.2,灭菌后pH下降1.1;菌丝长满瓶前,尖端pH6.5;原基发育至子实体成熟阶段,瓶内培养料pH趋于一定值,约5.70。杏鲍菇整个生长周期内,培养料含氮量始终在1.44%~1.67%;菌丝进入后熟期以后,上层含氮量<中层含氮量<下层含氮量。
育种驯化
Select
平菇P16原生质体制备条件研究
关艳丽;赵新海;张庆华;钟丽娟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平菇P16菌丝体为底物,利用溶壁酶进行原生质体制备,考察菌丝培养条件及酶解因素对原生质体制备的影响,从而确定原生质体制备最佳条件。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制备的条件为菌丝培养采用MYP液体培养基培养3d后更换新鲜的培养基继续培养2d、国产1.5%溶壁酶30℃酶解4h,在此条件下原生质体浓度达到108个/mL。
Select
杏鲍菇27-6新菌株生物学特性初探
赵淑芳;李晓博;庞茂旺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杏鲍菇27-6菌株的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菌丝生长的最适碳源为果糖,最适氮源为牛肉膏,最适温度22~24℃,培养基最适含水量60%~65%,最适pH为5~6;菌丝在黑暗条件下生长良好;光照抑制菌丝的生长;充足的氧气可促进菌丝的生长。
Select
杏鲍菇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
金卫群;陈黛丽;蒋丽娜;邹丹蓉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杏鲍菇液体菌种进行栽培为出发点,进行了杏鲍菇不同菌株液体培养菌种比较试验,获得以下结论: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杏8菌株具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无论在总产量还是生物学转化率上都明显高于其他供试杏鲍菇菌株,且具有形状稳定,菇型正,优质菇率高,保鲜期长等优点。
Select
双孢蘑菇不同品种比较试验
奚惠民;贾明;顾介明;朱龙弟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相同环境的出菇方式,对四个双孢蘑菇品种进行了出菇,试验结果:双孢蘑菇品种192、2000分别比对照品种2796增产14.4%和10.8%,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培养材料
Select
柠檬渣栽培平菇配方初探
王辉;林泽耀;苏家祥;许梓红;林佳琼;潘丽娟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柠檬渣的部分理化指标进行了测定,比较了用不同柠檬渣配方培养料袋栽平菇的菌丝生长和出菇情况。结果表明:柠檬渣中粗蛋白含量为5.375%,含水量7.76%,含碳量40.7%,含氮量0.86%,pH3.0,碳氮比为47.3。袋栽,将柠檬渣剪切成黄豆粒大小的颗粒,并用水预浸泡2h较佳;栽培料配方为柠檬渣10%,棉子壳40%,玉米芯30%,麸皮15%,石膏1%时,平菇菌丝生长最快,菌丝长速为9.74mm/d,菌丝洁白、粗壮、长势旺,前两潮菇的生物学效率为95.7%。
Select
玉米秆玉米芯和玉米粉反季节栽培香菇试验
李军;蔡婧;常堃;李世华;刘杰;张九玲;李为民;肖艳;田继成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秆、玉米芯部分替代木屑,玉米粉部分替代麸皮进行香菇夏季袋栽试验,筛选最佳配方。结果表明,配方②(玉米芯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⑤(玉米秆30%,木屑49%,麸皮20%,石膏1%)的生物学效率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配方⑦(木屑79%,玉米粉10%,麸皮10%,石膏1%)在菌丝生长、转色、子实体品质、生物学效率、产量与常规栽培配方效果相当。
Select
不同基质栽培北冬虫夏草试验
玄永男;刘美善;崔林虎;滕月;赵丽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四种天然的动物培养基栽培北冬虫夏草试验,比较其生长状况及产量差异,结果表明,桑蚕蛹为基质的北冬虫夏草子座密度大,粗细均匀,无畸形虫草产生,子座鲜重及干重显著优于其他基质,生物学效率最高。
Select
香菇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
曹建刚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香菇培养料配方对比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苹果枝78%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快,纯木屑78%配方菌丝生长速度最慢;单袋产量和生物转化率最高的是52%纯木屑+26%苹果枝配方,其次是对照纯木屑78%,香菇生产中应优先使用这两个配方。
Select
不同比例桑枝屑栽培黑木耳试验
吴登;许振华;黄奕洲;王子坚;徐世宏;何礼健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桑枝为主要基料,替代棉子壳、杂木屑等栽培黑木耳试验。研究不同比例的桑枝屑对黑木耳菌丝的生长、鲜耳产量以及生物学转化率等的影响,得出最优培养配方。结果表明,适量的桑枝屑有利于黑木耳菌丝的生长,提高黑木耳的质量、产量;桑枝屑87%,麸皮10%,石灰、石膏、过磷酸钙各1%的配方栽培黑木耳菌丝满袋期最短、菌丝长势良好、生物学转化率最高。
指导生产
Select
栽培平菇效益不稳原因浅析及应对措施
