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生产”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段庆虎,龚凤萍,竹玮,吴淑平,尹川川,陈静,关云霄,王欣珍,张应香
    2023, Vol.45 (1): 43.
    摘要 (153) PDF (0)
    针对一户菇农秋栽香菇不吃料现象,从天气,菌种,培养料pH 及含水量、灭菌等分析并查找原因。结果,虽然上述因素均会影响菌丝吃料,但主要原因是培养料灭菌不彻底。针对各环节可能出现的问题给出了相应的栽培管理对策,为遇到类似情况的生产者提供参考。
  • 邱永乾;周庆幈;聂芳;沈少华
    2022, Vol.44 (3): 0.
    摘要 (153)
    香菇栽培面积不断扩大,如何保证高质量香 菇菌棒供应是香菇菌棒培养需要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在分析文献,总结生产经验基础上,结合赣北地区的气 候特色总结出高质量培养香菇菌棒技术。
  • 朱坤;任帅;刘文静;屈涛;魏芳;刘翼成
    2022, Vol.44 (2): 0.
    摘要 (185)
    从品种选用、出菇管理、极端天气应对3个方 面总结平菇冬季出菇管理技术要点,为平菇栽培者冬 季出菇管理提供依据。
  • 李锦涛;余建平;陈群;陈辉;张津京;杜军华;
    2022, Vol.44 (1): 0.
    摘要 (164)
    研究建立青海省西宁市羊肚菌栽培温控实践 模型。羊肚菌生长过程划分为菌丝生长、原基分化、幼 菇生长、子囊果成熟四个阶段。其中,菌丝生长阶段约 需时40 d,此阶段控制温度为6~25 ℃,最适宜的温度为 8~20 ℃;原基分化阶段约需3 d,控制温度为5~8 ℃,最 适宜的温度为9~13 ℃;幼菇生长阶段约需时7 d,控制 温度为8~15 ℃,最适宜的温度为10~12 ℃;子囊果成熟 阶段约需时14 d,控制温度为6~26 ℃,最适宜的温度为 10~20 ℃。结合西宁市近9年的气象资料,确定西宁市 羊肚菌春秋两季栽培模式,规划出每季温控实践模型 各阶段大概对应的时间段。该模型对西宁市以外地区 羊肚菌栽培也有一定指导性作用。
  • 夏建红;汪宏亮
    2021, Vol.43 (6): 0.
    摘要 (161)
    针对高原地区栽培香菇存在问题,试验总结出高原栽培香菇菌丝培养及出菇管理关键技术,实现高原地区香菇生产优质、高产、高效。
  • 刘文静
    2021, Vol.43 (5): 0.
    摘要 (140)
    介绍发酵料秋栽平菇春季出菇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采收后管理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等,为广大平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 刘文静
    2021, Vol.43 (5): 0.
    摘要 (157)
    介绍发酵料秋栽平菇春季出菇温度、湿度、通风、光照、采收后管理要点及病虫害防治等,为广大平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 周海军;陈荣信;李波;曾宏;许新鸿
    2021, Vol.43 (4): 0.
    摘要 (157)
    分析全国几个代料香菇(鲜菇)市场价格,总结出香菇价格周年变化规律,结合秦巴山区气候条件和生产实际情况,提出适应香菇(鲜菇)市场价格变化规律的代料香菇生产最佳时间,旨在提高香菇生产效益,合理利用出菇棚。
  • 朱满堂
    2021, Vol.43 (3): 0.
    摘要 (160)
    以香菇中香68、辽抚4号为试材,研究立棒、七层架等栽培模式的生产设施及生产工艺,掌握反季节香菇栽培的关键技术,为反季节香菇栽培提供技术保障。
  • 张晶;丁建;张园园;王勇;屈兴奎
    2021, Vol.43 (2): 0.
    摘要 (125)
    近年来,随着香菇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受菌棒出口利益的推动,我国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企业。介绍了日产20000个香菇菌棒的工厂化生产流程,分析了生产成本,以期为香菇工厂化生产菌棒企业提供参考。
  • 陈文杰
    2021, Vol.43 (1): 0.
