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集锦_信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连静
    2014, Vol.36 (5): 0.
    摘要 (129)
    近日,“中国菇粮时代高峰论坛暨大山合‘百城万店’创新商业模式战略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会上,专家们对菇粮时代的健康理念和营销模式进行热烈探讨。 据了解,目前全球有机食品市场每年都在以高速率增长,而国内的有机食品还处于发展阶段,供不应求。在众多的有机食品中,菌菇类产品营养丰富,口感甚好,加上符合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一荤一素一菌”膳食理念.菌菇类产品备受消费者推崇。饮食行业正从粗粮时代过渡到杂粮时代.即将迈进菇粮时代。
  • 曹泳胜
    2014, Vol.36 (5): 0.
    摘要 (140)
    笔者栽培食用菌多年,常用一些土方法管理,提高平菇产量效果还不错。现介绍如下,供大家参考。 1刮“胡子”就是刮去菌床上衰老的菌皮。在采收第一潮平菇后,用小刀、竹扫帚等,全面刮去菌床上衰老的菌皮.并清除干净,使床面露出新菌,然后压平。此时要注意不要急于喷水。一般5-6d后,或待菌丝恢复生长后再喷水,7~10d以后见新蕾。
  • 连静
    2014, Vol.36 (5): 0.
    摘要 (155)
    河南驻马店市确山县石滚河镇刘楼村曾是一个典型的山沟穷村。然而,当地村民通过不断努力,发展香菇栽培,走出了一条特色经济之路,成功摆脱了贫困的面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香菇栽培专业村。如今,村里楼房林立,有的院子里还停着轿车。有村民说,多亏了村子的党支部积极引导群众调整栽培结构,园地制宜大力发展袋装香菇。目前,该村80%以上的农户都在从事香菇栽培,
  • 孙兆军;许洪超
    2014, Vol.36 (5): 0.
    摘要 (135)
    “这一袋能产60g干木耳,原料是杨树木屑、秸秆和麸皮,去掉成本,一袋利润1.5元钱,这一潮木耳40万袋利润可达50万元。”山东平邑县康合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技术员汪运河介绍说(上图)。
  • 连静
    2014, Vol.36 (5): 0.
    摘要 (129)
    杏鲍菇、猴头菇是菌类家族中的贵族,也是酒宴上的名贵材料。包括这两种菌类在内,越来越多的“高大上”食用菌在温州实现本地产,相关食用菌企业也借此开始摸索产品提升之路。
  • 杜秀莲
    2014, Vol.36 (5): 0.
    摘要 (131)
    山东福生健灵芝科技开发公司、北京福生堂生物科技公司、中国医科院食用菌专家课题组联合从巴西引进灵芝新品种巴西太空2号灵芝试种成功后,今年春季在山东省-城县舜王城中药科技园推广发展一千余个巴西灵芝种植大棚,山东福生健灵芝科技开发公司、北京福生堂生物科技公司、中国医科院食用菌专家课题组联合从巴西引进灵芝新品种巴西太空2号灵芝试种成功后,今年春季在山东省-城县舜王城中药科技园推广发展一千余个巴西灵芝种植大棚,眼下灵芝生长喜人丰收在望。
  • 李凤娇
    2013, Vol.35 (6): 0.
    摘要 (172)
    1材料用具准备准备地膜若干,其宽度、长度视菌墙的情况而定。准备口径为1~2cm的塑料管若干米长及两块宽为1.2-1.7m、长不少于2m的长木板和两块短木板。
  • 杨儒钦
    2013, Vol.35 (6): 0.
    摘要 (160)
    1添加颗粒状原料蔗渣为丝条状,吸水性强,透气性差,为弥补这一不足,配料时掺进(干料)总量25%以上的棉子皮、碎玉米芯、木薯渣、杂木屑等,以改善料透气性。具体配方:以蔗渣为主要原料栽培榆黄蘑的配方4例:①干蔗渣65%,棉子皮20%,麸皮15%,石灰2.5%,石膏1%,过磷酸钙l%,发酵剂0.2%。料水比1:4。②蔗渣60%,
  • 连静
    2013, Vol.35 (6): 0.
    摘要 (157)
    辽阳县吉洞峪满族乡坚持发展绿色生态农业,走生态富民之路,在重点打造种植、畜牧、柞蚕、水果四大农业产业基地的同时,挖掘资源,不断做大做强农业产业,力促绿色农业之乡早日建成。
  • 连静
    2013, Vol.35 (6): 0.
