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韩兴鹏;张强;李洋洋;李树威;郑健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猴头菇是一种珍贵的药食兼用菌,在食品和药品领域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从药理活性及生物活性成分等方面综述了猴头菇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以期对猴头菇的进一步研究开发提供新思路。
  • 胡生华;朱志钢;李文佳;谢俊杰;白雪芳;曾斯文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归纳总结了暗褐网柄牛肝菌生物学特性、人工栽培方法、营养和药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暗褐网柄牛肝菌的工厂化栽培和产品开发提供依据。
  • 周祥;严媛媛;陈爱晶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菌渣是食用菌产业的固体废弃物,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具有生态高值化利用的潜力。菌渣资源化利用既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保护生态环境,又可增加对生物资源的多层次利用,提高生态效益,实现废物循环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阐述了菌渣作为栽培基质、饲料、有机肥料、生态环境修复材料、土壤调理剂等常见利用方式的应用现状。
  • 产业论坛
  • 赵占春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张家港市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历史,分析了现状特点,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张家港市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要对策:加强政策扶持,引导社会产业资本等经济要素的集聚;加快科技创新,提升食用菌产业水平;坚持企业依托,逐步实现食用菌产业化升级;坚持质量安全,切实抓好食用菌标准化生产。
  • 李威;车晓蕾;孙艳霞;刘洋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辽阳地区黑木耳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调研,分析其黑木耳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并提出发展策略,为当地黑木耳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决策依据。
  • 生理生化
  • 张晶;张园园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探究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情况。方法:以大杯蕈CTM-1菌株为供试菌株,测定其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直径,观察菌落长势,以菌丝生长指数为指标,研究11种碳源、10种氮源对大杯蕈菌丝生长的影响。结果:大杯蕈的碳源谱较宽,在11种碳源中,最适碳源为果糖,其菌丝长势浓密,菌丝生长速率为3.63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8.13;在10种供试氮源中,最适氮源为酵母浸粉,其菌丝生长速率为3.41 mm/d,菌丝生长指数为17.04;磷酸二氢铵次之,其菌丝生长指数为14.66。结论:大杯蕈菌丝对不同碳、氮源的利用存在显著差异。
  • 深层发酵
  • 季宏更;郑惠华;全卫丰;蒋益;刘广建;薛璟;汪洁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灰树花液体发酵及多糖提取相关工艺进行优化研究。试验优选后的发酵培养基配方为豆饼粉0.75%,玉米粉2.5%,葡萄糖2.5%,蛋白胨1%,KH_2PO_40.1%,MgSO_4 0.05%,VB_1 0.001%,水1000 m L,p H自然。接种量10%,140 r/min,26℃培养,100 L罐发酵120 h,灰树花菌丝体生物量为21.97 g/L,灰树花粗多糖的总产率达到3.29 g/L。灰树花多糖提取方法的比较,结果表明采取超声辅助结合水提法提取灰树花粗多糖,效果较好:在料液比1∶10,25℃超声提取30 min后,进行水提;温度100℃,提取1.5 h,浓缩后醇沉制备粗多糖提取物。试验中粗多糖的提取率达到85%,提取物中粗多糖纯度达到65%。
  • 资源调查
  • 蒋长生;包剑瑞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调查了甘肃连城自然保护区红菇科的菌物种类及分布情况,根据Ainsworth分类系统,初步鉴定发现30种红菇科菌种,其中红菇属15种,乳菇属15种;有毒菌种5种,可以食用19种,食毒不明6种。
  • 育种驯化
  • 崔文浩;郑江程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保藏温度保藏黑牛肝菌菌种,结果表明黑牛肝菌菌种在4℃条件下保藏15 d后转接成活率只有40%,保藏30 d后菌株全部失活;在8℃条件下保藏45 d转接成活率仍为100%,说明常规的菌种保藏温度(4℃)不适合保藏黑牛肝菌菌种,黑牛肝菌菌种适宜的保藏温度为8℃。