    摘要 (141)
    近几年香菇生产以其劳动密集、生产技术成熟、市场稳定等特点,已经成为北方地区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产业之一。香菇不耐高温,夏季除高海拔地区外,许多地区选择保持香菇菌棒活力而不出菇,以免造成烂棒。笔者综合多年栽培香菇的经验,总结了香菇越夏期温度、水分和空气相对湿度等方面管理技术要点,并分析了造成香菇烂棒的主要成因及防控措施。现将其介绍如下,仅供参考。
  • 石德林
    2020, Vol.42 (6): 0.
    摘要 (137)
    据中国菌物学会羊肚菌产业分会、易菇网不完全统计,2019—2020年,我国羊肚菌栽培面积在10~12万亩左右(1亩为666.7 m^2),产地主要集中在四川、云南、贵州等省。2019—2020年我国羊肚菌产业表现出:技术普及程度提高;部分中小企业开始掌握菌种制作技术,进行栽培种、营养袋生产;栽培基地逐渐增多,管理技术明显提升;原基成活率明显提高,涌现了一些高产基地。然而,仍有许多基地产量极低,严重亏损,甚至栽培失败。为了进一步提升羊肚菌栽培技术,促进羊肚菌产业健康发展,笔者根据多年实践经验,对羊肚菌栽培失败原因进行剖析,供栽培者借鉴。
  • 汤倩倩;黄建春;桑亮亮;沈新芬;蔡斌强
    2020, Vol.42 (5): 0.
    摘要 (118)
    双孢蘑菇工厂化生产过程中,培养料制作、栽培环境、管理方式等是影响子实体发育生长的主要因素。双孢蘑菇鲜菇保鲜期较短(0~3℃环境7 d[1]),生长速度较快(每24 h增重一倍[2]),所以采收时机及方式也是影响双孢蘑菇产量及品质的重要因素。目前工厂化栽培双孢蘑菇的采收,仍以人工采收为主。采菇员工对采收技术要求的了解程度,企业对采菇员工是否有效地管理,以及周密采菇计划直接影响到双孢蘑菇的产量和品质。
  • 王庆武;兰玉菲;孔怡;唐丽娜;崔晓
    2020, Vol.42 (4): 0.
    摘要 (132)
    对比木屑菌种、枝条菌种和液体菌种三种类型菌种接种栽培袋效果。结果表明,液体菌种相比木屑菌种、枝条菌种,制种周期分别缩短34 d、31 d,菌丝满袋时间分别缩短18 d、15 d,菌丝长势好;菌袋污染率降低50%,成品率分别提高4.29%、3.51%;出耳期污染率降低60.06%,每袋产量分别提高2.88 g、2.66 g,每袋利润分别提高0.35元、0.24元。
  • 武婉丽;莫丽君;关良洲;周建方
    2020, Vol.42 (4): 0.
    摘要 (144)
    “爆发性”出菇是困扰香菇栽培者的一大难题。因其出菇数量大,菇蕾密集,菇小而薄,香菇商品价值低,严重影响香菇的生产效益。笔者分析了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危害及形成原因,提出了相应的防控措施,与同仁交流探讨。1香菇“爆发性”出菇的特点1.1头潮菇为主,呈现爆发态势“爆发性”出菇一般发生在第1潮菇出菇期间,催蕾后3~4 d,菇蕾在1~2 d甚至一个晚上集中爆发,使栽培者猝不及防,不知所措。第2、3潮菇虽然也有部分菌袋出菇密集,但出菇数量要少得多,而且菇蕾分布相对均匀,基本不会出现“爆发性”出菇现象。
  • 潘明冬
    2020, Vol.42 (3): 0.
