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产业论坛
  • 黄志龙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福建食用菌产业的现状,剖析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从抓产品质量、龙头带动、结构调整、科技创新、可持续生产、菌种管理、市场培育、组织领导等方面着手,确保食用菌产业稳步健康发展。
  • 专题综述
  • 秦俊哲;王雪莲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桑黄在抗肿瘤、提高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是目前最具开发潜力的药用真菌。介绍了桑黄生物学特性、主要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人工培养等方面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为以后进-步开展桑黄的研究提供了参考。
  • 陈志;陈君琛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深层发酵
  • 王莹;孙永海;王笑丹;孟祥艳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设计法,对粗柄羊肚菌(AS5.382)在摇瓶水平上进行了培养基配方和培养条件的研究。结果表明:最适培养基配方为麦麸4%,黄豆粉1%,玉米粉1%,MgSO_40.1%,KH_2PO_40.1%;最适培养条件为28℃、摇床频率120r/min、250mL三角瓶装料50mL培养基,摇床振荡培养5d,初始pH值自然。对菌丝体与子实体化学成分对比分析,表明两者在营养成分上差异不大。
  • 陈凤美;孙勇;蒋继宏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正交试验法对深层培养木蹄层孔菌的氮碳源进行优化,确定了最佳发酵培养基,并采用常规方法对培养条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木蹄层孔菌最佳发酵培养基组成为:麦芽浸膏15g/L,玉米粉15g/L,豆芽20g/L,硫酸铵0.3g/L,MgSO_40.05%,KH_2PO_40.1%。木蹄层孔菌菌丝最适生长温度为25℃,最适pH值为6.5。
  • 生理生化
  • 李守勉;李明;田景花;王俊玲;冯改静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于8个杏鲍菇菌株发酵液中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多酚氧化酶、淀粉酶的活性及其蛋白质含量进行了研究。测定结果表明:菌株CC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漆酶、淀粉酶活力均高于其它7个菌株,多酚氧化酶活性低于AA,PLA,PL7,PL174个菌株,高于PL3,PL6,PL16三个菌株;各菌株的蛋白质含量有着很大的差异,其中菌株CC的蛋白质含量为最高,并且蛋白质含量在-定程度上可以反应总酶活;分析表明:CC是-优良的杏鲍菇菌株。
  • 陈丽新;陈振妮;王灿琴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浓度的磷酸钠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1.5g/L浓度下促进作用最为显著,菌丝生长速度快、长势好。磷酸钠超过2.5g/L时则基本不起促进作用。
  • 育种驯化
  • 胡国平;王淑珍;陆文蔚;唐立伟;白晨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松茸子实体为DNA参照样品,对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亲菌鉴定。运用RAPD-PCR技术,采用筛选的5个随机引物对1个供试松茸子实体及3个疑似松茸菌株Z-s、R-b、H-c进行RAPD(RandomAmplifiedPolymorphic)-PCR鉴定,获得DNA指纹图讲;分析菌株Z-s、R-b、H-c间及其与松茸子实体间DNA同源性及遗传相似度,以鉴定疑似松茸菌株Z-s、R-b、H-c是否是目的松茸菌株。实验结果其相似系效分别为:Ssz35.7%;Sbz74.1%;Scz76.9%,可以看出疑似菌株Z-s与松茸子实体DNA指纹图谱差异比较明显,相似系数只有Ssz35.7%,而疑似菌株R-b和H-c则和松茸子实体的DNA指纹图谱比较相近,相似系数分别为Sbz74.1%,Scz76.9%。在分离菌株的形态及生物学特征进行表型鉴别的基础上,初步判定疑似菌株R-b和H-c-很可能是目的松茸菌株。
  • 曹颖;贺新生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择10个RAPD引物对-个斑褶菇属菌株P9、-个裸盖伞属菌株807和-个两属间形态类似的疑难菌株PX进行属间多态性分析,然后以-对rDNA-ITS1引物进行斑褶菇属的特异扩增。RAPD分析表明,疑难菌株PX和斑褶菇属菌株P9在C18、C19等引物的特异性条带上表现出更多的相似性。在ITS-1斑摺菇属特异引物下,菌株PX与P9扩增出相同的150bp左右的条带,而裸盖伞属菌株807中未有此条带。RAPD多态性分析结合rDNA-ITS1特异引物扩增将疑难菌株PX鉴定为斑摺菇属。
