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Toggle navigation
食用菌
网站首页
期刊介绍
期刊介绍
获奖情况
被收录情况
投稿须知
期刊浏览
最新录用
当期目录
过刊浏览
下载排行
阅读排行
引用排行
按栏目浏览
专题文章
整期阅读
广告合作
期刊订阅
最新公告
费用标准
English
过刊目录
2011年, 第33卷, 第5期
刊出日期:2011-10-25
专题综述
产业论坛
生理生化
深层发酵
育种驯化
培养材料
指导生产
栽培技术
病虫害防治
贮藏加工
营养成分
废料利用
机具设施
专题讲座
小集锦_信息
全选
|
专题综述
Select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的国际发展
刘遐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用菌工厂化生产正在向更大范围和更高层次发展,呈现出全球发展、国际整合、规模扩张、品种拓展、良种覆盖、高效作业、智能环控、节能建设、清洁生产、产业联动等新趋势。
产业论坛
Select
河南省香菇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魏银初;班新河;王震;李九英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永安市食用菌产业现状分析及发展目标初探
钟祝烂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生理生化
Select
北虫草不同菌株酯酶同工酶谱的比较分析
孟楠;李亚洁;米锐;温志新;李学军;孙永新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对北虫草的5个菌株(D、J、S、5-1、5-3)的同工酶进行了联合系数比较与聚类分析,结果表明:5个北虫草菌株共检测出9种酶带类型,表明北虫草的酯酶同工酶酶谱分布呈多态性,但大部分菌株种间酶带差异不大,多态性不强。J、S号菌种酶带基本相同,5-1、5-3号菌株酶带基本相同,表明这两组菌株间遗传差异较小;利用DPS软件进行聚类分析,树状图反映出5个菌株被分为三大类,类间和类内菌株遗传变异程度不同,但总体上遗传变异并不丰富。
Select
松口蘑利用淀粉的确证
曾东方;陈玢;杨帆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2%可溶性淀粉为唯一碳源的改良查氏液体培养基诱导发酵外生菌根食用菌松口蘑[Tr1cholomamatsutake(S.1toet1ma1)S1ng.];采用3,5-二硝基水杨酸(DNS)比色法检测到松口蘑产生淀粉酶,其活力为0.226U/mL,约为香菇(Lent1nulaedo-des)淀粉酶活力的7%。结果证明了松口蘑水解利用淀粉的能力,展示了人工驯化松口蘑的潜力。
深层发酵
Select
表面活性剂对蒙古口蘑深层培养茵丝体胞外多糖的影响
李敏;田亚宾;闫伟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二甲基苄基溴化铵(BG)对蒙古口蘑的深层培养菌丝体生长及胞外多糖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0.05%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Tween80对菌体的生长有促进作用,比对照提高了25.4%;而不同浓度的BG均对菌丝体生长表现出抑制作用。Tween80和BG都能提高胞外多糖的产量,但BG促进作用更强,添加浓度为0.05%时,比对照提高了94.7%。
育种驯化
Select
杏鲍菇菌株的生物学特征及农艺性状比较研究
姬建军;夏志兰;刘东波;陈裕新;文福军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24个杏鲍菇菌株进行生产性能的比较,经过对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生物学效率﹑子实体产量、子实体生物学效率、及子实体形态特征的分析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纯菌株中13号菌株(杏大Ⅲ号)的菌丝生长速度最快,为10.50mm/d,生长势最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1g,生物学转化率为74.37%。杂交菌株中22号(A1×B1)菌丝生长速度较快,生长势较旺盛,单袋平均产量达343g,转化率最高为78.71%。结论:纯菌株13号性状稳定、优良,适合做杂交亲本及生产栽培;杂交菌株22号的转化率高,用于工厂化栽培。
Select
黑木耳L35菌株的选育及生物特性研究
吕玉珍;程春芝;葛洪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黑龙江东部山区采集的柞栎木上分离纯化到48株野生黑木耳菌株,按照常规育种程序比较研究分离到的菌株的生长性状,结果表明:L35菌株的纤维素酶活力为4.6×103U/g,生物学效率为94.5%,产量为43g±5g/袋,菌丝生长速率为5.6mm/d,其各方面性状皆优于对照菌株CK(当地比较畅销的菌种),可作为黑龙江地区产业化开发的母种进行推广。
Select
鸡腿菇三菌株生物学特性比较研究
张树强;高磊;胡建伟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供试的三株鸡腿菇菌株的碳源、氮源、酸碱度、温度、空气、覆土要求进行了研究比较,分别选择出最适宜各菌株菌丝生长的碳源、氮源和酸碱度;设定了不同的温度,确定出CC944和特白36属于中温型菌株,野生鸡腿菇菌株属于偏高温型菌株,同时确定出对适宜的空气和覆土材料等要求。
Select
沪农灵芝1号菌株特性及栽培关键技术
何建芬;李朝谦;张良明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高温平菇菌株栽培比较试验初报