    摘要 (131)
    香菇胶囊菌种由浙江省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在引进日本、韩国段木香菇胶囊菌种技术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实际再创新后研制而成。香菇胶囊菌种就像胶囊药丸一样,一颗颗填压在塑料蜂窝板上(图1),有透气盖与菌种直接粘连,每张400颗或600颗,设计科学,标准规范,运输和接种操作都很方便。胶囊菌种整颗呈锥形(图1),接种时菌丝损伤少,吃料快,优先抢占培养料;透气盖密封又透气,既可防止杂菌侵染,又可促进菌丝生长。与常规袋装菌种相比,胶囊菌种接种成活率提高5%~10%,接种工效提高1~2倍,菌种生产原料降低80%,香菇产量及品质无差异。
  • 肖飞;熊飞;曾照胤
    2020, Vol.42 (2): 0.
    摘要 (176)
    湖北省竹山县地处鄂西北山区,境内海拔悬殊,气候与生态环境特别适合生产优质香菇。近年来,在精准扶贫政策推动下,竹山代料香菇栽培快速起步、迅猛发展,不少企业、农户通过栽培代料香菇,实现了创业就业、脱贫致富;但也有一些企业、农户效益欠佳,甚至出现亏损。为总结经验、吸取教训,笔者对竹山县代料香菇栽培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和认真分析,找出其中存在问题,并提出相应解决办法。
  • 李峰;赵建选;靳荣线
    2020, Vol.42 (1): 0.
    摘要 (191)
    回顾了河南平菇栽培方式发展过程及玉米芯发酵料栽培平菇产业优势,查找平菇发酵料栽培存在问题,并提出对策建议。
  •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
    2019, Vol.41 (6): 0.
    摘要 (211)
    平菇栽培料堆制诱发灭菌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研究成功的一项栽培料绿霉污染控制技术[1].当时,以棉籽壳为原料栽培平菇,用多菌灵来抑制杂菌孢子萌发和生长,其效果受杂菌基数、温度的影响很大.越夏存放的棉籽壳中杂菌种类多、基数大,若发菌时气温偏高或发菌垛内高温,提高了料内微生物的活动能力,降低了多菌灵的抑菌效果,很易出现污染上升.为此要求选用新鲜无霉变棉籽壳并要求低温发菌,这样就将平菇"安全"生产季节限制在了秋冬季低温期.堆制诱发灭菌技术的面世很好地克服上述不足,近三十年来,在平菇培养料由生料至熟料、主料由棉籽壳至玉米芯、生产规模由小到大等变化中,发挥了巨大推动作用.现将堆制诱发灭菌技术的原理、方法和应用技巧总结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 邓海平;汪再蓉;宋文俊;冮洁
    2019, Vol.41 (5): 0.
    摘要 (154)
  • 屈延荣
    2019, Vol.41 (4): 0.
    摘要 (158)
    陕北地区每年冬季有大量的中棚(中棚是中拱棚的简称。其跨度和高度即空间均介于小拱棚及大拱棚之间),处于闲置或撂荒状态,为食用菌的生产和发展提供了较好的设施条件。笔者于2018年12月对陕西省延安市黄陵县双龙镇南峪口行政村南峪口村民小组的两个中棚(已撂荒5年)进行保温增温及雾化、通风改造后,尝试在冬季栽培平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主要做法总结如下。
  • 练长勋;胡建平;朱星考;毛可荣
    2019, Vol.41 (3): 0.
    摘要 (130)
    L135属于低温弱抗性香菇(Lentinula edodes)品种,因其菇型圆正,较易形成花菇,对于栽培花菇的菇农来说,是花菇栽培的首选品种。但是近年来,由于全球气候变暖、菇农移民下乡造成栽培地海拔变低(500m以下)、种植规模变大造成菇棚连片通风性能变差、遮阳网取代天然遮阳物以及菇农菇棚选址和降温措施不当,造成栽培L135出现烂棒、小菇、畸形菇等问题,严重影响菇农收益。笔者根据几十年的香菇技术推广经验,结合实地走访调研,总结出了L135栽培管理技术要点,供广大菇农和技术服务人员参考。
  • 熊飞
    2019, Vol.41 (2): 0.
