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专题综述
  • 马传贵, 张志秀, 贺宗毅
    2023, 45(2): 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虫草属真菌具有丰富的药理及营养价值,多糖是其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系统地梳理虫草属真菌多糖的分离提取、理化性质及生物活性等相关研究。以往研究表明,虫草属真菌多糖结构复杂,平均分子量为103~105 Da,在不同溶液中表现出不同构象,生物活性包括免疫活性、抗氧化活性、抗肿瘤活性、抗炎活性等。此外,虫草属真菌多糖对肝脏、肠道和肾脏具有保护作用。总之,虫草属真菌多糖具有潜在的药用价值,有望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
  • 易雅丽,高青青,田梦凡,刘玉璇,国大亮
    2023, 45(2): 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蜜环菌与天麻分别为菌物和兰科植物,中医药学认为蜜环菌可作为天麻的代用品用于临床治疗。从代用历史、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方面详细梳理蜜环菌与天麻的关联性。现代研究表明,蜜环菌与天麻的化学成分略有差异,药理作用也并不完全相同,虽然两者为共生关系,但是蜜环菌与天麻的异源同效仍有待进一步论证。
  • 资源调查
  • 董淑英, 张泽乾, 郑国华, 白艳玲, 刘虹
    2023, 45(2): 8.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荞面蘑菇是山西省吕梁山北部管涔山地区山民采食的一种野生蘑菇,此前没有专门的学名考证。采用DNA系统发育分析方法,从分子水平分析来自山西省管涔山、五台山地区的9份荞面蘑菇样本数据,结合形态特征和生态环境比对,结果9份样本存在两个物种,一个是近亲铦囊蘑Melanoleuca cognata,另一个可能是尚未描述的铦囊蘑属新物种。
  • 深层发酵
  • 羊晨, 涂镜, 尹文银, 曾粮斌, 魏宝阳
    2023, 45(2): 11.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肺形侧耳Pleurotus pulmonarius 液体培养基中适量添加三种基质原料,可显著提升其液体菌种菌丝生物量,同时提高菌丝球密度,但对三种菌丝胞外酶(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分泌没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将优化培养基培养的菌种接种至平板上,菌丝生长速度显著提高,初期抗木霉污染能力显著提升。
  • 育种驯化
  • 周小华,陆娜,黄窈军,周峰,吴德平,王伟科
    2023, 45(2): 1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为筛选出适宜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优良秀珍菇菌株。方法:采取浙江省杭州市秀珍菇反季节栽培模式,以当地主栽秀珍菇TX5766菌株为对照,对引进的金秀、秀迪1号、申秀1号、秀21等10个秀珍菇菌株的子实体产量、农艺性状、子实体经济性状等进行比较分析。结果:秀21菌株子实体产量高,小区平均产量为16.13 kg,子实体生长整齐,大小适中,抗病性强,商品性优。结论:试验筛选秀21菌株是较适合试验地设施化反季节栽培的秀珍菇优良菌株。
  • 樊玉萍,杜丹,程雪绒,郑蕾,张园园,丁建
    2023, 45(2): 2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筛选适合咸阳市栽培的产量高、品质好优良大球盖菇菌株。方法:通过自然选育及杂交育种方法获得5株大球盖菇菌株,进行以菌丝生长速度、农艺性状、产量及生物转化率为指标的对比试验。结果:XDQ-3菌株菌丝洁白浓密,长势良好,菌盖肥厚,菌柄粗壮,生物转化率为67.64%,且抗杂能力强,具有较高栽培潜力,可在咸阳市推广应用。
  • 乐紫凌,陈剑,陈躬国,吴诚鑫,吴汉琼
    2023, 45(2): 2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9个灵芝菌株的产量及经济性状,以筛选适宜福州市栽培的灵芝菌株。结果表明,引自山东的灵芝92号菌株(编号H534)综合表现最佳,各项指标均居参试菌株前列,引自四川省农科院土肥所微生物室攀芝1号(编号H522)次之,两菌株较适宜在福州地区进行示范推广。