    摘要 (168)
    近日,遵化市食用菌协会成功注册了“赵老师”食用菌产品商标,这是继“塞罕坝”商标之后,遵化“小蘑菇家族”的又一个新品牌。作为“中国香菇之乡”和“中国北方最大的食用菌生产基地”,遵化近年来大力发展食用菌种植业,专门成立了食用菌协会,食用菌规模已超过1.5亿棒。仅香菇每天就可生产。
  • 刘敬春
    2013, Vol.35 (5): 0.
    摘要 (150)
    7月8日,东北三省菌需物资展销会在黑龙 江省东宁县举办。来自全国的菌需物资生产商及东北三省菌需物资经营商齐聚于此,给广大菌农带来了生产资料“大餐”。据了解,此次展销会吸引了全国各地生产商及经销商前来东宁参展,参展的菌需物资共有16大类、1000多个品种、5万件,展会共设260多个标准摊位、大型设备展厅36个、锯末子展厅30个,成交额5000多万元。
  • 连静
    2013, Vol.35 (5): 0.
    摘要 (141)
    近年来,福建南靖县大力发展食用菌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周边农户齐发展。随着食用菌产业专业化程度和生产规模不断提升,各生产环节日趋自动化和合理化,涌现出一批食用菌栽培专业村、专业户、专业队。目前,全县直接从业食用菌人数1.9万人,兼业人数2.2万人,专业户5500户。全县有游坑、溪城等双孢蘑菇栽培专业村13个,有草前、大房等白背毛木耳栽培专业村15个,有郑店、田边等珍稀菇类栽培专业村16个。
  • 王丰伟
    2013, Vol.35 (5): 0.
    摘要 (157)
    林果园套栽黑木耳主要是指林果树、葡萄架下间作黑木耳。林果树、葡萄架下提供的温度、湿度、通风、光照等条件接近野生黑术耳生长的自然条件,黑木耳产量高,品质好,是一项高效生态农业的好模式。首先黑木耳袋要按常规方法发满菌,然后在林下出耳,具体操作如下:
  • 姜涛
    2013, Vol.35 (5): 0.
    摘要 (165)
    辽宁省的抚顺地区是香菇产区,每年由大量的香菇废菌料作为一种燃料白白烧掉,未被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极大浪费。试验探索香菇菌糠料加玉米芯栽培平菇,希望能提高资源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
  • 马洪元;胡士亭
    2013, Vol.35 (4): 0.
    摘要 (155)
    用棉子壳早秋栽培平菇,中秋节鲜菇上市,售价高,经济效益好。但由于发菌期气温较高,培养料易染杂菌,栽培风险较大。巧用增氧升温发酵法处理培养料,不仅污染率低,而且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现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连静
    2013, Vol.35 (4): 0.
    摘要 (159)
    近年来,绥化海林市长汀镇为实现黑木耳产业提档升级和健康高效发展,大力推广和普及棚室挂袋技术,以栽培黑木耳特色产业为龙头,促进农民丰产增收。目前,长汀镇双桥、哈达村吊袋黑木耳栽培示范园区已建成栽培棚室40多栋,打机井10眼,总投资260万元,预计实现年产值2000多万元,拉动农民增收400万元以上。
  • 连静
    2013, Vol.35 (4): 0.
    摘要 (149)
    山东金乡县联盛科技有限公司经过数年精心钻研,以云南野生黑皮鸡枞菌为母体,在模拟野生环境下,通过提取、培植、驯化、分离、培育、提纯复壮后成功栽培出人工黑皮鸡枞菌,其形状、口感、营养价值都非常接近野生黑皮鸡枞菌。公司人员不满足于自然条件下人工栽培模式,他们大胆创新,采取工厂化生产和半地下暖塑料大棚相结合的栽培模式,
  • 邓春海
    2013, Vol.35 (4): 0.
    摘要 (158)
    目前在食用菌的栽培生产中所使用的菌种有3大类:固体菌种、颗粒菌种、液体菌种,其中使用最多的还是固体菌种。液体菌种因要求的技术含量比较高,投资较大,生产设备、生产工艺都比较复杂,不适合农户及小的菌种厂独立生产。而固体菌种制作技术不难,很容易掌握,所以被大多数农户所接受。固体菌种在制作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不同,又可分为瓶装菌种和塑料袋菌种。笔者主要讨论的是塑料袋菌种制作工艺的改进技术。
  • 高允旺
    2013, Vol.35 (4): 0.
    摘要 (156)
    5月26日,福建省“巾帼科技示范基地”——顺昌县山沟沟果蔬合作社的社员们正忙着采摘、摆排、烘烤竹荪,个个脸上流露出丰收的喜悦。全县种植2000多亩,价格看好,预计产值2000多万元。
  • 连静
    2013, Vol.35 (4): 0.