  • 李蓉;张金钰;陈俊良;陈丽;陶祥生;叶长文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采集的45个野生香菇菌株、10个对照香菇菌株进行PDA平板培养,观测菌丝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被膜及菌落色素;55个菌株经平板拮抗试验结果表明55个菌株间均存在拮抗反应,说明这55个香菇菌株可能为55个不同的香菇品种。45个野生香菇菌株经人工驯化栽培,均可正常出菇,其中L-44和L-23产量最高,分别达到637.66 g/袋和632.50 g/袋,出菇期集中,可作为高产或工厂化菌株育种目标菌株开展进一步驯化栽培研究。
  • 尹继庭;冯丽娜;张雁东;孔宁忠;苏嗣杰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开展了6个羊肚菌菌株的核桃林下栽培试验,以期为大理地区羊肚菌的栽培与推广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观测各个品种羊肚菌菌丝、菌核、原基、子实体整个生长周期的特点,综合对比分析了各个品种在成熟时间、出菇特点、品质、产量等方面的差异。结果表明:在试验区内,6个羊肚菌试验菌株中以六妹系列的LL-1出菇时间最早、品质最佳、产量最高。
  • 罗燕娜;王静静;李旭东;赵亮;张爱萍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9个品种的平菇母种萌发时间、生长速度、菌丝长势及色泽的比较;原种满瓶时间的比较;林下栽培生物学效率的比较。得出结论为:综合来看,平菇969、2026和3108三个菌株较好,优于或者相当于当地主栽平菇品种999,可以作为当地的推广品种。
  • 培养材料
  • 匡云波;蔡丽婷;叶智文;范杰;张文坤;洪颖;梁愿琪;张维瑞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当前食用菌废料的再利用尚缺乏有力科学依据的现状,研究对工厂化栽培的4种食用菌,即海鲜菇、杏鲍菇、茶树菇、银耳的栽培原料及废料进行粗蛋白、粗纤维、粗脂肪、木质素、灰分、有机碳等多种营养成分检测分析。结果:在4种食用菌废料中,与其相应的栽培原料相比,粗纤维、木质素、有机碳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粗蛋白含量除杏鲍菇废料无显著变化以外,其他3种废料中均呈现极显著性增加;粗脂肪含量在海鲜菇、杏鲍菇废料中均有极显著性上升,在茶树菇废料中无显著变化,而在银耳废料中呈极显著下降;磷的含量在海鲜菇和银耳废料中显著上升,而在杏鲍菇和茶树菇废料中显著下降。进行食用菌栽培原料与废料中营养成分含量的变化分析,对开展废料的再利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 魏云辉;王洪秀;安颖;胡佳;戴朝阳;李菁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降低虎奶菇生产成本,试验用稻草代替和部分代替棉子壳栽培虎奶菇。以不同比例的稻草组合的5个培养料配方和对照组栽培虎奶菇试验,随着稻草含量增加,菌丝发菌期、现蕾期缩短,菌袋感染率降低,利润和投入产出比也呈下降趋势。稻草添加量为30%,同时辅以15%玉米芯时,菌丝长势、生长周期以及产量得到明显的改善,利润投入比达到最高1.24。对于稻草资源丰富的地区而言,利用稻草栽培虎奶菇不仅可以实现稻草资源化利用,而且可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 指导生产
  • 熊飞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春季代料栽培香菇菌袋越夏是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菇农们比较担心的一个时期。菌袋越夏期间管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烧袋、烂筒、病菌感染、虫害严重,轻则减产、减收,重则菌袋成批报废。特殊高温干旱年份,如果管理失误甚至会造成全军覆没。如何才能保证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因各地气候、环境条件不同,措施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具体到鄂西北山区,应重点把好以下"五关"。1场地选择关越夏场地选择得好,后期工作可能事半功倍;
  • 胡建平;练长勋;吴国锋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开放式接种与胶囊菌种结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菇农的接种效率,提高了菌种成活率。然而在实践中也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影响了接种成活率,致使有些菇农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现将开放式接种及发菌关键技术,应注意事项进行梳理,以供菇农参考。
  • 栽培技术
  • 李勇;樊继德;刘灿玉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徐州二十多年毛木耳栽培技术和经验进行了系统性总结,提出了毛木耳栽培"徐州模式",详细阐述了该模式的主要特征,并进行评价。