  • 培养材料
  • 周飞,王晖,徐红霞,卢刚,徐建斌,方健,王雅娟,张金萍,王开良
    2023, 45(2): 2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油茶生产中油茶枝条等剩余物栽培大球盖菇的可行性,以油茶枝条为主要原料,以油茶果壳、松木屑、棉籽壳和麸皮为辅料配制培养料,于油茶林下栽培大球盖菇,分析比较供试配方栽培的大球盖菇生物学效率和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配方1即粉碎的油茶枝条添加棉籽壳、麸皮和生石灰经发酵后栽培的大球盖菇产量高、品质好、营养丰富,鲜菇产量达7.08 kg/m2,生物学效率为67.91%。
  • 余惠英
    2023, 45(2): 2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设3个配方栽培银耳,对栽培料进行优化试验,分析其菌丝长势、子实体长势、单棒质量、矿物质及重金属含量、成本及效益等。结果,配方③(棉籽壳35%,莲子壳30%,木屑20%,麸皮13%,石灰1%,银耳专用活性辅料—“特锐菲克”1%)栽培的银耳单棒质量虽略低于配方①,但子实体矿物质含量高于配方①、配方②,重金属含量最低,具有较高品质及效益,有一定的推广应用价值。
  • 栽培技术
  • 王庆武, 崔晓, 颜丽美, 兰玉菲, 唐丽娜, 于清伟
    2023, 45(2): 3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对比分析设施吊袋和大田地栽黑木耳综合农艺性状及经济效益,结果表明,两种栽培模式的黑木耳现芽、出耳差异不显著;设施吊袋相对于大田地栽模式,黑木耳耳片商品率提高31.34%,市场价格提高20%,每袋成本降低7.31%,每袋利润提高79.13%,每667 m2栽培数量提高3倍,每667 m2利润提高5.12倍;设施吊袋栽培模式一次性投资较大,技术含量相对较高,而大田地栽模式一次性投资少,管理简单,二者黑木耳生物学效率差异不显著。
  • 蔡成坤,王亚洲,吴旭东,贺新生
    2023, 45(2): 3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天麻野外栽培受环境因素影响较大,产量低、风险高,经济效益低。探讨天麻大棚、室内规模化栽培新技术,严格把关天麻场地选择、菌材准备、麻种准备、蜜环菌菌棒准备、大棚建设、播种季节、播种方法和后期管理等关键环节,人为创造天麻最适生长环境,有效保证其产量与品质,提高栽培者经济效益。
  • 李志江,王琴,王振坤,李冠亨,马丽,李富得
    2023, 45(2): 3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利用黄芪茎秆夏季反季节栽培大球盖菇技术,包括黄芪茎秆原料的收集时间与贮存方法,生产季节安排,菌种制作方法,栽培原料配方与发酵,播前整地,钢管弓棚搭建,播种方法,出菇管理及采收,病虫害防治等关键技术。同时分析大球盖菇栽培运营模式及经济效益。
  • 郝延杰, 刘树泽, 代惠芹, 郝新美, 尤晓胜, 苏志坚
    2023, 45(2): 4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用粉碎后的棉秆栽培大球盖菇后菌渣就地还田,实现黄河三角洲地区棉秆的就地高效处理,既改良土壤,又充分利用冬季闲田,增加农民收入。总结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棉花大球盖菇轮作技术,不影响棉花种植,大球盖菇产量达100 kg/667 m2以上,增收效果明显,推广前景广阔。
  • 吴世银
    2023, 45(2): 43.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选用质量较差的一次性木筷用营养液蒸煮,捞出后粘营养料装袋,灭菌后单点接种培养得黑木耳木扦菌种;采用木扦菌种接种料袋发菌,定期用“人”字形矮棚控温育耳池集中育耳,林地出耳,此栽培技术实现设施和场地高效利用,每年可栽培9批黑木耳。
  • 陈颖
    2023, 45(2): 45.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探索平菇菌种的快速制种技术,试验以纯棉籽壳为培养基,高压聚丙烯折角袋装料,家用高压锅灭菌后,接入平菇组织培养出首代母种,然后扩繁出生产种(菌种1)、菌种2、菌种3;之后再将三类扩繁种接种出菇包进行出菇试验。试验结果,母种培养基灭菌30 min后接入平菇组织,萌发后菌丝生长浓白,达到灭菌要求;接种菌种1的出菇包发菌最快,产量及生物转化率最高。
