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贮藏加工” 栏目所有文章列表

(按年度、期号倒序)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贺伟强 张旭峰 骆卢佳 施昕磊 高书悦 陈思敏
    2025, Vol.46 (2): 78.
    摘要 (8) PDF (10)
    目的:研究确定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多糖提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优化微波提取条件。结果: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的最佳条件是以水为提取溶剂,微波温度为100 ℃,液(mL)料(g)比为38∶1,微波功率为520 W,提取时间为6 min。结论:采用此优化的工艺条件,大球盖菇多糖提取率预测值为 8.364%,实测值为 8.272%。微波辅助提取大球盖菇多糖具有提取时间短、提取效率高、环境友好等优点。
  • 王传凯 黄卉妍 赵 明 刘 煜 叶 涓 孔祥辉 叶晓菊
    2025, Vol.46 (1): 89.
    摘要 (24) PDF (0)
    目的:研制一款富含木耳多糖、多肽、花青素、维生素 C等活性成分的健康食品,确定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的主原料配方及小试、中试工艺流程。方法:以黑木耳粉、红树莓粉总添加量和糖醇类物质的添加作为影响因子,优化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配方;测定比较黑木耳粉、红树莓粉、黑木耳-红树莓复合压片糖果主要营养成分。结果:以黑木耳粉和红树莓粉为主要原料,经原料配比调整后制作出的压片糖果营养丰富,富含多糖、 铁、钙、总黄酮等活性成分,其脆碎度、硬度、单片质量差异限度以及微生物指标均符合压片糖果的国家标准。复合压片糖果综合黑木耳、红树莓的营养优势,且口感风味较佳。研究为黑木耳精深加工产品开发提供新思路。
  • 李春玲 刘金蓉 董甲兴
    2024, Vol.46 (5): 65.
    摘要 (30) PDF (0)
    从冷藏保鲜、烘干、盐渍加工等方面总结了大球盖菇采后处理技术,以延长其货架期,为大球盖菇采后初加工提供技术支撑。
  • 廖梦雨 赵之越 李波 聂远洋 李伟鹏
    2024, Vol.46 (6): 74.
    摘要 (44) PDF (16)
    考察香菇、平菇、双孢蘑菇、金针菇、杏鲍菇、毛木耳、滑子菇、海鲜菇 8种食用菌真空油炸后的含水量、含油量、外观形态及感官品质特性。结果表明:经真空油炸,8种食用菌的含水量均为5.3%以下、含油量均为 12.4% 以下;真空油炸后食用菌脆片较好地保持鲜品的形态及色泽,其中香菇、双孢蘑菇、杏鲍菇、滑子菇、海鲜菇的品相较好,毛木耳、平菇品相较差;食用菌脆片感官评分均较好,其中香菇脆片评分最高,平菇、金针菇、滑子菇、海鲜菇次之,毛木耳评分最低。综合考虑,除毛木耳、金针菇外,其他6种食用菌均适宜采用真空油炸技术加工。结果为真空油炸技术在食用菌深加工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 王秀艳 段香玉 王欣悦 杨建勋 曹美杰 吴雨娇 熊晓欢 田慧敏*
    2024, Vol.46 (4): 79.
    摘要 (78) PDF (0)
    目的:为研究灵芝菌丝体发酵酸奶的制作工艺,提高灵芝功能性酸奶的品质和风味。方法:以灵芝菌丝体发酵液和纯牛奶为主要原料,经过杀菌、添加发酵剂(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双菌),以甜菊糖苷和蔗糖为复配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研究灵芝菌丝体发酵液酸奶的发酵时间和制作工艺。结果:最佳的工艺条件为复配糖添加5 g 蔗糖,0.025 g 甜菊糖苷,灵芝菌丝体发酵液添加量为11 mL,发酵剂使用量0.2 g,发酵时间4 h,发酵温度为43 ℃。此工艺制成的酸奶食用口感最佳,风味最香醇。通过极差分析可知,复配糖添加量对酸奶产生的影响最大。研究为食药用菌酸奶的开发、制作提供思路和方法。
  • 肖群英 江登巧 崔 旭 聂宗平 胥献宇*
    2024, Vol.46 (3): 76.