  • 李德舜;李瑾;王臻;苏静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固体移块和管碟法对4株杨树菇菌株进行抑菌试验发现,杨树菇1#具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可以有效抑制细菌、酵母和霉菌的生长。通过对杨树菇的菌丝进行液体培养后,发现去除菌丝体的上清液具有较强的抗菌活性,可有效地抑制格兰氏阳性(G^+)、格兰氏阴性(G^-)细菌,菌丝体用1:1的丙酮浸提,浓缩去除丙酮后的提取液也具有-定的抗菌活性。
  • 王灿琴;吴圣进;陈丽新;陈振妮;韦仕岩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属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在32-36℃最适宜,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以28-35℃为宜,培养料温度低于24℃时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都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南方的高温季节才能栽培,影响其发展。此外,草菇多采用发酵料栽培方式进行生产,在高温季节容易受杂菌感染,栽培很难获得成功,而碱性环境可以有效抑制杂菌的感染。因此,试验利用紫外线诱变的方法对草菇菌株进行耐中低温及耐碱性驯化。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李淑秀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姬松茸商研-F106的生长条件,菌丝的生物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姬松茸商研-F106菌丝生长温度为10-35℃,最适温度为25℃,pH范围较广,但以pH6.5-7.5为最佳,最佳碳源为甘露醇,最佳氮源为酵母膏,最佳C/N为30:1。
  • 李超;陈平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表明,培养室中CO2质量分数逐渐上升到1.8%时对菌丝生长有显著促进作用,能缩短发菌期,CO2质量分数0.8%时仍能正常形成原基,同时刺激菌柄伸长。菌盖伸展期则需要加强通风换气,CO2质量分数以小于0.25%为宜。
  • 武铎利;计炳生;刘玉静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姜涛;张忠伟;薛建臣;李艳秋;于洪梅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培养材料
  • 赵超;高兆银;何莉莉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屑和玉米芯为主料,采用半熟料和发酵料两种处理方式,研究西种不同前处理的香菇的几种酶活性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半熟料比发酵料的子实体产量高,菇体质量好,是生产优质鲜菇、干菇的较理想前处理方法。在子实体生长发育阶段,高含量的总糖、还原糖是香菇高产的重要因素。半熟料的FP酶和CMC酶活性的峰值的发生与子实体的发育状态呈正相关。
  • 苏小建;龚受基;黄丽萍;兰治成;郑洁艳;龙柱勋;何星存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罗汉果渣料栽培平菇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罗汉果渣的C:N≈25:1,适合栽培平菇的营养条件,当配方为罗汉果渣90.0%,玉米粉8.0%,石灰1.0%,石膏3.0%时,栽培平菇单潮生物转化率接近90%。
  • 姚祥坦;张敏;徐素琴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通过3种不同覆土材料对杏鲍菇生长影响的研究,结果显示:在不同覆土材料条件下,杏鲍菇的生长及产量存在着显著差异,以泥炭和消毒菜园土作为覆土材料时,杏鲍菇生长较好,生物转化率较高。
  • 袁卫东;陆娜;周祖法;王伟科;闫静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充分的利用本地的的桑枝条资源,因地制宜的发展姬菇的生产,探求最适合姬菇生产的,更经济的培养料配方,为此进行了本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 刘宇;王守现;耿小丽;孟莉莉;王武装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鲍鱼菇培养料配方以配方④(棉子壳40%,木屑40%,麸皮18%,糖1%,碳酸钙1%)和配方⑥(棉子壳10%,木屑37%,玉米芯27%,玉米粉4%,麸皮20%,糖1%,碳酸钙1%)表现较好,菌丝生长速度较快,平均值分别为1.39mm/d和1.37mm/d;子实体产量较高,平均生物学效率分别为60.74%和58.90%。