李峰;靳荣线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食用菌生产中几个应注意的问题
陶旭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栽培中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控制,内部因素是由食用菌自身的遗传规律所决定的,外部因素包括营养、温度、基质含水量、空气湿度、光照、酸碱度、氧和二氧化碳等,只有当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协调时,菇体才会正常地生长发育并获得优质高产。笔者就食用菌生产中的原料、疏蕾、育菇环境等流程操作过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以供参考。
栽培技术
Select
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初探
杨杰;张勇;赵照林;王华;萧晋川;刘虹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黑木耳吊袋栽培的品种、开口方式以及吊袋间距等的试验,研究了影响黑木耳吊袋栽培不同因素对其产量及品质的影响,旨在为山西黑木耳吊袋栽培技术优化提供参考。试验结果表明:黑888和黑981的产量最高,但黑981的生育期指标综合表现较好;开Y型口,开口数量为90个/棒时,能取得最高生物学效率(115.90%),在吊袋间距和宽度为35cm时,黑木耳产量和优质品率,分别为48.6g/棒和85.0%。
Select
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控温出菇试验初报
耿立;李尽哲;王德芝;李直鸿;李龙;叶兆伟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从高温季节香菇工厂化控温出菇对当潮袋均商品菇产量、以后潮次袋均商品菇产量、5潮总商品菇袋均产量及菌棒耗损率等方面的影响展开研究。结果表明:经过高温季节控温出菇的香菇菌棒5潮菇袋均商品菇总产量为715g,生物转化率达81.8%;高温季节利用空调辅助降温催蕾出菇,对提高当潮商品菇的产量效果明显,对以后潮次的商品菇产量与菌棒的总耗损率没有明显影响;高温季节空调控温出菇,对部分菌棒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该保护作用主要是因控温出菇期间相对较低的环境温度。
Select
黑木耳栽培中不同覆盖材料比较试验
曾凡清;张大伟;朱强;吴岩课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初步研究了黑木耳菌棒排场期间,不同覆盖畦面材料(稻草、黑色地膜、白色地膜)对杂草的生长、黑木耳的烂棒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地膜覆盖的耳片质量、产量及对杂草生长的抑制都明显优于稻草覆盖,平均产量提高了12.7%;不同厚度的地膜对杂草的抑制率不同,0.008mm的地膜对杂草的抑制率不明显,0.014mm的黑色地膜抑制杂草的生长明显,能提高黑木耳的品质,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
Select
玉木耳高产栽培技术
姜建新;徐代贵;王致钦;李翔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玉木耳是毛木耳的白色变异菌株,耳片洁白如玉,肉质滑嫩,味道鲜美,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多糖,具有较高的抗癌活性,还有清肺益气、降血脂、降血浆胆固醇、抑制血小板凝聚等诸多特效。由于抗杂能力强,生物学效率高,加上人们对白色食品的天然喜爱,市场前景好,是木耳栽培的又一宠儿。
Select
“莘县模式”草菇轻简化栽培技术
刘新华;曹修才;张牧海;吕军;李岩杰;武恩斯;闫怀芹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轻简化栽培技术,是利用强碱性生料栽培草菇,投资小、见效快,栽培草菇后菌渣还田,改善土壤理化性质效果明显,非常适合在蔬菜大棚较多的地区推广。该模式是一种典型的菌菜轮作模式,目前在山东省莘县大面积推广,并已推广到河南、河北一些蔬菜种植地区。
Select
平菇秋冬季打孔接种轻简化栽培技术
廖书荣;魏银初;李九英;班新河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质增效、节本增效是目前食用菌发展的主要出路,过去平菇发酵料的接种方法是人工装袋,边装袋边接种,一般是两头中间各接一层种,也有的中间接两层种,共4层,目的是缩短菌种层之间的距离,进而缩短发菌时间,减少污染。
Select
猪粪渣栽培双孢蘑菇技术要点
余深凯;颜振兰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产业作为一项变废为宝,延伸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产品附加值的新兴产业,具有无污染、无公害、投入低、产出高等优点,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Select
广西冬春棚栽蔬菜套种茶薪菇技术
黎德荣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茶薪菇,又名茶树菇、油茶菇,因野生时多生于枯死油茶树兜上而得名,是一种食药两用真菌。广西作为全国蔬菜八大重点生产区域,重点开展华南冬春蔬菜生产,同时推广高效先进的冬季能防寒、春季可保温的蔬菜大棚,深秋、冬季和早春季节,早春通过提早栽培提前上市、秋冬延后管理延迟采收的栽培。反季节生产茄果类、瓜类等时令蔬菜,广西成为了全国最大的南菜北运基地。
病虫害防治
Select