    摘要 (19) PDF (0)
    目的:为筛选大球盖菇鲜菇简易贮藏方法。方法:用不同方法贮藏新鲜大球盖菇,定时取样测定其质量变化,计算失重率,观察子实体外观变化。结果:方法G(0.04 mm聚乙烯袋装大球盖菇低温4 ℃)贮藏大球盖菇从第2天开始,大球盖菇失重率一直保持最低,贮藏期间感官评分均高于试验其他方法,贮藏至第5天的大球盖菇仍不影响食用,其他贮藏方法大球盖菇保质期不超过3 d。结论:采用方法G贮藏大球盖菇能延缓其劣变,研究可为家庭临时贮藏大球盖菇鲜菇提供参考。
  • 陈登辉 韦雅芳 黎蓝聪 吴孟才 张倩勉*
    2024, Vol.46 (2): 60.
    摘要 (96) PDF (0)
    目的:探究不同干燥方式对香菇内源性二氧化硫含量的影响。方法:通过真空干燥、热风干燥及自然干燥3种方式处理鲜香菇L808,并通过盐酸副玫瑰苯胺法分别测定鲜香菇以及经3种干燥方式处理的干香菇中二氧化硫含量。结果:去除香菇二氧化硫本底值的含量,以干基计,真空干燥、热风干燥、自然干燥的香菇二氧化硫含量分别为6.7 mg/kg、12.6 mg/kg、37.9 mg/kg,即真空干燥方式处理的香菇二氧化硫含量最低。
  • 芦 叶,李 丽,刘舒欣,曲叶丽,姜雯琪*,王作新,赵洪新*
    2024, Vol.46 (1): 71.
    摘要 (137) PDF (0)
    以蛹虫草为原料,探究其活性成分的提取方法及优化,并探讨蛹虫草提取液(Cordyceps militaris extract,CME)在护肤品中的应用。结果表明:CME在提取温度80 ℃、水(mL)料(g)比40∶1、提取次数3次、提取时间75 min 条件下提取率最高,为7.51%,且影响CME提取率的因素顺序为提取温度˃水料比˃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当质量浓度为0.06~1.92 g/L时,CME的清除自由基及还原能力随其质量浓度增加呈上升趋势;当质量浓度为1.92 g/L时,CME的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65.04%,DPPH 自由基的清除率为53.30%,ABTS 自由基的清除率为19.98%,铁离子还原能力达2 575.75 μmol/L,表现出良好的抗氧化性,而且CME的保湿效果仅略低于甘油。研究为进一步拓展蛹虫草提取物在护肤品领域的应用奠定基础,为中药草本护肤品的研发和应用提供参考。
  • 林俊铭,谢静,曾荣,白永亮,郭艳峰
    2023, Vol.45 (4): 63.
    摘要 (133) PDF (0)
    目的:明确利用超声波提取法提取冻干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最优工艺条件。方法:以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提取率为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方法,研究超声温度(℃)、超声时间(min)、超声功率(W)、料液比,对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率的影响。结果:影响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率的先后顺序为料液比>超声温度>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卵孢小奥德蘑多糖提取的最优参数为超声温度40 ℃、超声时间20 min、超声功率180 W以及料液比1∶40,在此条件下卵孢小奥德蘑多糖的提取率为5.64%。
  • 胡丽玲,刘世柱,吴欣灿,王家俊,叶强
    2023, Vol.45 (3): 51.
    摘要 (76) PDF (0)
    以灵芝、酸枣仁、枸杞为主要原料,经提取、浓缩、干燥、混合制粒等工艺制备得到灵芝复配速溶颗粒。以感官评分为评价指标,采用单因素和正交试验优化产品配方,最终确认产品的最佳配方:灵芝提取物添加量为5%,酸枣仁提取物与枸杞提取物添加比例为1∶2,赤藓糖醇添加量为53%。经该配方制得的灵芝复配速溶颗粒具有淡淡的香气,微甜有回甘,品质良好。产品制备工艺成熟,可操作性强,为灵芝在食品工业领域的研发,延伸灵芝产业链奠定良好基础。
  • 徐莉娜,郭明慧,李艳婷,郭伟伟,郭霄飞,郭尚
    2023, Vol.45 (3): 55.