  • 黄冕;张松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探讨了2种尖顶羊肚菌菌株在5种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尖顶羊肚菌M-1、M-2菌株采用胡萝黄豆粉培养基,菌丝生长最快.菌丝干重最高。
  • 赵庆新;周浩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灵芝菌丝体能够利用大米草,虽然在完全大米草培养基上,灵芝菌丝体定植期较长和菌丝密度偏低,但在定植期结束后,不同培养基上灵芝菌丝体的生长速度是相似的;在完全大米草培养基上,灵芝子实体可以成功分化,培育的子实体菌盖直径达6am左右,厚度6mm左右,生物转化效率约20%。
  • 孟庆国;周建树;赵杰;修翠娟;陈超;韩冰;董晓宁;赵国学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粉为主料取代琼脂斜面培养母种,试验表明,培养的母种,浸泡后分散度好.粒度小,可代替匀浆。又因其与种子培养基中碳源成分相同。还可缩短停滞期。
  • 指导生产
  • 郝光明;董丙海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无公害栽培
  • 阮淑珊;雷银清;谢宝贵;朱坚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栽培技术
  • 陈天泰;孙强;魏忠江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德荣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王东明;冯福娟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鸡腿菇菌袋室内越冬、吸水树脂保湿培养、海绵保湿培养,发现鸡腿菇不覆土也能出菇,认为土壤微生物不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而适宜的含水量和湿度条件则是鸡腿菇出菇的关键因素。
  • 吴永权;何家玲;侯桂森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平菇冬季生料栽培,具有发菌速度快、时间短,能有效利用自身发酵温度发菌的特点。冬季栽培的平菇,出菇期可以根据市场行情,通过菇棚温度的升降调控出菇量,实现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北方农民可以充分利用冬闲时间,进行平菇冬季生料栽培,使冬季农闲变农忙,增加经济收入。根据多年的生产指导工作,总结出了-套全开放式的发菌培养模式,使发菌成品率达100%。
  • 邓功成;陈江涛;高礼安;赵洪;黎娇凌;李永波;李静;马媛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作物秸秆生料袋栽鸡腿菇,生物转化率可达100%-150%,栽培方法简单、管理粗放、便于操作,适合规模及周年栽培。
  • 吴华英;谢世杰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杨杏花;沈茂里;杨永兴;施秀娟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吴建兵;龚翔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练长勋;毛可红;黄卫华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草菇(Volvariellavolvacea)属高温喜湿性食用菌,口味鲜美,营养较丰富。常食草菇,可增强人体对疾病的免疫力,在国内有几个大城市的市场已供不应求。随着近年来国家对农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蔬菜园艺设施的使用越来越广泛,并逐步向利用蔬菜大棚栽培食用菌延伸,使食用菌产业快速进入大城市的菜篮子工程。现将我中心蔬菜大棚栽培香菇后利用空闲季节栽培草菇的技术简述如下。
  • 巫仁高;王爱仙;邓文明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李渝珍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灵菇是白阿魏蘑(脓ttrotuseryngillvarnebrodensis)的商品名,源自我国新疆特有的野生种,经人工分离驯化获得。青海省栽培白灵菇始于2001年,历时多年引种栽培,已有成功的栽培经验,但操作中出现的某些技术问题,仍是当前制约白灵菇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瓶颈。对此作-探讨,以资交流和借鉴。