  • 王允勇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福建长汀县种植竹荪2011年只有2.5亩(1亩为667 m2),通过专业合作社典型带动,强化技术指导,2017年全县竹荪种植面积达300多亩,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农户普遍反映第一潮菇可回收成本,技术通俗易懂,成功把握性大,收益比种植其它作物高。1栽培技术1.1栽培场地的选择与处理稻田、果园、林地、菜园、山坡地均可作为竹荪栽培的场地。但选择场地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近水源,排灌方便。(2)土质疏松肥沃,腐殖质含量高。(3)近三年不曾栽培过竹荪。旱地栽培竹荪,事先应在地面及四周撒灭蚁灵以防止白蚁危害;
  • 叶岚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球盖菇是我国人工栽培的食用菌之一,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发展中国家推荐的食用菌栽培品种之一。大球盖菇菇体色泽艳丽,柄粗盖肥,食味清香,肉质滑嫩,营养丰富,口感好,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堪称"素中之荤"。近年来,陕西安康市农科所科技人员以农作物秸秆为培养料不断试验栽培大球盖菇,其质量与产量逐步提高。现将栽培关键技术总结如下,供广大食用菌栽培者参考。
  • 林进路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肉质细嫩,脆滑爽口,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具有很好的保健价值,在国内、外市场都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因其生长周期短、投资少、见效快、原料广,是"三农"发展中的好项目,既可弥补夏季食用菌生产少的不足,又可增加农民收入。笔者结合自己工作总结了草菇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 曾先富;熊维全;李昕竺;罗小波;王富全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成都位于内陆平原地带,是传统的水稻主产区。近年来,由于城市的发展,农业比较效益迅速下降,水稻亩(一亩为667 m2)产值不足1500元,轮作的蔬菜等经济作物产值虽然达到数千元至上万元,但除去生产成本,亩效益仅2000元左右,农户种植粮食和一般经济作物的积极性普遍很低。为了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当地水稻产区广大农户的经济收益,2015年开始,四川成都市农林科学院将东北黑木耳栽培模式[1]和浙江丽水黑木耳栽培模式[2]相结合,通过品种筛选、窝口制袋、
  • 李术臣;刘光东;杨文平;孙建明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香菇反季栽培就是冬季制作菌棒,春夏季出菇。因北方山区夏季较南方凉爽,具有相对较大的昼夜温差,能够实现反季栽培香菇,经济效益较好。但是北方的盛夏季节每年总有一段时间的高温高湿天气,极易造成香菇菌棒腐烂,制约反季香菇的发展。覆土地栽模式和立棒畦床模式在高海拔地区和林下栽培香菇能够实现菌棒安全越夏,但是这两种栽培模式土地利用率低,虽然单棒产量不低,但单位面积土地上的产量低,
  • 付学艳;杜青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袋栽灵芝一般选用棉子壳或木屑为主要原料,棉子壳的价格一直比较高,导致产品成本升高,效益下降。玉米糖渣是玉米芯提取木糖醇后的残料,营养丰富,蛋白质含量和碳水化合物含量均较高。山东邹平县被誉为"中国糖都",拥有以西王集团为代表的玉米深加工企业10余家,玉米糖渣量多,价格低廉。虽然很多玉米糖渣用作了饲料,但是经济效益不高,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很少有人采用玉米糖渣作为栽培灵芝的主要原料,
  • 闫玲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茶树菇菇嫩柄脆、味美浓香、菇体肥厚、口感极佳。茶树菇营养极其丰富,含有18种氨基酸和多种矿物质,其中有8种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1]。辽宁地区有很多葡萄种植户,北镇、熊岳等城市的葡萄远近闻名,但单一的种植葡萄土地利用不经济,而室外栽培的茶树菇菇体更加肥厚,商品性比室内栽培茶树菇好。为此,笔者进行了多次葡萄架下及葡萄沟内栽培茶树菇试验,总结出一套茶树菇与室外葡萄套种技术。
  • 靳荣线;李峰;蒋雯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和鸡腿菇属于不同温型的食用菌[1],两者既有食用菌栽培上的共性,又存在栽培季节上的差异,笔者根据两者对气候、温度等的不同需求以及栽培特点,合理安排栽培时间,在不额外增加生产设备及投资的前提下,在单栋大棚内实现了这两者的周年栽培[2],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生产设备、设施的利用率和单位面积生产效益。1栽培模式1.1第一种周年栽培模式即在当年秋冬季栽培平菇,翌年春季栽培鸡腿菇。一般平菇在8月上中旬-10月上旬制备栽培种,
  • 廉家盛;田娇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羊肚菌,又名羊肚菜、羊肚蘑、阳雀菌,隶属子囊菌亚门,盘菌纲,盘菌目,羊肚菌科,羊肚菌属。羊肚菌是一类珍稀食用和药用真菌,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研价值。其营养丰富,味美可口,在国际市场上深受欢迎。羊肚菌的人工栽培技术至今未能完全成功,主要表现在不同地区、不同的栽培方式产量差异很大,笔者通过多年的栽培羊肚菌经验,总结出一套适合上海地区林下栽培羊肚菌的技术要点,为羊肚菌林下栽培提供一些参考依据。
  • 病虫害防治