    摘要 (88) PDF (0)
    以乌龙茶梗与小麦粒复配制作培养基,接种不同蛹虫草菌株进行固态发酵,以菌丝体生长速度为考察指标,筛选出适宜制备菌茶的长势良好,生长周期适中的发酵优势菌株;优势菌株接入茶叶培养基,发酵14 d,制备成菌茶,并对茶汤感官评价。结果表明,蛹虫草YCC 2号菌株在茶梗-麦粒培养基上菌丝长势较好,日均生长速度为1.67 mm/d,接种该菌制备而成的菌茶茶汤呈橙黄色,香气清淡,无絮状物,口感清爽,有淡淡的蛹虫草香味。
  • 薛璟,匡群,蒋益,张一平,张辰,季宏更,张蕾,刘广建
    2023, Vol.45 (2): 52.
    摘要 (114) PDF (0)
    目的:利用异源蛋白共架增溶改性技术提高蛹虫草蛋白的溶解性,改变其适口性从而提高蛋白的品质,以便其在食品蛋白质加工产业中得到广泛应用。方法:通过对异源蛋白共架增溶工艺的优化,确定该技术应用于蛹虫草蛋白增溶的最适条件。结果:最佳工艺为蛹虫草蛋白初始质量浓度1.5%,pH 12,每100 g蛹虫草蛋白中添加6 g卵清蛋白,采用0.05 mol/L的盐酸缓慢滴加至中性。采用该工艺,蛹虫草蛋白改性后可溶性蛋白含量可在原有基础上提高64.84%。
  • 常堃,李慧,李文品,李靓靓,陈祥,陈丽潇,宋伟,龚维洪
    2023, Vol.45 (1): 68.
    摘要 (108) PDF (0)
    香菇营养丰富,用于生产中国传统干面制品挂面,提高挂面的营养。介绍香菇挂面的制作工艺、注意事项以及挂面的卫生指标。
  • 马婧嘉,李雅茹,张文隽,郝哲,屈文英,吴亚召,雷萍
    2022, Vol.44 (6): 66.
    摘要 (108) PDF (0)
    目的:获得提取灵芝三萜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超声波协同半仿生提取工艺,用香草醛-高氯酸比色法测定灵芝三萜含量,结合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结果考察不同因素对灵芝三萜提取的影响。结果:影响灵芝三萜提取率的先后次序为乙醇质量分数>超声时间>料液比>提取温度,最佳工艺参数为料(g)液(mL)1∶30,乙醇质量分数85%,提取温度60 ℃,超声时间30 min,在此工艺参数下,灵芝三萜提取率为2.99%。结论:在此工艺下提取灵芝三萜结果稳定,提取率较高。
  • 李波 卢森 龚艺松 聂远洋 高真真 李胜利 芦菲
    2022, Vol.44 (5): 0.
    摘要 (12) PDF (0)
    为研制开发金针菇豆腐,研究金针菇添加形式、添加量、豆浆固形物含量、凝固剂种类和浓度对金针菇豆腐感官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添加菇浆优于添加菇汁,石膏优于卤水,金针菇豆腐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为:豆浆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1.2 ºBrix,金针菇浆添加量为豆浆质量分数的12%,石膏用量为豆浆质量分数的2.5%。按此条件制作的金针菇豆腐营养丰富,具有良好的豆香味和金针菇独特的香味,口感细腻无渣,质地适中,品质较好。研究结果为金针菇在豆腐生产中的应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 马婧嘉;张文隽;李雅茹;吴亚召;雷萍
    2022, Vol.44 (4): 0.
    摘要 (346)
    目的:筛选优化桑黄总酚提取条件,得出最佳 提取工艺,提高桑黄总酚的提取效率。方法:以桑黄为 原料,设置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温度及提取时 间4个因素,提取桑黄总酚,得到超声波辅助提取的最 佳条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产选择因 素水平,利用Design—expert 8.0.6.1软件进行中心复合 试验设计与数据分析。结果: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 醇体积分数65%,料液比1∶25,提取时间48 min,提取 温度78 ℃,在此条件下总酚得率为152.78 mg/g。结论: 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桑黄总酚的提取效率最高,经过验 证该方法准确可靠。
  • 张欣;刘志鑫;孔祥辉
    2022, Vol.44 (3): 0.