    摘要 (162)
    夏季七八月份,我国部分地区经常出现持续高温酷暑天气,很多地方日平均气温达到35℃以上,局部地区甚至突破40℃。立秋以后,有的地方仍然“高烧”不退。持续的高温对香菇代料生产造成巨大威胁,越夏菌袋有可能出现大量“烂棒”现象,菇农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周丽洁;程明;王臣;玄英实;周旭 金雪梅;李敏;许虎林;安正弼;朴雪梅
    2019, Vol.41 (1): 0.
    摘要 (153)
    通过对香菇菌棒生产过程中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培养、转色、合格菌棒要求及包装运输等环节进行研究,并结合实际生产经验,制定香菇菌棒工厂生产技术规程。
  • 马玮超;李峰;靳荣线
    2018, Vol.40 (6): 0.
    摘要 (135)
    香菇是我国大规模栽培的食用菌之一,其营养丰富、鲜香可口、商品特性十分优良,具有广阔的国内外消费市场[1]。然而,许多香菇栽培户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香菇菌袋越夏时出现大量烂袋、感染杂菌、脱水的现象,造成严重经济损失。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总结了香菇菌袋越夏关键管理技术,为广大香菇栽培户提供参考,以期降低损失。
  • 董春雷
    2018, Vol.40 (5): 0.
    摘要 (137)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是最具现代化农业特征的产业化生产方式,其采用工业化的技术手段,在环境可控制的设计条件下,组织高效率的机械化、自动化、流水线作业,实现食用菌的规模化、标准化和周年化生产,同时也实现高效、安全生产,是我国食用菌产业发展方向。笔者论述环境因素对杏鲍菇生长的影响,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通过人为控制可有效地减少环境因素对杏鲍菇生长产生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量。
  • 邢作常;耿新翠
    2018, Vol.40 (4): 0.
    摘要 (165)
    香菇被誉为“菇中皇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喜爱。代料栽培香菇具有段木栽培难以比拟的优势,是目前栽培香菇的主要方式。夏季香菇价格高,栽培香菇经济效益好,但由于气温高、温差小,不是香菇栽培的适宜季节,因此香菇栽培风险高。夏季代料栽培香菇的主要管理措施是降温、保湿、拉大温差。现以具有内外双遮阳系统大棚为例,介绍夏季代料栽培香菇出菇阶段管理措施。1脱袋期菌丝满袋刺孔后菌棒表面逐渐由白色转变为褐色,后期开始出现瘤状凸起,这时就可以进棚脱袋。1.1菌棒摆放要求夏季菌棒营养供应充足,稍有震动就容易形成菇蕾,因此摆放菌棒时一定要轻拿轻放。如果菌棒所受震动较大,会快速现蕾并遍布菌棒表面,后期因营养供应不足,使菇柄细弱,菇盖开伞早、小而薄、质量差。1.2温湿度管理夏季代料栽培香菇脱袋进棚时间在4月,这时温度、温差适宜,但空气相对湿度低,因此需早晚或采菇后向菌棒和地面喷水,补充菌棒蒸发的水分。
  • ·耿立;王德芝;李尽哲;李直鸿;李春红
    2018, Vol.40 (3): 0.
    摘要 (159)
    2013年,潢川九龙春天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开始利用杏鲍菇工厂化生产设施设备探索香菇工厂化生产技术与管理,至今共生产香菇菌棒560余万棒,涉及香菇品种有庆科212、L808、申香215等多个品种。笔者就香菇菌棒工厂化生产中的微孔污染、灭菌不彻底、接种穴口污染、热害与烧菌等易发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预防措施。1微孔污染微孔污染是菌棒污染的主要形式,其危害具有长期性。
  • 度国勇;郑龙玉;闫新发;宋峰;刘斌
    2018, Vol.40 (2): 0.