  • 曹阳
    2023, 45(2): 47.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菌棚选址、菌棚搭建、周边环境、接种时间等因素进行分析并详述操作规程,结合生产实践,总结出一套高效、稳定、简便、易行的食用菌防污染接种技术,为栽培者提供参考。
  • 病虫害防治
  • 冯莹, 刘轶豪, 李昕竺, 曾先富, 熊维全, 岳川
    2023, 45(2): 49.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分离纯化一种在大球盖菇栽培基地发现的影响大球盖菇生长的霉菌,经鉴定其为钩状木霉Tricho⁃derma hamatum。选用几种对水果和蔬菜病害防治效果较好的抑菌剂,探索其对大球盖菇菌丝和霉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稀释3 000倍的咪鲜胺对该种霉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而对大球盖菇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
  • 贮藏加工
  • 薛璟,匡群,蒋益,张一平,张辰,季宏更,张蕾,刘广建
    2023, 45(2): 52.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利用异源蛋白共架增溶改性技术提高蛹虫草蛋白的溶解性,改变其适口性从而提高蛋白的品质,以便其在食品蛋白质加工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方法:通过对异源蛋白共架增溶工艺的优化,确定该技术应用于蛹虫草蛋白增溶的最适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蛹虫草蛋白初始质量浓度1.5%,pH 12,每100 g蛹虫草蛋白中添加6 g卵清蛋白,采用0.05 mol/L的盐酸缓慢滴加至中性。采用该工艺,蛹虫草蛋白改性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4.84%。
  • 菌渣利用
  • 董雪梅, 王菲, 王延锋, 史磊, 杨峰山, 付海燕, 赵鹤, 于海洋
    2023, 45(2): 56.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为研究菌渣分解复合菌系HM-7对黑木耳菌渣堆肥效果的影响及在堆肥中肥效指标的变化规律。根据《有机肥料行业标准(NY 525—2021)》中要求的指标及方法堆制菌渣。结果表明,黑木耳菌渣+鸡粪+菌渣分解复合菌系HM-7的处理腐熟效果最好,腐熟时间36 d,堆肥呈现均匀疏松的团粒结构,堆肥温度自然下降,臭味消失,不再吸引蚊蝇;该发酵料经检测有机质质量分数为53%,碳氮比为16,pH 7.91,全氮质量分数为1.97%,全磷(以P2O5 计)质量分数为2.34%,全钾(以K2O计)质量分数为2.24%,含水量为28.31%,发芽指数(GI)为87%,有害金属(砷、汞、镉、铅、铬)含量、蛔虫卵死亡率以及大肠杆菌数均达国家相关标准的要求。结论:腐熟的物料经过干燥、造粒后可制成菌渣有机肥。
  • 产业论坛
  • 李忠,卓国宁,张冬生,刘高新,谢真生,陈新强
    2023, 45(2): 60.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要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农村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发展。以梅州山区的食用菌特色产业发展为主要研究对象,简述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现状,调查总结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的4个主要类型,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中梅州山区食用菌产业融合发展路径和建议。
  • 蘑菇文化
  • 刘遐
    2023, 45(2): 64.
    摘要 ( ) PDF ( ) 可视化 收藏
    灵芝是我国食药用菌中最早实现人工栽培的一个品种。古籍记载中保存了许多重要的种芝论述;唐代确立的灵芝畦床埋木地栽方法是一项重大突破;宋代灵芝栽培继续发展,并非正式地进入朝廷贡品行列;艺术观赏灵芝逐步成为重要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