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技术”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俞爱英 蒋 芯 吴玉勇 顾天飞 王林洋 朱丽娟 董荷玲
    2025, Vol.46 (2): 43.
    摘要 (11) PDF (8)
    针对长江中下游以南地区标准大棚或智能大棚栽培羊肚菌成本过高,普通农户难以承受其高投入,栽培风险较高等问题。调查总结连续4年对小规模简易平棚羊肚菌+杂交水稻轻简栽培关键技术,分析其经济效益。该技术搭棚成本低,羊肚菌生长良好,经济效益较高,同时有效解决羊肚菌的连作障碍,实现羊肚菌在同一地块多年连续栽培,具有实际推广价值。
  • 郁 巍 刘小英 沈新芬
    2025, Vol.46 (2): 46.
    摘要 (7) PDF (8)
    蟠桃林下栽培双孢蘑菇能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开展“果-菌”立体栽培,增加经济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围绕季节安排、地块选择与整理、三次发酵培养料制作、覆土及覆土后管理、秋菇管理、越冬及春菇管理、采收及间歇期管理等环节,总结蟠桃林下双孢蘑菇栽培技术。
  • 贾秉鑫 田志佳 曾江宇 马悦悦 马旭杰 陈 博 李 倩 钱雯婕 马静茹 郭新勇
    2025, Vol.46 (2): 49.
    摘要 (15) PDF (9)
    北疆地区特殊的地理环境为羊肚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生态条件。根据北疆地区羊肚菌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多年栽培经验,从品种选择、播种前准备及播种、栽培管理、采收和病虫害防治等方面,总结出适合北疆地区特定自然条件的栽培方案,以期为北疆地区羊肚菌标准化、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持。
  • 郑诗礼
    2025, Vol.46 (2): 55.
    摘要 (5) PDF (6)
    安龙县香菇产业围绕一稳一主导六特色“116”产业发展布局,着力打造山区特色主导产业,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发挥重要作用。总结安龙县香菇适栽品种、层架大棚结构、菌棒制作、接种、培养、出菇与采收、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栽培环节中的关键技术要点,为提高香菇产量与品质,增加菇农收入,助推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参考。
  • 朱 红 冯德品 周 刚 夏 辉 申露露 李克彬 范世荷 高新章 刘世玲
    2025, Vol.46 (2): 58.
    摘要 (7) PDF (8)
    根据湖北省的气候特点、羊肚菌菇棚的搭建方式以及羊肚菌的生长特性,研究总结羊肚菌在湖北省设施化、规范化、精细化的栽培技术。提出湖北省“两网三膜”的羊肚菌设施化栽培技术模式;规范羊肚菌栽培从场地选择、土壤处理、菇棚搭建、菌种生产、播种时间和方法、营养袋的生产放置和撤离、菌丝生长管理、催菇时机、出菇管理和采收每个关键环节的技术要求;指出羊肚菌整个栽培过程中精细化管理的要求。
  • 谌金吾 麻智芳 孙厚静 王 杰 李 星 李琳琪 周剑南
    2025, Vol.46 (2): 62.
    摘要 (14) PDF (9)
    棘托竹荪为喜热、爱湿、好气、现蕾出菇需光的木腐型高温食用菌。结合黔东南州马尾松林下小气候特征,总结介绍林下栽培棘托竹荪培养料制备、林地整理、铺料建畦、播种、发菌期管理、菌丝分化现蕾(竹蛋)期管理、出荪期管理、采收、烘干、转潮期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地区提供参考。
  • 韦锦福 卢玉文 李永明 廖芳贤 秦延春 陈德荣 高为民 邱伟杰
    2025, Vol.46 (2): 66.
    摘要 (8) PDF (7)
    概述广西壮族自治区的桂东南地区杏鲍菇菇棚搭建、培养料配制、制袋接种、发菌管理、催蕾、出菇管理、采收及采收后管理等生产环节,总结桂东南地区杏鲍菇绿色栽培实用技术。
  • 兰玉菲 汪 乔 鲍甜甜 张 慧 汪桂玲 孔 怡
    2025, Vol.46 (2): 71.