  • 米巧云;苟永平;韦彦琴;潘爱荣;宋瑞君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近年来,笔者进行了废料(平菇)袋栽双孢菇分期分批出菇探索。该技术-改传统双孢菇床栽为袋栽生产方式;改集中-次出菇为根据市场供应状况分期分批多次出菇。依据市场菇价选择较理想的出菇时间和根据气候条件安排出菇地点,进行夏季反季节生产。在实际应用中已显示出其诸多优越性及较理想的经济社会效益。该技术已为我市多家大户菇农应用,深受欢迎。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 张闽春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袋栽花菇生产季节,武夷山市安排在2-4月进行拌料、装袋、灭菌、接种。接种后,菌丝开始萌发。随着气温回升,6月就进人夏季,我们把6-8月划分为高温的夏季。在这段时间里,菌丝生长最旺盛,必须创造-个适合香菇菌丝生长的环境条件,才能促进菌丝生长旺盛,菌丝强有力地分解木质素、纤维素,积累养分,为秋末冬初花菇生长创造-个优越条件。因此,度夏管理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是花菇栽培技术的关键环节,关系到花菇栽培成败的问题。所以,要高度重视菌筒安全越夏的管理工作。
  • 黄绪洪;薛向阳;王红波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机具设备
  • 陈改印;陈怀疆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贮藏加工
  • 韩永萍;林强;何绪文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虫草菌粉多糖水提研究得出,最佳提取工艺为料液比为1:8。反应时间为3h,pH为8,温度为100℃,虫草多糖提取收率在10%左右。而增加60W功率超声破壁预处理20min后,水提取的时间减少为原来的1/2,收率却提高了近-倍。此外,通过对溶解性虫草多糖的乙醇沉淀和膜法分离对比研究发现,膜法分离不但工艺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多糖回收率较乙醇沉淀法高出近25%。
  • 邵伟;熊泽;黄艺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双孢菇菇柄及豆粕、小麦、麸皮等为原料,在28-30℃的条件下,通过米曲霉40d的发酵作用,将原料中蛋白质降解,从而酿造出双孢菇酱油,该产品具有红褐色,酱香浓郁,菇香味突出,口感鲜美,咸淡适口等特征。其理化指标均达到酿造酱油-级的标准,为双孢菇菇柄的利用提供了新的思路。
  • 病虫害防治
  • 王玉华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陈文杰;张瑞青;张晓芳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是药用真菌,其子实体中不能由农药残留和重金属超标现象,这就要求灵芝生产-定要在无公害的条件下进行,制约灵芝无公害生产的因素很多,而如何在蔬菜病虫害防治中正确选择与使用各种农药,则成为发展无公害灵芝生产的关键问题。
  • 余维良;余承勇;朱卫东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 营养成分
  • 王晓炜;詹巍;陶明煊;吉钟山;刘杨;王峰;程光宇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大球盖菇子实体粗蛋白质量分数为25.75%,粗脂肪为2.19%,粗纤维为7.99%,碳水化合物45.93%,氨基酸总量为16.72%。矿质元素中钾和磷含量分别为3.48%和0.82%。糖类物质中总糖、还原糖、多糖和糖醛酸含量分别为38.3%、1.0%、6.3%和7.2%。抗氧化物质中总黄酮、总皂甙及酚类的含量均大于0.1%,牛磺酸和VC含量分别为81.5mg/100g和53.1mg/100g。在4种粉体中300目超粉多糖提取率分别是未粉碎、40目粗粉和100目细粉的2.59、1.50和1.14倍;水提和甲醇提液在浓度为5.0mg/mL和33.3mg/mL时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达到80%和78%以上,在水提液中以40目粗粉DPPH自由基清除为高、在甲醇提液中以100目细粉和300目超粉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为高。
  • 小集锦
  • 乔炳海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症状该菌在平菇菌丝生长阶段和出菇阶段均可发生。在菌丝生长阶段因其菌丝白色很难和平菇菌丝区分。当菌丝长满培养料后,料面出现白色核桃状物,似乎是平菇原基。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由白变黄变暗,形似礓石,菇农称之为礓石菌。平菇稀稀拉拉出1潮后基本不出。在出菇阶段,当培养料出1-2潮菇后,在料面上出现星星点点的白色菌丝,菌丝迅速扩展,随后出现核桃状物,停止出菇。该菌一旦发生,很难根治,重在预防。