赵建选;李峰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比较了6个高温平菇菌株菌袋发菌情况、抗杂性、菇体经济性状及出菇产量等一系列性状。结果表明,新科101综合性状较好,产量明显优于其他菌株,可作为当地首推主栽品种。
培养材料
Select
作物秸秆栽培灵芝试验研究
伦志明;郭文学;马怀良;李凤玉;马有辉;韩超慧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玉米芯和豆秸分别替代部分木屑进行灵芝栽培试验,比较生物学转化率可以看出,纯木屑栽培最高;比较多糖含量却发现,以豆秸替代比例为30%时生产的灵芝多糖含量最高,比纯木屑栽培时高出58%。因此,以灵芝干品为主要生产目的时,木屑是最好的栽培原料。以灵芝多糖提取为主要生产目的时,豆秸替代30%的木屑栽培能够获得最高的产量。
Select
大球盖菇培养基料配方筛选试验
王振坤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了6个不同配方培养基上大球盖菇菌丝生长、出菇情况及潮次之间的产量,筛选出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同时发现油橄榄园内的良好生态系统,非常适宜大球盖菇的生长。
Select
大白菇母种最适培养基的筛选试验
李佳琳;罗志文;张跃华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五种大白菇母种的培养基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玉米粉综合培养基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母种培养,CPDA比较适合于大白菇的菌种保藏。
Select
桑枝屑栽培秀珍菇试验初报
韦兰英;陈勇;谭丹;蔡勇胜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结果表明,在木屑培养料中添加桑枝屑,可以提高秀珍菇菌丝生长速度,而且随着桑枝屑添加比例的提高,菌丝生长速度加快,生物转化率明显提高。
Select
代料栽培黄伞配方筛选试验
肖兰芝;肖胜刚;翁垂芳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白色金针菇母种培养基配方筛选试验
王增术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指导生产
Select
西宁地区双孢蘑菇栽培中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
山发育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栽培技术
Select
双孢蘑菇盆式栽培技术
汪东强;王俊羿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熟料袋栽金福菇不同覆土模式比较试验
韦仕岩;黄卓忠;王灿琴;陈振妮;覃晓娟;宁福桂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脱袋无间距直立、有问距直立、无间距卧式、有间距卧式覆土与袋内覆土5种栽培模式,结果表明,采用脱袋无间距直立覆土模式占地面积少,产量高,生物学效率达到90.7%,实际规模生产也达到了86.67%,在生产中可推广此覆土出菇模式,从而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Select
秸秆栽培大球盖菇茵糠栽培水稻生态循环栽培模式
丁立彤;倪圣亚;薛民琪;徐春奎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江苏盐城市是农业大市,每年生长水稻和小麦的种植面积各约20万hm2左右,秸秆产量约60亿kg,水稻秸秆焚烧20%以上,小麦的秸秆焚烧更为严重,焚烧不仅浪费大量物质资源,而且焚烧后产生的CO2、SO2污染大气,焚烧造成土壤水分损失,严重破坏了土壤团粒结构,恶化了环境,同时稻、麦大量施用化肥和农药,造成土壤板结、盐渍化和地下水污染,
Select
棉秆规模化栽培白灵菇配套技术初探
通占元;邸敬会;刘柄贤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开发利用我国大量产出的棉秆资源,采用棉秆屑替代棉籽棉子壳栽培白灵菇,经2期栽培试验结果表明,棉秆屑栽培白灵菇菌丝生长速度正常,出菇略早,产量与对照相等或略有增加,可有效降低生产成本,棉秆可以作为栽培白灵菇的主要原料推广使用。
Select
改造闲置蘑菇房周年栽培茶树菇技术
张安烈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商洛市香菇标准化高产栽培技术
曹建刚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苹果树枝条屑栽培香菇的关键技术
秦瑞芳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北方半地下式菇房栽培金针菇技术
蒋炳和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鲁西南地区速生林下平菇越夏高效栽培技术
张杰;别红霞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平菇有机栽培技术
熊永生;徐俊;桑兰;张利菁;罗孝坤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南方松树蔸茯苓品种与丰产优质栽培技术
魏新雨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夏季高温平菇栽培技术
王洪梅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猕猴桃冷库反季节栽培金针菇技术要点
刘军;金海潮;梁洁;钱晓娥;闫朝霞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一种使金针菇基部由褐色变浅的栽培方法