    摘要 (12) PDF (6)
    为解决山东省肥城市冬暖式大棚羊肚菌采收后大棚闲置期较长、羊肚菌栽培重茬等问题,将羊肚菌与厚皮甜瓜、西红柿合理搭配种植,实现菌果菜周年轮作,提高土地利用率,有效缓解土壤连作障碍,减少化肥使用量,提升厚皮甜瓜及西红柿品质,增加种植效益。
  • 王永斌 郭兴贵 陈 强 卓平清 王得宁
    2025, Vol.46 (2): 75.
    摘要 (12) PDF (8)
    徽县露地高效代料栽培黑木耳技术通过优化栽培品种选择、季节安排、菌棒制作、菌丝接种、发菌管理、场地选择、出耳管理以及采收后处理流程,同时提高管理效率,实现黑木耳的高产、优质和高效栽培。
  • 李洁英
    2025, Vol.46 (1): 49.
    摘要 (16) PDF (0)
    结合蒙山县特有气候条件及产业优势,总结段木灵芝林下仿野生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品种选择、栽培时间安排、林地选择、菌丝培育、出芝管理、灵芝孢子粉及子实体采收等,旨在为林下仿野生栽培灵芝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 邓春海 陈 飞 朱万琴 周 艳 桓明辉
    2025, Vol.46 (1): 53.
    摘要 (32) PDF (0)
    羊肚菌因其价格高、味道鲜美、栽培操作简单、栽培周期短等特点,吸引大量栽培户。总结介绍羊肚菌栽培菌株、栽培地块选择,播种时间、播种覆土、出菇管理等方面的关键技术节点,以期为北方暖棚羊肚菌的栽培户提供实用的技术指导。
  • 潘庆流 陈雪凤 潘友生 韦永格 石 鹏 韦贤平 刘增亮 吴圣进 张雯龙
    2025, Vol.46 (1): 57.
    摘要 (10) PDF (0)
    为调控好金福菇出菇环境的相对湿度、通风和光照等环境条件,降低死菇率,采取畦床覆盖有孔无纺防草布方式栽培金福菇。结果:菌床覆盖有孔无纺防草布,并在不同生长阶段通过升降支架调节防草布的高度,可有效解决金福菇的死菇问题,并提高其产量,与常规栽培方式(无覆盖物)相比,菌丝出土和出菇时间提前4~5 d,节约人工成本1~2倍,死菇面积减少90%以上,生物学效率提高50.1%。
  • 彭传尧 严少妹 林思裕 王圣铕 吴光明 杨 彬 蔡 盛 王瑞娟 宋春艳
    2025, Vol.46 (1): 61.
    摘要 (28) PDF (0)
    为进一步完善龙爪菇栽培技术,在温控设施条件下,开展培菌时间及出菇开口方式对龙爪菇出菇产量与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培菌 50~55 d,龙爪菇催蕾后菌丝恢复更快、原基形成更早,菌棒出菇口污染率更低,产量和优质菇率更高;培菌时间适宜,采用“|”形开口出菇比“Λ”形开口的产量及优质菇率更高,2种开口方式出菇对菇外观形态、采收影响不同,生产者可根据不同市场需求和农事操作难易选择开口方式。
  • 肖兰芝 张祖铭 黄忠英 肖胜刚 江晓凌 应正河 杨 驰 林衍铨 马 璐
    2025, Vol.46 (1): 67.
    摘要 (10) PDF (0)
    间作栽培槟榔芋与棘托竹荪,研究槟榔芋种植株距、种植时间及棘托竹荪播种量对二者间作效果的影响,探讨不同栽培模式下棘托竹荪的生长情况。结果:槟榔芋种植株距×行距为50 cm×70 cm,与竹荪同时播种,竹荪每667 m2播种量为400 kg时,竹荪产量最高(2.35 kg/m2),与槟榔芋产量无显著差异。
  • 程汉亭 严廷良 徐 林 丁 野 步连燕 杨 阳 李勤奋
    2025, Vol.46 (1): 71.
    摘要 (27) PDF (0)
    为充分利用海南省天然橡胶林地资源,提升海南省橡胶林下虎乳灵芝的栽培技术水平,针对橡胶林宽行距的特点,开展虎乳灵芝栽培试验,并总结橡胶林下虎乳灵芝高产栽培技术。
  • 谌金吾 邰智学 王 杰 李 星 李琳琪 孙厚静
    2025, Vol.46 (1): 75.