    摘要 (156)
    目的:确定黑木耳果冻的最佳制作配方及工 艺。方法:选取东北黑木耳粉为主要原料,以感官评价 为指标,采用单因素、正交试验和加热软化、搅拌、过滤 等工艺。结果和结论:黑木耳复水时间2 h,白砂糖 14%,魔芋粉0.7%,卡拉胶0.12%,刺槐豆胶0.15%,柠 檬酸0.08%,苹果酸0.15%,香蕉味香精0.4%,加热沸腾 15 s,此工艺条件制得的黑木耳果冻凝结度适中,有适 当的弹性,组织均匀,口感细腻,无沙粒感,无未溶物且 酸甜可口,有明显的黑木耳风味,无异味。
  • 李波;张亚茹;周娅丽;张鹏辉;崔亚君;陈藏藏;李彦增
    2022, Vol.44 (2): 0.
    摘要 (186)
    采用醇提法、水提法分别提取灵芝三萜和多 糖,并与超声波辅助提取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灵芝三 萜的最佳提取条件为:采用10倍无水乙醇,在60 ℃提 取60 min,提取2次,三萜提取率为0.76%;灵芝多糖的 最佳提取条件为:用90 ℃热水提取90 min,料(g)液 (mL)比1∶20,提取2次,多糖提取率为2.67%。超声波 辅助提取,灵芝三萜和多糖的提取率可分别提高20.5% 和13.2%。
  • 周岩飞;吴长辉;姚渭溪;李晔
    2022, Vol.44 (1): 0.
    摘要 (157)
    目的:优化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的 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关键因素,正交 试验探索最佳提取因素水平。结果:高温高压水提取 灵芝β-葡聚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料(g)液(mL)比1∶15, 提取温度为135 ℃,时间为60 min,次数为3次,β-葡聚 糖的提取率为3.824%,提取物中β-葡聚糖的质量分数 为27.03%。结论:高温高压水提取灵芝β-葡聚糖的提 取率和β-葡聚糖质量分数均高于热水浸提法、超声辅 助提取法、微波辅助提取法和酶法辅助提取法,并且高 温高压水提技术适用工业化生产。
  • 李波;周娅丽;张亚茹;卢森;张鹏辉;崔亚君;陈藏藏;李彦增
    2021, Vol.43 (6): 0.
    摘要 (169)
    首先用无水乙醇从灵芝中提取三萜,残渣再用热水提取多糖,提取液浓缩后分别得到灵芝三萜提取浓缩液(三萜质量浓度为3.065 mg/mL)和灵芝多糖提取浓缩液(多糖质量浓度为4.870 mg/mL)。将灵芝提取液与面膜基质成分搭配,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获得灵芝面膜精华液的最佳配方为灵芝三萜提取浓缩液6%,灵芝多糖提取浓缩液10%,甘油10%,黄原胶0.2%,透明质酸钠0.2%,1,3-丁二醇5%,蓖麻油1%,尿囊素0.2%,EDTA二钠0.03%,香精0.02%,加水补足至100%。此配方制得的面膜精华液pH为6.45,耐热、耐寒及稳定性良好,温和无刺激,具有良好的补水保湿性能和抗氧化功效。研究为灵芝的精深加工提供了有益参考。
  • 王慧;王鑫
    2021, Vol.43 (5): 0.
    摘要 (161)
    以茶树菇为试验材料,以馒头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探究茶树菇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茶树菇馒头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茶树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茶树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茶树菇粉添加量为5%,水添加量为45%,酵母添加量为0.4%,发酵时间45min,制作的茶树菇馒头感官评分为90.0分。研究为开发茶树菇产品,提供了参考。
  • 王慧;王鑫
    2021, Vol.43 (5): 0.
    摘要 (161)
    以茶树菇为试验材料,以馒头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探究茶树菇粉添加量、加水量、酵母添加量、发酵时间对茶树菇馒头品质的影响,以确定茶树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结果表明,茶树菇保健馒头制作的最佳工艺参数:茶树菇粉添加量为5%,水添加量为45%,酵母添加量为0.4%,发酵时间45 min,制作的茶树菇馒头感官评分为90.0分。研究为开发茶树菇产品,提供了参考。
  • 蒋益;郑惠华;刘广建;薛璟;季宏更;张辰;张蕾
    2021, Vol.43 (4): 0.