    摘要 (148)
    据悉,庆元县以往灰树花出菇都在春天和秋天。去年,庆元县宝山食药用菌研究所科研人员从安南乡采到野生灰树花,通过组织分离培养出广温性新菌株“宝云3号”。并于今年,在黄田镇下济和岭头乡杨家庄进行灰树花高温季节出菇品种对比试验,
  • 连静
    2013, Vol.35 (4): 0.
    摘要 (148)
    2013年牡丹江海林市重点启动建设的“301国道食用菌产业示范带”,目前基础设施已建设完毕,菌袋也已进入园区生产。
  • 2013, Vol.35 (3): 0.
    摘要 (153)
    近日,青河县三利农牧民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新疆盖特进出口公司在乌鲁木齐市签订了首份出口食用菌菌袋合同,签约了价值216万元的菌袋120万个,第一批菌袋将于5月初通过吉木乃口岸运往俄罗斯莫斯科。
  • 2013, Vol.35 (3): 0.
    摘要 (149)
    达县已成功栽培出桑枝食用菌,桑枝食用菌就是采用优质桑枝餐作为食用菌的培养原料,经过科学配方和先进工艺栽培而成。桑枝食用菌的成功栽培不仅可以丰富城市居民的餐桌,还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因为桑枝食用菌比其他食用菌收入要多。目前达县共有8×10^6m2密植小桑园,桑树资源十分丰富。桑枝食用菌今年将入驻达县双庙乡现代蔬菜园区,计划栽培10万袋,农户可以增收200余万元,今后还将在全县其它桑树基地乡镇进行推广。
  • 杨儒钦
    2013, Vol.35 (3): 0.
    摘要 (150)
    露地畦栽愉黄蘑,地温稳定,空气相对湿度好调,故能获得优质、高产。但如果方法及管理不当,容易引起虫害和污染,造成产量低和质量差。为保畦栽榆黄蘑优质、高产,现将其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以供读者参考。
  • 徐占波
    2013, Vol.35 (3): 0.
    摘要 (142)
    香菇菌棒补水的方法很多,有直接浸泡法、捏棒喷水法、注射法、分流滴灌法等。近年来大规模生产多采用补水器注水,该法简单、易行、效率高,不易烂棒。笔者总结十几年来栽培经验,菌棒补水要把握以下几个方面:
  • ;陈志平
    2013, Vol.35 (3): 0.
    摘要 (148)
    由于竹荪栽培不能连作,大田产量逐年下降,制约了竹荪产业的发展。针对这情况,顺昌县竹荪技术研究所的科技人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充分运用林地多的优势,该县拥有林竹面积10万hm2,其中可用干生态栽培竹荪面积6.7万hm2,把竹荪“搬”到林下种,不断创新栽培技术。
  • 李世华
    2013, Vol.35 (2): 0.
    摘要 (160)
    食用菌菌丝拮抗法是食用菌菌种区别性鉴定的一种初步方法,通常采用平板菌丝拮抗法,其操作较简便,用时短。但不同种类食用菌的菌丝生长特性差异表现较大,带来对拮抗表现(隆起、隔离、沟槽等)的感官尺度难以把握,需要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此笔者采用菌袋菌丝拮抗,效果明显,操作简单,判断直观。
  • 李正飞
    2013, Vol.35 (2): 0.
    摘要 (155)
    双孢蘑菇的春季管理是指3-5月这段时间的管理,其间温度由低到高,料pH由高到低,发酵料养分逐步减少,病虫害逐步侵染。因此,春季管理的重点是调温、调水、调酸碱度,补肥与防治病虫害。具体来说,要抓好七点。
  • 冯纯乙
    2013, Vol.35 (1): 0.
    摘要 (171)
    在菇类工厂化生产中,许多企业几乎无一倒外地采用空气过滤器来净化接种室、发菌室以至培养室等的空间,同时藉此注入新鲜空气。但又几乎无一例外地反映空气过滤器在使用一段时间后效果明显降低,尤其是单纯利用空气过滤器作为唯一手段来净化接种室时,污染率大幅提高。必须指出,在接种室中单纯用空气过滤器是不可取的。
  • 朱春华
    2013, Vol.35 (1): 0.