    摘要 (25) PDF (0)
    木腐型食用菌鹿茸菇的菌渣含丰富纤维素,可为草腐型、高温型草菇的生长提供营养。利用工厂化栽培鹿茸菇菌渣栽培草菇是木腐型食用菌菌渣循环再利用的有效途径。介绍鹿茸菇菌渣处理、培养料配置、预发酵、铺料后发酵、播种、发菌期管理等技术。
  • 吴承文
    2024, Vol.46 (6): 35.
    摘要 (21) PDF (19)
    探究菌袋墙式摆放与立式摆放对茶树菇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墙式摆放出菇产量较高,平均鲜菇产量为320.9 g/袋,立式摆放出菇产量为255.5 g/袋。
  • 韦媛荣 王文林 郑树芳 樊灵丹 何铣扬
    2024, Vol.46 (6): 37.
    摘要 (31) PDF (17)
    针对广西壮族自治区澳洲坚果产业发展迅速,澳洲坚果果皮等固体有机废弃物量大面广、利用率低、开发模式单一、污染环境严重等现实问题,筛选适宜配比的澳洲坚果果皮、甘蔗渣作为培养料,总结出轻简化平菇栽培技术,为澳洲坚果产业固体有机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提供路径。
  • 钟楚梦 吴一凡 陈 胜 张 波 张 玮 谢锦忠
    2024, Vol.46 (6): 40.
    摘要 (50) PDF (17)
    为研究长根菇竹林下栽培技术,探究竹屑基质、覆膜处理、覆土厚度对长根菇生长的影响,测定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结果:竹屑培养基配方不会降低长根菇的经济性状,长根菇出菇前需较大昼夜温差;长根菇林下栽培的适宜覆土厚度为 1 cm,以不覆膜栽培为宜;长根菇林下栽培使土壤有机质、氮磷钾含量增加,提升土壤肥力,其出菇期土壤的有机质,有效磷,硝态氮下降。
  • 姜 宁 李 玉 董浩然 刘四海 李正鹏 李巧珍 于海龙 周 峰
    2024, Vol.46 (5): 44.
    摘要 (30) PDF (0)
    ‘沪香F6’由上海市农业科学院与河南金海食用菌研究院联合选育,其产量高、抗逆性强、易管理。试验探究低温冷冻菌棒及出菇温度对‘沪香F6’子实体生长速度、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低温冷冻处理菌棒对‘沪香 F6’子实体的生长速度及总产量无显著影响,但显著提高其 A 级菇产量及比例。出菇温度显著影响‘沪香F6’子实体生长速度及产量:温度22~23 ℃,子实体生长速度加快,第 1潮产量显著降低,单棒总产量仅617.11 g,子实体品质下降,A级菇占比仅33.66%;温度 18~19 ℃,子实体总产量高,单棒达 742.04 g,优质菇(A 级菇及 B 级菇)比例高,达 87.42%,且比 14~15 ℃出菇菇潮期缩短4~6 d,丰产提质的同时提高了库房利用率。工厂化栽培‘沪香F6’香菇,低温冷冻处理菌棒,控制出菇温度 18~19 ℃,可获得高产优质的香菇子实体。
  • 周丽洁 金雪梅 周 旭 王欣宇 匙 坤 李作臣 尹 航
    2024, Vol.46 (6): 45.
    摘要 (25) PDF (15)
    对榛蘑母种、原种及栽培种培养基进行筛选试验,通过试验得出榛蘑最佳母种培养基为马铃薯、玉米粉综合培养基;原种配方培养基选用桦木枝条或柞木、榛材颗粒混合配方均可;栽培种最佳配方为木屑、枝条混合。
  • 张洪勇 王 璐 孔维玺 张书良
    2024, Vol.46 (5): 47.
    摘要 (38) PDF (0)
    总结黄河故道的桑黄特征及人工驯化栽培技术要点,详细介绍菌种分离驯化、液体菌种制备、栽培基质配方、出黄管理及采收等各个技术环节。
  • 韩宝康 张园园 王 勇 李 悦 柯 斧
    2024, Vol.46 (6): 48.
    摘要 (43) PDF (15)
    香菇产业是陕南地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之一,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期间发挥了重要作用。总结介绍香菇高产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包括栽培设施、栽培品种、基质配方选用,菌种、菌棒培养技术,立体层架出菇,病虫害绿色防控。
  • 马玮超 范永胜 李习军 靳荣线 邹 明 鲁欣欣
    2024, Vol.46 (5): 51.