    摘要 (158)
    袋栽香菇的出菇期间,遇到阴雨连绵天气,容易出现出菇密、菇柄长、菇质差,菇体水分高、烘干难等各种异常问题。现将笔者在阴雨季节管理袋料香菇技术经验总结如下,供读者参考。1阴雨天选准适宜时间催蕾2017年进入9月后,我国中原地区出现大面积阴雨天气,环境空气相对湿度过高,给袋料香菇的出菇管理带来困难。防止阴雨天香菇出菇出现异常问题,需要手机下载2345天气预报王,参考15 d天气变化情况,调节安排催蕾时间。例如保水膜菌棒从脱袋到子实体大量形成需要4~5 d,从菇蕾露头生长至2~3 cm需2~3 d,根据这一出菇过程要求环境相对湿度80%左右约6 d,可以安排在阴雨天气;菇蕾大于3 cm进入采收期,可以安排在晴天或者多云天气。
  • 胡建平;练长勋;吴国锋
    2018, Vol.40 (1): 0.
    摘要 (141)
    开放式接种与胶囊菌种结合应用,大大提高了菇农的接种效率,提高了菌种成活率。然而在实践中也由于没有严格按照操作程序,影响了接种成活率,致使有些菇农遭受较大经济损失。现将开放式接种及发菌关键技术,应注意事项进行梳理,以供菇农参考。
  • 熊飞
    2018, Vol.40 (1): 0.
    摘要 (132)
    春季代料栽培香菇菌袋越夏是一个关键时期,也是菇农们比较担心的一个时期。菌袋越夏期间管理稍有不慎,极易造成烧袋、烂筒、病菌感染、虫害严重,轻则减产、减收,重则菌袋成批报废。特殊高温干旱年份,如果管理失误甚至会造成全军覆没。如何才能保证春栽香菇菌袋安全越夏?因各地气候、环境条件不同,措施上可能有一定差异。具体到鄂西北山区,应重点把好以下"五关"。1场地选择关越夏场地选择得好,后期工作可能事半功倍;
  • 李峰;靳荣线
    2017, Vol.39 (6): 0.
    摘要 (145)
  • 陶旭
    2017, Vol.39 (6): 0.
    摘要 (136)
    食用菌栽培中食用菌的生长发育受到内、外双重因素的控制,内部因素是由食用菌自身的遗传规律所决定的,外部因素包括营养、温度、基质含水量、空气湿度、光照、酸碱度、氧和二氧化碳等,只有当这些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相协调时,菇体才会正常地生长发育并获得优质高产。笔者就食用菌生产中的原料、疏蕾、育菇环境等流程操作过程中的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说明,以供参考。
  • 熊飞
    2017, Vol.39 (5): 0.
    摘要 (171)
  • 郑焕春;栾泰龙;李淑玲
    2017, Vol.39 (4): 0.
    摘要 (139)
    近年来,黑木耳生产规模越来越大,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各地黑木耳菌包厂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如此迅猛的发展势头充分体现了黑木耳产业向专业化分工、大型机械化生产、自动化及智能化控制方向发展的趋势。2015年中国食用菌协会数据表明,黑木耳是位于我国食用菌产量第二的品种,产量仅次于香菇(766.66万t),达到了624.69万t。
  • 李正鹏;黄祖德;李巧珍;李玉;陈明杰;周峰
    2017, Vol.39 (3): 0.
    摘要 (145)
    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是生长于热带、亚热带高温多雨地区的食用真菌,又名中国蘑菇。中国是全球草菇的主要栽培国家,产量居世界之首。草菇因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市民的喜爱。目前,国内草菇栽培方面研究主要集中在培养料配方和栽培工艺参数。
  •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
    2017, Vol.39 (2): 0.
    摘要 (174)
  • 崔文杰
    2017, Vol.39 (1): 0.
    摘要 (142)
  • 王朝江;高春燕;李慧;高成;李向文
    2016, Vol.38 (6): 0.
    摘要 (186)
    香菇栽培者对夏季出菇,开发反季节鲜菇市场,普遍怀有高收益预期。但夏季的长时间高温,已经超越了香菇子实体发生和生长的生物学属性,即使在相对冷凉的北方山区,选用耐高温的品种也是问题重重。
  • 王桂金;刘遐
    2016, Vol.38 (5): 0.
    摘要 (145)
    液体菌种的成功应用不仅依据主体技术的成熟完善,而且有赖于相关技术的协同配合。分析了液体菌种在固体料栽培阶段各个环节常见发生的问题,并针对性地提出了注意重点和解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