    摘要 (164)
    以蛹虫草子实体超微粉为原料,采用冻融辅助碱提法提取蛹虫草中的蛋白,设计正交试验优化工艺条件,利用氨基酸分析仪对其进行初步营养分析。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g)液(mL)比1∶25,-20℃反复冻融3次,pH12,提取温度40℃,提取时间3h,该条件下蛹虫草蛋白提取率为35.34%,初步营养分析所提取蛋白氨基酸种类丰富,必需氨基酸占比高,具有较好的营养价值。
  • 王雪梅;龙叶峰;周乐松;伍泳达;范瑞;周春晖
    2021, Vol.43 (3): 0.
    摘要 (156)
    以羊肚菌多糖为研究对象,通过酶解水提法提取羊肚菌多糖,设置响应面试验优化羊肚菌多糖的提取工艺,最终得到的提取参数为液料比35∶1、酶解时间1.5h、浸提时间2h,多糖得率为7.21%。以感官评定为指标,研制成羊肚菌多糖饮液,设置正交试验确定最佳配方:三氯蔗糖的添加量为0.15g/kg、低聚果糖的添加量为40g/kg、VC的添加量为0.4g/kg。
  • 熊荣园;魏玲;尚英
    2021, Vol.43 (1): 0.
    摘要 (160)
    探究杏鲍菇不同预处理方式对其微波干燥特性的影响。采取切分不同部位、不同厚度以及不同护色剂护色预处理方式,观察测定预处理后杏鲍菇切片干制过程中含水量的变化、干制后复水性能及机械质地,杏鲍菇的护色效果等。结果表明:杏鲍菇顶部含水量降低最快,底部复水性能强;杏鲍菇切片厚度越薄,含水量降低越快,切片厚复水性能强;不同部位、不同切片厚度的菇片机械质地差异不明显;杏鲍菇采用柠檬酸护色效果最好。
  • 刘晓丽;李若昀;张冠群;郑其良;汤高奇;王彦平
    2020, Vol.42 (6): 0.
    摘要 (137)
    以白灵菇干制品和酸菜为主要原料,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研制富含多种功效成分的白灵菇酸菜酸辣营养酱。最终,确定了白灵菇及酸菜的加工形状、白灵菇热烫的时间和温度、白灵菇及酸菜的大小、黄豆酱的添加量、白灵菇与酸菜的质量比。感官评分数据表明,最佳的生产工艺为:白灵菇、酸菜的加工形状为块状,白灵菇热烫温度为90℃、热烫时间为2 min,白灵菇、酸菜切块的大小为0.25 cm×0.25 cm×0.25 cm,黄豆酱的添加量为30%,白灵菇与酸菜的质量比为3∶1。在此工艺配方条件下能得到香味浓郁、口感较好、保健价值高的白灵菇酸菜酸辣营养酱。
  • 张晓娜;王肖国;聂远洋;李彦增;芦菲;李书光;俞明君;张鹏辉;李波
    2020, Vol.42 (5): 0.
    摘要 (148)
    90℃热水浸提的银耳提取液,用于制备涂抹型面膜膏。单因素试验研究银耳提取液、甘油、卡波姆、汉生胶添加量对面膜品质的影响,获得面膜膏的最优配方:银耳提取液12%,甘油7%,丙二醇3%,低分子透明质酸钠3%,PEG-40氢化蓖麻油0.3%,三乙醇胺0.2%,尿囊素0.2%,卡波姆0.5%,汉生胶0.2%,山梨酸钾0.1%,香精适量,加水补足至100%。用该配方制备的面膜膏为乳白色半透明胶体,质地均匀细腻、易涂展、肤感滋润清爽,pH为5.56,干燥时间为(1080±11)s,具有良好的稳定性。研究为银耳在面膜中的应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 陈思;牛李臣;王肖园;芦菲;聂远洋;李彦增;王进芳;李波
    2020, Vol.42 (4): 0.