曲玲;任鹏飞;李瑾;任海霞;姚强;韩建东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高原冷凉地区香菇高产栽培技术
莫红梅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病虫害防治
Select
双孢蘑菇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彭学文;吴志会;解文强;周廷斌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阐述了双孢蘑菇细菌性褐斑病的发病症状、致病菌、发病规律以及综合防治技术,为今后双孢菇的生产和研究提供理沦依据。
Select
平菇黄菇病的发生规律及预防
李峰;赵建选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Select
袋栽灵芝常见的生理性病害及防治方法
李现合;杜适普;王亚光;王炯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贮藏加工
Select
即食银耳羹的新工艺研究
谭红军;姚华峰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银耳羹1:艺主要是加糖加水急火煮沸后再慢火熬制,熬煮需用6~8h本丁艺采用酶法破坏银耳组织和细胞,使银耳短时『HJ变得软糯爽滑。为了获得银耳的最佳1;1感.以温度、时间、pH值、加酶量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结果表明:以温度50℃、时间25m1n、pH值5.5、加酶量0.7%的条件对银耳进行酶解.可获得银耳的最佳口感。
营养成分
Select
几种野生及栽培食用菌三萜多糖比较分析
李洁;彭艳芳;于文清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用分光光度法对12种野生食用菌和2种栽培食用菌中总三萜和总多糖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2种野生食用菌总三萜含量极显著高于栽培食用菌;多糖含量在12种野生食用菌和两种栽培食用菌间并不存在显著差异;食用菌中总三萜和多糖含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高效液相色谱对野生食用菌三萜酸进行分析结果,野生食用菌所含三萜酸的种类不完全相同。
Select
蛹虫草不同栽培菌株产虫草素及腺苷差异性研究
张红霞;黄开华;陈伟;高新华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测定不同栽培菌株蛹虫草子实体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为人工蛹虫草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1个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样品中虫草素和腺苷的含量。结果:所测定的不同栽培菌株人工蛹虫草的腺苷含量为0.1%~0.17%,虫草素含量为0.06%~0.39%,表明蛹虫草不同栽培菌株的虫草素含量变化较大,腺苷含量则相对稳定。
废料利用
Select
茵渣堆制前后养分含量的比较分析
韩梅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菌渣中添加0.1%酵素菌剂,经堆制后,菌渣除有机质、全磷有所降低外,在全氮、全钾、总养分含量、速效养分均比未处理的菌渣有了明显的提高,可作为有机肥料循环利用。
机具设施
Select
菇房喷雾装置的设计制作与节水效果
杨辉德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专题讲座
Select
现代蘑菇堆料技术问答(五)
杨国良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小集锦_信息
Select
打破常规的高效平菇栽培技术
杨猛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传统平菇熟料栽培100℃灭菌需要10h以上,灭菌、装袋、冷却接种需要2~3d才能完成,且污染率高。该技术100℃灭菌仅需50min,当天完成成品率达95%以上,产量优于全熟灭菌方式,每天可生产5000~10000袋。
Select
天麻栽培口诀与注解
覃卫国;王绍柏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1994年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周铉教授,来宜昌指导天麻生产时,写下了天麻栽培口诀,现抄录如下,并结合生产实践作一些解释。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排种两出头,增加边效应。施药杀病虫,适当加营养。麻地应选好,土壤强酸性。温湿须注意,九、十要调控。长棒改短棒,活动攻固定。目前,我国天麻栽培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蜜环菌材的长度和数量不一。
Select
顺昌县竹荪产销形势浅析
高允旺
2011, 33(5): 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经从顺昌县竹荪协会了解,截止8月11日,竹荪价格有所回升,98元/kg左右,出现抢购现象。今年福建省顺昌县竹荪一上市即呈现市场疲软态势,不但价格与去年同期相比降幅近40%,在76~100元/kg之间,且销售情况也不理想,收购客商热情不高,市场销售进度甚缓,与去年对比好似冰火两重天。
远程稿件处理系统
作者登录
读者登录
审稿人登录
编辑登录
最新公告
更多...
友情链接
更多...
上海农科院信息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