  • 刘征辉;张强;魏静娜;赵琳琳;赵云平;王永;郭永泽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平菇栽培过程中,针对实际发生的主要病害包括病原性病害和生理性病害,以及眼蕈蚊、瘿蚊、烟灰虫、蚤蝇和螨虫等虫害进行广泛而深入的调研,并针对每种病虫害均给出相应的综合防控技术方案。
  • 兰玉菲;唐丽娜;李秀梅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双孢蘑菇蛛网病的发病症状、病原及生物学特性、发病规律等,提出了综合防控技术,为双孢蘑菇安全生产奠定基础。
  • 贮藏加工
  • 魏晓梅;王瑞;吴丽芳;柏旭;阮小娟;蔡清林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以采集自云南省楚雄州的青头菌、鸡油菌,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县的鸡菌为原材料,设计了正交试验探讨这三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粗多糖的最佳提取方案,在此基础上比较了同一地区的不同野生食用菌子实体所含粗多糖含量的差别,不同地区的不同野生食用菌子实体多糖含量的差别。结果发现楚雄青头菌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75℃浸提3 h,料液比为1∶40;楚雄鸡油菌最佳提取工艺为75℃浸提2.5 h,料液比1∶20;马龙鸡菌子实体多糖最佳提取工艺为80℃浸提2 h,料液比1∶20。楚雄青头菌子实体粗多糖提取率高于其他两种野生食用菌子实体粗多糖的提取率。
  • 孔祥辉;丛鹏;韩冰;梁霆;马银鹏;张介驰;于德水;陈鹤;王笑庸;陈静宇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黑木耳中醇溶性活性成分的种类和含量,以黑木耳粉中醇提取总收率为指标,确定了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的最佳醇提取浓度,测定了三种不同醇提物中总黄酮、多酚和三萜类活性成分含量;分析了黑木耳提取多糖和黑色素后残渣中的醇提物三种成分含量。结果:采用90%乙醇提取,黑木耳醇提物得率10.7%,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5.68 mg/100 g,多酚含量0.43%,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55%;采用100%异丙醇提取,醇提物得率10.1%,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4.84 mg/100 g,多酚含量0.66%,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37%。采用70%正丁醇提取,醇提物得率5.4%,醇提物中总黄酮含量4.07 mg/100 g,多酚含量1.68%,三萜类化合物含量0.30%。黑木耳多糖和黑色素提取后的残渣乙醇、异丙醇和正丁醇醇提物收率分别为13.8%、14.3%和8.9%,其中总黄酮含量分别为8.28 mg/100 g、11.99 mg/100 g和12.38 mg/100 g,多酚含量分别为0.14%、0.38%和0.75%,三萜类化合物含量分别为0.25%、0.60%和0.58%。
  • 机具设施
  • 潘明冬;陈铝芳;黄建峰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其他行业资本的大量涌入,食用菌规模化生产发展迅速,随着食用菌规模化生产的发展,不同规模和级别的净化车间(洁净室),在整个食用菌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很多单位和公司缺乏全面地了解专业的净化知识,只注重高大上的前期投入,而忽视净化车间后期的管理和维护,使其在使用过程中达不到预期效果,最后成为一种摆设。实践证明洁净室的使用能否达到预期设计的效果,不但和洁净室的选址、设计、施工有关,
  • 菌渣利用
  • 李凤美;张志军;孙玉涛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木腐菌中的香菇、木耳、灵芝菌糠(渣)制作蚯蚓饲料。结果显示,蚯蚓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菌糠有利于蚯蚓的繁殖,但木屑含量过多的菌糠并不利于蚯蚓的生长,灵芝菌糠与牛粪的添加比例为1∶3,香菇菌糠与牛粪的添加比例为1∶4,木耳菌糠与牛粪的添加比例1∶5,按上述比例将菌糠与牛粪混合养殖蚯蚓,对蚯蚓的繁殖生长最有利。
  • 蘑菇菜谱
  • 周玲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炒豆豉原料:平菇250 g,豆豉100 g,马耳葱20 g,生姜末10 g,葵花子油、川盐、鸡精各适量。制作:平菇洗净,片成片;豆豉剁成细粒;炒锅内放葵花子油烧至六成热,下鲜平菇片、生姜末、豆豉粒、马耳葱、川盐,炒至熟,放鸡精推匀,起锅即成。主要功效:益气补虚、清热散寒、解毒追风。山海螺酱烧平菇原料:平菇300 g,面酱60 g,鲜山海螺片50 g,香油、红酱油、橄榄油、鲜汤、鸡精、净香菜粒各适量。制作:平菇洗净,切成条;净锅内放橄榄油烧热,
  • 蘑菇文化
  • 芦笛
    2018, 40(1):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晚清报刊中发表的食药用菌专篇文章对于研究中国近代食药用菌历史与文化而言具有重要价值。选录《种木耳法》(1907)、《种菌新法》(1908)、《草菇种法》(1908)、《日本冬菰栽培法》(1909)和《日本冬菇选木法》(1909)五篇文章,试加标点,并略加介绍,供广大研究者和读者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