    摘要 (160)
    金针菇是秋冬与早春栽培的食用菌,在栽培期间易发生病斑,现将防斑管理总结如下。1黑斑病黑斑病是一种由假单孢菌引起的细菌性病害。发病后,金针菇菌盖出现椭圆形褐色或深褐色斑点,初为针尖状,扩大后直径达2-4mm,边缘整齐,有时菌盖开裂。其防治方法是:
  • 连静
    2013, Vol.35 (1): 0.
    摘要 (148)
    山东惠民县楼子孙村位于清河镇东南部,人均土地不足1000m2,土地多为盐碱低洼地,种粮植棉收入甚微。村委积极探讨适合本村的发展之路,四处参观考察、学习,为本村群众找到了栽培香菇的发展之路,还成立了食用菌香菇合作社,帮助群众解决栽培及销售中的难题,为食用菌栽培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的全方位的服务。目前,全村发展食用菌香菇大棚80余个,年产值达到200余万元,全村人均收入增长1000元以上。
  • 杨儒钦
    2013, Vol.35 (1): 0.
    摘要 (165)
    在食用菌栽培过程中,杂菌污染是造成减产甚至失败的主要原因,如何将杂菌污染的损失降至最低,现总结如下(以黑木耳为例),以供读者参考。 1试管母种(斜面培养基) 在菌种分离或继代扩繁时,由于种种原因,造成培养基受杂菌污染,早期发现可采取如下处理。
  • 马吉成;王有坤
    2013, Vol.35 (1): 0.
    摘要 (146)
    日前,黑龙江省宝清县夹信子镇山泉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在河泉村正式揭牌成立,县妇联、镇村负责同志和首批入社的35户食用菌栽培户参加揭牌仪式。据了解,这是该镇由农民自发组织并依法获准成立的首家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近年来,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食用菌销售行情逐年看好,当地部分群众在食用菌大王于庆斌、王艳夫妇俩的带领下,利用荒地、房前屋后,发展食用菌。通过几年的发展,河泉村及周边村屯食用菌年产达32万袋,经济效益十分明显。
  • 许景闻
    2011, Vol.33 (6): 0.
    摘要 (148)
    为了让菇农买到放心可靠的菌种,市县两级食用菌协会深入到各会员和菌种生产单位,对各批菌种进行抽样化验镜检。一是从菌种培养基的优劣上进行化验,严防劣质菌种流入市场,造成制袋成品率低,影响正常出菇;二是对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进行论证,以防止出劣质菇和不出菇的现象发生,影响菇农的经济收入。三是号召菇农在购买菌种时要向菌种生产单位索要菌种检验合格证。
  • 贾身茂
    2011, Vol.33 (6): 0.
    摘要 (152)
    2011年4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发布2a11年第5号公告,公布批准由国家统计局起草的国家标准《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1),并于2011年11月1日实施。
  • 张忠于
    2011, Vol.33 (6): 0.
    摘要 (152)
    平菇的菌袋培养期,由于高密度摆叠,菌袋问空隙及处于阴暗的棚下,给老鼠造成最合适的活动环境。咬烂塑料袋易造成污染,翻袋找洞补贴胶带,增加劳动量。现将本人多年防鼠经验总结如下,供菇友参考。
  • 孔令宝;刑作山;李鸿忠
    2011, Vol.33 (6): 0.
    摘要 (162)
    笔者从事平菇的栽培近30年,对其生产习性有着非常深入的了解。现把制约平菇生产的要素写出来供大家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杨猛
    2011, Vol.33 (5): 0.
    摘要 (152)
    传统平菇熟料栽培100℃灭菌需要10h以上,灭菌、装袋、冷却接种需要2~3d才能完成,且污染率高。该技术100℃灭菌仅需50min,当天完成成品率达95%以上,产量优于全熟灭菌方式,每天可生产5000~10000袋。
  • 覃卫国;王绍柏
    2011, Vol.33 (5): 0.
    摘要 (142)
    199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铉教授,来宜昌指导天麻生产时,写下了天麻栽培口诀,现抄录如下,并结合生产实践作一些解释。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排种两出头,增加边效应。施药杀病虫,适当加营养。麻地应选好,土壤强酸性。温湿须注意,九、十要调控。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目前,我国天麻栽培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蜜环菌材的长度和数量不一。
  • 高允旺
    2011, Vol.33 (5): 0.
    摘要 (169)
    经从顺昌县竹荪协会了解,截止8月11日,竹荪价格有所回升,98元/kg左右,出现抢购现象。今年福建省顺昌县竹荪一上市即呈现市场疲软态势,不但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近40%,在76~100元/kg之间,且销售情况也不理想,收购客商热情不高,市场销售进度甚缓,与去年对比好似冰火两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