  • 侯攻科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菌床越冬后,到3月份气温逐步回升,当菇棚温度稳定在6℃以上进入春菇期管理。此时气候多变,菌丝衰弱,病虫害多发,须认真对待,以确保丰收。春菇管理前期应以提高棚内温度,调水保温为主,促进菌丝尽快恢复生长,出菇;后期要加大通风量,用足用好水,以降温保湿为主,防止死菇出现。
  •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虫草可提供两个品种虫草菌种,提供学习虫草最新栽培技术(专家授课)并可送电磁摇床一台,市场价格大量回收学员种植的人工虫草。
  • 刘正中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于7月1日正式施行。近日,垫江县绿缘食用菌专业合作社宣布成立,这标志着我县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建设由此进入了一个依法发展的新阶段。《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标志着农民专业合作社步入了依法管理、依法发展的法制轨道,对推进我县农村合作社的发展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 王凤林;王涛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液体菌种生产过程中,专用母种的制作是关键环节,专用母种的纯度和活性决定着液体菌种生产的成败。笔者经过多次试验,总结出一套适合平菇液体菌种专用母种生产的技术方法,现介绍如下,供广大同行参考。
  • 钱克俭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自行设计制作了一种高效常压蒸汽锅炉,用于菌种(菇棒)灭菌,效果很好。该锅炉集炉灶于一体,用厚3-4mm钢板制作,重量在85kg左右,手推车式,移动方便;接自来水或人工加水均可,炉灶烟道余热得到了二次利用,产汽快;加入锅炉内的水为预热温水,加水不影响产汽,其产汽量可一次蒸菌料7500kg左右。燃烧煤、柴、秸杆均可,比油桶拼接的土锅炉省燃料40%-50%,造价在500元左右,是菇农、菌种场灭菌的一种理想锅炉
  • 冯国明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白灵菇菌袋接受低温刺激、进入出菇阶段后,应加强现蕾阶段的管理,否则会因管理不当造成白灵菇菌袋上下乱现营,浪费营养,影响菇品商品性及产量。笔者根据栽培白灵菇的实践,提出以下建议,仅供菇农参考:
  • ;高允旺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被授予闽北“竹荪之乡”的福建省顺昌县大历镇靠发挥技术优势和品牌效应,今年种植竹荪100hm^2,150t的竹荪,价高畅销。
  • 杨儒钦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伐木造材废弃的剩余物,模仿野生金顶榆黄蘑的生态环境进行人工栽培,具有变废为宜、工艺简单、优质、高产、纯天然、高效益等特点,有条件的地方,确实是一条致富路,具体操作如下。
  • 朱广凯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头菇出菇场所通风不良,二氧化碳浓度过高,使金针菇整体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预防方法:注意适当通风。
  • 张振邦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可是,近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食用菌专业会议却传来喜讯:据中国海关统计,辽宁田园实业有限公司上半年鲜品菇类出口总量列全国第一位。辽宁田园投产五年来,出口鲜菇逐年增加,今年又创如此佳绩,这与辽宁田园贯彻“科技兴企,质量第一”方针,不断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工艺,实施标准化生产,严格质量控制,确保了鲜菇食品卫生安全是分不开的。他们的做法是:
  • 黄卫华
    2007, 29(6):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9月28日,中国食用菌协会常务副会长陆解人一行4人到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进行考察。 在参观了“中国食用菌网”总部和听取科研中心陈俏彪主任的工作介绍后,陆会长对该中心科研成果层出不穷,频频获奖,尤其是对品种选育方面取得的成效赞赏不已。陆会长认为,作为县一级基层科研机构,科研中心近几年的发展卓有成效,实属不易,对整个产业都有很大贡献。胶囊菌种新技术的攻克对全国都有借鉴作用,对改变菌种行业“散、乱、差”局面、提供标准化菌种、实验菌种标准化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向全国推广,但要注意加强其知识产权保护。要充分利用省重点试验室、试验基地这块牌子,加强技术研究,加速成果转化,更好地服务产业和社会。最后,陆会长还建议科研中心将“栽培基地”研发作为今后研究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