    摘要 (25) PDF (0)
    熟料秋栽为北方常见平菇栽培模式,从水分及营养管理、平菇菌丝培养、催蕾、子实体生长、病虫害防治5个方面,论述了熟料秋栽平菇出菇后期管理的技术要点,为平菇栽培者提供参考。
  • 何珊珊 刘玉平 雷晨雨 彭 超 李阳宁
    2024, Vol.46 (6): 51.
    摘要 (54) PDF (21)
    总结介绍大球盖菇仿野生栽培林地选择及整理、季节选择、栽培基质及处理、播种、发菌及出菇管理、采收及转潮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要点,为发展林下经济的地区提供参考。
  • 张亚丽 张翠娥 张亚楠 嵇海婷 赵书光 刘丹红 马双剑
    2024, Vol.46 (5): 53.
    摘要 (36) PDF (0)
    以设施大棚季节性栽培羊肚菌,出菇快、产量高为示范,推广“蔬菜大棚+羊肚菌”轮作、“葡萄大棚+羊肚菌”套种技术新模式,以实施江苏现代农业(蔬菜)产业技术体系项目为抓手,围绕设施类型选择、优良栽培品种、栽培期确定、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控等环节研究,总结出苏北地区羊肚菌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
  • 熊小飞 黎 江 张义伟 董柯良 汤红伟
    2024, Vol.46 (6): 54.
    摘要 (61) PDF (21)
    近年来,以羊肚菌为代表的珍稀食药用菌因其营养价值高、经济效益好而发展迅速,并已成为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型产业之一。针对羊肚菌钢管大棚栽培效率低,成本投入大的问题,经过多年探索归纳总结出羊肚菌大田小拱棚轻简化栽培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羊肚菌栽培的经济效益。
  • 曾凡清 吕明亮 薛振文 徐 娟
    2024, Vol.46 (5): 56.
    摘要 (34) PDF (0)
    研究液体菌种在灵芝段木栽培中的应用效果,以固体菌种为对照(CK),比较制备固体菌种、液体菌种的成本、灵芝子实体性状、产量等。结果:与对照(CK)相比,灵芝液体菌种栽培产量无显著差异,成本更低,且出芝整齐、灵芝子实体性状一致,试验为液体菌种在灵芝生产中应用提供参考。
  • 兰玉菲 孔 怡 王庆武 丛倩倩 李晓颖 田克赞 张 慧
    2024, Vol.46 (6): 56.
    摘要 (45) PDF (17)
    目前泰山赤灵芝栽培后大棚闲置期较长,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总结泰山灵芝-羊肚菌周年轮作模式的茬口安排、菌种选择、栽培设施及泰山灵芝和羊肚菌的栽培技术要点,包括灵芝菌棒制作及摆放、出芝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羊肚菌播种前土壤处理及整畦、播种、覆地膜、摆放外源营养袋、菌丝保育、出菇期管理、采收、病虫害防治等。该轮作技术可提高栽培场地利用率,显著提高经济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 彭学文 王 娣 冯芳侠 王 强 朱 慧 李 娟 吴志会
    2024, Vol.46 (5): 58.
    摘要 (0) PDF (0)
    总结平菇灵芝轮作周年高效栽培技术要点,如栽培季节安排、栽培品种选择、培养料配方及菌棒制作、栽培场地及设施、出菇期管理、采收及病虫害防治等。
  • 谌金吾 周剑南 吴和慧 王杰 李星 李琳琪 孙厚静
    2024, Vol.46 (4): 51.
    摘要 (52) PDF (0)
    长根菇(商品名黑皮鸡)是商品价值高、市场前景好的食用菌,地下停车库可以为其提供恒温恒湿的栽培环境。介绍了地下停车库改造及栽培长根菇技术,为黔东南地区因地制宜发展长根菇生产提供参考。
  • 赵书光 张翠娥 张亚楠 张亚丽 周宏大 周忠明
    2024, Vol.46 (4): 54.
    摘要 (65) PDF (0)
    为进一步提高秀珍菇季节性设施化栽培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围绕菌株引进筛选、培养料配方优化、栽培袋制作、无菌接种、菌丝培养、催蕾、割袋、出菇环境管理、采收、转潮次管理、病虫害防治等环节进行实践研究,并总结秀珍菇设施化高效栽培关键技术,对规模化生产和科研教学均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陈文杰 任思竹 张瑞青
    2024, Vol.46 (4): 57.