    摘要 (153)
    热水浸提杏鲍菇后,提取液用于贴式面膜精华液的制备。单因素试验确定面膜精华液的最优配方为:卡波姆0.2%,黄原胶0.03%,透明质酸钠0.05%,甘油10%,丙二醇3%,尿囊素0.2%,杏鲍菇提取液3%,三乙醇胺0.2%,甜菜碱2%,PEG-40氢化蓖麻油0.5%,香精0.05%,山梨酸钾0.1%,加水补足至100%。该面膜精华液均匀细腻,黏稠度适中,可被蚕丝面膜基布均匀吸收,耐热性、耐寒性和离心稳定性良好,干燥时间为17 min,面膜使用效果较好。研究为杏鲍菇在化妆品中的开发利用探索了有效途径。
  • 杨杰仲;魏善元;陈旭;朱森林;杨珍;杜慕云;杨仁德
    2020, Vol.42 (3): 0.
    摘要 (122)
    灵芝孢子有一层极难被人体消化的由几丁质构成的外壁,造成孢子内的有效成分难以释放被人体吸收。采用超微粉碎技术,进行粉碎机转速、粉碎时间单因素灵芝孢子粉破壁试验。结果表明:转速2 200 r/min,时间为20 min时,破壁效果最佳,破壁率为96%
  • 曹晶晶;何容;罗晓莉;张沙沙;张微思
    2020, Vol.42 (3): 0.
    摘要 (129)
    以香菇为原料,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进行正交试验,以感官评分为标准,对香菇风味酱的配方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以香菇63.13%,植物油21%,白糖0.3%,花椒粉0.06%,十三香0.12%,白芝麻0.30%,味精0.09%为基准,豆瓣酱与黄豆酱总量12%,豆瓣酱与黄豆酱比例1∶2,豆豉2.1%,辣椒面0.9%时,制得的香菇风味酱品质最佳。
  • 刘广建;郑惠华;蒋益;桑花;薛璟;季宏更;张蕾
    2020, Vol.42 (2): 0.
    摘要 (143)
    为提高猴头菇菌丝体蛋白提取率,用碱提酸沉法和酶法,采用4因素3水平L9(34)正交试验确定最优提取方法和提取工艺;同时运用超声波提取猴头菇菌丝体蛋白,采用响应面试验设计,以蛋白质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提取工艺条件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超声波提取法优于碱提酸沉法和酶法,最佳提取条件为液料比1∶25,超声功率758.6 W,超声温度34.6℃,超声时间21.8 min,pH 10.5,猴头菇菌丝体蛋白提取率为27.2%。用SDS-PAGE测定蛋白质亚基分子质量分布。猴头菇菌丝体蛋白等电点为pH3.05,主要蛋白质亚基的分子量分布在24~90 kD。
  • 宋洁;刘晓红
    2020, Vol.42 (1): 0.
    摘要 (166)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采用Plackett-Burman试验对影响虫草素提取率的5个因素(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次数、提取液料比、超声功率)进行筛选,以优化北虫草小麦培养残基中虫草素超声提取工艺。根据Plackett-Burman试验结果,选择超声时间、超声温度、提取液料比为响应因素,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北虫草培养残基中的虫草素超声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超声提取北虫草小麦培养残基中虫草素最优工艺条件为超声时间45min,提取温度45℃,提取液(m L)料(g)比20,虫草素提取率为0.0994%。
  • 李文德;王治江;张文斌;华军;郭剑玲
    2020, Vol.42 (1): 0.
    摘要 (182)
    以海鲜菇为材料,采用丁香、艾叶、大青叶三种中草药提取液作涂膜处理,于4℃下贮藏,研究其对海鲜菇贮藏期间品质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海鲜菇在整个贮藏期间,各处理组的失重率、细胞膜透性、脯氨酸、丙二醛均低于对照;但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维生素C含量均高于对照。三种中草药涂膜处理对海鲜菇保鲜效果较好的为丁香,其次为艾叶,保鲜效果较差的为大青叶。三种中草药涂膜处理海鲜菇均不同程度地保持了海鲜菇贮藏期间的品质、延缓了海鲜菇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抑制海鲜菇贮藏期间脯氨酸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同时还降低了海鲜菇失重率、抑制了细胞膜透性增大,延缓可溶性固形物以及维生素C的降解。
  • 蒋益;郑惠华;刘广建;薛璟;季宏更;张蕾
    2019, Vol.41 (6): 0.