毛木耳生产常见问题及病害的预防措施
赵建选;魏芳;尚德勇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毛木耳是高温型食用菌,是我国主要栽培食用菌品种之一。在栽培毛木耳过程中,发菌期常出现播种后菌种不萌发、不吃料或生长缓慢以及各种杂菌侵染;出耳期会有流耳、孢子粉病、畸形耳等各种病害,尤其是在老场地栽培,病害更为严重,严重影响了木耳的栽培成功率、产量和质量。
Select
食用菌跳虫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
朱富春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跳虫又称烟灰虫、香灰虫、弹尾虫,属昆虫纲,弹尾目,是昆虫中较为低等的类群,有短状触须和咀嚼式口器,柔软无翅,无复眼,体形较小,幼虫白色,成虫暗灰黑色,尾部有弹器,善弹跳。
贮藏加工
Select
包装方法对滑菇保鲜效果的影响
付永明;孔祥辉;张娇;韩冰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在22℃、15℃、4℃下PE保鲜膜包装、PE保鲜袋打孔包装、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和PE保鲜袋真空包装四种不同的包装方法,对滑菇感官变化、失重率、多酚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22℃下,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其保鲜期可达到4d,失重率为2.1%,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期在第3天出现,峰值为25U/mL,丙二醛含量为0.547μmol/L。在15℃时,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可保鲜6d,失重率为3.9%,其失重率仅为PE保鲜膜包装失重率的22%,多酚氧化酶活性的峰期较其他三种包装滞后1d。在4℃下,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保鲜期可长达20d。综合考虑4℃贮藏PE保鲜袋不打孔包装的保鲜效果最佳。
Select
杏鲍菇水溶性和碱溶性多糖提取工艺研究
俞明君;李苗苗;王金浩;张鹏辉;聂远洋;杨伟;芦菲;李波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杏鲍菇水溶性多糖和碱溶性多糖的提取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杏鲍菇粉用无水乙醇脱脂、0.5%木瓜蛋白酶水解后,加20倍体积水在90℃提取1h,提取2次,水溶性多糖得率为11.3%。提取水溶性多糖后的残渣用20倍体积4%NaOH溶液,于70℃提取1h,提取2次,碱溶性多糖得率为4.3%。研究为杏鲍菇多糖的综合提取提供了有益参考。
蘑菇文化
Select
晚清报刊所载稀见食药用菌史料再选录
芦笛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报刊中发表的食药用菌专篇文章对于研究中国近代食药用菌历史与文化而言具有重要价值。选录《种木耳法》(1907)、《种菌新法》(1908)、《草菇种法》(1908)、《日本冬菰栽培法》(1909)和《日本冬菇选木法》(1909)五篇文章,试加标点,并略加介绍,供广大研究者和读者参考。
信息_小集锦
Select
河南三门峡陕州区香菇生产助农脱贫致富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三门峡陕州区宫前乡昶兴食用菌农民专业合作社采用"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实行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年产香菇50余万袋,产值500余万元。
Select
山东寿光农产品物流市场食用菌(鲜)价格
孙庆温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河南部分地区香菇市场行情
周建方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四川巴中成立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助力产业发展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四川省巴中恩阳区三汇镇四合院村在发展产业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中,引进公司成立食用菌栽培专业合作社,采取"公司+合作社+棚主+贫困户"的模式.
Select
高温干旱造成竹荪缺水性萎蕾不容忽视
高允旺
2017, 3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竹荪长蕾采摘季节,遭遇高温干旱造成竹荪菇蕾萎缩死亡。有什么预防措施,现借贵刊一角,解答菇农的疑问。连日的天睛高温水分蒸发量大,竹荪栽培畦地表土失水干旱,造成竹荪缺水性萎蕾,表现为菇蕾色泽变浅黄,外膜收缩皱折;手抓菇蕾内外滑脱,质地柔软;翻开培养料,菌丝萎黄,基料干松。而竹荪喜荫湿土壤生长。菇蕾生长期,基质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在80%~90%。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审稿人登录
编辑登录
最新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上海农科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