    摘要 (46) PDF (0)
    在多年的实践基础上,总结在华北地区香菇一年两季栽培的技术要点,包括香菇菌棒生产要求和时间、香菇长短菌龄品种的合理衔接、出菇棚条件的控制、不同棚室条件的控制技术以及春栽和秋栽技术要点等。
  • 李军 李世华 龚世飞 蔡婧 詹静 吴平华 罗义*
    2024, Vol.46 (4): 60.
    摘要 (61) PDF (0)
    绿色循环种养模式以其资源利用率高、产出效益明显等特质在我国迅速发展。“稻-蛙-菇”是一种新型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实现了“一水三用”“一田四收”,生态及经济效益突出,在汉江流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态势。基于2021—2023 年在湖北省十堰市开展的“稻-蛙-菇”绿色循环种养实践,总结“稻-蛙-菇”种养模式的栽培技术和风险防控等要点,并提出发展对策与建议,为“稻-蛙-菇”种养模式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 周静
    2024, Vol.46 (4): 64.
    摘要 (35) PDF (0)
    为实现白秀菇高产栽培,提升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效率,以农作物秸秆及园林废弃枝条为白秀菇栽培原料及覆土主要配料,通过菌丝生物学特性试验及覆土配方筛选,总结白秀菇高产栽培技术。即发菌适宜温度为25 ℃;栽培料适宜含水量为55%;栽培料最佳石灰添加量为2%;最佳覆土配方为木屑28%、谷壳42%、稻田土29%、石灰1%,出蕾时间最早,白秀菇产量最高。
  • 柏秋月 王静之 陈再民 毛仪楠 曹建刚 韩丹莉
    2024, Vol.46 (4): 67.
    摘要 (38) PDF (0)
    为提高土地资源及设施大棚利用率,经过3年时间开展设施毛木耳-羊肚菌高效轮作栽培技术研究,实现“ 菌-菌”轮作新模式,并总结出设施毛木耳-羊肚菌周年轮作栽培技术。该技术解决1年只栽培1茬或1个品种的问题,提高当地菇农年收入,促进商洛市食用菌产业良性发展。
  • 王文倩 常尚连 王永会 何可 陈波
    2024, Vol.46 (4): 69.
    摘要 (63) PDF (0)
    羊肚菌是一种食药价值兼备的珍稀食用菌。近年来羊肚菌生产发展迅速,已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总结介绍渝东南武陵山区冬闲田搭建简易大棚栽培羊肚菌技术。
  • 王庆武 孔 怡 丛倩倩 兰玉菲 汪 乔 李秀梅 崔 晓 于清伟 安秀荣
    2024, Vol.46 (3): 52.
    摘要 (39) PDF (0)
    针对设施黑木耳智能化生产,从场地选择、设施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液体菌种生产、菌袋生产、出耳管理等方面进行研究,将物联网和自动化技术应用到黑木耳全产业链生产中,实现各生产环节环境参数的实时动态监测、设备自动化和远程智能化精准控制,以提高黑木耳生产的精细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率,减少用工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
  • 程长标 刘德云 翁苏婷
    2024, Vol.46 (3): 54.
    摘要 (32) PDF (0)
    目的:开拓松材线虫病死树疫木多渠道利用之路,开发香菇栽培基质,降低香菇生产原料成本。方法:以松木屑替代20% 杂木屑栽培香菇,考察菌丝生长、产量、生产成本。结果:2个供试香菇菌株菌丝生长速度与对照配方无显著差异;浙新1号香菇菌株平均袋(棒)产量有所提高,但浙香6号菌株产量有所下降;松木屑配方成本较低于对照配方。结论:松木屑替代香菇培养料中部分杂木屑可栽培香菇,并降低原料成本。
  • 李 星 王 杰 谌金吾* 麻智芳 周剑南 王 静
    2024, Vol.46 (3): 56.
    摘要 (33) PDF (0)
    系统总结玉米芯庭院栽培平菇技术,包括季节选择、栽培品种选择、菌墙选址、栽培基质与预处理、接种、出菇管理、转潮期管理以及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每个环节拟合黔东南州秋冬春3个季节的气候特征。为农村闲置房屋轻简化栽培食用菌、农业废弃物回收利用、构建食用菌庭院经济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