    摘要 (157)
    为优化金耳液体发酵多糖的提取工艺,采用超声波辅助浸提的方法,在超声功率、超声时间和超声温度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Box-Benhnken方法进行三因素三水平试验设计,以单位发酵体积的多糖提取量为响应值,进行响应面分析得到优化组合条件。结果表明,超声波辅助提取金耳多糖最佳条件为:超声功率518W、超声时间 16 min 和超声温度 50 ℃,此条件下金耳多糖单位体积提取量预测值为2.88 g/L,实测值为2.85 g/L,两者相对误差为1.05%,说明优化工艺可行。
  • 熊荣园;王黎明;罗通彪;尚英;叶明芬;康林芝
    2019, Vol.41 (6): 0.
    摘要 (149)
    以木糖醇为甜味剂,添加残次金针菇汁液和乳酸菌菌种来发酵酸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选取金针菇汁液、木糖醇、乳酸菌发酵剂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正交优化试验,通过模糊数学法进行感官评定,得出木糖醇金针菇酸奶的最佳发酵工艺条件如下:以纯牛乳为原料,加入0.3%的稳定剂,添加6%的金针菇汁液、4%的木糖醇、2%的乳酸菌发酵剂,温度为42 ℃发酵8 h,酸奶凝乳均匀、口感细腻、酸甜适宜,具有金针菇的清香,整体协调性好。
  • 李波;聂远洋;王超南;屈晓清;杨伟;芦菲
    2019, Vol.41 (5): 0.
    摘要 (158)
    研究了添加平菇粉和南瓜粉对面条感官、质构和烹煮特性的影响,以及品质改良剂对平菇南瓜复合面条品质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复合面条的最佳配方:中筋面粉 96 g,平菇粉 1 g,南瓜粉 3 g,食盐 1 g,魔芋粉 0.4 g。以此配方制作的面条具有较好的食用品质和营养价值。研究为平菇的深加工利用探索了新的途径。
  • 孙海;黄荣
    2019, Vol.41 (4): 0.
    摘要 (141)
    以野生黄背毛木耳为原料采用复合酶酶解、酵母恒温恒压发酵来提取毛木耳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设计研究了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发酵罐压力、回流浸提时间、回流温度、料液比对毛木耳多糖提取的影响,并获得最优产业化提取条件:酶解时间 80 min、酶解温度 80 ℃、发酵温度 40 ℃,发酵时间20 h,发酵压力 0.15~0.2 MPa,回流浸提时间 120 min,回流温度60 ℃,料液比为1∶35,毛木耳多糖得率为3.43%。
  • 李波;聂远洋;南喜燕;屈晓清;杨伟;芦菲
    2019, Vol.41 (3): 0.
    摘要 (154)
    研究了添加金针菇粉和香菇粉对馒头比容、高 度、感官和质构特性的影响。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菇粉适宜添加量:金针菇粉 2.5%,香菇粉 1%;确定复合菇粉馒头的最佳制作工艺为:金针菇粉 1.5%,香菇粉0.5%,小麦粉 98%,加水量 50%;和面时间 7 min,发酵温度 32 ℃,发酵时间 50 min,成型后在室温下醒发 15 min。在此条件下制作的馒头具有较好的品质。研究为金针菇、香菇的深加工利用探索了有效途径。
  • 杜明华
    2019, Vol.41 (2): 0.
    摘要 (164)
    以黑木耳浸提液、沙果汁为主要原料,运用正交试验设计对黑木耳沙果复合果冻加工工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5%黑木耳汁、30%的沙果汁、15%甜味剂(蜜 蜂∶白砂糖=2∶1)、0.2%柠檬酸、6%的凝胶剂(卡拉胶)的工艺参数,可研制出色泽均匀、组织状态良好、口感细腻、酸甜适宜、艳色明快的保健型黑木耳沙果复合果冻。
  • 郏广斌;姜小苓
    2018, Vol.40 (6): 0.
    摘要 (157)
    猴头菇和黑木耳是常见的食药用菌。以猴头菇、黑木耳为原料,通过浸泡、预煮、高压均质等工艺制成复合原浆饮品。该产品不仅营养价值高、功能性强而且呈可溶性液态,比值自然均衡(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所占比例)极易被人体吸收,口感酸甜滑爽,不含蔗糖和防腐剂适合不同年龄段的人群饮用。现将该复合营养液(原浆)的制作方法介绍如下。